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以一个主题(专题、话题、问题)为核心,根据单元目标组织、联结学习内容,形成贯通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活动和学习评价的整体联系的课程学习单位。它旨在引领学生建立整体的、系统的学科知识框架,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思维方式以及适应和创造世界的能力。
这是一篇关于学科大观念的提取及其教学意义——以小学数学为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小学数学大观念的含义及其教学意义,学科大观念的提取,学科大观念的理解。
这是一篇关于学习路径研究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流程,学习迁移理论,认知结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设计流程,内涵。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大单元教学
内涵
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教学方法,“大单元”指的是一个学习单位,
统率整个教学单元的大任务、大观念、大项目。
大单元设计从大处着眼,教师教学从整体着眼。
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学习内容决定学习周期,改变以往由时间决定课时的模式。
以学科素养为目标导向,构建课程标准、教材、学情一体化,教学评一致性的课程化教学。
通过大观念、大情景、大任务等措施和多层次的学习活动来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从单元教学整体设计到课时的具体实施计划及课堂教学实践的系列过程,是基于一定的目标与主题所构成的教材与经验的模块或单位。
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将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确立为若干个教学主题,教师遵循学习的一般规律,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学习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
理论基础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表征系统
动作性表征
映像性表征
符号性表征
学习的本质是学习者在已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之上,对新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处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形成清晰与稳定的思路与框架
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迁移,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提供新的思路和视野,更好的发现问题和问题的解决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同化
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倾向
新旧知识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学习的内容具有潜在的,能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具有一定的联系,从而找到同化点
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对新知识进行主动的学习和建构,提高认知水平和能力。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学生学习的重要目标与本质要求是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是个体积极主动进行有意义建构和组织的过程。
在原有的旧知识基础之上,对新旧知识加以联合和构建。
教学就是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合作性的共同建构,教师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引导学生构建新的知识。
特点
整合性
将单元知识与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将“零散”、“独立”的知识进行系统化与整体化的组织。
拓展性
不仅传授书本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拓展和引导学生学习以“单元主题”相关的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视野。
探究性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通过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组织谈论、提问回答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性学习。
个性化
从实际出发,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特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辅导,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成长。
主体性
以学生为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围绕学生来开展,去了解每一位学生,公平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以及注重学生的全面性发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评价多元性
采用多元评价方式,通过多种评价方式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的反馈信息,制定相应的方法与策略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帮助学生抓住核心概念及知识间的逻辑,确保知识的整体性、结构化和系统化。
设计
大单元教学设计是以教材为基础,运用系统的方法对教材中“具有某种内在关联性”的内容进行分析、重组、整合并形成相对完整的教学单元,在教学整体观的指导下,将教学要素进行有序的规划、整合,形成一套完整、有序的教学设计。
日本学者佐藤
以目标-达成-评价的方式来对学科课程(计划型课程)进行设计。
以主题-探究-表达的方式对活动课程(项目型课程)进行的设计。
史密斯、雷根
把学习和教学原理转化成对于教学材料、活动、信息资源和评价的规划这一系统的、反思性的过程。
整合教学内容
组织教学活动
提供学习资源
进行教学评价
钟启泉
单元设计需要的基本元素包括“主题”、“真实情景”、“活动”等方面,主张“主题-探究-表达”的单元设计模式。
崔允漷
确定单元名称与课时
大单元主题
学习内容与课时
确定单元目标
大单元学习目标
确定评价任务
达成评价
组织学习过程
真实情境
任务活动
进行作业与检测
进行学后反思
邵朝友
分析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特征
设定学习目标
选择教学方法
实施教学方法
计划课程
评估教学效果
逆向教学设计模式
提炼大概念
确定学习目标
设计评价活动
编制大任务
围绕大概念、大任务
组织结构化预习
梳理核心知识
搭建整体性的思维支架
构建学习共同体
开展专题研讨
持续反思
生成高质量学习成果
步骤
马兰
钻研课程标准,分析教材
整合单元内容,编制目标
分析学习起点,洞察学情
预设评估要求,拟订量规
选择教学策略,形成方案
王艳玲
优化单元结构优化
调整单元框架和确定单元内容为核心
优化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具体化
教学时间弹性化
教学模式灵活化
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资源多样化
优化课堂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层析化
学习任务多样化
优化教学组织形式
提供开发的空间环境
孟亦萍
基于学科课程标准,依据教材提炼大单元的主题
立足大单元教学目标的要求,来调整大单元教学内容
装饰真实的生活情景,聚焦真实性的场景
整合学习任务,实施教学
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