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宪法学导论
宪法学的思维导图,宪法学是以宪法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学学科,它探讨宪法的本质、基本理论、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以及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基本国策等。
马工程宪法学第一章,本质:宪法是确认民主事实,集中反映一国政治力量对比关系,规范国家权力和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国家根本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宪法学导论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概念
以宪法及宪法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法律学科
制定宪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确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和正当性
宪法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
研究对象
宪法典(宪法文本)
宪法典及宪法性法律
宪法理论
与宪法有关的论断
宪法规范(宪法关系)
主要调整国家与公民的关系以及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原则
宪法现象及宪法运行过程
宪法现象(宪法引起的社会关系):研究宪法要立足于社会实践,发现生动具体的宪法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进而把握宪法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
宪法运行过程:对世界各国的宪法、古今中外的宪法观点和宪法理论以及各国宪法的实施机制和社会作用等进行比较研究,研所总结宪法的一般特征和发展规律。
研究方法
是指研究宪法及宪法现象、宪法规律的途径、步骤和手段
根本方法:……科学方法论
阶级分析法
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考察和分析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
首先考察社会经济条件
是研究宪法学的基本方法
历史分析法
把研究对象置于它所产生的特定历史条件和背景下加以分析和比较
历史起点—理想状态—历史发展起点(认识宪法、考察宪法)
是研究宪法学的重要方法
比较分析法
按照特定的指标系统将客观事物加以比较,以求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评价的方法
规范分析法
对宪法文本所包含的法律规范的结构、体系、目的等进行分析并确定其内涵
是宪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
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联系经济社会和国际国内实际去观察和分析宪法及其发展规律的方法
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近现代中国宪法学的产生和发展
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宪法学主要表现为对西方宪法的介绍以及仿照西方模式对中国宪法发展提出一些初步构想。
辛亥革命之后,孙中山创立的"五权宪法"(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各自独立运作并互相制衡)初步形成
进入20世纪30年代后,新民主主义宪法理论的成果开始出现,宪法学研究体系化。
新中国宪法学的创立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伴随着《共同纲领》的制定和1954宪法的颁布,马克思主义宪法学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
49年以后,在借鉴苏联国家学说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我国自己的学科体系。
54宪法颁布以后,新中国宪法学开始迅速发展,初步建立起宪法学的课程体系。
1957年,严重阻碍了新中国宪法学发展的良好势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国家法治遭到严重破坏,宪法学研究处于全面停滞的状态。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中国宪法学进入了恢复时期,并逐渐得到迅速发展。
随着1982年宪法的公布实施,宪法学呈现出繁荣景象。
85年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成立
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出了一大批研究成果
进入21世纪◇中国宪法学研究逐步形成了独立的学术脉络与主题。
十八大以来
宪法学的分类和特征
分类
有民主形态才有宪法
马克思主义宪法学与资产阶级宪法学(经济基础与意识形态)
马:无产阶级宪法学,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建立并形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深刻揭示了宪法与经济基础的辩证关系,指出作为政治上层建筑的宪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并反过来为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服务
解释了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宪法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揭示了宪法的阶级本质,指明资产阶级宪法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并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法律武器
资产阶级宪法学:不承认经济基础对宪法的决定作用和宪法对经济的能动反作用
资:不承认经济基础对宪法的决定作用和宪法对经济的能动反作用
宣扬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价值理念的永恒性和普世性,局限于阐述宪法的表现形式
主张社会契约论是国家权力的来源和基础,掩盖资产阶级国家权力的阶级属性
其他分类
近代,现代,当代(历史阶段)
宪法解释学,宪法经济学,宪法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已经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基本特征
鲜明的政治性
宪法(研究对象)的政治性,在法律体系中居核心地位
在法学学科体系中具有基础性
宪法学的知识体系对于各个法学学科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
各个部门法必须重视宪法所确立的基本原则
特殊的规范性和实践性
宪法学包含大量的原则和价值性的规定,具有法学特有的规范性与实践性,体现出鲜明的法学学科特征(与政治学学科的区别)
宪法学表现出对于宪法文本和宪法规范的更强的从属性。
宪法学则运用法学方法对宪法理论和宪法制度作出分析,强调用案例与事例的解决来检验宪法解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因此,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与事例是宪法实践的一个基本特点。
学习宪法学的意义和基本要素
意义
有助于增强宪法观念,树立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和运用宪法的自觉意识.
有助于正确把握宪法学同其他部门法学的关系,切实学好法学专业的其他学科
有助于科学分析各种宪法现象,正确认识和评价各种宪法理论
有助于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基本要求
要注重掌握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要深入学习研究《宪法》
要注重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