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这是一篇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思想篇、道德篇、法制篇。总结全面细致,适合做为复习资料。
编辑于2025-01-15 21:16:58总结
个人与社会 三组重要的 对立统一规律
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身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
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 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升华
主题
主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马克思思想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绪论
担当复兴大任 成就时代新人
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①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历史的重任。 我们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贡献蓬勃能量。
立大志,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牢记使命,自信自励。 明大德,就是要锤炼高尚品格,崇德修身,启润青春。 成大才,就是要有高强的本领才干,勤奋学习,全面发展。 担大任,就是要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讲求奉献,实干进取。
②当代大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空前光明,每个人都有机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当代大学生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路实地,致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者春在全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思想道德和法律的共同点
思想道德和法律都是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同服务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2)思想道德和法律的不同点
二者在 调节领域, 调节方式, 调节目标等方面 存在很大不同。
1. 调节领域
思想道德
:主要调节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非强制性的领域。它涉及的是人们的内在信念和道德判断。
法律
:主要调节的是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特别是那些涉及公共秩序、财产权利、人身权利等具有强制性的领域。
2. 调节方式
思想道德
:通过教育、宣传、文化传承、社会舆论等方式来影响和引导人们的行为,它更多地依赖于个人的自我约束和社会的道德评价。
法律
: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等程序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它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和强制执行力。
3. 调节目标
思想道德
:旨在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它的目标是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个人品德。
法律
: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公平正义。它的目标是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和公民的基本权益不受侵犯。
(3)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的相互关系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在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紧密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为党和国家事业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精神支撑和制度保障。
①思想通德建设为法治建设提供思想指引和价值基础。
第一,思想道德为法律的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法律正当性和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第二,思想道德能够促进人们自觉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权威;
第三,思想道德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和方式更加广泛灵活,与法治建设共同促进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
②法治建设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制度支撑和法律保障, 通过对思想道德的基本原则予以确认,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国家强制力保障。
第一,科学立法和民主立法,可以将思想道德有机融人法律体系,使法律具有鲜明道德导向,让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第二,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使思想道德要求在实践中得到切实遵循;
第三。全民普法和全民守法,有助于提高人们信守法律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家庭责任、社会责任。
2.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是人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
思想篇
人生观
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领悟人生真谛,首先要对“人是什么”或“人的本质是什么”有一个科学的认识,对人的认识,核心在于认识人的本质。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任何人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人的本质。
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认识和处理人生问题的重要着眼点和出发点。
①个人与社会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社会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离开了人就没有社会,社会是人的存在形式。
同时,人是社会的人,离开了社会,人也无法生活。
②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最根本的是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关系
社会利益不是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而是所有人利益的有机统一。
社会利益体现了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的相车利益积长运利益,是个人利益得以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也保障着个人利益的实现。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只有在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我的发展。
人生观是对人生的总看法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1.人生目的 (表明人的一生追求什么,回答人为什么活着)
①含义。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
②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人生目的决定人生道路。人生目的规定了人生的方向。
第二,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不同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持有不同的人生态度。
第三,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正确的人生目的会使人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
2.人生态度 (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表示以怎样的心态实现人生目标)
①含义。所谓人生态度,是指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倾向和精神状态。
②人生态度与人生观的关系。
第一,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反过来,一个人对人生的态度,往往又制约着他对整个世界和人生的看法。
第二,人生态度是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
3.人生价值 (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即人怎样活着有意义)
含义。人生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是指人的生命及其实践活动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科学理解三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准确把握人生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目的决定着人们对待实际生活的态度和对人生价值的评判, 人生态度影响着人们对人生目的的持守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人生价值制约着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态度的选择。
人生观与世界观、价值观
世界现是人们对生活在其中的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世界观决定人生观, 人生观又对世界观的巩固、发展和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对于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价值观价值观
正确的人生观
高尚的人生追求
高尚的人生目的总是与奋斗奉献联系在一起。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目的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联系在一起,才能自觉自愿地把自己的一生奉献于利国利民的事业。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代表了人类社会迄今最先进的人生追求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以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本观点为理论基础,指明了人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应确立的人生目标和方向。要把为国家和人民事业无私奉献作为人生的最高追求,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收获成长和进步。
确立服务人民,奉献社会 的高尚的人生追求的意义
一个人确立了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人生追求,
才能清楚地把握人生的奋斗目标,深刻理解人为了什么而活、应走什么样的人生之路等道理;
才能以正确的人生态度对待人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人民利益为重,始终对祖国和人民怀有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才能掌握正确的人生价值标准,
才能懂得人生的价值首先在于奉献,自觉用真善美来塑造自己,不断培养高洁的操行和纯朴的情感,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没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再崇高的人生追求也难以真正实现。
第一,人生须认真。
第二,人生当务实。
第三,人生应乐观。
第四,人生要进取。不能把“躺平”作为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来选择。
人类价值的评价与实现
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
评价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实践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促进了历史的进步(历史标准)。
在今天,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最重要的就是看一个人是否用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国家和社会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既要看贡献的大小,也要看尽力的程度。
任何人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兢兢业业,就应该对他的人生价值给予积极肯定的评价。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人生价值就大,能力小的人人生价值就小。
既要尊重物质贡献,也要尊重精神贡献。
既要注重社会贡献,也要注重自身完善。
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应主要看一个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否认人生的自我价值。推动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升离不开人的自我完善。人生自我完善的过程,既是人生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也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过程。因此,衡量人生价值,既要看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也要看他自身完善的程度。
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①实现人生价值要从社会客观条件出发,我们要珍惜难得的历史机遇,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及人生价值的实现建立在正确把握当今中国社会发展实际的基础上。
②实现人生价值要从个体自身条件出发。
③不断增强实现人生价值的能力和本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创造有意义的人生
辩证对待人生矛盾
(1)正确看待得与失
首先,不要过于看重一时的“得”;其次,不要惧怕或斤斤计较一时的“失”;最后,要跳出对个人得失的计较。
(2)正确看待苦与乐
苦与乐既对立又统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真正的快乐往往由奋斗的艰苦转化而来。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3)正确看待顺与逆
顺境和逆境是人生历程中两种不同的境遇。在人生旅途中没有永远的顺境,也没有永远的逆境。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对人生的作用都可能是双面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要正确对待个人成长的外部环境,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只有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战胜逆境,人生价值才能够实现。
(4)正确看待生与死
如何认识、对待生与死,体现了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低。人的生命价值在于个体生命付出背后的意义。个体生命的时间长度总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为人类进步事业贡献力量是无限的、应努力给有限的个体生命赋予更大的意义。
(5)正确看待荣与辱
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导向和调节作用。
反对错误人生观
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必须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人生观,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一已之私利。
成就出彩人生
(1) 当代大学生担当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
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历史同向、与祖国同行、与人民同在,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方向)
(2) 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崇高的人生价值目标要靠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现实,辉煌的人生价值只有在创造性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没有一个绝对的顶点,人生价值的创造也没有一个绝对的终点。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才能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途径)
(3) 在奋斗中创造幸福人生
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今天仍然是奋斗者的时代,书写新的辉煌业绩离不开新时代的奋斗者。
概要
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习近平)
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理想的内涵
理想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社会和自发展目标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根据不同的标准,理想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近期理想和远期理想,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息和政治理想等。
理想的特征
①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因其远大而为理想。它不仅源于现实,而且超越现实,是与奋斗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
概要
理想,源于现实,所以它有现实可能性;超越现实,所以它指向未来。
②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是处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社会实践活动理性认识的结晶。
理想在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①理想具有时代性。
理想受时代条件的制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信念的内涵与特征
信念的内涵
信念也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现象,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
信念的特征
①信念具有执着性,信念因其执着而为信念,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
“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李大钊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夏明翰
②信念具有支撑性,信念是一个人经受实践考验而始终坚守理想的精神力量。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共同的信念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为社会理想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信念具有多样性,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
其中,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低层次的信念服从于高层次的信念。信 仰是最高层次的信念,具有最大的统摄力。
信仰有盲目和科学之分。科学的信仰来自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理想和信念的关系
理想是信念所指的对象,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保障。离开理想,信念无从产生;离开信念,理想寸步难行。也正因如此,人们常将理想与信念合称为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的作用
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决定成败。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是人生发展的内在动力。
①理想信念昭示奋斗目标,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②理想信念催生前进动力。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
③理想信念提供精神支柱,是一个人在精神生活领域“安身立命”的根本。
④理想信念提高精神境界,理想信念是衡量一个人精神境界高下的重要标尺,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
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
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胸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共产主义是一种理想、一种学说、一种制度,更是一种现实运动,共产主义是现实运动和长远目标相统一的过程。理想实现的路途是艰难曲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实现更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奋斗和接续努力。
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我们必须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它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经过长期艰苦的努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科学把握理想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理想与现实是对立统一的。
①理想与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不等同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
②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
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是在对现实认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一方面,现实中包含着理想的因素,孕育着理想的发展。
另一方面,理想中也包含着现实,既包含着现实中必然发展的因素,又包含着由理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理想可以转化为未来的现实。
脱离现实而谈理想,理想就会成为空想。
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理想越是远大,它的实现过程就越复杂,需要的时间也就越漫长。实现理想、创造未来,必须有战胜种种艰难险阻的坚定不移的信心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理想的实现必须通过实践才能转变为现实。艰苦奋斗是成就人生事业不可或缺的条件,是我们的传家宝。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理想是不会自动转化为现实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坚持个人理想与 社会理想的有机结合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含义
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未来的物质生活、精操生活所产生的向往和追求。
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即在全社会占主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实质上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在理想层面的反映。 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个人理想以社会理想为指引。
(1) 追求个人理想的实践活动都是在社会中进行的,个人理想的确立不能只凭个人的主观愿望,而要顺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要求;个人理想的实现不仅仅是个人奋斗的事情,而是要担当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从根本上说,个人理想是由社会理想规定的。
(2) 在整个理想体系中,社会理想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个人理想则从属于社会理想。
(3) 个人理想的确立要以社会理想为导向,个人理想的实现依赖于社会理想的指引。
(4) 个人理想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个人的向往和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
社会理想是个人理想的汇聚和升华。
社会理想是建立在广大社会成员的个人理想基础之上的,归根到底要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来实现,并具体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为实现个人理想而进行的活生生的实践中。
当社会理想同个人理想有矛盾冲突的时候,有志气、有抱负的人可以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使个人的理想服从于全社会的共同理想。个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大学生要在社会理想的指引下,勇于追求个人理想,在实现社会理想的过程中努力实现个人理想。
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青年时期是理想形成的重要时期, 也是立志的关键阶段。
“志”具有双重含义:
一是对未来目标的向往,
二是实现奋斗目标的顽强意志。
志向,就是理想信念;
立志,就是确立理想信念。
1.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志不强者智不达”“志当存高远”)
有志者,事竟成;有大志者,人生事业才能辉煌。大量事实告诉人们,那些在事业上取得伟大成就、对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人(如周恩来、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等),都是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鸿鹄之志,并为之坚持不懈、努力奋斗。树雄心、立壮志,是关系大学生一生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
2.心怀“国之大者”,敢于担当(立志做大事)
在今天,做大事就是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概要
孙中山先生当年曾激励广大青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其中的道理就是希望青年人以国家民族的命运为己任,而不要以个人的荣华富贵为人生的理想。
3.自觉躬身实践,知行合一(立志须躬行)
中国古代先哲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崇高理想的实现需要一点一滴地奋斗。
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 兴国亡国之魂
崇尚精神是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 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
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 优秀传统的表现为:
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重精神),
中华文明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人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重视并崇尚精神生活,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的主流观点(“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中国古人在义利观上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在理欲观上主张导欲、节欲,强调用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对欲望进行引导和控制。
对理想的不懈追求(重理想)。
矢志不渝地追求和坚守理想,是中国古人崇尚精神的典型体现。如儒家把仁爱和谐视为最高理想,为实现“仁”的理想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即“志士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墨家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理想。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理想主义情怀,无数志士仁人秉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心怀天下,利济苍生,为追求道义、实现理想而上下求索。
对品格养成的重视(重道德、重人格)。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中国古人认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教化的目的是“明人伦”,是培养有道德的人,而且提出了修身养性的具体方法以及家箴家训、乡规民约等教化方式。
中国精神的丰富内涵
1.伟大创造精神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 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 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 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 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 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弘的伟大工程。
四大发明
2.伟大奋斗精神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开发和建设了祖国辽阔秀丽的大好河山,开拓了波涛万顷的辽阔海疆,开垦了物产丰富的广袤粮田,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建设了星罗棋布的城镇乡村,发展了门类齐全的产业,形成了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国人民自古就明白,世界上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要幸福就要奋斗。
艰苦奋斗
3.伟大团结精神
?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同舟共济,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了56个民族多元一体、交织交融的融洽民族关系,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特别是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
民族
4.伟大梦想精神
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心怀梦想、不懈追求,我们不仅形成了小康生活的理念,而且秉持天下为公的情怀,盘古开天、女娲补天、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我国古代神话深刻反映了中国人民勇于追求和实现梦想的执着精神。
神话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精神的忠实继承者和坚定弘扬者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精神风范。这一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团结奋斗中共同创造的,集中体现了党的坚定信念、根本宗旨、优良作风,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伟大品格,深深融入党、国家、民族、人民的血脉之中,极大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实现中国梦必须 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振查起全民族的“精气神”。
1.凝聚兴国强国的磅礴伟力
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凝聚力)(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 是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 是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支柱。
中国精神包括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I.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5000多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 是人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 爱国主义 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爱国主义基本内涵的 主要表现(4个方面)。
一是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祖国的大好河山是主权、财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基本载体。
二是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骨肉同胞之爱反映了对民族利益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是检验一个人对祖国忠诚程度的试金石。
三是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基因,
是涵养民族心理,民族个性、民族精神的摇篮,
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基础。
爱祖国的灿烂文化,体现为对祖国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尊重、传承和发扬。
四是爱自己的国家。
国家是个体成长发展的基本屏障和坚实依托,个体与国家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这也是最深刻的爱国理由:祖国的大好河山,自己的骨肉同胞,民族的灿烂文化,都是同国家联系在一起的,我们每个人的发展也都时划同国家的发展进步紧密关联。
中国人很早就有以天下兴亡,人民安康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为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不竭精神力量。
II.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在继承和弘扬伟大民族精神的基础上,立足新的时代条件,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就是要树立突破陈规、大胆探索,敢于创造的思想观念;
就是要培养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就是要保持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靠的就是这种不断改革创新的进取精神。
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
都是中国精神的要组成部分,
都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
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 大力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必须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概要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这是思想道德部分的重要时政内容,其中包括一些重要的新提法:
如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2020年第14题已考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着力点(2021年第14题已考查),总体要求中的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等。
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六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规定,
爱国主义教育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以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鲜明主题。
新时代爱国主义 的四个方面
I. 本质: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
爱国 爱党 爱社会主义
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密不可分。 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就是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 我们爱的“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 拥护国家的基本制度,遵守国家的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安全和统一,捍卫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是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献身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现实的。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年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主义虽然内涵和表现方式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是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都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鲜活实践之中。
II. 着力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必须坚持以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着力点。
(1)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2)促进民族团结
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 处理好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团结,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
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个民族豫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III. 重要条件: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
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培育和发展爱国主义情感的重要条件,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了解中华民族历史,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提升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1)历史文化是民族生生不息的丰厚滋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的文化基因,它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我们要对中华民族的英雄心怀崇敬,自觉传承好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要树立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增强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
IV. 坚持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
中国的命运与世界的命运紧密相关。 弘扬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要求我们正确处理立足中国与面向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
既要尊重各国的历史特点、文化传统,尊重各国人民选择的发展道路,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增强中华文明生机活力,
又要积极倡导求同存异、交流互签,促进不同国度、不同文明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
(1)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
当今世界,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中的独立主体: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能以一个或几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来衡量多样性的世界。在新形势下,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既虚心学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又坚定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信邪、不怕压,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坚持、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始终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竞争强度没有减弱.一定程度上还强化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经济全球化不等于政治全球化,更不意味着政治一体化,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2)自觉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国防意识,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
(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突出、最鲜明的特点。
?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显著特征
中华民族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勇于创新创造的民族禀赋成就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改革创新是新时代的迫切要求
创新决胜未来,改革关乎国运。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创新。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能力是当今国际竞争新优势的集中体现。
③改革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做改革创新生力军
青年时期是创新创造的宝贵时期。大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改革创新的生力军,要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奉献祖国、服务人民、实现价值,让改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强大动力。要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①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②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③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
(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①夯实创新基础。②培养创新思维。③投身改革创新实践。
价值观
价值观、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就是主体对客体有无价值、价值大小的立场和态度, 是对价值及其相关内容的基本观点和看法。
价值观对人的具体行为起着规范和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的人,行为取向也会不同,甚至可能截然相反。
价值观反映着特定的时代精神,总是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体现着鲜明的民族特色,价值观的民族性体现着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气质; 蕴含着特定的阶级立场。
世界上各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也是人心之争、意识形态之争。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在一个社会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体现着社会制度的阶级属性、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和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 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能否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价值表达, 集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全党全社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鲜明确立了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理念,生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高度的价值自觉与价值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是对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等重大问题的深刻解答。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现代社会是否高度发展、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响。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涵盖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价值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其主要内容包括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庞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 社会主义该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二者是紧密联系、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衶内核,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一致性,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价值引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精神指引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有效整合我国社会意识、凝聚社会价值共识、防范和化解社会矛盾、聚合磅礴之力的重大举措,是保证我国经济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支撑,意义重大而深远。
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遵循。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导向。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的有序运行、良性发展提供明确价值准则,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铸魂工程。
②提高国家软实力的迫切要求。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争夺发展制高点,道义制高点的关键所在。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本质上是不同文化所代表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有利于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展示社会主义中国的良好形象;
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掌据活语权,赢得主动权,逐步打破西方话语垄断、舆论垄断,维护国家文化利益和意识形态安全,不断提高我们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概要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现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汉通过宪法修正案,把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写入宪法:2023年10月,爱国主义教育应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③推进社会团结奋进的“最大公约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在具体利益矛盾、名种思想差异之上最广泛地形成价值共识,有效引领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想意识,有效避免利益格局调整可能帶来的思想对立和混乱,形成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大性质
考点tips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 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精神层面质的规定性, 以其先进性,人民性、真实性站在人类道义制高点上,彰显出独特而强大的价值观优势。
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先进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超越以往一切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土壤,吸收借鉴了一切人类优秀文化的先进价值,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理念。
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所坚持和追求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作为人类批能今每义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晰地展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面脱本意客,下又形心价值观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同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越框适应,通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上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券社会主义核合钟值观的重要型.是拼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吸纳世界文明有益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人类优秀价值理念的基础上,以中国经验、中国实践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价值理念赋予社会主义性质,代表了人类社会前进的方向和价值理念。
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立场(人民性)
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特性。
①尊重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站在广大劳动人民的立场上,以广大劳动人民的解放为宗旨,竭尽全力为人民求福利、谋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政治立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人民至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鲜明的价值立场。
②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因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真实性)
与以往价值观的重要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真正地与社会主义制度相契合,与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而且因其真实可信而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以往价值观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其真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而且能够成为真切、具体、广泛的现实。
“普世价值”是一种极具迷惑性、欺骗性并且带有鲜明政治倾向的价值观。 全人类共同价值与所谓“普世价值”存在根本不同。
当今世界不存在普世价值
积极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扣好人生扣子
1.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年的价值取向,关系着自身的健康成长成才,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正如习近平所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2.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 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大学时期是价值观养成的关键阶段。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面对整个社会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复杂多变的新特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更加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
正确的价值观能够引导大学生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3.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的实际行动。在培育和弘扬的过程中,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生的价值准则,要切实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言一行的基本遵循。
1.勤学
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2.修德
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
3.明辨
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4.笃实
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做到知行合一,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道德篇
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道德的起源、本质、功能与作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善恶为评价方式、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内心信念来发挥作用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是立身兴国之本,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
1.道德的起源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诸如“天意神启论”“先天人性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等),要么是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的注解,要么是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分析,均无法正确揭示道德的起源。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道德的起源问题,必须从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这一实际出发来认识和把握。
①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
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动物的本能行为中不存在真正的道德。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劳动在创造人的同时也形成了人与人的关系。随着劳动的进一步发展,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日渐清晰,包含自由、责任等内容的道德逐步得到确认。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②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调节各种关系特别是利益关系的需要,可以说,道德正是适应社会关系尤其是利益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③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人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意识到自我作为社会成员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意识到自我与他人或集体不同的利益关系,并由此产生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2.道德的本质
①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首先,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关系,相应地就有什么样的道德。
其次,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在人类道德史上,一切道德上的兴衰起伏、进退消长,从根本上说都是源于社会经济关系的变革。
再次,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在阶级社会里总是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因而不可避免地具有阶级性。同时,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之处,反映着道德的普遍性。
最后,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既表现为道德的历史继承性,也表现为道德对社会发展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②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与法律规范、政治规范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种非强制性的规范。
道德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中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通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个人的道德风范来调节利益关系。
③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在本质上是知行合一的。
道德立足现实而追求理想,并以理想来改造和提升现实。
3.道德的功能与作用[重要·
(1)道德功能的含义
道德的功能,一般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作用。
(2)道德的最基本的功能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最基本的功能是认识功能、规范功能和调节功能,此外还有导向、激励、教育等功能。
①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 道德反映社会关系特别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往往运用善恶、荣辱、义务、良心等范畴,反映人类的道德实践活动和道德关系,从中揭示社会道德发展的趋势,为人们的行为选择提供指南。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正是借助道德认识自己对他人、家庭、社会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使人们的道德选择、道德行为建立在明辨善恶的道德认识基础上,从而正确选择自己的道德行为,积极塑造自身的良好道德品质。
②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在 正确善恶观的指引下,规范社会成员在社会公共领域、职业领域、家庭领域的行为,并规范个人品德的养成,引导并促进人们崇德向善。
从道德的特征来说,道德和法律一样,都是通过规范人的行为发挥作用。
③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 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功效与能力。
道德评价是道德调节的主要形式,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是道德调节所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
道德的调节功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而使之逐步完善和谐。
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调节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和其他社会调节手段密切配合、共同发挥调节效用。比如,法律和道德都是重要的社会规范,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3)道德的作用
道德的作用是指道德的认识、规范、调节、激励、导向、教育等功能的发挥和实现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及实际效果。
道德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道德作为维系社会稳定、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对巩固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第二,道德作为激励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一种精神力量,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促进人的自我完善、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道德的作用问题上,要反对两种极端的看法,即“道德万能论”和“道德无用论”。
道德作用的性质。
道德发挥作用的性质与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相联系,由道德所反映的经济基础、代表的阶级利益所决定。 只有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和进步阶级利益的道德,才会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否则,就不利于甚至阻碍社会的发展和人的素质的提高。
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与原则
社会主义道德是崭新类型的道德
道德的变化发展
①道德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过程。道德不是亘古不变的,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一样,道德也有自己的发生发展过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五种基本社会形态,与此相适应,出现了原始社会的道德、奴隶社会的道德、封建社会的道德、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在社会主义社会,有一部分先进分子还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
②道德发展的基本规律(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人类道德发展的历史过程与社会生产方式的发展进程大体一致。虽然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种停滞或倒退现象,但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向上的、前进的,是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发展的。
社会主义道德的先进性特征
与以往社会的道德形态相比,社会主义道德具有显著的先进性特征。
这种先进性主要体现在:
首先,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
其次,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人类优秀道德资源的批判继承和创新发展。
最后,社会主义道德克服了以往阶级社会道德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展现出真实而强大的道义力量。
核心: 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什么人服务是道德的核心问题,决定并体现着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规定并制约着道德领域中的所有道德现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为人民服务, 不仅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要求, 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的根本宗旨, 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集中体现, 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同遵循的道德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原因
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要求。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②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原则: 坚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道德原则的含义
道德原则是道德规范体系的总纲,它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着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利益关系的根本要求,代表着一定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是集体主义
调节社会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根本上的一致性,使得集体主义应当而且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贯彻实施。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正确认识和处理国家利益、 社会整体利益和 个人利益的关系
①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②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即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尤其是发生激烈冲突的时候,个人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这是因为,归根到底,维护国家、社会的共同利益,最终也是为了维护个人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③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集体主义的层次性(3个层次)
一是无私奉献、一心为公,这是集体主义的最高层次,是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分子应努力达到的道德目标。
二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己,这是已经具有较高社会主义道德觉悟的人能够达到的要求,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三是顾全大局、遵纪守法、热爱祖国、诚实劳动,以正当合法的手段保障个人利益。这是对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概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仍然而且应当成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所以需要集体主义,是因为其有助于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有助于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健康发展。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 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源头活水; 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
中华传统美德 的基本精神
中华传统美德 基本精神的名言
(1) 重视整体利益,强调责任奉献
“公义胜私欲”“夙夜在公” “国而忘家,公而忘私” “以公灭私,民其允尔”
“公义胜私欲”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根本要求。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义以为上” “先义后利” “见利思义”
“见义勇为”
(2) 推崇仁爱原则,注重以和为贵
“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者自爱”
“兼相爱,交相利”;亲仁善邻、协和万邦
(3) 注重人伦关系,重视道德义务
《尚书》中提出了“五教”的思想,即“父义”“母愿”“兄友”“弟恭”“子孝”;
孟子提出“五伦”说,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董仲舒提出了“仁、义、礼、智、信”;宋代的思想家们提出了“忠、孝节、义”四大德目
(4) 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
“明于庶物,察于人伦” “先天下之化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 强调道德修养,注重道德践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前提和基础; “修已”“克己”“慎独”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善养吾浩然之气” “崧色修身” “以身鼠行”
概要
在中华传统道德的发展演化中,我们始终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的重要性。传统道德中的义利之辨、理欲之辨,其核心和本质是公私之辨。
推崇仁爱、崇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高尚品德。
中华传统美德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非常重视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地位及其价值,强调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规范的要求来尽自己应尽的义务。
中华传统美德主张在物质生活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人生诸种需要中最高层次的需要。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大都认为,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使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转换为自身的思想品德和行为实践,通过切磋践履不断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形成完参的道德人格。
中华传统美德的当代价值
中华传统美德蕴藏的中国智慧, 既可以为我们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也为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道德难题提供了重要启迪, 更为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宝贵精神营养。
2.中华传统美德的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传统道德是一个矛盾体,具有鲜明的两重性。
属于精华的部分,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
中华传统美德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精华部分,为今天的道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属于糟粕的部分,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我们要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不忘本来、辩证取舍,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1)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
任何道德都是具体历史时代的产物。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必须通过科学的分析和鉴别,把其中带有阶级和时代局限性的成分剔除出去,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道德精神挖掘出来,总结传统美德中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德目、观点进行新的诠释和激活,结合现代生活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努力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要结合时代要求,按照是否有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否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否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标准,充分彰显其时代价值和永恒魅力,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
(3)在对待中国传统道德的问题上, 要反对“复古论”和“虚无论”两种错误思潮
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中国革命道德 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发展, 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红色基因。
传承和发扬中国革命道德, 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应有之义, 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客观需要, 也是激励大学生锤炼优良道德品质的必然要求。
1.中国革命道德 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革命道德是指中国共产党人、人民军队、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所形成的优秀道德,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道德财富。
中国革命道德萌芽于五四运动前后,发端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蓬勃发展的伟大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经过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发展,逐渐形成并不断发扬光大。
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继承和发扬革命道德传统。中国革命道德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革命道德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延续和发展,是超越了中华传统美德的时代局限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道德。弘扬中国革命道德,要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相结合。
2.中国革命道德 的主要内容
①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
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革命道德的灵魂。
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中国革命道德从一开始就特别强调要为群众服务、为大众谋幸福、为人民利益献身,并认为这是对一切革命人士和先进分子的要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贯穿中国革命道德始终的一根红线,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实践中的一个伟大创造,对中国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推动作用。
③始终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
④树立社会新风,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这体现了中国革命道德在社会生活层面上的重要意义。
⑤修身自律,保持节操。
中国革命道德还体现在共产党人对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视方面。践履中国革命道德的重要环节就是共产党人修身自律、保持节操。具体来说,就是要以中国革命事业为重,严于律己、谦虚谨慎、淡泊名利、清正廉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始终保持高风亮节,展现出高尚的人格力量。
3.中国革命道德 的当代价值
①有利于加强和巩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②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④有利于培育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借鉴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进步,既要注意在文明交流中坚守自身优秀道德传统,也要在文明互鉴中积极吸收其他有益道德成果。
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要把握好共性和个性、抽象和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吸收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
考点 tips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作为着力点。重点任务是:筑牢理想信念之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遵守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当代公共生活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二是活动内容的开放性。
三是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四是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范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公共秩序的要求就越高。
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
第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第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社会公德)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即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社会和谐稳定的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①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②助人为乐是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和关爱他人,并从中收获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③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
④保护环境。
⑤遵纪守法 是全体公民都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 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和单位的有关纪律规定。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网络生活必须遵守道德规范的原因
①网络生活也是公共生活。从本质上说,网络交往仍然是人与人的现实交往,网络生活也是人的真实生活,因而也必须遵守道德规范。
②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社会公德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
(2)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①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②加强网络文明自律。
网络行为主体的文明自律是网络空间道德建设的基础。
要做到: 进行健康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做到自律而“不逾矩”,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
③营造良好网络道德环境。
恪守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与劳动观念
职业是指人们由于社会分工所从事的具有专门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社会活动。 职业生活则是人们参与社会分工,用专业的技能和知识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丰富社会物质生活或精神生活的生活方式。
劳动观念
(1) 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人类是劳动创造的,社会是劳动创造的。正确的劳动观念是维系人们职业活动和职业生活的思想观念保障。
(2)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只要踏实劳动、勤勉工作,在平凡岗位上也能干出不平凡的业绩。幸福源自奋斗,成功在于奉献,平凡孕育伟大。
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奉献社会是职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
①爱岗敬业体现的是从业者热爱工作岗位、对工作极端负责、敬重自己所从事职业的道德操守。
弘扬“工匠精神”是对一切职业的道德呼唤。
②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则。
诚实守信体现着从业者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也是在行业中扎根立足的基础。 诚实守信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诚实守信既是道德规范, 又是法律原则。
在民法中,诚实守信原则是非常重要的,它要求合同当事人在订立、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遵守诚实信用的原则。 违反这一原则可能会导致合同无效或可撤销,甚至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做到公平、公正,不损公肥私,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④热情服务要求每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力如何,都应该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形式为群众服务。
⑤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
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热情服务,都体现了奉献社会的精神。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大学生的就业牵涉大学生自身和千家万户的利益,也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①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职业活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
②服从社会发展的需要。
择业和创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性,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现实的可能结合起来。 大学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面向基层、面向国家建设的第一线去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③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素质是立身之基, 技能是立业之本。
④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大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还应当树立正确的创业观。
一是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 二是既要敢于创业,又要善于创业。
弘扬家庭美德
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①注重家庭。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美满之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之上。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
②注重家教。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注重家教,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
③注重家风。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作风。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或部分。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2. 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恋爱与婚姻家庭
恋爱与婚姻、家庭的关系。
恋爱是建立幸福婚姻家庭的前奏。 恋爱中的道德规范主要有尊重人格平等、自觉承担责任和文明相亲相爱。
婚姻和家庭的关系。
婚姻是指由法律所确认的男女两性的结合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夫妻关系。家庭是指在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亲属之间所构成的社会生活单位。婚姻是家庭产生的重要前提,家庭又是缔结婚姻的必然结果。婚姻的成功体现为家庭的幸福,家庭的美满又彰显出婚姻的意义。
大力提倡家庭美德
①尊老爱幼。
子女要孝敬、赡养父母及长辈,父母要抚育、爱护子女,这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②男女平等。
家庭生活中的男女平等既表现为夫妻权利和义务上的平等、人格地位上的平等,又表现为平等地对待自己的子女。
③夫妻和睦。
夫妻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在男女平等基础上的互敬互爱、互助互让。
④勤俭持家。
勤俭是家庭兴旺的保证,也是社会富足的保证。
⑤邻里互助。
邻里互助重要的是相互尊重, 尊重对方的人格、民族习惯、生活方式、兴趣爱好等, 做到互谅互让、互帮互助、宽以待人、团结友爱。
锤炼个人品德
个人品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状况,最终都是以每个社会成员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实到个人品德的养成上。
涵养高尚道德品格
个人品德的含义
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它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内在统一。
大学生的个人品德要求
大学生要自觉践行爱国奉献、明礼遵规、勤劳善良、宽厚正直、自强自律等个人品德要求,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实践能力,向往和追求自觉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
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①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来看待道德。
②激发正向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总体而言就是要亲近真善美,抵制假恶I,体验道德的愉悦,追求高尚的快乐。 具体而言就是要自觉涵育对家庭成员的亲亲之情,对他人,集体的关心关爱,增强社会责任感、国家认同感、民族归属感、时代使命感,在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同步伐、与人民心连心的高尚情怀中,陶冶道德情操。
③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在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的过程中,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是关键环节。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是人们在践履道德原则,规范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的毅力,通过道德意志和信念的坚守,道德行为才能体现出稳定性。
道德修养重在践行
高尚道德品格的形成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就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向道德模范学习,培养志愿服务精神,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1)掌握道德修养的正确方法
道德修养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个体自觉地将一定社会的道德规范,准则及要求内化为内在的道德品质,以促进人格的自我陶冶,自我培育和自我完善的实践过程。加强道德修养,提升个人品德,应借鉴历史上思想家们所提出的各种积极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并结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身体力行。
①学思并重的方法,
即通过虚心学习,积极思索,辨别善恶,学善戒恶,以涵养良好的德性(名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省察克治的方法,
即通过反省检验以发现自己思想与行为中的不良倾向,并及时对它们进行抑制和克服(名言:“吾日三省吾身")。
③慎独自律的方法,
强调在“隐”和“微”上下功夫,是对个人内心深处比较隐蔽的意识.情绪进行管理和自律的一种修养方式(名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或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④知行合一的方法,
即把提高道德认识与躬行道德实践统一起来,以促进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实际的道德行为(名言:“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学以致其通”“行义以达其道”)。
⑤积善成德的方法,
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向道德模范学习
道德模范是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榜样,是可以学、能够学的标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应积极向道德模范学习,见贤思齐、崇尚英雄,崇德向善,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3)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表愿服务是指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求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制会进步面提供的服务。志愿服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志愿服务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 其中,奉献精神是精髓。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一面,帮助了他人,服务了社会,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把为社会和他人的服看作自己应尽的义务和光荣的职责,从服务社会和帮助他人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3.积级引领社会风尚
良好的社会风尚是人们在社会道德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①知荣辱。
荣辱观对个人的思想行为具有鲜明的动力,导向和调节作用。社会风尚同荣辱观紧密相连,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大学生应知荣辱、辨善恶、明是非,鉴美丑,形成正确的价直判断,助推全社会形成知荣明辱的良好道德风尚。
②讲正气。
就是坚持真理,坚持原则,坚持同一切歪风邪气作斗争。
③作奉献。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有责任,就意味着要奉献。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
④促和谐。
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等。
社会文明状况是社会风尚的重要体现。要以高度的主人翁态度,积极参与各种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活动,不断引领社会风尚,提升道德境界。
法制篇
法律
法律的含义及其历史发展
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反映由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 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废止规范性文件;
二是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法律效力。
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和认可, 而且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也就是说,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 这既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也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在保证法律实施的过程中, 法律意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纪律观念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概要
虽然道德规范和纪律规范的实施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力,但这些强制力并不以国家强制为后盾。国家强制性是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一个重要特征。
法律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社会存在 3 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于特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基础之上。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
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既是决定社会面貌、性质和发展的根本因素,也是决定法律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个方面)对法律产生决定性影响。在阶级社会中,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就有什么性质和内容的法律。
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法律的发展程度。
概要
例如,在生产力水平较低的奴隶社会,不可能有专门保护科技发明创造的知识产权法,也不可能有完备的现代企业法律制度。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具有整体性,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个别人的意志,也不是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统治阶级不仅迫使被统治阶级服从和遵守法律,而且要求统治阶级的成员也遵守法律。
法律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并不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仅仅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意志。
除了法律,统治阶级的意志还体现在国家政策、统治阶级的道德、最高统治者的言论等形式中。
法律的历史发展
①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存在的。
法律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也将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②法律的四种历史演进与发展。
按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法律的基本内容和性质总是与其所在社会的生产关系相适应的, 因此,除原始社会没有法律外,法律发展史上也相应地先后产生过奴隶制法律、封建制法律、资本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法律。
四种法律的 总体性质和基本特征
奴隶制法律
总体性质
奴隶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也占有作为生产劳动者的奴隶
基本特征
①具有明显的原始习惯残留痕迹
②否认奴隶的法律人格
③存在严格的等级划分
④刑罚方式极其残酷
封建制法律
总体性质
封建地主阶级占有生产资料,同时不完全占有作为生产劳动者的农奴或农民
基本特征
①确立农民对封建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②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③维护专制皇权
④刑罚严酷
资本主义法律
总体性质
法律规定的自由、民主、平等等价值原则是形式上的,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根木利益,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律
基本特征 (体现为4个原则)
①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
②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契约自由原则
③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④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相适应的人权保障原则
社会主义法律
总体性质
以公有制为经济基础的新型法律制度,有着与以往剥削阶级类型法律制度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阶级本质
基本特征
①是最广大人民群众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保证
②反映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为实现普遍意义的平等,自由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对历史上各种类型法律制度的超越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 的本质特征
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从法律体现的意志看)。
阶级性、人民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体现了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法律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党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党自身必须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是党的领导力量的体现,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最本质特征的具体表现。
③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看)。
科学性、先进性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反映的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其具体内容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变化,但它与历史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规律是一致的。因此,从本质上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更能尊重和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看)。
我国法律的社会作用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都离不开社会主义法律的引领,规范和保障。
社会主义法律 的特征和运行 -法律实施和实现
法律的运行是一个 从创制、实施到实现的过程。
群众
中国公民 (中国国籍)
享受法律赋予的权力
中国共产党——执政党 (大多数)
各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社会组织和个人)
在中,外籍人员
在中,无籍人员
这个过程主要包括 法律制定(立法)、 法律执行(执法)、 法律适用(司法)、 法律遵守(守法)等环节,
法律制定是国家对权利和义务,即社会利益和负担进行的权威性分配;
法律的执行、适用、遵守则是把法律规范转化为法律实践,把法定的权利和义务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和义务。
1.法律制定(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含义:
法律制定是指 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 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 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是法律运行的起始性和关键性环节。
我国宪法,立法法等法律 对法律制定的规定 —— 政府遵循人大, 地方遵循中央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
全国人大 (最高立法权)
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修改宪法、制定基本法律,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解释宪法、制定其他法律
省、直辖市的 人民代表大会 及其常务委员会
山东省人大 北京市人大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设区的市的 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山东省济南市人大
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的地方性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制定地方性法规,报本省、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施行
自治区、自治州、自县的 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区人大
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中央人民政府 国务院
立法权、执法权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现
国务院各部门
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部门章程。
地方人民政府 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 的人民政府
省、市政府
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地方政府章程。
国家监察委员会 (监察立法权、反腐)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监察法观
国家监察委员会是中国的反腐败机构,负责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确保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保守国家秘密。
中央军事委员会 (军事立法权、军队)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统领军队。
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
香港、澳门
有权根据基本法规定并依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
习近平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我国立法贯彻公正,公平,公开原则, 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表达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诉求。
立法活动必须遵循法定程序, 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程序面言, 大体包括以下四个环节:
法律案的提出;
法律案的审议;
法律案的表决;
法律的公布(人大常委会)。
2.法律执行(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
含义。
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在狭义上,法律执行则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重要环节, 我国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是由行政机关执行的。
行政执法必须坚持合法性、合理性、信赖保护、效率等基本原则
行政执法的主体:
通常是国家行政机关。 大体分为两类:
一类是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包括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另一类是各级政府中 享有执法权的下属行政机构。
1. 公安机关
:负责治安管理、刑事侦查、交通管理、出入境管理等。
2.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负责市场监管、消费者权益保护、反垄断执法等。
3. 税务机关
:负责税收征管、税务稽查等。
4. 海关
:负责进出口货物的监管、征税、缉私等。
5. 环境保护部门
:负责环境监管、污染治理、环境执法等。
6. 城市管理执法部门
:负责城市管理、市容市貌维护、违章建筑查处等。
7. 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
:负责土地、矿产、林业、海洋等资源的管理和执法。
8. 卫生健康部门
:负责公共卫生、医疗监管、食品药品安全等。
9. 教育部门
:负责教育监管、学校管理、教育执法等。
10.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负责劳动监察、社会保障、职业资格认证等。
11. 交通运输部门
:负责交通管理、运输监管、交通安全执法等。
12. 农业农村部门
:负责农业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动植物防疫等。
此外,法律授权的社会组织、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社会组织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执行法律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在某些情况下,行业协会可能会被授权进行行业自律管理,比如制定行业标准、进行行业内部的资格认证等。
3.法律适用(司法)
含义:
法律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②司法机关: 在我国是指国家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
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检察权。
司法机关的职责: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根据宪法法律公正司法,保护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解决法律纠纷,惩治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法律秩序。
司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合理,及时。
原则主要有:
司法公正;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等。
4.法律遵守(依法办事,即守法)
主体: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等 一切组织和个人
①含义:
法律遵守是指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或权利以及履行职责或义务的活动。 守法不仅意味着履行法律义务,还意味着一切组织和个人都要依照法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 守法就是依法享有并行使权利、依法承担并履行义务。
依法行使法律权力和 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守法是法律实施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考点 tips
全面依法治国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法治思想 的形成和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创造性提出了一系列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和推动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大实践,全面系统地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
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法治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创新发展,擘画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增强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增强了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定力、前进动力,引领着法治中国建设迈向良法善治新境界。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正式提由习近平法治思想,并将其确立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和根本遵循。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 主要内容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就是“十一个坚持”。 这“十一个坚持”涉及的都是全面依法治国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从全面依法治国的政治方向、战略地位,工作布局,主要任务、重大关系、重要保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论断。
(1) 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同的根本保证
(2)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3)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政治方向
回答全面依法治国 由谁领导、 依靠准, 走什么道路等问题。
(4)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宪法
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5) 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 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7)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8)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9) 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 ——建设法治中国
(10) 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11) 坚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为什么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明确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性质和方向,
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正确道路。
本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法治领域的具体体现。
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是历史的必然结论。
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的必然选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必须遵循的原则(5个“坚持”)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是我们的法治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法治最大的区别。
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坚持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我国制度优势的根本保证。“党大还是法大”是个伪命题。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是人民,必须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
必须始终牢牢把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并使之法治化、制度化。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平等 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一方面要求违法必究,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向上不包庇
另一方面要求非歧视,即无差别对待。
向下不歧视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对于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它可以充分显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在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和保障,从而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第二,它鲜明地反对法外特权、法外开恩,对掌握公权力的人形成制约,从而有利于预防特权思想和各种潜规则的侵蚀。
第三,它鲜明地反对法律适用上的各种歧视,有利于贯彻执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司法原则。
第四,它要求人人都严格依法办事,既充分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又切实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有利于维护法律权威、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确保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和德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 无论是从地位、作用还是实现途径看,法治和德治都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所以,只有让法治和德治共同发挥作用,才能使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既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环境;
又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
立法、执法、司法都要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都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失德行为的整治。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①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
②坚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突出法治道路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⑤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注意研究我国古代法制传统及其成败得失,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 但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概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这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就是要形成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形成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①重要性。 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前提, 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制度基础。
②内容。 法律规范体系,是以宪法为核心,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所构成的法律规范系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①重要性,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点。
②含义,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是指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有效衔接、协调高效运转。持续共同发力,织密法治之网,强化法治之力,实现效果最大化的法治实施系统。
中央人民政府
地方各级政府
法院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①重要性,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是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迫切要求。
②含义。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是指以规范和约束公权力为重点建立的有效的法治化权力监督网络。它以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坚决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充行为等为主要任务。
执法国家监察委员会
司法检察院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①重要性、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依托
②含义。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指在法律制定,实施和监督过程中形成的结构完整、机制健全、资源充分,富有成效的保障系统,包括政治和制度保障,组织和人个保障,法治文化保障等。
制度保障
人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组织和个人保障
法治文化保障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①重要性,建设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
②含义、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指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总行有效的党内制度及其运行、保障体系。
中国共产党 党章
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 ——建设法治中国
全面依法治国的宏伟目标是建设法治中国,
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为总抓手,
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坚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面推进国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党),依法行政(政府)共同推近, 坚持法制国家、法制政府,法制社会一体建设
①依法治国、 依法执政、依法行政是一个有机整体。
关键在于党要坚持依法执政,
各级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
②法治国家、 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辅相成。
法治国家是法治建设的目标,
法治收府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点,
法治政府建设 (推进全而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
法治社会建设 (推进全而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法治政府建设 (推进全而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
法治政府建设,对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要率先突破。
要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健全政府守信践诺机制,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让违法者敬法畏法,增强人们对法治的信心。
法治社会建设 (推进全而依法治国的基础工程)。
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特别是要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不断提升全体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准则。
普法
要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概要
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诸暨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其内涵是: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解决群众自己的事情,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坚持全面推进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统筹推进。
①科学立法(全面依法治国的前提)。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科学立法,要以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为目标;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聚焦法律制度短板弱项;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衔接,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立法主动适应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②严格执法(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严格执法,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
③公正司法(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④全民守法(全面依法治国的基础)。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全民守法是法治社会的基础工程。全民守法,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使法治成为社会共识和基本原则。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权利和义务问题是人们经常遇到的现实问题,权利和义务关系也是社会关系的法律表现。 权利和义务中被法律规定或认可的,称为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1)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观的根本区别
“权力决不能超出社会的经济结构以及由经济结构制约的社会的文化发展”。强调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对权利的制约和决定作用,这是马克思主义权利观与其他权利观的根本区别。
社会存在 3 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2)法律权利的含义
法律权利是指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行为自由,是法律所允许的权利人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而采取的、由其他人的法律义务所保障的法律手段。
(3)法律权利的特征(4个)
(1) 法律权利的内容、种类和实现程度 受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
不能脱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空谈权利及其实现。
(2) 法律权利的内容,分配和实现方式 因社会制度和国家法律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同样一种权利,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和不同的国家法律中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3) 法律权利不仅由法律规定或认可, 而且受法律维护或保障,具有不可侵犯性。
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现,这是法律权利区别于其他权利的根本所在。
(4) 法律权利必须依法行使, 不能不择手段地行使法律权利。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不得任性,公民个人行使法律权利也不得任性。
2.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
(1)法律义务的含义
法律义务是指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社会责任,是保证法律所规定的义务人按照权利人要求从事一定行为或不从事一定行为以满足权利人利益的法律手段。
(2)法律义务与法律权利相对应
只有承担法律义务的人履行法律义务,享有法律权利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合法权益。
(3)履行法律义务的两种表现形式
一种是作为,是指义务人实施积极的行为,如子女通过经常看望和提供财物等行为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等;
另一种是不作为,是指义务人不得实施某种行为,如未经许可不得公开他人的隐私等。
(4)法律义务具有法定的强制性
违反法律义务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5)法律义务的特点(4个)
①法律义务是历史的。
法律义务的内容和履行方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权保障的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变化。
②法律义务源于现实需要。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制度性质、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安全形势等因素,会对法律义务的设定产生重要影响。
③法律义务必须依法设定。
坚持义务法定,是建设法治国家和保障人权的重要方面。法律义务必须由具有法定职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律程序设定,其他国家机关不得对公民违法设定法律义务。
④法律义务可能发生变化。
公民和社会组织承担的法律义务,在履行的过程中可能会基于法定情形而变更、消灭,或产生新的法律义务。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不可分割,相互依存
①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法律权利的实现必须以相应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如只有开发商履行交房义务,购房人才能行使房主的权利);
②权利行使的方式还可分为直接行使和间接行使,前者指权利主体直接行使权利,后者则指由其法定代理人或者委托代理人代为行使权利。如根据我国选举法规定,选民如果在选举期间外出,经选举委员会同意,可以书面委托其他选民代为投票。每一选民接受的委托不得超过三人,并应当按照委托人的意愿代为投票。
同样,法律义务的设定和履行也必须以法律权利的行使为根据,不存在没有权利根据的法律义务(如债务人的还款义务,来自其先前取得权利人财物的行为)。
②离开了法律权利,法律义务就失去了履行的价值和动力;离开了法律义务,法律权利也形同虚设。
③有些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具有复合性的关系,即一个行为可以同时是权利行为和义务行为。如劳动的权利和义务,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等。
(2)在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相一致的情况下,一个人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实际上都是对自己有利的
依法行使法律权力和 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1.依法行使法律权利
(1)权利行使目的的正当性
①公民行使法律权利不仅要在形式上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也要符合立法意图和精神,不得违反宪法法律确定的基本原则,保障权利行使的正当性。
②行使权利不得破坏公序良俗,妨碍法律的社会功能和法律价值的实现。如赋予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目的在于保障精神自由,不能借此宣传邪教和迷信思想。
(2)权利行使的必要限度
任何权利的行使都不是绝对的,都有其相应的限度,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限度来行使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权利行使方式的法定性
①权利行使的方式分为口头方式、书面方式和行为方式,有时口头方式和书面方式可以兼用。如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但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4)权利行使的正当程序
由于一个人行使权利的过程可能就是另一个人履行义务的过程,所以程序正当原则同样适用于权利行使过程。通常情况下,行使权利的程序是法律规定的。
2.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的行使必须伴随着法律义务的履行
(2)义务法定
法律义务更需要由法律加以规定。
义务法定,
一方面是说义务的设定必须有法律依据,
另一方面是说法定的义务应当履行,否则会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
公民应履行的 基本法律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维护国家统一是整个社会共同体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也是以宪法为核心的整个法律制度存在的基础。
同时,国家统一也是公民实现法律权利与自由的前提。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③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依法服兵役。
⑤依法纳税。
两者之间的关系
每个人既是享受法律的主体,又是承担法律义务的主体。
法律权力的实现必须以相应的法律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法律义务的制定和履行必须以法律权力的行使为根据。
宪法
考点 tips
坚持依法诒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掘。
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现行宪法可以追溯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它的制定和实施,为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挥了重要保障和推动作用,也为我国现行宪法的制定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在这之后,我国宪法建设走了一些弯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成为党和国家坚定不移的方针。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产生的。1982年宪法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法制保障。
宪法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吸纳新经验、确认新成果,才能具有持久生命力。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全国人大分别对我国宪法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使我国宪法在保持稳定性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不断与时俱进。
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党总结运用历史经验,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勇于推进宪法理论和宪法实践创新,积累了许多新鲜经验,深化了对我国宪法制度建设的规律性认识:
①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②必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③必须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
④必须坚持宪法的国家根本法地位;
⑤必须坚持宪法实施与监督制度化法规化;
⑥必须坚持维护宪法权威和尊严;
⑦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完善和发展宪法。
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宪法在全面依法治国中具有突出地位和重要作用。我国宪法确认了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根本制度,明确了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总的目标,是党的指导思想、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
我国宪法的地位
我国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具有显著优势、坚实基础、强大生命力。 宪法至上地位主要体现在其特有的作用、效力和内容等方面。
宪法 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
①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我国现行宪法颁布以来,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实践证明,我国现行宪法是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好宪法,是充分体现人民共同意志、充分保障人民民主权利、充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好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证人民创造幸福生活、保障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好宪法,是我们国家和人民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法制保障。
②我国宪法是 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统一和尊严。 我国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③我国宪法规定了 国家的根本制度。
(党的领导地位、国体、政体、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基本经济制度等)
④宪法 是实现国家认同、凝聚社会共识、促进个人发展的基本准则, 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的根本纽带。
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宪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宪法规范始终,对宪法的制定、修改、实施、遵守等环节起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集中反映了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权利的基本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性质。
宪法的 五项基本原则
(1) 党的领导原则。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我国宪法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的规定,既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奋斗成果的确认,也是对我国国家性质和根本制度的确认,集中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高度统一。
(2)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我国宪法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原则,强调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原则在宪法中的表现是多方面的。
(3)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法治是人权得以实现的保障。我国宪法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规定为一项基本原则,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作出全面规定,依法保障公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入宪以来,我国在完善人权保障法律体系、依法行政保障公民合法权益、有效提升人权司法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推动了人权事业不断进步。
(4)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社会主义法治原则要求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推进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一切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的追究。
(5) 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的基本原则,是我国国家制度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也是集中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途径。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国家权力统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通过民主形式集中起来,并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及其活动,遵循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
1.加强宪法实施
①坚持依宪执政。
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法律依据,党首先要带头尊崇和执行宪法。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同人大、政府、政协、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起来。
②坚持依法立法。
第一,国家权力机关要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保证宪法确立的制度、原则和规则得到全面实施。第二,要及时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法律,通过完备的法律体系推动宪法实施。第三,要保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任何立法均不得同宪法相抵触,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③坚持严格执法。
第一,国家行政机关要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严格规范政府行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第二,监察机关要在党的领导下,以宪法为根本准则,履行好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的法定职责。第三,司法机关要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保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确保司法权公正高效权威,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
2.完善宪法监督
宪法的力量不仅因其地位崇高,更源于其有效的监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强宪法实施,对宪法监督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要健全人大工作机制、宪法解释机制、备案审查机制、合宪性审查机制。
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权利
1.政治权利
①含义。
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它的行使主要表现为公民参与国家、社会组织与管理的活动。
②重要性。
公民的政治权利构成了实现人民主权原则及各种具体民主制度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反过来又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及各种具体民主制度的必然要求。
③内容:
选举权, 即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是指人们依法享有的参加创设或组织国家权力机关、代表机关的权利。
表达权, 即公民依法享有的表达自己对国家公共生活的看法、观点、意见的权利。
表达权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道德的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
民主管理权, 即公民根据宪法法律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以及社会事务的权利。
监督权, 即公民依据宪法法律规定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活动的权利。
2.宗教信仰自由
①含义。
宗教信仰自由是指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具体内容:
包括信仰宗教的自由、从事宗教活动的自由、举行或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等。
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既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既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同时,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必须受宪法法律约束。
3.人身权利
①含义。
人身权利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权利。
②重要性。
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基础,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
③内容:
生命健康权, 即维持生命存在的权利。
生命权是人最基本、最原始的权利,具有神圣性与不可转让性,不可非法剥夺。享有生命权是人享有其他各项权利的前提。
健康权是在公民享有生命权的前提下确保自身肉体健全和精神健全、不受任何伤害的权利。
人身自由权, 即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搜查、拘禁、逮捕等行为侵犯的权利。
人身自由是人们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 包括人的身体不受拘束、人的行动自由、人身自由不受非法限制和剥夺等。
X
人格尊严权, 即与人身有密切联系的名誉、姓名、肖像等不容侵犯的权利。
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应当享有的地位、待遇或尊重的总和,集中表现为人的自尊心和自爱心。人格尊严权的基本内容有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
住宅安全权,也称住宅不受侵犯权, 是指公民居住、生活、休息的场所不受非法侵入或搜查的权利。
这里的“住宅”既包括固定居住的住宅,也包括临时性的住所。
通信自由权, 即公民通过书信、电报、传真、电话及其他通信手段, 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通信,不受他人干涉的权利。
4.财产权利
①含义。
财产权利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和占有、使用、收益、处分财产的权利。
②重要性。
对个人而言,财产权是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由与实现经济利益的必要途径。
③内容:
私有财产权, 即公民个人所有的以财产利益为内容, 直接体现财产利益的民事权利。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一切具有财产价值的权利,不管是生活资料还是生产资料,不管是物权、债权还是知识产权,都应当受到保护。公民在其财产权受到侵犯时,有权要求侵权行为人停止侵害、返还财产、排除妨害、恢复原状、赔偿损失,或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继承权, 即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资格。
在我国,继承人有的是法律明确规定的,有的是被继承人通过订立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的。
5.社会经济权利
①含义。
社会经济权利是指公民要求国家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积极采取措施干预社会经济生活,加强社会建设,提供社会服务,以促进公民的自由和幸福,保障公民过上健康而有尊严的生活的权利。
②内容:
劳动权, 即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获得劳动的机会 和适当的劳动条件和报酬的权利。
劳动权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行使其他权利的物质保障,包括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休息权, 即劳动者在付出一定的劳动以后所享有的休息和休养的权利, 是劳动权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休息权和劳动权是密切联系的,休息权是提高劳动效率、保障劳动者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所必需的。
社会保障权, 即公民享有的要求国家提供维持有尊严的生活条件的权利。
如我国宪法规定的退休人员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等。
物质帮助权, 即公民在法定条件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如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等。
6.文化教育权利
①含义。
文化教育权利是公民按照宪法的规定在文化和教育领域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教育方面的权利和文化活动方面的权利。
②内容:
教育方面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公民在教育领域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公民接受文化、科学等方面训练的权利。
文化活动方面的权利主要表现为公民的文化权利,主要包括科学研究的自由、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进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三方面内容。文化权利有个人的文化权利和集体的文化权利之分,前者如由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受到保护的权利;后者如少数民族群众享有保留和发展其文化特性及其文化的各种形式的权利。
科学研究
文化创作
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
在法律角度上 判断是非 处理问题
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法治思维的含义
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法治思维将法律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的准绳,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善于运用法律手段协调关系和解决问题。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四层含义:
①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
②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思维。
③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与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逻辑思维。
④法治思维是一种符合规律、尊重事实的科学思维。
因此,法治思维是一种融法律的价值属性和工具理性于一体的特殊的高级法律意识。
做一个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信法的“法治人”
法治思维是基于对法律的尊崇和对法治的信念判断是非、权衡利弊、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其要义是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守法治底线,切实做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治军、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对公民而言,法治思维就是当自己的理想目标、思想感情、行为方式、权利诉求和利益关系等与法律的价值、规则或要求发生冲突时,能够服从法律,作出符合法律的选择,按照法律的指引实施自己的行为。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治思维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和规则意识两个方面,
价值取向是指如何看待和对待法律,
规则意识是指如何用法律看待和对待自身。
(1)法律至上
含义,
法律至上是指在国家或社会的所有规范中,法律是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强制力最大的规范。这里的法律,既包括完法,也包括其他一般法律,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一切法律的依据。
法律至上的 具体表现:
法律的 普遍适用、 优先适用, 不可违反
(1) 法律的普遍适用,是指法律在本国主权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所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 依法享有和行使法定职权与权利,承担和履行法定职责与义务。
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2) 法律的优先适用,是指当同一项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规范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要优先考虑法律规范的适用。
(3) 法律的不可违反,是指法律必须遵守,违反法律要受到惩罚。任何人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只要有违法犯罪行为,就要受到法律制裁。
X
?
养成法律至上思维,对于自觉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意义重大。
(2)权力制约
含义,
权力制约是指国家机关的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规制和约束。
原因,
在我国,国家权力是人民的,即一切权力为民所有:国家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即一切权力为民所用。因此,只有依法对权力的配置和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才能防止权力私用、权力滥用和权力腐败。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权力制约的要求:
权力由法定、 有权必有责、 用权受监督、 违法受追究(四项).
权力由法定,即法无授权不可为, 是指国家机关的职权必须来自法律明确的授予。国家机关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职权,不得行使法律未授予的权力。
有权必有责, 是指国家机关在获得权力的同时必须承担相应的职责和责任,当发生了属于其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时,国家机关必须履行相应的管理职责。
用权受监督, 是指国家权力的运行和行使必须接受各种形式的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违法受追究, 是指国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权力必须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养成权力制约思维,要求自觉运用权力、勇于监督权力,同时自觉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
(3)公平正义
含义,
公平正义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公平分配和占有。
四个方面的内容:
(1) 权利公平、
权利公平包括三重含义:
一是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非歧视”;
二是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
三是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2) 机会公平、
机会公平是指生活在同一社会中的成员拥有相同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前景, 反对任何形式的歧视。
机会公平包括
(1) 国家和社会要积极为社会成员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努力创造平等的起点;
(2) 社会成员的发展进步权要受到同等尊重,不断拓展社会成员的发展领域;
(3) 不仅要关注当代人的机会平等,还要考虑后代人的机会平等。
(3) 规则公平、
?
规则公平是指对所有人适用同一的规则和标准,不得因人而异。
规则公平包括法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内容面前人人平等和法律保护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不得享有法律之外的特权,任何人也不会被法律排除在保护之外。
(4) 救济公平。
教济公平是指为权利受到侵害或处于弱势地位的公民提供平等有效的救济。
救济公平包括: 司法救济公平、 行政救济公平、 社会教济公平。
司法救济公平是指司法要公正对待每一个当事人,致力于实现司法公正;
行政教济公平是指政府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区别对待;
社会救济公平是指社会对需要救济的社会成员提供的社会救济服务要一律平等,不得厚此薄彼。
养成公平正义思维的要求:增强实现公平正义的责任感,为促进全社会的公平正义而奋斗。
(4)权利保障
①含义,
权利保障主要是指对公民权利的法律保障。
②内容: 具体包括公民权利的 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障、司法保障。
宪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宪法表明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鲜明态度,确立保障权利的有效机制,明确列出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能够推动整个国家和法律体系加强权利保障。
立法保障是权利保障的重要条件,宪法有关基本权利的规定一般较为原则,各项具体权利的保障由立法机关通过立法作出明确规定。
行政保障是权利保障的关键环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处置社会成员的利益问题,很容易发生损害或侵见公民权利的现象。因此,行政机关是否能够有效地保护公民权利、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权利保障状况。
司法保障是公民权利保障的最后防线。司法保障既是解决个人之间权利纠纷的有效渠道,也是纠正和遏制行政机关侵犯公民权利的有力机制。
(5)程序正当
①重要性:
只有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处理结果才可能公正并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
②表现:
程序的合法性、 中立性、 参与性、 公开性、 时限性等方面。
合法性是指程序运行合乎法律的规定,有关机关或个人不得违反或变相违反。
中立性是指程序设计和运行应平等地对待双方当事人,不得偏向任何一方。
参与性是指案件或纠纷的利害关系人都有机会进入办案程序,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和意见主张,为解决纠纷发挥作用。
公开性是指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应当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以接受各方监督,防止办案不公和暗箱操作,让正义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时限性是指程序的运行必须有合理的期限,符合时间成本和效率原则的要求,不得无故拖延。正义不应缺席,也不应迟到,迟到的正义是有瑕疵的正义。
提升法制素养
1. 尊重法律权威
(1)尊重法律权威的意义
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规范人的行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利益,实现稳定合理的社会秩序。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威是其法定义务和必备素质。
(2)尊重法律权威 的基本要求
①信仰法律,对法律常怀敬畏之心。
②遵守法律,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
③服从法律,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服从依法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④维护法律,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具有良知的护法者。
概要
法律的权威取决于
实施程度
科学程度
地位和作用
2.学习法律知识
学习和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是提升法治素养的前提。
②参与法治实践是 学习法律知识的有效途径:
一是参与立法讨论;
二是旁听司法审判;
三是参与校园法治文化活动。
3.养成守法习惯
①守法,就是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养成守法习惯,不仅要有基本的法律知识,更要有遵守规则的意识,坚持从具体事情做起。
②增强规则意识。
养成规则意识、坚持守法守规是每一个法治国家公民的基本素养。处理问题、作出决定时,要先问问在法律上“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否合法可行。在处理守法与违法的关系时,要防微杜渐,防止因小失大。
③守住法律底线。
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坚持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形成底线思维,严守法律底线,带头遵守法律。
4.提高用法能力
学法是为了更好地用法,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通过运用法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法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维护自身权利,维护社会利益,做新时代的守法人、护法人。
中心主题
法律咨询
https://www.lawtime.cn/
自身信用查询
访问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https://ipcrs.pbccrc.org.cn/)
查询贷款信息
主题
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