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怪诞行为学7 是什么让理性的人误信了非理性的事
本书延续了作者在行为决策科学领域的研究,从艾瑞里自己经历的一次“网曝”事件开始,通过对导致人们不信任公认真理、接受另类事实、甚至全盘接受错误信息的心理和社会过程的阐释,揭示了导致人们陷入虚假信息和不信任关系的关键因素——情感、认知、性格和社交,帮助我们了解是什么驱使原本理性的人接受了非理性的信念,学会识别行为决策过程中的错误信号和心理干扰,启发读者做出更好的决策,破除偏见与伤害。 艾瑞里认为,尽管先进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生成令人信服的假新闻故事,但我们完全有能力抵御这些伤害,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并非植根于冲突,而是植根于同理心的策略。我们越早认识到误信谬见首先是人类自己的问题,我们就能越早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编辑于2024-12-08 06:42:32本书延续了作者在行为决策科学领域的研究,从艾瑞里自己经历的一次“网曝”事件开始,通过对导致人们不信任公认真理、接受另类事实、甚至全盘接受错误信息的心理和社会过程的阐释,揭示了导致人们陷入虚假信息和不信任关系的关键因素——情感、认知、性格和社交,帮助我们了解是什么驱使原本理性的人接受了非理性的信念,学会识别行为决策过程中的错误信号和心理干扰,启发读者做出更好的决策,破除偏见与伤害。 艾瑞里认为,尽管先进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生成令人信服的假新闻故事,但我们完全有能力抵御这些伤害,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并非植根于冲突,而是植根于同理心的策略。我们越早认识到误信谬见首先是人类自己的问题,我们就能越早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价值,做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我们非常理性地做到各种“应该”,那真的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
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中,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探讨了人类偏见的负面影响,而本书则重点探讨了非理性积极的另一面。非理性能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信任别人,乐于不断努力,爱自己的孩子。这些美妙、奇异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目标,更好地生活。同时,本书还将越过工作环境,深入检验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我们与萍水相逢的人如何相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亲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我们如何适应新情况、新环境?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书延续了作者在行为决策科学领域的研究,从艾瑞里自己经历的一次“网曝”事件开始,通过对导致人们不信任公认真理、接受另类事实、甚至全盘接受错误信息的心理和社会过程的阐释,揭示了导致人们陷入虚假信息和不信任关系的关键因素——情感、认知、性格和社交,帮助我们了解是什么驱使原本理性的人接受了非理性的信念,学会识别行为决策过程中的错误信号和心理干扰,启发读者做出更好的决策,破除偏见与伤害。 艾瑞里认为,尽管先进的人工智能已经能够以前所未有的规模生成令人信服的假新闻故事,但我们完全有能力抵御这些伤害,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并非植根于冲突,而是植根于同理心的策略。我们越早认识到误信谬见首先是人类自己的问题,我们就能越早找到真正的解决方案。
按照理性的观点,我们的一切决策应该符合我们的最大利益,我们应该辨别面临的各种选择并准确计算价值,做出符合我们最大利益的选择。如果我们非常理性地做到各种“应该”,那真的再好不过了。不幸的是,我们做不到。
在《怪诞行为学:可预测的非理性》中,行为经济学家艾瑞里探讨了人类偏见的负面影响,而本书则重点探讨了非理性积极的另一面。非理性能让我们适应新的环境、信任别人,乐于不断努力,爱自己的孩子。这些美妙、奇异非理性的积极力量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各种目标,更好地生活。同时,本书还将越过工作环境,深入检验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行为。我们与萍水相逢的人如何相处?我们如何对待我们的亲友?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情绪?我们如何适应新情况、新环境?
怪诞行为学7: 是什么让理性的人误信了非理性的事
书籍简介
书籍信息
作者: [美]丹•艾瑞里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年: 2024-07
主题
作者丹・艾瑞里通过自身的经历和深入研究,探讨了理性的人为何会陷入误信的陷阱,以及背后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并提供了应对策略。
本书缘由
引言
在网络时代,信息被无处不在的 “误信” 大规模扭曲,变幻无端的大众传播不断冲击着公共舆论。本书的作者艾瑞里也深受其苦,艰难跋涉于百口莫辩的窘境。但他并没有 “以毒攻毒”,而是以冷峻的目光,凝视公众生活中的 “误信漏斗”,从更广阔的文化视野,分析误信中的阶层情绪、经济不平等、认知失灵、性格角色、身份归属等重要元素,探讨如何打造更为公正平等的现代社会,从基础上建设新的互信文明。
作者的亲身经历
作者丹・艾瑞里收到一封奇怪的邮件,发件人莎伦指责他是 “新冠病毒骗局” 的 “首席意识形态策划师”,和所谓的 “21 世纪议程” 的领袖。在这个平行宇宙里,作者和身边的 “光照派” 朋友与比尔・盖茨串通一气,酝酿出残忍的计划。作者对此感到困惑和痛苦,尤其是当他发现陷入谎言无法自拔的人中不但有陌生人,还有曾经研究并推崇他作品的人,甚至还有与他私交多年的好友。
作者试图通过给讨论小组的负责人萨拉打电话来澄清事实,但沟通并不顺利。他还在即时通信软件 Telegram 上发布视频回应被栽赃的罪名,但却遭到了更多的攻击。最终,作者意识到根本不可能与一心只愿相信他们早已认定之事的人论是非曲直,他们的内心充满了仇恨,而与仇恨之人对话绝非良策。
很快,平行宇宙里的负面信息侵入作者的现实世界。他的社交媒体账号下挤满了带有仇恨色彩的评论,有人声称要焚烧他的作品,给他的商业伙伴打电话,满口污言秽语,甚至还牵扯到他的家人。他几乎每天都会收到死亡威胁。
作者被妖魔化的原因
作者开始更加仔细地寻找导致如此多的人对他恨之入骨的 “证据”。传播最广泛的一项证据,似乎是他在一个视频中建议,为了削减医疗成本,我们应当让救护车更迟一些抵达救助现场,还应当鼓励吸烟,并增加全体人口的综合精神压力值。但实际上,这是作者在一个医学大会上的幽默演讲,被视频编辑者篡改后作为他邪恶动机的证据。
另一份广为流传的 “证据”,是作者曾经参加一次电视节目录制留下的视频片段。作者似乎当众声称,他曾与比尔・盖茨合作解决新冠疫苗的问题。但实际上,作者当时说,他与盖茨基金会合作的项目是解决非洲饥荒和儿童早期营养不良的问题,视频的编辑者截取并删除了他的一整句话。
还有一段以重磅消息的方式呈现的视频,开场画面是十几岁的作者在全身 70% 的皮肤被烧伤后住院治疗。视频里有作者烧伤的面部的特写,和全身缠满绷带的画面。然而,其表述的内容令人猝不及防。画外音说,作者在遭受毁容的痛苦折磨之后,把愤怒和仇恨转嫁给健康的人,他想让所有人都承受和他一样的痛苦。但事实上,伤痛的经历让作者发生了相反的转变:他变成了一个更富有同情心的人,毕生致力于减轻人世间的痛苦。
作者认为自己被妖魔化的原因可能是多重因素产生的复合效应:他在互联网上发布了太多信息、一种特立独行的幽默感、怪异的伤疤和半边胡须、与各国政府的密切交往。当然还有单纯的走霉运:有人试图用负面眼光审视他,顺手制作了一些视频,不巧引发了误传误报的雪崩,仇恨的情绪由此而生。
作者的半边胡须
作者的半边胡须是因为烧伤的疤痕导致他右侧面颊上的毛囊坏死了。最初他打算把半边胡须刮干净,但因为它总能让他时不时想起那次美妙的旅行,于是他决定等一两个月再说。接下来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他陆续收到一些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上的私信,人们纷纷对他的半边胡须表示感谢。这些人也曾遭受过身体的创伤,作者对疤痕丝毫不做掩饰,让他们也鼓起勇气展示自己过往的经历。
于是,作者决定留下他的半边胡须。有越来越多的人用颇为怪异的眼光看着他,孩子们经常爆发出阵阵笑声。但是作者觉得剃掉胡须反而是在隐藏创伤,而不是坦诚地接受现实。怪异的半边胡须让作者用宽容的心态接受了自己,不仅是面部的疤痕,那次创伤还给作者的身体造成了诸多不对称之处。不知为何,半边胡须帮助作者改变了对自己身体的认知,甚至让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自己。
作者的应对之策
作者意识到自身的思维惰性,开始重新关注一项他长久以来兴味盎然却从未充分理解的课题:稀缺心态。相关研究显示,与手头有少许闲钱的境况相比,参与者在相对贫穷的状态下智力测验的分数更低。当面对金钱的压力时,他们在心智能力方面会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差异。作者遭遇的危机并不是金钱意义上的,但这些挥之不去的烦恼所产生的效果与贫穷类似。
认识到他逐渐萎缩的脑力,认识到它与稀缺心态的相似性,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收获。但是在自我与科学之间建立起朴素的联系,最终改变了作者的心理状态。他那黑暗的无助感逐渐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一团微弱的光亮,那是他的一位老朋友:好奇心。再怎么说他也是一名社会科学家,他一生都致力于揭示人类那美妙的非理性行为的动机,而这一切的出发点往往就是他个人的经历。或许他永远无法与这群人理论,更不用说让他们闭嘴了,但是他可以努力去理解他们,探寻他们杜撰、诽谤行为背后的动机。
母亲听到作者的想法,立刻开始担心他的人身安全。她让作者先去咨询一些社交媒体和公共关系方面的专家,作者也老老实实地照办了。不出所料,这些人给作者的建议如出一辙:坐视不理。一位专家甚至告诉他,那些否认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人把他跟比尔・盖茨和光照派扯上关系,或许还能提振他在业界的声誉。
作者的确在尽量远离诽谤他的人。白天他忙于手头的研究工作,还要参与各类项目来控制疫情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所以他可以轻易摆脱社交媒体,专心工作。但是到了晚上,一个又一个噩梦就会接踵而至。他在梦中被人追杀,狼奔豕突无处可逃。他还经常梦到自己环游世界,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寻找一个没有仇恨和愤怒的角落给家人打电话。如此这般几个星期后,他意识到这终非长久之计。他的好奇心在伤痛与困惑中顽强地滋长着。他的选择性应对机制让他试图理解身边的这些现象,让他试图利用他所掌握的一切社会科学知识搞清楚他究竟在经历什么。
本书的创作历程
这本书的创作始于作者的个人经历,但它很快就演变成一个我们所有人都无法逃避的现象。它引领作者一头扎进崭新的研究领域,比如性格理论、临床心理学、人类学。阴谋论的传播和错误信息的戕害并非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范畴,甚至超出了作者的专业范围和任何一本书所能传授的知识。科技、政治、经济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推动和加速了这类问题的发生和蔓延。随着 ChatGPT 和它的姊妹软件等尖端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现,也随着一切事物迅速两极分化,我们很难从社会性和结构性的角度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然而,最令作者着迷的,也是他认为最有机会推动正向变化的契机,就是要搞清楚为什么人们如此容易受骗。为什么我们会相信,甚至还会主动寻找、传播错误信息?一个看似理性的人究竟出于什么原因开始痴迷、接受,然后去捍卫非理性的信念?
在本书中,作者将会使用 “误信” 这个词来描述我们尝试去探索的现象。误信就像一种扭曲事物的透镜,人们透过它来观察世界,理解世界,并向他人描述自己眼中的世界。误信也是一个过程,如同一只漏斗,把人们引向黑洞的深处。本书就是要阐明,为什么一个人一旦接触某种满足条件的环境,就会不自觉地钻入误信的漏斗。
全书内容
一、前言
作者丹·艾瑞里因网络上的无端指责和诽谤,开始关注误信现象。他曾被诬陷为新冠病毒骗局的策划者等,尽管这些指控毫无根据,但许多人却深信不疑。这一经历促使他深入研究误信现象,试图理解人们为何会相信这些非理性的事情。
“半须教授”艾瑞里
作者因烧伤导致面部疤痕和半边胡须,这一独特外貌使他在网络暴力中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他在2017年医学大会上的演讲被恶意剪辑,成为其“邪恶动机”的证据,还被与比尔·盖茨合作研制疫苗等虚假信息联系在一起。面对这些攻击,他起初试图与诋毁者沟通,但效果不佳,最终意识到需要深入研究这一现象,从而创作了本书。
本书的创作历程
本书源于作者的个人经历,在研究过程中,作者发现误信现象复杂且涉及多个领域,包括性格理论、临床心理学、人类学等。他与误信者接触,试图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动机,通过个人反思、对话、研究等方式,从多个层面阐释误信现象,希望能帮助人们理解并避免误信行为,同时也希望通过社会科学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二、第一部分:误信漏斗
第1章:一个人为什么会相信一件事
1. 误信现象的普遍性与严重性
人们在生活中常遇到他人持有与事实不符的信念,如否认新冠病毒真实性、相信阴谋论等,这些误信现象在社会中愈发常见且影响广泛。
历史上存在诸多阴谋论,如古罗马人对尼禄皇帝生死的误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传秘密顶替等,表明误信并非现代独有。
2. 误信的定义与特征
误信是一种观点或心态,如同畸变透镜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且是一个过程,人们从对事实提出疑问逐渐发展到接受并拥护另类事实和阴谋论。
误信不是非黑即白,自由派和保守派都会出现误信,且误信者包括多种类型,如出于政治目的、为获利或单纯寻求真相却误入歧途者。
第2章:忙碌的漏斗
1. 误信漏斗的构成因素
情绪因素:如布拉德在经历“9·11”恐怖袭击后,因对事件的困惑和寻求答案的渴望,逐渐陷入误信。情绪因素在误信漏斗早期常出现,如紧张、恐惧等情绪为误信创造条件。
认知因素:人类思维虽有推理能力,但存在证真偏差等问题,导致人们在思考时易偏离事实真相。
性格因素:个体差异使某些人更易受误信影响,如索尔的性格特征使其在面对压力时更容易落入误信漏斗。
社会因素:强大的社会力量可改变人们思想,如克洛艾因家人朋友的排斥和误信者群体的吸引,逐渐陷入误信,且在误信过程中,社会因素在后期起到巩固和加速的作用。
2. 误信漏斗的本质
误信漏斗反映社会信任流失,人们对一项制度的误信会导致对其他制度的不信任,形成恶性循环,如对新冠病毒阴谋论的相信可能引发对其他事件阴谋论的接受。
三、第二部分:情绪心理学
第3章:为什么“保护他人”比“保护自己”更有效
1. 压力与误信的产生
以珍妮为例,她在新冠疫情期间因孩子学校的口罩事件等压力,对新冠病毒相关政策产生质疑,进而陷入误信。压力是误信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决定因素,它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增加误信可能性。
压力分为可预知压力和不可预知压力,不可预知压力如新冠疫情、至亲亡故等,会使人们产生无助感,导致习得性无助,进而影响认知能力,增加误信风险。
2. 压力的累积效应与情绪错误归因
研究表明,生活在冲突地区的人更易相信新冠病毒阴谋论,说明压力来源可累积并影响对相关内容的认知。
人们常难以识别情绪来源,可能将压力错误归因,如珍妮将自身压力全归因于疫情封控,而忽略其他因素。学会重新归因压力,可帮助人们更好应对压力,避免陷入误信。
3. 委屈感与寻求解脱
误信者常因觉得自己处于劣势、遭受不公而产生委屈感,将“精英”等视为阴谋论的主角,如珍妮认为自己和孩子是阴谋的受害者。
为寻求解脱,人们会寻找恶人来承担罪责,以获得短暂的控制感和安慰,但这只是暂时的,长期会陷入更严重的误信。
第4章:不做沉默的大多数:选出一个恶人来重获控制权
1. 寻找恶人的心理动机
作者被乔恩等误信者诬陷为恶人,遭受大量恶意攻击。误信者在复杂压力和心理需求下,通过寻找恶人来获得暂时的慰藉和控制感,如汤姆因气候变化问题陷入焦虑,通过相信阴谋论来解释现象,获得心理安慰。
2. 误信故事的复杂性及其原因
误信者传播的故事复杂,如新冠疫苗含微型磁体等阴谋论,违背奥卡姆剃刀理论。其原因包括:复杂故事可持续吸引关注,如通过不断添加情节维持媒体热度;人们存在比例性偏差,倾向于为重大事件寻找重大原因;对独特知识的渴望使误信者通过拥有特殊知识获得控制感和优越感。
3. 仇恨心理学与应对方法
误信者在陷入误信漏斗后,常产生仇恨情绪,如理查德对作者的极端仇恨,其表现为道德愤怒,将自己视为正义一方,摒弃宽恕,集结群体力量。
面对误信者,人们不应沉默,应积极表达赞美和正确观点,同时要保持怀疑,避免被假消息吸引,认识到假消息的娱乐性和危害性。
四、第三部分:认知失灵
第5章:沃森卡牌和寻找癌症:我们想要相信的真理
1. 假消息与认知偏差
社交媒体算法利用人类思维弱点传播假消息,如在新冠疫情期间,大量假消息充斥网络。人们易受假消息影响,是因为思维存在捷径和偏见,如安迪·诺曼将假消息比作病毒,提高“媒介素养”可帮助抵御假消息。
2. 阴谋论的认知剖析:以新冠疫苗含微型磁体为例
该阴谋论通过视频中主持人的自信表现、所谓专家的虚假解读、社会认同效应及视频证据等手段,精心设计以笼络人心、骗取信任,但其中存在诸多漏洞,如磁体吸力不符合物理规律、专家资质存疑等。
3. 认知中的思维捷径与偏见
动机性推理:如在体育比赛中,球迷会根据自己支持的球队立场进行主观评判,在政治领域也存在类似现象,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会选择性相信或忽视事实。
证真偏差:以理查德为例,他在搜索新冠病毒相关信息时,只寻找支持自己阴谋论假设的证据,忽视或摒弃矛盾信息,如对依维菌素研究的片面解读。
反向推理:人们常将本无因果关系的事件强行联系,如认为2019年疫情演习与新冠疫情暴发有关,而忽略其他合理原因。
第6章:思维望远镜
1. 思维捷径的影响与局限
人类思维为处理信息发展出便捷应对机制,但这些机制可能失灵,导致误信。如在体育运动中,观众的动机性推理使他们根据球队立场评判判罚;在政治领域,人们为达目的会权衡诚实与谎言,赋予世界主观期望色彩。
2. 过度自信与解释性深度错觉
邓宁 克鲁格效应表明,人们在对知识一知半解时易过度自信,如大学新生学完入门课程后自认为掌握很多。解释性深度错觉使人们高估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如抽水马桶实验中,参与者以为了解其工作原理,但实际操作时却发现并非如此。过度自信还与假新闻易感性相关,无知且过度自信的人更易相信和传播假新闻。
五、第四部分:性格的故事
第7章:被外星人绑架的人
1. 索尔的误信历程
索尔从一个温和的人逐渐变得激进,因对新冠疫情等问题的看法转变,参与示威活动,最终感染新冠病毒并去世。他的性格特征如追求他人认可、盲目串联事件、缺乏批判性思维等,在压力和认知偏见作用下,使其容易落入误信漏斗。
2. 性格研究的挑战与探索
作者试图通过研究误信者的性格特征来理解误信现象,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如误信者对研究的不信任和不配合,导致样本不全面,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3. 被外星人绑架现象与性格的关系
被外星人绑架者的经历与睡瘫症相似,但部分人将其误解为被外星人绑架,研究发现他们存在记忆缺陷,如虚假记忆和错误认知比例较高,且具有神奇思维、开放性吸收和感知异常等性格特征,这些性格特征使他们更容易陷入误信。
第8章:误信者的性格角色
1. 性格特征与误信的关联
模式倾向是一种常见性格特征,如扬 威廉·范普鲁金等人的实验表明,模式倾向强的人更容易看到不存在的模式,且与怀疑态度相互作用,推动人们进入误信漏斗。
压力会增加模式倾向,如珍妮弗·惠特森和亚当·加林斯基的实验显示,在失去控制感的情况下,人们更易在随机事物中看到模式,如特罗布里恩群岛渔民的捕鱼仪式、跳伞运动员在跳伞前的表现等。
2. 相信直觉与智识谦逊
误信者常相信直觉,忽视外部数据,如珍妮强调直觉的力量,认为人们应相信自己的直觉。智识谦逊程度高的人更愿意接受不同观点,调整信念,而智识谦逊程度低的人更易相信阴谋论等。但误信者常故作姿态,表面表现出智识谦逊,实则掩盖其无意讨论实质问题的态度。
3. 决策错误与自恋
决策中的合取谬误、错觉相关和事后诸葛偏差等错误类型与误信相关,如具有代表性偏误的人易犯合取谬误,易受错觉相关影响的人更容易误信,易出现事后诸葛偏差的人也更易陷入误信。
自恋程度稍高的人在压力和寻求认可需求下,更容易落入误信漏斗,如自恋者在未得到足够关注时,会寻找替罪羊,进而陷入误信。
六、第五部分:社会与部落
第9章:受排斥与归属感的社会力量
1. 社会吸引力与误信的初始阶段
克洛艾因对肯尼迪事件的好奇,在家人朋友的排斥和误信者群体的吸引下,逐渐陷入误信,说明社会归属感需求和对排斥的恐惧在误信初期起重要作用。
2. 受排斥的痛苦与社会认同的作用
基普林·威廉斯的实验表明,即使轻微的社会排斥也会给人带来痛苦,如在公园掷飞盘和网络投掷球游戏实验中,被排斥者会出现悲伤、愤怒等情绪,大脑反应与肉体痛苦相同。
误信者群体内部相互支持,形成强烈的社会认同,如他们在社交媒体上相互肯定、赞扬,通过社会认同巩固错误信念,同时错误信念也强化了社交圈,使成员更紧密团结,难以脱离。
第10章:社会加速器
1. 认知失调与误信加速
以玛丽安·基奇的追随者为例,当预言未实现时,深信不疑的追随者为缓解认知失调,会加倍努力劝说他人,以证明自己的信念正确,说明认知失调会导致人们采取行动维护既有信念,加速陷入误信。
2. 极端行为与身份强化
彼得·麦金杜的“鸟不是真的”运动表明,人们可通过极端行为强化个人身份,吸引他人关注,获取组织内地位,但极端行为可能导致组织内部分化,如纳迪娜护士的遭遇,她因与作者的关联被误信者攻击,尽管采取极端手段试图维护地位,但最终仍失去往日辉煌。
3. 社交媒体与信任危机
社交媒体违背自然沟通法则,如缺陷原则,导致空谈盛行,人们难以辨别信息真伪,从而加剧了信任危机。在现实中,误信者的仇恨行为不仅存在于网络,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体现,如作者在酒吧遭遇抗议者的攻击,说明网络与现实的界限逐渐模糊。
七、第六部分:未来的故事
第11章:我们还能再次互信吗
1. 信任的重要性与信任流失的危害
信任是社会有序运转的润滑剂,如在金钱、保险、医疗、人际关系等方面,人们的信任至关重要,一旦信任流失,会导致社会陷入混乱,如人们可能不再相信现代医药、政府等,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
2. 猜疑升级与信任重建的困难
以VAERS事件为例,误信者因数据差异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产生猜疑,尽管有合理解释,但仍难以重建信任,说明猜疑会引发更多猜疑,形成恶性循环,重建信任面临巨大挑战。
第12章:超人赐予我希望:最后说的话
1. 对误信现象的总结与期望
本书揭示了误信漏斗的构成因素,包括情绪、认知、性格和社会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误信现象难以克服,但作者希望通过对其深入了解,能让人们更加谨慎判断信息,避免误信,同时帮助他人远离误信陷阱。
2. 从超人比喻看人类应对策略
以超人与人类技能对比为例,人类虽在体能上有局限,但通过技术进步提升了能力,同理,在面对误信问题时,人类应发明类似辅助工具,弥补心智缺陷,如汽车上的安全功能,从而在复杂环境中做出更好决策,创造美好未来。
总结与启示
一、误信现象的普遍性与复杂性
在当今社会,误信现象似乎无处不在。从对新冠病毒的各种阴谋论,到对政治事件、历史事件的错误认知,人们很容易陷入误信的陷阱。这种现象不仅影响了个人的生活,也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造成了威胁。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讲述了自己如何被无端卷入一场阴谋论的漩涡。他被描绘成 “新冠病毒骗局” 的 “首席意识形态策划师”,与所谓的 “21 世纪议程” 的领袖,甚至被指责与比尔・盖茨串通一气,酝酿出残忍的计划。这些毫无根据的指控让作者感到困惑和痛苦,也让他开始深入思考误信现象的成因。
误信现象并非现代社会所特有的,历史上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从尼禄皇帝被传出死讯后出现的冒名顶替者,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被怀疑幼年时期就已夭折并被一个男孩秘密顶替,再到保罗・麦卡特尼被传言去世并被一个面目相似的人顶替,误信现象在不同的时代和背景下都有出现。
此外,误信现象也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自由派和保守派人士都会相信并传播假消息,只不过程度稍有差别,而且两派中的极端分子尤其容易受蛊惑。误信现象的具体内容因政治倾向的不同而稍有变化,但误信现象本身其实是一个人类固有的难题,不因自由派或保守派的立场而有差别。
二、误信漏斗的构成因素
情绪因素
情绪往往是我们行为的主要驱动力,在误信漏斗中,情绪因素围绕着人们所面对的压力,以及为了管理这些压力而采取的行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为其他因素的亮相铺平了道路。
以珍妮为例,她是一位单身妈妈,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她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她的儿子因为口罩问题在学校受到羞辱时,她的压力达到了顶点。她开始在互联网上搜索反对佩戴口罩的视频,逐渐陷入了误信的陷阱。珍妮的故事表明,压力是开启误信过程的重要情绪条件之一。
认知因素
人类的大脑具备卓越的推理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总能保持理性。当我们预先倾向于某个观点时,证真偏差就开始发挥它的影响力,引导我们主动寻求能印证它的信息,无论其是否正确。接下来问题还会变得更复杂:我们构建出主观上的情节,来印证我们想要的结论。因此,把我们引向漏斗深处的不仅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思考自身思维方式的方式也让我们逐渐远离事实真相,终于迷途难返。
性格因素
每个人遭受误信侵袭的可能性都不相同。个体差异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导致有些人会轻易落入误信漏斗,有些人则不会。事实证明,某些性格特征的确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具有这类性格特征的人更倾向于接受错误的观点,但同时,这些性格特征也不能保证某人百分之百变成误信者,只不过增加了可能性。
社会因素
误信并非诞生于真空,也无法在真空中生存。强大的社会力量牵引着人们改变思想,走上某些特定的道路,让他们与身边的误信者打成一片,甚至把他们的信念快速推向极端。如果人们感觉被孤立、被主流社会排斥,群体感和归属感自然就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当他们遭到从前的家庭和朋友圈子的排斥时。这在误信者群体中非常普遍。社交网络助长了信息泡沫,而相当于社交货币的点赞和回复能让群体中的成员产生一种价值感和贡献感。在误信漏斗中,社会因素最终让误信变得根深蒂固,让人们极难逃脱。
三、压力与误信的关系
压力是开启误信过程的重要情绪条件之一。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期间,人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包括对健康的担忧、经济窘况、孤独、行动受限等。当人们受制于不可控且不可预知的压力时,他们会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特征,这增加了他们陷入误信漏斗的风险。
不可预知压力的影响
不可预知压力就像一头张牙舞爪的猛兽,它包括至亲突然亡故、出乎意料的诊断结果、自然灾害、突然失业、一场财务危机等等。当人们经历不可预知压力时,他们会产生一种无助感,总体来说,人们不大善于应对不可预知压力。
以作者自己的故事为例,他在十几岁时全身 70% 的皮肤被烧伤,在医院里度过了三年时光。在那段时间里,他不仅要应对受伤和后续治疗过程中的痛苦,还要面对对自己的治疗方案和未来命运没有任何话语权的心理痛苦。这种不可预知压力让他在那些年里经历了叠加在肉体伤痛和治疗痛苦之上的、难以言状的心理痛苦。
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当受制于不可控且不可预知的压力时,我们会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特征。在塞利格曼和梅尔的实验中,像洛伦那样在笼子里遭受电击且无处可逃的狗,进入穿梭箱后有三分之二不知如何躲避,表现出习得性无助的特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像查理一样设法逃避电击的狗,也包括从未遭受过电击的狗,它们中的 90% 能在穿梭箱里找到躲避电击的方法。
在新冠病毒感染疫情肆虐期间,很多人声称感觉到疲劳、沮丧、无助,缺乏动力,这种现象当属正常,因为我们都生活在不可预知的压力之下,连续几个月,甚至几年失去了对周围事物的掌控。由此而产生的动机、认知和情绪的缺陷,合力把一些人推进了误信漏斗。
压力的累积效应
压力是可以累积的,压力的来源不一定与误信的内容直接相关,因为它会改变一个人对相关内容的认知。换句话说,压力不一定来自疫情,因为它已经改变了一个人对疫情的认知。
希拉・赫布尔 - 塞拉和她的同事的研究发现,生活在高强度冲突地区的人们更容易相信新冠病毒阴谋论。因为任何来源的压力,包括生活在冲突地区的不安全感,都会增加人们无力控制的感觉。压力让我们觉得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控制,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种感觉令人极为不适,因此,人们自然要设法消除这种负面状态。
情绪错误归因
压力积累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并不擅长分析压力究竟来自哪里。实际上,从广义角度来说,我们很难识别出情绪都来自哪里。这种现象叫作 “情绪错误归因”,当浮现出某种感觉时,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种感觉的来源,于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我们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来归结它的起因 —— 有时正确,有时错误。
认识到情绪错误归因的倾向,能让我们在诸多方面受益。首先,我们能意识到,当感受到压力,尤其是多重因素累积而成的压力时,我们很有可能把它归结为错误的原因,这导致我们在试图缓解压力时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其次,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情绪错误归因,把负面的不可预知压力理解成不那么负面且可以预测的缘由,或者把某些负面因素理解成正面因素。
五、韧性:对抗稀缺心态的力量
稀缺心态引发的带宽超载有一个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那就是消除或减少个人所承受的压力。但这个方法说易行难,在很多情况下近乎没有可能,尤其是当压力来自其他人或无法预知的全球性疫情等事件时。既然压力无法被消除,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方法之一是,让自己具备能承受压力和稀缺心态的力量。
韧性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机制,它所拥有的力量来自多种渠道。安全型依恋形成于幼年时期,它能让我们以相对无畏的姿态去迎接生活,因为我们知道,如果发生糟糕的事情,有人会挺身而出保护我们免受伤害。我们不必时时刻刻四处张望,盼望着有人出现在我们身边。当拥有较高程度的安全型依恋时,我们就像拥有一种全方位的、值得信赖的保险计划。这是一种美妙、神奇的感觉,伴随着我们行走于世间,让我们有信心、有勇气去做一些缺乏安全型依恋的人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高水平的安全型依恋较为罕见,也很难被营造并保持,但是,任何有益的改进都有助于防止人们落入误信的陷阱。安全型依恋是一个连续统一体,即使它的规模出现小幅增长也能改进我们看待正面、负面、风险、潜力,以及采取行动的方式。安全型依恋的程度越高,我们越有韧性,也越不需要另一套理论来解释身边的世界。
提升韧性的方法之一是增加一些能提升韧性的因素,让人们即使在稀缺状态持续的情况下也能保持清晰的思维和良好的决策能力。乔恩・亚希莫维奇和他的同事的研究发现,能从周围环境中汲取信任和存在支持的人(群体中的一种安全型依恋),即使遭遇同样复杂的经济窘境,也不大可能受到稀缺心态的侵蚀,因此也不会做出很多绝望的决定。换句话说,群体能提供某种韧性,作为抵御压力负面效果的缓冲物。
六、误信者需要帮扶
彻底消除压力难上加难,但适度减小压力并不复杂,而且相当重要,尤其是在人们落入误信漏斗的早期阶段,那时他们尚未彻底被天马行空般的歪理邪说蛊惑。为一个深陷巨大压力的人提供些许安慰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也许无力根除压力的来源,但如果能让对方感觉自己受到了重视,还得到了一些支持,将有助于延缓他们一门心思追求某种答案的步伐。
提供帮助、给予安慰看似是再简单不过的举动,但如果对方是一个误信者,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耐心。我们不能简单地否定他们的观点,而是要以理解和共情的态度去倾听他们的想法,帮助他们分析压力的来源,引导他们重新归因情绪,提升他们的安全型依恋和韧性,从而帮助他们走出误信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