导图社区 第二章 损伤修复
病理学第二章 损伤修复思维导图,机体对所形成缺损进行修补的过程称为修复。当机体部分细胞和组织因损伤而丧失时,机体会启动修复机制以恢复其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损伤周围的同种细胞来修复,称为再生;另一种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来修复,称为纤维性修复(也称瘢痕修复)。
眼科学,包含眼球结构、眼附属结构、视觉传导路径、眼的生理功能、眼的保护机制、眼的常见疾病与问题、眼的检查与诊断等。
病理学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病理学肿瘤在各种致瘤因子作用下,机体局部组织的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形成的新生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二章 损伤修复
再生
不同类型细胞的再生潜能
不稳定细胞
这类细胞总在不断增殖,以代替衰亡或破坏的细胞(再生能力相当强) eg:皮肤口腔黏膜等处的表皮细胞,呼吸道消化道黏膜表面的上皮细胞
稳定细胞
生理状态下,增殖现象不明显,受到组织损伤的刺激后,表现出较强的再生能力 eg: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的实质细胞
永久性细胞
包括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目前认为无再生能力。
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
上皮组织的再生
被覆上皮再生
鳞状上皮:由创缘或底部的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
黏膜上皮:由临近的基底部细胞分裂增生来修补
腺上皮再生
基底膜未被破坏,可完全恢复
基底膜被破坏,则难以再生
肝:只要肝小叶网状支架完整,即使坏死区域较大,肝小叶周边区再生的肝细胞可沿支架延伸,恢复正常结构
纤维组织的再生
受损处的成纤维细胞分裂增生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的再生
软骨组织(再生能力弱)
幼稚细胞-软骨母细胞-软骨细胞
骨组织(再生能力强)
血管的再生
毛细血管的再生
以出芽方式完成,外膜细胞来自于成纤维细胞,若形成小动脉、小静脉、平滑肌由血管外未分化间叶细胞分化而来
大血管的修复
大血管离断后,需手术缝合,结缔组织连接,形成瘢痕修复
肌组织的再生
横纹肌
损伤不重时,可恢复。完全断开后瘢痕修复
平滑肌
可再生,较大损伤时,纤维瘢痕修复
心肌
瘢痕修复
神经组织
中枢神经:
由神经胶质细胞及其纤维修补,形成胶质瘢痕
外周神经
受损时,若与其相连的神经细胞任然存活,则可以完全再生。 若断离的两端相隔太远,或因截肢失去远端,再生轴突与增生的结缔组织混杂在一起,卷曲成团,称为创伤性神经瘤,可发生顽固性疼痛。
类型
生理性再生
生理过程中细胞老化、消耗,由新生同种细胞不断补充,以保持原有功能的再生 eg:表皮、消化道黏膜上皮、子宫内膜、红细胞、白细胞
病理性再生
病理状态下,细胞、组织缺损后发生的再生
纤维性修复
肉芽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肉芽组织成分及形态
组成
新生薄壁毛细血管(与表面垂直生长)
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
炎细胞(白细胞)浸润
形态
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似鲜嫩肉芽,故名肉芽组织(granulation tissue)
肉芽组织的作用及结局
作用
抗感染保护创面
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结局
肉芽组织成熟为纤维结缔组织,老化后成为瘢痕组织
瘢痕组织的形态及作用
瘢痕组织的形态
肉眼:局部呈收缩状态,色苍白或灰白,半透明,质硬而韧,缺乏弹性。
镜下:由大量平行或交错分布的胶原纤维束组成。纤维束均质红染、玻璃样变,纤维细胞少、核细长而深染,血管少见
瘢痕组织的作用及对机体的影响
有利的一面
连接损伤的创口,填补缺损组织,保持组织器官的结构完整性
保持组织器官的坚固性
不利的影响
瘢痕收缩使关节活动受限或管腔狭窄
瘢痕性粘连
广泛纤维化、玻璃样变性,可使器官硬化
肥大性瘢痕
创伤愈合
概念:机体遭受外力作用后,皮肤等组织出现离断或缺损后的愈复过程。 包括:细胞的迁移 细胞外基质的重构 细胞增殖
皮肤创伤愈合
创伤愈合的基本过程(为什么修复后期会感觉到创面比较痒)
伤口的早期变化:伤口局部红肿、炎细胞浸润、3天后转为吞噬细胞为主
伤口收缩
肉芽组织增生
瘢痕形成
表皮及其他组织再生
一期愈合
见于组织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创面对合严密的伤口
二期愈合
见于组织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无法整齐愈合,或伴有感染的伤口
与一期愈合相比:
局部变性,坏死,炎症反应明显
伤口较大,伤口收缩明显
愈合时间较长,形成瘢痕较大
骨折愈合
血肿形成
纤维性骨痂形成
骨性骨痂形成
骨痂改建或再塑
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
全身因素
年龄
营养:蛋白质,维c
局部因素
感染与异物
局部血液循环
神经支配
eg:麻风引起的溃疡不易愈合
电离辐射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凡是影响创伤愈合的因素皆影响骨折愈合)
骨折断端的及时、正确复位
骨折断端及时、牢靠固定
早日进行全身和局部功能锻炼,保持局部良好的血液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