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5章生产管理(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笔记)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编辑于2024-11-28 16:48:28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内容来自中级经济师官方教材《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实务》(2024),本人花了差不多一个月时间整理笔记,理顺其中的逻辑关系(主要参考云私塾郑伟老师和环球孙晶老师),考前花了两天复习,没有刷套题,因为时间不够,纯碎是根据自己学习习惯来学。我是用了两个半月时间看完经济基础和工商管理两本官方教材的,工商管理是后看的,看完的时候距离考试只剩7天时间了,考前用了两天时间把笔记重刷一遍(大概20小时,必须火力全开),考试遇到的题目笔记里全都有!!但有好几道题没记牢,难受啊!多给我两天时间刷多一遍笔记,我有信心可以冲到130 !建议后面备考的同学,可以直接以这个模板为基础,结合明年新的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我两个多月几乎就是天天对着电脑敲字,眼睛都快瞎了,十分影响学习状态),今年的教材主要变动在公司法人部分,明年估计变动不大了。如果条件允许的,建议将笔记切割成几部分A4尺寸,单面打印,这样可以方便翻阅,同时另一面没打印的地方做随手笔记。By the Way,所有笔记都没有画坐标图,本人不太会用电脑画曲线图,都是打印出来后手动画上去的。
第5章 生产管理
考情
重点章节,考点重复率高,难度较大,需要花精力记忆
分值18分上下,有4-5道案例分析
生产计划
1.生产能力
指生产系统内各种资源能力的综合反映,直接关系着产品和服务能否满足市场需要
广义
技术能力+管理能力
狭义
技术能力中生产设备、面积的数量、状况等能力
2.生产能力种类
设计生产能力
企业在搞基本建设时(新建长厂),在设计任务书和技术文件中写明的生产能力
查定生产能力
根据企业现有的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重新审查核定的生产能力
计划生产能力
也称现实能力,根据现有的生产组织条件和技术水平等因素所能够实现的生产能力
Tip
企业在确定生产规模,编制长远规划和确定扩建、改建方案,采取重大技术措施时,以设计生产能力和审查生产能力为依据
企业在编制年度、季度计划时,以计划生产能力为依据
3.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
①固定资产的数量
不光包括设备数量,还包括厂房等基础设施面积
②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
③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4.生产能力核算
重中之重
核算顺序
设备组 → 小组 → 公段 → 车间 → 企业
单一品种生产
设备组生产能力(M)
M=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产量定额
M=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时间定额
Tip
产量定额
单位时间生产的数量
时间定额
生产1件产品所需时间
实质就是小学题:效率×数量×时间
作业场地生产能力(M)
M=(单位面积工作时间×生产面积)÷ (单位产品占用时间×单位产品占用生产面积)
实际就是:场地每天的工作时间÷场地生产一件产品需要的时间
流水线生产能力(M)
M=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流水线节拍
节拍:即完成一次生产所需的时间
多品种生产
代表产品法
重点,考案例题
以选定的代表产品来计算生产能力,然后通过换算系数计算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①选定代表产品
反映企业专业方向、产量较大、占用劳动较多、产品结构和工艺上有代表性的产品
②计算代表产品
代表能力=(单位设备有效工作时间×设备数量)/时间定额
③计算其他换算系数
换算系数=其他产品的时间定额÷代表产品的时间定额
④计算各产品折算产量
各产品折算产量=计划产量×换算系数
⑤计算全部产品折合产量
折合产量=Σ各产品折合生产能力
⑥计算各产品产量占全部产品产量的比重
比重=各产品折算产量/折合产量
⑦计算各产品实际生产能力
实际生产能力=代表能力×比重/换算系数
⑧计算总生产能力
总生产能力=Σ各实际生产能力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在铣床组的台时定额分别为40台时、60台时、80台时、160台时;共有12台铣床,两班制生产,每班工作8小时,年节假日为59天,设备停修率为10%;计划分别生产甲乙丙丁100台、200台、300台、50台。求铣床组的生产能力?
【解】 ①以丙为代表,则铣床组一年的生产能力=(365-59)×8×2×(1-10%)×12/80≈661台 ②分别计算其他产品换算系数。甲=40/80=0.5;乙=60/80=0.75;丁=160/80=2 ③分别计算各产品折算产量。甲=100×0.5=50;乙=150;丙=300;丁=100 ④合计折合产量。折合产量=50+150+300+100=600 ⑤分别计算各产品产量比重。甲=50/600=0.083;乙=0.25;丙=0.5;丁=0.167 ⑥各产品实际生产能力。甲=661×0.083/0.5=110;乙=220;丙=330;丁=55 ⑦铣床组总生产能力=110+220+330+55=715
假定产品法
重点,考案例题
不用代表的原因:产品品种比较复杂,各种产品在结构、工艺和劳动量差别较大,不易确定代表产品【实际上就是将一部分产品打包看成一种产品】
假定产品通常是同系列或同类产品的一种假定综合产品
①确定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
=Σ(各产品计划数量×台时定额)/总计划生产数量
②计算假定产品的生产能力
③计算各种具体产品的生产能力
【例题】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各产品在钻床组的台时定额分别为20、25、10、40;计划产量分别为750、600、1200、450,合计300台;设备组共有钻床16台,每台有效工作时间4400小时,试用假定产品计算钻床组的生产能力。
【解】 ①假定产品的台时定额=(750×20+600×25+1200×10+450×40)/3000=20 ②假定产品生产能力=4400×16÷20=3520 ③计算每种产品的生产能力:甲=3520×750/3000=880;乙=704;丙=1408;丁=528
生产计划指标
品种指标
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
Tip:企业在生产前,要明确生产什么样的产品
质量指标
反映产品本身内在质量
①产品平均技术性能
②产品质量分
反映生产过程工作质量
①质量损失率
②废品率
③成品返修率
产量指标
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
采取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法【经济基础内容】
产值指标
是用货币表示的产量指标
①工业总产值
反映企业最终成果【不管卖没卖出,只要生产了都算】
②工业商品产值
指可供销售的部分
③工业增加值
反映社会最终成果【指创造出新的价值的部分】
【区分】企业当月生产了10000件零件,每件售价5元,则工业总产值为5万元; 如果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燃料及其他费用投入1万元,则工业增加值为4万元。
大批大量生产企业 产品产出进度安排
类型
①各期产量年均分配法
也称均匀分配法,将全年计划产量平均分到各季、各月
【适用】社会对该产品的需求比较稳定的情况
②各期产量均匀增长分配法
将全年计划产量均匀安排到各季、各月【固定增量】
【适用】社会对该产品的需要不断增加的情况
③各期产品抛物线型增长分配法
将全年产量按先增长较快,后增长较慢的要求安排
【适用】新产品开发,且对该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与产品生命周期有关
生产作业计划
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计划工作的继续,是企业年度生产计划的具体执行计划
期量标准
即:时期+数量,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指什么时候要完成多少数量的生产
标准
大量大批 生产企业
生产组织方式:流水线生产
①节拍或节奏
指流水线完成一次生产的时间间隔, 其中两件相邻产品的生产叫节拍,两批相邻产品的生产叫节奏
②流水线的标准工作指示图表
③在制品定额
指为保证数量上的衔接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在制品储备数量
成批轮番 生产企业
①批量
一批产品的数量
②生产周期
一批产品从投入到产出的时间
③生产间隔期
相邻两批相同产品的投入或产出的时间间隔
④生产提前期
与最后一批(即出厂日期)相比,提前多少天
Tip
(1)批量=生产间隔期×平均日产量
(2)在相同产品成批轮番生产时,生产间隔期=生产周期
单件小批 生产企业
①生产周期
②生产提前期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必考题
在制品定额法
也称连锁计算法,适合于大批大量生产
运用预先制定的在制品定额,按照工艺反顺序计算方法,调整车间的投入和产出数量,顺次确定各车间的生产任务【即:先下单再做菜,不下单不做菜】
题目
车间出产量=后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外售量+本期净额(即:期末库存-期初库存)
车间投入量=本车间出产量+废品及损耗量+本期净额(即:期末在制-期初在制)
Tip:考试中的数据都是按公式顺序给的,两个公式都是前3个数相加,减去第4个数
提前期法
也称累计编号法,适用于成批轮番生产
也是按照工艺反顺序法计算,从最后车间开始对生产的产品实行累计编号,1个产品编1个号码,以成品出产的先后顺序,最先出产的成品编号为1号 【即:最终出产为1号,越往后数字越小】
做计算题的时候可以画一下线段
题目
【求提前期】
出产提前期=保险期+下一车间投入提前期
投入提前期=生产周期+下一车间出产提前期
【求累计编号】
一般已知条件都会告知“最后车间出产累计号”,要求计算前面工序其他车间的出产累计编号或投入累计编号
方法
①先求提前量:提前量=提前期×平均日产量 【注】平均日产量用的是最后车间的平均日产量
②再求工序累计编号:工序累计编号=最后车间累计号+提前量 【注】小学数学求号码:先确定基数,再加上间隔
生产周期法
适应于单件小批生产
生产控制
1.生产控制:指为保证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分析偏差和合理调节的系列活动
2.生产控制的步骤
制定控制标准→ 根据标准检验实际执行情况→ 控制决策 →实施执行
3.制定控制标准的方法
①类比法
参照企业历史水平或者行业先进水平制定标准
②分解法
把企业层的指标按部门按产品分层分解为一个个小指标
③定额法
生产过程中某些消耗规定标准,主要为劳动消耗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
④标准化法
根据权威机构制定的标准,如国家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标准
4.实际执行情况
这是生产过程中对生产活动的实际成果进行检查、测定,将测定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找差距,发现偏差
偏差
正偏差
目标值>实际值
负偏差
目标值<实际值
Tip:正负偏差达不达标视乎目标对象,如果目标对象是积极的,正偏差不达标;如果目标对象是消极的,正偏差则达标。【如:目标为产量,正偏差不达标;目标为成本,正偏差达标】
5.生产控制方式
事前
前馈控制
重点在事前的计划与执行中有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上(即:制订控制方案)
事中
实时控制
优点:实时控制,保证如期完成任务
缺点:控制费用较高
事后
反馈控制
重点:下一期生产活动要注意
优点:方法简单、成本低
缺点:本期损失无法挽回
6.生产作业控制
生产进度控制:是生产控制的基本方面,是保证生产过程平衡进行并准时产出
生产进度管理的目标是准时生产;生产进度控制的目的是准时装配出厂
在制品控制
在制品:投入生产后到入库前的产品(包括零部件和产品),入库后的叫成品!
在制品包括:毛坯、半成品、入库前成品、车间在制品
一定数量的在制品储备,是保证生产能连续进行的必要条件
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是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
库存量过大产生的问题
①增加仓库面积和管理费用,增加生产成本
②占用大量流动资金,造成资金呆滞
③造成产品有形和无形的损耗
④造成资源的大量闲置
⑤掩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 【如:生产链出问题,可以用库存品顶,但同时也容易把生产链问题掩盖掉】
库存量过小产生的问题
①造成服务水平下降,影响销售利润和企业信誉
②造成原材料或其他物料供应不足,影响正常生产
③使订货间隔期缩短,订货次数增加,订货成本提高
④影响生产过程的均衡性和装配时的成套性
库存控制落实到库存管理上就是降低库存管理成本
①仓储成本;②订货成本;③机会成本
库存控制 基本方法
定量控制法
又称订货点法,每次订货量固定,但订货时间不一定
定期控制法
每次订货时间固定,但订货量不一定
帕累托法
又称ABC库存分类法,按库存商品价值和重要程度不同进行分类
A类物资
占资金70%左右,占品种5%-10%左右【贵货】
严格控制,库存量小,小批量订货,高频率盘点,优先处理
B类物资
占资金20%左右,占品种20%左右
C类物资
占资金10%左右,占品种70%左右【便宜货】
宽松控制,库存量大,大批量订货,低频率盘点
现代生产管理方式
物料需求计划(MRP)
①主生产计划
又称产品产出计划,是物料需求计划的最主要输入,是企业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数量
由客户订单、销售预测和备件需求决定
②物料清单
又称产品结构文件,反映产品的组成结构层次及每一层次下组成部分本身的需求量
③库存处理信息
又称库存状态文件,记载着产品及所有组成部分的存在状况数据
制造资源计划(MRPII)
将“货币信息”纳入MRP,冠以“制造资源计划”的名称
①计划和控制的流程系统
②基础数据系统
③财务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ERP)
当今制造业中最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之一,应用范围远远超过了MRPII
ERP适用于事前、事中管理
①生产控制模块
ERP的核心,包括: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生产现场控制、制造标准【全部与“生产”有关】
②物流管理模块
包括:分销管理、库存控制、采购管咯
③财务管理模块
包括:会计核算、财务管理
④人力资源管理模块
包括“:人力资源规划和辅助决策、招聘管理、工时管理、工资管理、差旅管理【与“人”有关】
ERP与MRPII的对比
市场贴合度
ERP:更贴近市场
MRP:较为贴近市场,但不如MRP
功能强度
ERP:更强大
MRP:较弱
方法合理性
ERP:更合理
MRP:较理想 ,但不如ERP
管理范围
ERP:范围更宽,涵盖供应链各个环节
MRP:局限于企业内部资源
综合系统
ERP:考虑的问题更全面
MRP:考虑的问题相对有限
活动范围
ERP:可扩展到企业外部
MRP:局限于企业内部
应用环节
ERP;涵盖供应链上的多个环节,功能大大加强
MRP:主要应用于制造、分销、财务管理
生产方式
ERP:支持混合型生产方式,满足企业多元化需求
MRP:单一型生产方式
其他
总之,ERP更先进就完事了
丰田精益生产方式(TPS)
最基本理念: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杜绝浪费
基本目标:彻底降低成本
两大支柱
准时制和自动化
核心:准时制生产
只在必要时刻,生产必要数量的必要产品。
这种生产方式的核心是追求一种无库存或使库存达到最小的生产系统
是一种彻底追求生产过程合理化、高效性和灵活性的生产管理技术
看板管理
功能:①显示生产的工作指令;②防止过量生产;③进行“目视管理”的工具;④改善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