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领袖力-从领导到领袖必修
这是一篇关于领袖力-从领导到领袖必修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任正非对干部要求,任正非之干部“五力”:洞察力、决断力、理解力、执行力、交往力,七种非常重要的“根性”,六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编辑于2025-01-25 16:57:25领袖力-从领导到领袖必修
六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观察力
观察与整合分析能力。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获取和了解,不一定需要别人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自己观察,才能察知细微之处的变化。所谓“见微而知著”,在开始时我们可能只是观察到一点小现象,慢慢的汇聚,形成大的部分,再经过自己的整合,我们才会看到全貌。通常观察力强的人,都很有远见,能够预测未来的发展而知道如何应对。
思考力
思维与创新的能力。能接受别人传授的知识比较简单,如果能够在接触到知识后深入思维,甚至有不一样的想法,开创出不一样的产品,却是很不容易的。一个有思维能力的人,通常精于预先计划,订立方针,行事不会慌张。而“批判性的思维”更应该从小训练起,养成对事质疑,深入而全方面的思维,并培养自己探索,找到答案的能力。在孩子小的时候需要有异想天开!
决策力
逻辑与表达能力。人的表达能力是一种整体运作的能力。经过快速思维,知道如何与人互动,精准的执行出来的表达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当场表现会比较好,因为他们能够同时思考,同时沟通,也同时执行。 换位思考的能力。一旦面对价值观的差异,如果我们的孩子不会换位思考,顺势而为,那孩子就无法融入别的团体,孩子的心灵也因此失去寄托,心理也会逐步发生变化。有的孩子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甚至会采取极端行为,报复社会,最终走向犯罪。所以说,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交流与社交能力。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多么优秀,要是没有别人的支持,取得突出成就的可能性很小。如果没有他人的支持,连获得高智慧的途径都找不到。聪明的家长应该明白,孩子如果觉得交流是一种享受,无论跟谁交流都能轻松自如,身心一致,内外一致,他的交际圈就会越来越大,他的未来与社会的相融性就会越来越强。但是,聪明的家长更应该知道,无论怎样,孩子都需要家庭的理解、帮助和支持。
组织力
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每个人的能力有限,只有通过大家的一起努力合作才能完成某一件事。服从团队安排,与团队成员相互合作、配合、协调发展是每个人需要具备的能力。
影响力
1、 自学和自控的能力。我这里所说的自学能力,不只是在课堂上的学习,让自己能够考高分的能力,而且本身自动自发的吸收新事物的能力。比如说在新的环境中,能够让自己迅速了解状况的能力;在和人的交谈中,能够仔细聆听,截取重要资讯的能力。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必定是谦虚而能自省的,他们能知自己之不足,知对方之优点而加以学习。 2、 接受失败的能力。在一个团体社会里,输给别人的机会,本来就比赢他人的机会多,因此,比起把目标放在第一,努力迈进,更重要的应该是对任何事都尽力的心态。请不要忘记,在你畏惧孩子的失败之时,孩子更多的成长机会正在被你剥夺。我们不能再因为自己的畏惧而执着于第一,并无形中把孩子的手脚给捆绑,反而应该要培养孩子跌倒后,可以有站起来,并再次勇往直前的能力。 3、 源动力。源动力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非常基本的一种能力,有了源动力才可以开展其他的种种事业和计划。现今的社会,很多孩子源动力不足,小则感觉打不起精神来,做事很难启动,大则遇到不顺的事情,容易得忧郁症。很多孩子很聪明,但是先天动力不足,很容易疲累,就算是开始一件事情,很很难持久。源动力不足很容易影响学习,父母应该很小心注意观察孩子的动力情形,而加以调整。 4、 感知幸福的能力。那么什么是幸福?幸福不在于得到多少,幸福在于感知幸福的能力!一个没有感知幸福能力的人,无论他得到再多,他都不会幸福;一个能够感知幸福的人,无论他多么平凡,他都是幸福的。 5、与人的互动沟通能力。有些孩子在学校成绩很好,但是不会与人沟通,这种孩子很吃亏,进入社会上也很难讨好。父母除了要重视孩子的课业学习,社交也是很重要的,从小养成沟通的能力是未来成功的必备因素之一。如何能够了解其他人的想法,如何能够理解别人在社交中的暗示,都是从孩子的聚会、从小的玩伴打打闹闹中训练出来的。大家都知道“做事容易做人难”,人际沟通绝对是帮助自己在人际中成功的关键。 6、领导能力。领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养的,而且3岁之前是孩子情感发展的关键期,所以父母不要在此时只想着让孩子智能开发,而错过了学习沟通及观察别人的最佳时期。学会沟通的孩子无论在幼儿园里还是学校里,都会受到同伴们的喜欢,身边的朋友也一定会很多,这能为他将来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执行力
执行力。执行力高的人通常有敏锐的感觉,精准的判断,才能做到“一出手就成功”的执行。这份“敏锐”和“精准”是需要反复的训练,从无数个错败中锻炼而成。犯错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了错误才能改正,才能成长,才能锻炼自己的执行力。比如一个最好的射手,必定是经过无数错误经验的累积,才能成就最后的“箭无虚发”。
七种非常重要的“根性”
领袖的第一种根性 是沉稳 领袖的第一个根性是沉稳。一个人如果沉稳,他给人的感觉一定是比较缜密、谨缜、专业、完美。文中举的例子非常贴切,康熙灭鳌拜,靠的就是沉稳的等待,等了整整八年,大明的灭亡,源于崇祯的不沉稳杀死袁崇焕。所以,作为公司领导,遇事首先要沉稳,不要惊慌失措,不要坐困愁城,一筹莫展。在生活中,余博士给我们也给了很好的建议: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不要随便逢人诉说你的困难与遭遇。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要先做思考,不要先讲,不要一有机会就唠叨你的不满,重要决定或处分尽量与别人磋商,最少要隔一夜再发布,走路与说话不要慌乱。
领导的第二种根性 是细心 心细的人,外在表现的就是谨慎、缜密、专业和完美。文章里拿武则天为唐太宗换衣服做例子,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细心的重要性。同时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细心应该如何做:对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要常常思考它们的因果关系。对于做不到位的执行问题,要挖掘它们的症结所在,对于习以为常的做事方法,要有改进或优化的建议,做什么事情都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经常去找几个别人看不出来的毛病或弊端,自己要随时随地对不足的地方补位。一个老板总有做不到的事情,有看不到的时候,你作为一个细心、有潜质的中层或下属,你就要补位,为老板把事情办妥,培养自己的领袖气质。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你也做,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你就去补老板的位,为他解除后顾之忧,体现你的细心,老板一定会信任你。
领导的第三种根性 叫胆识 一个人有胆识,外在表现就是强势、果断、冒险。有胆识的人在需要力排众议的时候,不会瞻前顾后。有胆识的人,发现百年难得一遇的机会,不会犹豫不决。余博士告诉我们,要培养领袖的胆识,就要做到:不常说不自信的话,不要常常反悔,在众人争论不休时不要显得没有主见。遇到有不公、不正、不仁、不义的事情,不要一味沉默,面对自视甚高的干部或员工,要注意他们逾越和犯规的举动,并且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要忘记谁是主管,处罚人不要不好意思、可以鼓励自己探险。
领袖的第四种根性 叫积极 积极的人将计划付诸实现的时候,不会半途而废,功亏一篑。积极的人通常都会坚持。积极的人在被人赏识和试用的时候,不会表现平平,错失机会。那么,如何建立积极的心态呢?一是建议每天做一件实事,二是找一两件如何如何都要坚持的小事,三是在小事上每天进步一点点,四是保持乐观阳光,五是一定要用心去做。
子主题
领袖的第五种根性 要大度 一个人如果大度,他就能够包容、忍耐、慷慨,有东西会跟别人分享。对不同的意见就不会刻意打压、故意漠视。文中重点阐述我们应该如何听从别人的意见?不是职员有想法了,非要到你的面前来说,或者开会的时候让他站起来报告,你应该想出一些其他方法,探听他们的声音和意见;一个公司对意见的采纳,不是只针对自己公司的员工和供应商、渠道商、经销商,甚至是客户都应该对你表达不同的意见;对任何意见都要反馈给对方,你将采取什么做法,必须让他知道,这个才叫做真正采纳人家的意见。关于如何培养大度的性格,于博士建议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不要刻意的把伙伴变成对手;二是对别人的小错误不要斤斤计较;三是不要有权力的傲慢和知识的偏见;四是任何成果与成就,包括公司的利润,都应该与人分享;五是必须有人牺牲或奉献的时候,自己要走在前面。
领袖的第六种根性 叫诚信 诚信的人,给人的感觉是正直、道德、务实。诚信的企业,不会永远缺少老客户,在商业社会中,不会随波逐流,毫不突出。一个企业,如果急功近利而且定力不够,那么它的品牌就很难持久,永远丢掉了客户。那么,要培养诚信,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说,不管对谁,说了,就努力做到;第二,虚的口号和标语不要常常挂在墙上或放在嘴边;第三,针对客户对公司提起的“不诚信”问题,拿出改善的办法;第四,停止一切“不道德”的手段。
领袖的第七种根性 叫担当 一个人如果有担当,出现任何问题和状况,不会怕事,领导把困难的任务交给他,他不会找借口临阵脱逃。一个有担当的人,在应该提高警惕的时候,不会粉饰太平,不会推卸责任。作为领袖,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如何担当?一是有问题时,先自我反省,从自己人身上找原因;二是事情或项目结案后,先审查过错,再列述功劳;三是认错从上级开始,表功从下级开始;四是着手一个计划,先将权责界定清楚,分配相当;五是对“怕事”的人要挑明,说出他的弱点;六是公司要勇于承担下属犯错所造成的损失。
任正非之干部“五力”:洞察力、决断力、理解力、执行力、交往力。
一、战略的洞察力。 战略,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而洞察力是战略之魂,因为战略制定需要领导者对企业内外环境的洞察力。从战略制定的角度看,“洞察力”是制定制胜战略所需要的“大脑思维法”和为确保优势地位所需要的“独特视角”。其实,无论是制定战略还是具体管理,都需要对实际情况有非常准确的把握,然后做出正确的决策,这个过程洞察力就非常重要。 优秀的管理者,总是有非常敏锐的洞察力,总是能够看到别人忽略的细节,能够推测出很多关联的原因和因素,这就是“大脑思维法”。在这个手机、微信、互联网霸屏的年代,人人都在喊要有创新和洞察,但大家的思维和时间往往被大量的碎片信息所占领,思维想法经常高度的重叠,不知不觉开始人云亦云。 因此要对洞察力有清晰的认识,最重要的是要问对问题,深入思考这些问题,并与团队进行正确对话,从而提升团队整体战略能力。
二、战斗的决断力。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作决定。决断力是综合性能力,是快速判断事物发展趋势,做出有比较优势的决策能力。领导做决断不能凭感觉,而是需要一系列的因素,如不断学习的心态、全面的市场信息、敢想敢做的胆量、良好的管理理念、灵敏的市场判断力、优秀的决断“智囊团”、详细的力量对比分析,等等。 干部只有真正提升自己的决断力,在关键时刻敢做决断、做对决断、做好决断,才能带领团队走入飞速发展的轨道。好决断的唯一标记是“持续成功”,作出正确的决断需要有自知之明。作决断要有底线思维,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三、准确的理解力。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单位里,有些人总能出色地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而有些人永远是“被骂—重做”的死循环,两者之间差别就在理解力。理解力是对某个事物或事情的认识、认知、转变过程的能力。 低级水平的理解,就是能辨认和识别对象,知道它“是什么”;中级水平的理解是在知觉水平理解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与内在联系的揭露,主要表现为能够理解概念、原理和法则的内涵,知道它是“怎么样”;高级水平的理解属于间接理解,是指在概念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达到系统化和具体化,重新建立或者调整认知结构,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并使知识得到广泛的迁移,知道它是“为什么”。 对于上级的指示和布置的任务,我们不仅要正确全面知道该做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要做、如何做,更要知道做不好会有什么后果。
四、正确的执行力。 三分战略,七分执行。执行力的标准是按质、按量、按时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及时向布置工作的上级报告完成情况。执行力源于高度责任心,正确的执行力源于准确的理解力。执行能力强,排除万难,千方百计的实现战略目标;执行力弱,就会找借口,谈条件,错失良机,导致战略目标一塌糊涂。 提高工作执行力,既要提升工作能力,又要强化责任心。执行力源于责任心,责任心决定执行力。要营造增强工作责任心的氛围,以责任心提高工作执行力。有责任心的人,工作不会找借口,不会挑肥拣瘦,不会推诿扯皮,而是发挥聪明才智,想办法打开思路,千方百计化解矛盾,解决问题。 责任是一种品质,是一种使命,是一种追求,是对自己所负任务的忠诚和守信。只有敢于承担责任的人,才会负起更大的使命;只有这样的人才值得信任,才能使执行力得到提高。
五、人际交往能力。 是善于与他人交往的能力,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标准之一。人际交往能力包括人际感受能力、人事记忆力、人际理解力、人际想像力、风度和表达力、合作能力与协调能力。你想人家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 在单位这三句话堪称名言:拿着同级当上级,拿着下级当同级,拿着群众当兄弟。只要你被认为是一个诚实的、讲信用的人,那么你就与外部关系融洽了,也就为完成任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任正非对干部要求
正职干部必须要有战略洞察能力与战斗的决断力,要敢于进攻;必须清晰地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对工作有周密的策划;必须有决心、有意志、有毅力,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在关键事件过程行为中,能够体现出领袖色彩;必须能带领团队,不断地实现新的突破,这就是狼的标准。副职干部要精于管理,大大咧咧的人不适合;机关副职的责任承担者要逐步地由具有成功实践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来担任;要具备正确的执行力,来实施组织意图,这就是狈的行为。 任正非强调:高级干部要砍掉手和脚,只留下脑袋用来仰望星空、洞察市场、规划战略、运筹帷幄。 中层干部必须要强腰壮腿,要打破部门本位主义,要走出办公室,要眼睛盯着客户和市场,要屁股对着老板。 基层员工要砍掉脑袋,必须按照流程要求,把事情简单高效做正确,不需要自作主张,随性发挥。 高层干部要有决断力,中层要有理解力,基层要有执行力,唯有坚定不移地砍掉各自多余的脑和手脚,减少冲突,各谋其位,各司其职,才能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狼性团队。 华为不仅拥有充满危机意识的优秀干部,还拥有十几万内心强大的知识型员工。所以,尊重人性、满足欲望,把钱分好、把权分好、把名分好,相当重要,更值得大家深思。 六种勤奋: 人生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然勤则百弊皆除。勤分六种, 身勤,路虽远,行则毕致。事虽难,做则必成。眼正职干部必须要有战略洞察能力与战斗的决断力,要敢于进攻;必须清晰地理解公司的战略方向,对工作有周密的策划;必须有决心、有意志、有毅力,富于自我牺牲精神;在关键事件过程行为中,能够体现出领袖色彩;必须能带领团队,不断地实现新的突破,这就是狼的标准。副职干部要精于管理,大大咧咧的人不适合;机关副职的责任承担者要逐步地由具有成功实践经验的职业经理人来担任;要具备正确的执行力,来实施组织意图,这就是狈的行为。 任正非强调:高级干部要砍掉手和脚,只留下脑袋用来仰望星空、洞察市场、规划战略、运筹帷幄。 中层干部必须要强腰壮腿,要打破部门本位主义,要走出办公室,要眼睛盯着客户和市场,要屁股对着老板。 基层员工要砍掉脑袋,必须按照流程要求,把事情简单高效做正确,不需要自作主张,随性发挥。 高层干部要有决断力,中层要有理解力,基层要有执行力,唯有坚定不移地砍掉各自多余的脑和手脚,减少冲突,各谋其位,各司其职,才能形成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狼性团队。 华为不仅拥有充满危机意识的优秀干部,还拥有十几万内心强大的知识型员工。所以,尊重人性、满足欲望,把钱分好、把权分好、把名分好,相当重要,更值得大家深思。 六种勤奋: 人生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然勤则百弊皆除。勤分六种, 身勤,路虽远,行则毕致。事虽难,做则必成。眼勤,遇一人,必详细观察。看一文,必详细审阅。 手勤,易丢之物,必随手拾之。易忘之事,随笔记之。 口勤,他人之长,多夸多赞。自己之短,多学多问。 心勤,精诚所致,金石为开,苦思所致。诸事皆通。 脑勤,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万事皆有法,道正事则通。全勤才是真正的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