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抗菌药(抗生素)39-44
药理学抗菌药(抗生素)39-44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了归纳整理,涵盖所有核心内容,非常方便大家学习。适用于考试复习、预习,提高学习效率。赶紧收藏一起学习吧!
编辑于2024-10-13 15:28:18抗菌药(抗生素)
第三十九章 抗菌药物概论
化学治疗概念
化学治疗(化疗):应用药物对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及肿瘤细胞所致疾病的预防或治疗。 化疗药:化疗过程中所用药物。
化疗药
抗病原微生物药
抗菌药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抗寄生虫药
抗肿瘤药
机体-抗菌药-细菌之间的关系
抗菌药物常用术语
抗菌药
抗生素
人工合成抗菌药
抗菌药
是一类对病原菌有抑制或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的药物,有些抗菌药也可用于寄生虫感染。
抗生素
是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天然抗生素和人工半合成抗生素。
抗菌谱
指抗菌药抑制或杀灭病原微生物的范围,称为抗菌谱。仅对一种细菌或某属细菌有作用的为窄谱抗生素。对多数病原体有效的药物称为广谱抗菌药。
抑菌药
是指仅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而无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红霉素)。
杀菌药
是指不但具有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而且具有杀灭细菌作用的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苷类等。
抗菌活性
指药物抑制或杀灭细菌的能力。采用体内或体外两种测定方法。 判断指标有:最低抑菌浓度 (MIC),最低杀菌浓度 (MBC)。
最低抑菌浓度 (MIC 药物能够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最低杀菌浓度 (MBC 药物能够杀灭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浓度。
抗菌后效应(PIE)
指细菌与抗生素短暂接触,当抗生素浓度下降,低于MIC或消失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
耐药性
病原体及胂瘤细胞与化疗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称为耐药性或抗药性。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1.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β一内酰胺类药物(青霉素、头孢)
2影响胞浆膜通透性:抗真菌药
3. 抑制蛋白质合成: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氯霉素等
4. 影响叶酸及核酸代谢:磺胺类
细菌的耐药性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细菌耐药性 (bacterial resistance) 又称抗药性是 细菌对抗生素不敏感的现象
细菌在自身生存过程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微生物接触到抗菌药,也会通过改变代谢途径或制造出相应的灭活物质抵抗抗菌药物,产生了耐药性
耐药性种类
固有耐药性
特点
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
获得耐药性
是由质粒(染色体的然因物质)介导,由于细菌与抗生 素接触后,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生素杀灭。
特点:
耐药基因由后天获得,不再接触抗生素可消失;也可由质粒将耐药基因转移给染色体而代代相传,成为固有耐药。 使用抗菌药是形成获得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抗菌药临床应用中的严重问题。
抗菌药物联合用药
第四十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概述
特点
临床上最常用的抗菌药物
化学结构中均含有β-内酰胺环
分类
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分类
1.青霉素类:5类 2.头孢菌素类:一、ニ、三、四代 3. 其他β一内酰胺类: 4. β一内酰胺酶抑制药:棒酸、舒巴坦 5. 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复方制剂
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抗菌作用机制
细胞壁作用
维持细胞外形
适应变化多样的外环境
革兰阳性主要成分为粘肽
革兰阴性主要成分为脂多糖和磷脂
抗菌作用机制
主要是作用于青霉素结合蛋白(PBPs),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使细胞壁缺损,菌体失去渗透屏障,水分不断内渗,菌体膨胀、变形;
在细菌自溶酶影响下,细菌破裂、溶解而死亡。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作用特点
各种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数目及分子量不同,因而对本类抗生素的敏感性也不同。
哺乳动物的细胞无细胞壁,因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人和动物毒性小。
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只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对己合成的细胞壁无破坏作用,故对繁殖期细菌作用>静止期细菌。
本类药物为繁殖期杀菌剂
耐药机制必考
(一)产生水解酶(β-内酰胺酶)
(二)酶与药物牢固结合—牵制机制(总记不住)
(三)PBPs(青霉素结合蛋白)改变
(四)改变菌膜通透性
(五)缺乏自溶酶
(六)增强药物外排
青霉素类抗生素
β-内酰胺环
β-内酰胺环对抗菌活性起着关键作用
当β-内酰胺环打开,抗菌活性消失。
侧链与其抗菌谱、耐酸、耐酶芋药理特性有关。侧链的化学结构改造,开发出人工半合成新品种。
分类
一.窄谱青霉素类:
青霉素G(苄青霉素)(注射) 青霉素V(口服)
来源与化学
青霉素由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取(天然青霉素),青霉菌培养液中含有5种青霉素,其中以青梅素G的性 质较稳定、作用 强、产量高、毒性低、且价格低廉,故常用
化学青霉素为有机酸,常用其钠盐或钾盐。 特点:不耐酸、不耐酶、窄谱
保存:结晶性白色粉末在室温下稳定,数年仍有抗菌活性。 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 ① 24小时大部分降解失效 ②生成有抗原性的降解产物
应在用前临时配制,及时使用
体内过程
1、吸收 (absorption, A):不耐酸,口服不吸收,肌注吸收快且完全;0.5-1h达高峰,临床常采用静脉滴注。
2、分布(distribution,D):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广泛分布于各个组织器官及关节腔,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但脑膜炎症时可达有效浓度。
3. 消除 (elimination, E):不被肝代谢,几乎全部以原形从肾脏排泄,10%经肾小球滤过,90% 经肾小管分泌;消除快,半衰期短(t1/2 为0.5-1.0h)
抗菌作用
青霉素抗菌作用强,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抗菌谱
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肺炎球菌、不耐药的金葡菌等
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 炭疽杆菌、厌氧杆菌的产气夹膜梭菌、破伤风校菌等
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不耐药的淋病奈瑟菌
少数G-杆菌:如流感杆菌、百日咳鲍特菌等
螺旋体:如梅毒螺旋体、钩端螺旋体、回归热螺旋体
放线杆菌:如牛放线杆菌。
对大多数G-杆菌作用弱,对真菌、立克次体、病毒等无作用。
临床应用
青霉素是G+球菌和杆菌、G-球菌及螺旋体所致感染的首选药:
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咽炎、扁桃体炎、丹毒等);敏惑金葡菌趣染(疖、痈);肺炎链球菌惑染(大叶肺炎、脓胸等):
2. 草绿色链球菌引起的心内膜炎的防治。
3.脑膜炎奈瑟菌引起流脑脑;淋病奈瑟菌所致的生殖道淋病。
4. 破伤风、白喉寺应用青霉素时应加用抗毒血清。
5. 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放线菌病等
不良反应
1. 变态反应 为青霉素类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一10%。 表现: ①过敏性休克,最严重不良反应。 ②血清病样反应。 ③ 皮肤过敏,如荨麻疹、药物疹等
原因:青霉素溶液降解产物(青霉噻唑蛋白、青霉稀酸等)作为抗原引起抗原抗体反应
预防措施(经常考)
①避免滥用和局部用药.
② 仔细询问过敏史,有青霉素过敏史者禁用;
③ 初次使用、用药间隔72小时以上、更换批号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皮试阳性禁用。
④ 避免饥饿时用药.
⑤ 每次注射后观察30min.
⑥ 注射液需临用现配.
⑦ 不在没有抢救药物(Adr肾上腺素)、抢救设备的条件下使用
抢救措施(经常考)
①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立即皮下或肌肉注射Adr 0.5 - 1.0mg,严重者应稀释静注或静滴。
②必要时用GCs、H1受体阻断药
③给O2、人工呼吸、气管切开等辅助抢救措施。
2.赫氏反应 (Herxheimer reaction) 在用青霉素治疗梅毒、钧端螺旋体病等,有症状加剧现象。可能是大量病原体杀灭后释放的物质引起
3. 其他
①局部剌激 肌注钾盐产生局部疼痛、红肿或硬结,改用钠盐症状轻微
②剂量过大或静滴过快,可直接刺激大脑皮层,引起肌肉痉孪、抽搐、昏迷等反应(青霉素脑病);鞘内注射引起神经剌激症状。
③大剂量钠盐或钾盐静注,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引起高钠或高钾血症(肾功能低下者),甚至心脏功能抑制。 禁用青霉素钾盐静脉推注
青霉素V
为半合成青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同,特点:耐胃酸,口服吸收好。(口服的青霉素) 主要用于
①轻度敏感菌感染
② 恢复期巩固治疗
③防止感染复发的预防用药。
二、耐酶青霉素类:
氯唑西林(注射、口服)
特点
1.耐酶不易被青霉素酶水解; 2. 耐酸可以口服: 3. 抗菌作用不及青霉素G
用途
主要用于耐青霉素G的金葡菌感染
三、广谱青霉素类:
共同特点
耐酸,可以口服,对G+和G-菌都有杀灭作用,疗效与青霉素G相当。
氨苄西林(注射、口服)
特点
1.对G-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如伤寒沙门菌、百日咳鲍特菌、大肠埃希菌等;对G+菌作用比青霉素弱。
2.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3.不耐酶,对耐药金葡菌感染无效。
用途:
①抗菌谱及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相似; ②口服吸收好,血中浓度高(为氨苄西林2.5倍)
临床应用
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胆道感染,也用于伤寒治疗。慢性活动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阿莫西林(口服)
阿莫西林
特点
①抗菌谱及抗菌活性与氨苄西林相似; ②口服吸收好,血中浓度高(为氨苄西林2.5倍).
临床应用
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尿路、胆道感染,也用于伤寒治疗。慢性活动胃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
四、抗铜绿假单胞菌广谱青霉素类:
羧苄西林、哌拉西林(注射
特点
1.对G-杆菌作用强,尤其是对铜绿假单胞菌有特效,不受病灶脓液的影响。对菌作用与氨苄西林相似,不耐酶 2.用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与庆大霉素有协同作用 3.用于治疗烧伤继发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不良反应
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反应,大剂量应用有神经毒性
五、抗革兰阴性杆菌青霉素类:
美西林、替莫西林(注射)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重点学习前四代,掌握第三代)
概述
一系列半合成的抗生素:
母核7-氨基头孢烷酸(7-ACA) 与不同侧链构成
结构中含有与青霉素相同的β-内酰胺环,故理化活性、作用机制等与青霉素相似。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抗菌机制与青霉素相同。通过与细菌细胞膜上的PBPs结合,妨碍黏肽形成,抑制细胞壁合成,呈现杀菌作用 头孢菌素类为杀菌药。
耐药性
己有三种细菌对头孢菌素产生耐药性,且与青霉素有部分交叉耐药性,耐药机制与同青要素类。
头孢菌素类四代特点
抗菌谱
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
抗革兰阴性杆菌的不同
肾脏毒性及临床应用的差异
常用头孢菌素的分类及主要作用特点
第一代
常用药物:头孢氨苄、头孢羟氡苄(可口服)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拉啶
作用特点
①对G+菌作用强,对G-菌作用弱
②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③可被β-内酰胺酶破坏
④有肾毒性,头孢氨芐较重,头孢拉啶较轻
⑤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
第二代
头孢呋辛、头孢克洛(可口服)、头孢孟多
作用特点
①对G+菌作用较强(弱于第一代),对G-菌作用较强
②对厌氧菌有效,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
③对β-内酰胺酶较稳定
④肾毒性较小
⑤用于敏感菌所致肺炎、胆道感染、菌血症等
第三代(临床应用最广泛)主要考
常用药物
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克肟、可口服)
作用特点
①对G+菌作用弱,对G-菌作用更强
②对厌氧菌、铜绿假单胞菌作用较强
③对β-内酰胺酶较高的稳定性
④基本无肾毒性
⑤临床用于危及生命的败血症、脑膜炎、肺炎、骨髓炎等严重感染。也用于严重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第四代
常用药物
头孢匹罗、头孢吡肟
作用特点
①对G +菌、G-菌均有高效 ②对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③无肾毒性 ④临床用于治疗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细菌感染
第五代
常用药物
头孢洛林、头孢吡普
作用特点
①G+菌强于前四代、G-菌作用与第四代相似。 ②临床用于复杂性皮肤与软组织感染、G-菌引起的糖尿病足感染、社区获得性肺炎等。
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
多为皮疹等,过敏性休克罕见,与青霉素有交叉过敏现象。 青霉素过敏者有5~10%对头孢菌素发生过敏,必要时应做皮试
2. 肾毒性
肾毒性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基本无肾毒性、第四代几无肾毒性。
3.胃肠道反应、静脉炎
口服给药发生胃肠道反应,静脉给药发生静脉炎。
4. 二重感染
三、四代偶尔发生二重感染。
5.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大剂量使用可发生头痛、头量、中毒性精神病等。
药物的相互作用
1.头孢菌素类与其他有肾毒性的药物(氨基糖苷类、强效利尿药)合用,可加重对肾损害。
双硫仑样反应
又称酒醉貌反应,表现:胸河、气短、喉头水肿、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四肢三力、面部潮红、多汗、失眠、头痛、恶心、 呕吐、眼花、嗜睡、幻觉、恍惚,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原因
与乙醇联用时可抑制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使乙醇在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分解氧化,导致体内乙醛蓄积,乙醛中毒而产生一系列反应。
2.与乙醇同时应用可产生。双硫仓”样反应,故在治疗期间或停药3天内应忌酒
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
特点
对PBPs亲和力强、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耐酶且稳定等
本品不能口服,在体内易被肾脱氢肽酶水解失活,需与西司他丁(骨脱氢肽酶抑制剂)联合应用,组成临床所用的复方制剂一泰能(tienam),供注射用。 泰能:亚胺培南十西司他丁
临床应用
(1)用于G+、G-需氧菌和厌氧菌所致的 各种严重感染。 ②MRSA所致的各种严重感染。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
不良反应
1.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等,有一过性转氨酶升高。 2.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惊厥、意识障碍等 3.肾毒性。
β-内酰胺酶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
一、β-内酰胺酶抑制药
β-内酰胺酶抑制药主要针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发挥作用。
特点
①本身无或很弱的抗菌活性,主要通过抑制β-内酰胺酶,保护β-内酰胺类抗生素活性。 β-内酰胺酶抑制药+β-内酰胺类抗生素
②对不产酶的细菌无增强作用。
克拉维酸
由链霉菌培养液中得到的β一内酰胺酶抑制药,特点:
1. 毒性低、抑酶谱广,对各种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差别大
2. 口服吸收好,不受食物、牛奶和氢氧化铝等的影响
3.不能透过血脑屏障。 口服制剂:与阿莫西林合用一奥格门汀 注射剂:与替卡西林合用替门汀
舒巴坦
舒巴坦为半合成 β一内酰胺酶抑制药。 1稳定性优于克拉维酸,该药毒性低、抑酶谱广,对各种 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有差别。 2.抗菌作用略强于克拉维酸。 3. 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有明显抗菌协同作用。
注射剂:优立新 (unasyn):氨芐西林+舒巴坦 舒普深 (sulperazone):头孢哌酮+舒巴坦 新治菌 (newcefotoxin):头孢噻肟+舒巴坦
药物相互作用
与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合用,可增强其抗菌活性
与氯霉素、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可产生拮抗作用
β一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复方制剂
1. 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药 2.抗铜绿假单胞茵广谱青霉素+β-内酰胺酶抑制药 3. 第三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药 4. 碳青霉烯类+肾脱氢肽酶抑制药
第四十一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G+G-三体无立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系一类含有14、15和16元大环内酯环的具有抗菌作用的抗生素。 第一代代表药物:红霉素 第二代代表药:阿奇霉素、罗红霉素和克拉霉素 第三代代表药:泰利霉素、喹红霉素
分类
天然大环内酯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
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大环内酯类通常为抑菌剂,高浓度为杀菌剂
抗菌谱
1.G+菌(厌氧球菌、白喉棒状杆菌等)作用强 2.G-菌(奈瑟菌等)作用强 3.嗜肺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 有抗菌活性 4.MRSA有一定抗菌活性
作用机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耐药机制
细菌对大环内酯类产生耐药 1. 产生灭活酶 2.靶位的结构改变 3. 摄入减少 4. 外排增多
大环内酯类常用药物特点
(红霉素)
抗菌作用及临床应用
作用:对G+菌作用强,对部分G-菌高度敏感。 对某些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杆菌也有抗菌作用。
应用
1.G+球菌感染:主要用于对青霉素过敏者以及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2.厌氧菌引起的口腔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等所致的呼吸道、泌尿生殖道感染。
3.军团菌、百日咳杆菌、白喉杆菌感染
不良反应
1.胃肠道反应:红霉素口服或静脉滴注可产生,发生率较高。 2.肝损害:以肝实质损害。 3.过敏反应:药热、药疹、荨麻疹等 4. 局部刺激:不宜肌内注射,静脉滴注可引起静脉炎 5.耳毒性:个别病人有耳鸣、暂时性耳聋
阿奇霉素
特点
1抗菌谱较红霉素广,增加了对G-菌的抗菌作用,对某些细菌表现为快速杀菌。
2.口服吸收快、组织分布广。半衰期是该类药物最长的(35~48h),每日给药一次。
3. 大部分以原形由粪便排出体外。少部分经尿排泄
5. 应用:呼吸道、皮肤、软组织及泌尿生殖器严重感染
6. 不良反应轻。轻、中度肝、肾功能不良者可以应用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 克林霉素(作用较强,吸收较好,毒性低)
抗菌作用及机制
抗菌谱
1.对各类厌氧菌有强大抗菌作用(特点); 2.需氧G+菌有显著活性,对G-杆菌几乎无作用。 3.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有抑制作用。
作用机制(考点)
本类药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不可逆性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易与G+菌核糖体形成复合物,难与G-杆菌核糖体结合,对G-杆菌几乎无作用
林可霉素、克林霉秦和氯霉素在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结合点与大环内酯类相同或相似,合用时可能发生拮抗作用,也易产生耐药。故两类抗生素不宜合用。
体内过程
广泛分布全身组织、体液中,骨组织药物浓度更高,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能透过胎盘屏障。
临床应用
1.主要用于厌氧菌引起的口腔、腹腔、妇科感染。
2.需氧G+球菌引起的呼吸道、骨及软组织、胆道等感染。
3.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为首选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 过敏反应
长期用药可引起二重感染
多肽类抗生素
万古霉素
体内过程:静脉给药
抗菌谱:对G+菌有强大杀菌作用,尤其是MRSA、MRSE
机制:抑制胞壁粘肽合成
临床应用
严重G+菌感染,特别是MRSA、MRSE和肠球菌属的感染
β-内酰胺类过敏者
假膜性肠炎和消化道感染(口服)
不良反应:毒性大
耳毒性
肾毒性
过敏反应(红人综合征)
第四十二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注重不良反应,问答题经常考 需氧G-菌 MRSA/E
概述
定义:由氨基环醇和氨基苷通过氧桥结接而成的苷类
常用药物
天然
链霉素 庆大霉素 卡那霉素 妥布霉素 西索米星 小诺米星 阿司米星新霉素
半合成
阿米卡星 奈替米星 依替米星 异帊米星
制剂
硫酸盐
氨基糖苷类的共性
优点:比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抗G-杆菌活性强、有明显的PAE。 缺点:厌氧菌不敏感,消化道不吸收,肾毒性和耳毒性。
抗菌作用和机制
本类药为快速杀菌药,对静止期细菌有较强作用(静止期杀菌剂)。
抗菌谱
1.对需氧G-杆菌抗菌作用强大,厌氧菌无效。对需氧G-杆菌的抗菌活性强于其他类药物
大肠、变形、肠杆菌、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等
2对沙雷菌属、沙门菌属、产碱杆菌、不动杆菌等均有一定抗菌作用。
3.对MRSA和MRSE有较好的抗菌活性。
4.某些药物(链霉泰卡那霉素)有抗结核分枝杆菌作用
作用机制
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还能破坏细菌胞浆膜的完整性。
抑制蛋白质合成的三个阶段
(1)起始阶段 (2)肽链延长阶段 (3)终止阶段 (4)抑制核糖体70s亚基解离
耐药机制
细菌对本类药物耐药机制有:
产生修饰氨基糖苷类的钝化酶使药物灭活 如己酰化酶、腺苷酶等
靶位的修饰 基因突变使核蛋白靶位蛋白(30S亚基靶 蛋白上S12蛋白质)改变,影响药物与核蛋白体的结合。
膜通透性改变 外膜膜孔蛋白结构改变,对氨 基糖苷类通透性L,菌体内药物浓度
体内过程
吸收
口服难吸收,不主张静脉给药,肌肉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
分布
血浆蛋白结合率低,不易透过细胞膜,主要分布于细胞外液。在肾皮质、内耳外淋巴液中药物浓度很高,且在内耳外淋巴液中浓度下降很慢,使该类药物有明显的肾毒性和耳毒性。 可透过胎盘屏障并聚集在胎儿血浆和羊水。
代谢与排泄
在机体内并不代谢,以原形从尿排泄
临床应用
1敏感需氧G-杆菌引起的全身感染 如呼吸道、泌尿道等感染。对严重的全身感染如脑膜炎、败血症等,需联合用药(半合成广谱青霉素、第三代头孢、氟喹诺酮类)。 2.口服给药用于消化道感染、肠道术前准备、肝昏迷。 3.外用治疗局部感染。 4.治疗结核,如链霉素、大那霉素
不良反应
1.耳毒性:主要
前庭神经损害
前庭神经损害表现为眩晕、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视力降低和共济失调。
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西索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
耳蜗听神经损害
耳蜗听神经损害表现为耳鸣、听力減退或永久性耳聋。
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西索米星庆大霉素>妥布霉泰>奈替米星一链霉素。 该毒性还能影响子宫内胎儿。
耳毒性机制
由于药物在内耳淋巴液浓度高,损伤内耳柯蒂器内、外毛细胞的能量产生和利用,造成毛细胞损伤
防治措施
为防止和减少本类药物耳毒性的发生
用药中应经常询问病人是否有眩量、耳鸣等先兆症状,早发现中毒症状。
有些患者白觉症状不明显,应定期频繁做听力仪器检查。儿童、老人用药要谨慎。
3.避免与其他有耳毒性的药物合用(如强效利尿药、甘露醇、万古霉素、镇吐药等)。有镇静作用的药物因可抑制病人的反应性,合用时也要慎重。
4. 孕妇禁用。
2.肾毒性:主要
氦基糖苷类是诱发药源性肾衰的最常见因素。药物主要经肾排泄,尿药浓度高,并蓄积肾皮质,损害肾小管上皮,尤其是近曲小管上皮细胞溶酶体破裂,线粒体损害。轻的引起肾小管肿胀,重者产生急性坏死。 表现为:蛋白尿、管形尿、血尿等,严重者导致无尿、氮质血症和肾衰。
其发生率依次为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奈替米星>链霉素。
防治 (1)定期查肾功能,尿量低于240ml/8小时立即停药。 (2)避免大剂量应用,老年人慎用,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剂量。 (3)避免合用有肾毒性的药物。(强效利尿药、万古霉素、第一代头孢等)
3.神经肌肉麻痹
大剂量腹腔或胸腔内应用或静注过快所致,表现为心肌抑制、血压下降、肢体瘫痪及呼吸衰竭,呼吸停止。
顺序依次为:新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奈替米星>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
机制:氨基糖苷类药物与突触前膜钙结合部位结合,阻止ACh释放,使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阻断所致。
抢救:应立即静脉注射新斯的明和钙剂(葡萄糖酸钙)。其他措施同抢救休克。
血钙过低、重症肌无力是者禁用或慎用。
4.过敏反应
皮疹、药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及口周发麻等常见。链霉素引起过敏性休克发生率较青霉素低,但死亡率高,防治措施同青霉素。
使用链霉素应一律做皮试
常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链霉素
1鼠疫与兔热病,为首选药; 2.治疗结核病,華一个用于治疗结校病的药物; 3,治疗布氏杆菌病,此时要与四环素合用; 4.预防和治疗惑染性心内膜炎需与青霉素类药合用。
庆大霉素
治疗各种G-杆菌感染的主要抗菌药,为氨基 糖苷类中的首选药。 口服吸收很少,肌内注射吸收迅速而完全。
1.严重的G-杆菌感染,如败血症、肺炎等。
2.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宜与羧苄西林或第三代 头孢菌素合用。
3.术前预防和术后感染。可局部用于皮肤、粘膜表面和眼、耳、鼻部感染。
庆大霉素有抗铜绿假单胞菌作用,但对结核杆菌没有作用
不良反应:
在肾皮质中积聚的药物可比血浆浓度高出数倍,停药20d后仍能在尿中检测到本品。
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麻痹、偶见过敏反应。
第四十三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G+G-四体
考点
不良反应,禁忌症
四环素类
概述
化学结构中均具有菲烷的基本骨架,是酸、碱两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中易破坏,药用:盐酸盐。
本类药物的抗菌谱、抗菌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相似,属快速抑菌药
分类
天然品
四环素
土霉素(氧四环素)
短效
金霉素(氯四环素)
地美环素(去甲金霉素)
半合成品
美他环素
多西环素 常用药
米诺环素
长效
抗菌作用及作用机制
本类药物属于快速抑菌药,其抗菌活性为
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地美环素>四环素>土霉素
抗菌谱:
1.对G+菌及G-菌有抑制作用:
2.对立克次体、支原体、衣原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四环素类对某些螺旋体及原虫有抑制作用。
作用机制
在胞质内,药物与核糖体30s亚基A位结合,阻断氨基酰tRNA进入A位——抑制肽链延长——抑制蛋白质合成。
使细菌细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菌胞内核苷酸及其他重要物质外漏,抑制细菌DNA复制。
耐药性
细菌耐药状况严重,耐药性为渐进型,通过耐药质粒的介导,诱导其它敏感菌转为耐药菌,耐药菌株日渐增多。天然品间存在交叉耐药,对天然品耐药的细菌对半合成品仍然敏感
耐药机制:
细菌基因表达增强,大量生成核糖体保护蛋白基因(5种)。
细菌染色体突变,导致细胞壁外膜孔蛋白OmpF减少,药物难以进入菌体。
细菌产生四环素类药物泵出基因 (8种),使菌体內药物浓度下降。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
体内过程
1.食物或其他药物中的Fe2+、Ca2+ 、Mg2+、Al3+等金属离子与四环素络合而减少其吸收。
2.碱性药、H2受体阻断药、抗酸药降低四环素的溶解度,减少其吸收。
3.与铁剂合用时间隔2~3小时。
4.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促进四环素吸收
5.可进入胎儿血循环及乳汁,并可沉积于新形成的牙齿和骨骼中。(四环素牙)胆汁中浓度为血药浓度的10~20倍,有明显的肠肝循环。
6.20%~55%由肾脏排泄,可用于泌尿系统感染,消除半衰期为6~9h
临床应用
四环素类药物仍可作为下述疾病(四体)的首选药
1立克次体感染(斑珍伤寒,Q热和恙虫病等) 2支原体感染(支原体肺炎和泌尿生殖系感染) 3衣原体感染(鹦鹉热.沙眼和性病性淋巴肉芽肿) 4 某些螺旋体感染(回归热等)
5.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消化性溃疡
6.肉芽肿鞘杆菌感染引起的腹股沟肉芽肿
7鼠疫、布鲁菌病、霍乱、牙周炎
四环素抗菌特点
1对G+菌作用强于G-菌,对G+菌<青霉素及头孢菌素。
2.对G-菌作用<氨基糖苷类及氯霉素类。
3.极高浓度有杀菌作用。
4.对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螺旋体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对铜绿假单胞菌、结核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真菌、病毒无效。
由于耐药菌株的增多和药物不良反应,四环素己不再作为本类药物的首选药
不良反应及禁忌症
局部刺激作用:口服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
肌内注射刺激性大,禁用。静滴易引起静脉炎
二重感染
长期口服或注射使用广谱抗菌药时,敏感菌被抑制,不敏感菌乘机大量繁殖,从而引起的新感染,称为二重感染或菌群交替症。 婴儿、老人、体弱者、合用糖皮质激素或抗肿瘤药的病人,使用四环素时易发生。
种类
真菌感染
多由白假丝酵母菌引起,改用抗真菌药治疗
假膜性肠炎
四环素耐药的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
剧烈腹泻、发热、休克坏死,立即停用 口服:万古霉素或甲硝唑
对骨骼和牙齿的影响
会引起牙釉质发育不全,抑制胎儿、婴幼儿骨骼发育,导致牙齿黄染(四环素牙)无法改变
禁忌: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八岁以下儿童禁用四环素和其他四环素类药
其他
肝损伤或加重肾损伤
偶见过敏反应
光敏反应和前庭反应
变质过期四环素类药可产生多种产物,毒性更强
常用药物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长效半合成四环素类,是四环素类首选药,强效、速效、长效,半衰期长
口服吸收好、不易受食物影响
少量药物由肾脏排泄,肾衰时可使用
服药后保持直立体位30分钟,避免引起食管炎
可用于酒糟鼻,痤疮,前列腺炎,呼吸道感染
米诺环素
与四环素类似,会引起前庭反应
氯霉素类
1950年发现氯霉素诱发致命性不良反应(再生性障碍贫血)
抗菌谱
1对G-菌作用比G+菌强,对G+菌作用不如青霉素类和四环素类。
2.对伤寒沙门菌、其他沙门菌作用强,但易发生耐药。对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肺炎链球菌作用最强,低浓度具有杀灭作用。
3.对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等均有抑制作用。
4.对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原虫无效。
作用机制
结合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
结合位点接近大环内酯和克林霉素的作用位点,同时使用产生拮抗作用
临床应用
绝不使用氯霉素
耐药菌诱发的严重感染
伤寒多首选弗喹诺酮嘞或第三代头孢菌素
立克次体感染
其他:
腹腔或盆腔厌氧菌感染,需与其他抗菌药联合使用
眼科局部用药。眼内感染、沙眼、结膜炎(润舒滴眼液)
不良反应
血液系统毒性
可逆性血细胞减少
再生障碍性贫血
此药严禁滥用,应严格选择适应症,应用期间勤查血象
灰婴综合征
表现:
循环衰竭、呼吸困难、进行性血压下降,皮肤苍白和发绀
新生儿早产儿禁用
其他
胃肠道反应、二重感染、过敏反应
肝肾功能损伤、G-6-PD缺陷者、新生儿、早产儿、孕妇不宜使用
抗生素包括:(使用频率)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其它B-内酰胺类
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阿奇霉素
林可霉素类
林可霉素、克林霉秦
氨基糖苷类
链霉素、庆大霉素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四环素、氯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