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1. 质量的定义和质量大师的贡献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一章,质量的定义和质量大师的贡献。介绍了质量的定义及其演进,总结了休哈特,戴明,朱兰,田口玄一,石川馨等质量大师的重要观点和贡献。同时还附有课后习题及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七章,介绍了常用项目团队管理工具,包括了成人学习 Adult Learning,沟通管理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会议管理 Meeting Management,RACI矩阵,冲突解决 Conflict Resolution,力场分析 Force-field Analysis,群体思维 Group Thinking等内容。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和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六章 质量成本和财务管理,介绍了财务敏感性分析,净现值,成本效益分析,投资回收期,资产收益率,投资收益率,质量经济学,质量成本的分类等内容。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和答案。
美国质量协会“六西格玛黑带”培训资料:第五章,介绍了常用质量管理和计划工具,包括SIPOC 图,SMART原则,三点估算法(Three-point Estimation)(计划评审技术 PERT),甘特图 Gantt Chart,活动网络图 Activity Network Diagram,因果图 Cause-and-Effect Diagram,流程图 Flow Chart等内容。同时附有课后习题和答案~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项目时间管理6大步骤
项目管理的五个步骤
电商部人员工作结构
电费水费思维导图
D服务费结算
暮尚正常运转导图
产品经理如何做好项目管理
车队管理
创业者10条创业经
创业十大思维误区
1. 质量的定义和质量大师的贡献
质量的定义和质量演进
质量的定义
“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ISO9000:2015)
客体
可感知或可想象到的任何事物。对象是产品,服务,过程和人员等
特性
可区分的特征。
特性是指产品的固有特性。固有特性是可以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
事物的赋予特性,例如,产品的价格,不保修时间等,不属于质量的范畴
要求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者必须旅行的需求或期望(包含法律法规的要求)
质量的内涵
质量意味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质量改进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最高管理层的承诺,支持和积极参与至关重要
管理层负责阐明企业的理念/政策/可衡量的目标以及改革战略
组织中的所有员工都需要成为积极参与者,建立一套通用的质量语言和管理程序
建立一个过程来识别最关键的问题,确定其根本原因,并找到解决方案
可能需要改变企业内的文化,角色和职责
质量概念的演进
符合性质量
满足标准或规范要求即合格,反之则不合格(克劳斯比提出)
适用性质量
质量就是满足客户要求的程度(朱兰提出)
顾客及相关方综合满意的质量
大质量概念,满足顾客,股东,员工,供应商,合作伙伴,社会等利益相关方的需求
产品质量与产品等级的关系
产品的等级越高并不意味着产品的质量就一定越好
产品的等级低并不意味着产品的质量就一定差
质量的比较针对同一档次的产品才有意义
不同档次的产品代表不同层次的购买能力或消费层次,不代表质量的高低
质量的标准由顾客定义,顾客的需求和期望最重要
质量大师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
统计质量控制(SQC)之父,创立了统计过程控制SPC,1924年绘制了第一张SPC图
休哈特认为,产品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出来的,质量的控制重点应放在制造阶段,从而将质量管理从事后把关提前到事前控制。
提出PDCA循环。但是PDCA环由戴明发扬光大,PDCA环也称为戴明环
Plan 计划
Do 执行
Check 检查
Action 行动
休哈特对质量总结出两条重要的原理
变异是不可避免的
单一的观测几乎不能构成客观决策的依据
休哈特似乎美国质量协会 ASQ的创始成员之一
质量大师戴明W. Edwards Deming
是享誉世界的质量管理专家,以戴明命名的戴明质量奖,是日本品质管理的最高荣誉
美国的质量奖是波多里奇奖
欧洲的是EFQM奖
戴明是休哈特的学生
PDCA环由休哈特首先提出,由戴明采纳和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明环。戴明将PDCA环改进后提出PDSA环
提出“系统驱动行为”的观点
倡导重视组织文化和领导的作用,重视每个人的作用,要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升每个人的能力
提出组织要持续不断的改进过程
提出85%的绩效问题都是管理问题,只有15% 的绩效问题才是员工问题
提出与建立质量相比,检验与返工产品的花费要高得多
戴明十四点
戴明七项质量障碍
质量大师朱兰Joseph M. Juran
主编著名的质量管理专著《朱兰质量手册》,提出了内部顾客的概念
朱兰三步曲
质量策划
关键
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
朱兰将帕累托原理概念化并用于质量改进。80/20法则;“重要的少数和不重要的多数”
至理名言:质量是一种适用性,即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朱兰认为大部分质量问题是管理层的错误而并非工作层的技巧问题,认为管理层控制的缺陷占所有质量问题的80%还要多
“大Q”和“小Q”概念
小Q将质量视为技术范畴
大Q将质量与商业范畴联系在一起,质量的协调者是高层管理者
提出质量“隐性成本”的概念,比如决策失误,未报告的报废,效率低下等
质量大师石川馨Ishikawa Kaoru
QCC之父,日本式质量管理的集大成者,在日本质量战略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因果图,又称石川图,特性要因图,鱼骨图,Cause-effect diagram。用于分析因果关系,表达因果关系。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解决
综合性质量管理,即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同时推进成本管理(利润,价格管理),数量管理(产量,销量,存量管理),交货期管理
提出下一道工序是你的顾客
成员在流程中的三种角色:供应者,过程者,顾客
质量大师田口玄一Genichi Taguchi
提出了质量损失函数(QLF,quality loss function)的概念,把质量和经济两个范畴的概念统一起来,为质量波动定量统计奠定基础
名言:任何偏离某一特征的名义值或目标值的行为都代表着社会的损失
提出信噪比(SNR)的概念,给试验设计技术充实了新的内容,为解决产品或生产过程的动态性,稳健性以及测量误差等问题开辟了新途径
稳健性设计:通过稳健性设计,产品的性能对环境条件变化不敏感,拥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robust design
其他质量大师
阿曼德·费根保姆:全面质量控制之父,质量大师,《全面质量控制》的坐着,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TQC)
菲利普·克劳士比:Philip Crosby,“零缺陷之父”,“第一次就做对”,“质量是免费的”
大野耐一
著作《丰田生产方式》
大野耐一是丰田生产方式TPS的集大成者
提出了看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