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血液
这是一个关于第三章:血液的思维导图,介绍了血液的功能、组成、理化特性、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抗凝系统、血型等详细知识点。
生理学第三章血液思维导图,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成分为血浆、血细胞。血细胞又分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学笔记,病因指导致病发生的原因,包含外感病因、内伤病因、病理产物、其它病因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三章:血液
功能
运输
缓冲
防御
维持稳态
组成
血浆
水
蛋白质(统称血浆蛋白)
分类
纤维蛋白
白蛋白(由肝脏生成)
球蛋白
功能:运输物质,调节PH值,生成胶体渗透压等
小分子有机物及无机盐
血细胞
红细胞
生理特性
可塑变形性
可以变形并能回复的能力,有利于通过细小孔细
影响因素:正比(细胞膜的弹性、流动性,表面积) 反比(细胞黏性)
渗透脆性
概念: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溶血的特性
悬浮稳定性
概念:血液在抗凝并静止状态下,红细胞相对稳定的悬浮在血浆中
原因: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力,红细胞彼此之间电荷排斥力
影响因素
血沉与悬浮稳定性成反比
血沉:是指红细胞在第一小内的下沉速率 红细胞叠连的影响因素:血浆成分变化 促进:球/纤维蛋白,胆固醇 减少:白蛋白,卵磷脂
血沉加快与红细胞叠连有关
功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蛋白的含量
男性:120∽160g/L
女性:110∽150g/L
红细胞的生成及其调节
生成
部位:红骨髓(肝脾可参与代偿性造血)
过程:造血干细胞→多系造血祖细胞→红系定向祖细胞→原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
所需物质
必需物质
铁(95%体内回收)
合成血红蛋白
辅助因子
维生素B₂--在动物食物中获取
叶酸--食物中获取
调节
爆发式促进因子 BPA
来源:白细胞产生的糖蛋白
作用早期红系祖细胞增殖
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
来源:是糖蛋白,由肾皮质肾小管周围的细胞间质生成,肝(少量)
作用对象:晚期红系祖细胞发育
贫血
概念: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和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贫血种类
缺铁性贫血:缺铁,血红蛋白减少,引起低色素小细胞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缺叶酸和维生素B₂,引起巨幼红细胞贫血
肾性贫血:严重的肾病减少素红细胞生成素从而引起红细胞减少
脾性贫血:脾功能亢进破坏红细胞
寿命与破坏
寿命-----120天
破坏途径
血管内(次要)---物理收到破坏
血管外(主要)----脾和肝
白细胞
血小板
理化特性
血液密度
血的密度
血浆密度
血液的黏滞性(取决于红细胞数量)
血浆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NaCl决定)---功能:维持血细胞内外水压平衡
胶体渗透压(主要血浆蛋白)---功能:维持血管内外的水平衡
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
溶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为高渗溶液
溶液渗透压=血浆渗透压为等渗溶液(0.9%NaCl溶液;5%葡萄糖溶液)
生理盐水与5%葡萄糖溶液既是等渗溶液又是等张溶液
等张溶液:能使红细胞维持正常形态的溶液
酸碱度
正常PH值:7.35∽7.45
维持平衡主要靠缓冲对:碳酸氢钠1碳酸等缓冲对;肺肾的排酸功能;
血液凝固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
概念:血液由溶胶状态变成凝胶状态的过程 本质:血液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成不溶性纤维蛋白聚体,交织成网
凝血因子
概念:血浆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种类
共14种,以罗马数字标号有12(即凝血因子I∽Ⅻ)
特点
都以无活性的酶原的存在,必须激活活性
除FⅣ(Ca²⁺)和血小板磷脂外,其余都蛋白质
凝血过程
步骤:凝血酶原复合物形成→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纤维蛋白原转换成纤维蛋白
内源性凝血途径
特点:由FⅫ凝血因子被激活的途径,最终生成FXa
外源性凝血途径
特点:从FⅢ开始,在Ca²⁺作用下,FⅢ与FⅦ形成FXa
共同点:两条途径生成的FXa,在Ca²⁺的作用下与FⅤa形成凝血酶原复合物,后进一步形成凝血酶,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单体
纤维蛋白的溶解
概念:纤维蛋白液化过程简称纤溶
过程
步骤①:纤溶酶原的激活
来源:肝脏、骨髓、嗜酸性粒细胞细胞和肾脏
激活物: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步骤②:纤维蛋白降解
纤溶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
抗凝系统
血液不凝固的原因
血管壁光滑且完整,血小板不易粘附
血液循环流动,凝血因子不断被稀释运走
血管壁产生PG|₂有抗凝作用
血液中有抗凝物质
体液抗凝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
机制:①直接抑制FXa的活性 ②灭火Ⅶa-组织因子,从而抑制外源凝血系统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主要抗凝血酶(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产生)
肝素(抗凝血作用很强),是临床最常用的抗凝血剂
蛋白质C系统
细胞抗凝系统
促凝和抗凝
促凝
临床上用温热生理盐水和纱布压迫止血,主要是激活FⅫ和血小板
抗凝
血型
A型血----有A抗原,B抗体
B型血----有B抗原,A抗体
AB型血---有A、B抗原,无抗体
O型血---无抗原,有A丶B抗体
血量
循环血(80%)
储存血(脾肝肺静脉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