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这是一篇关于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四节 增长率与资本需求的测算,第三节 财务预测的意义、步骤和方法,第二节 财务比率分析,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与方法。
编辑于2025-01-30 12:19:31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预测
第一节 财务报表分析的框架与方法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比较分析法(识别差异或异常项目)
按比较对象划分
纵向比较分析(趋势分析)
横向比较分析
预算差异分析
按比较内容划分
会计要素的问题比较分析
结构百分比比较分析
财务比率比较分析
因素分析法
连环替代法
确定总差异
确定影响因素
确定因素排序(按重要性)
计算各因素的影响
差额分析法
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财务报表分析的局限性
信息披露问题
信息可靠性问题
比较基础问题
第二节 财务比率分析
偿债能力分析
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营运资本大于0,表明短期偿债能力较好,反之亦然。营运资本越多,偿债越有保障
营运资本是绝对数,不便于不同时期及不同企业之间的比较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反映流动资产中长期资本的配置比例,属于正向指标,比率越高,长期资本供给资金的比重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变现能力比率或流动性比率,考察的是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清偿能力
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比率越大,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相对数指标,适合同业比较以及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
容易人为操纵,没有揭示流动资产的构成内容,只能大致反映流动资产整体的变现能力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各种应收款项
非速动资产:存货、预付款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和其他流动资产等
影响速动比率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款项的变现能力,季节性生产企业的应收账款金额存在季节性波动,速动比率不能客观反映其短期偿债能力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货币资金¸流动负债
剔除了应收账款,最能反映企业直接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
0.2的现金比率就可以接受,现金比率越高,手里持有现金越多,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现金流量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来自现金流量表,企业创造现金的能力,且已经扣除了经营活动自身所需的现金流出,是可以用来偿债的现金流量
流动负债为资产负债表期末值
影响短期偿债能力的表外因素
增强因素
可动用的银行授信额度
可快速变现的非流动资产
偿债的声誉
降低因素
与担保有关的或有负债事项
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资产负债率
反映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负债取得的,它可以衡量企业清算时资产对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产权比率
反映了债务人提供的资本与所有者提供的资本的相对关系,即总资产的产权比例分配
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100%
权益乘数
表明股东每投入1元钱可实际拥有和控制的金额
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
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产权比率,三者同方向变动,比率越高,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弱
长期资本负债率
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100%=长期负债¸长期资本´100%
利息保障倍数
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净利润+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指西藏的全部利息支出,包括计入利润表中财务费用的费用化利息,也包括计入资产负债表固定资产等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利息保障倍数反映支付利息的利润来源与利息支出之间的关系,该比率越高,长期偿债能力越强,长期来看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大于1(国际公认标准为3)
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债务担保
未决诉讼
营运能力比率
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营业收入¸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包括“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为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
营业收入是扣除销售折扣、折让、退回后的金额
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5¸(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不是越不越好,周转过快意味着存货不足,可能导致缺货或被迫频繁采购加大订货成本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营业收入¸流动资产)
固定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得当,结构合理,利用效率高;反之,表明固定资产利用效率不高,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不强
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次数=营业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周转天数=365¸(营业收入¸总资产)
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营业收入
盈利能力比率
营业毛利率
营业毛利率=(营业毛利¸营业收入)´100%=(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收入´100%
营业毛利率反映产品每1元营业收入所包含的毛利润是多少,即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后还有多少剩余可用于各项费用和形成利润
营业毛利率越高,表明产品的盈利能力越强
将营业毛利率与行业水平进行比较,可以反映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
将不同行业的营业毛利率进行横向比较,可以说明行业间盈利能力的差异
营业净利率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营业净利率反映每1元营业收入最终赚取了多少利润,用于反映产品最终的盈利能力
总资产净利率
总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杜邦分析体系
概念
以净资产收益率为核心,以总资产净利率和权益乘数为分解因素,重点揭示公司获利能力及杠杆水平对净资产收益率的影响,以及各相关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净资产=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分析
净资产收益率
反映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获利能力,不断提高提高净资产收益率是使所有者权益最大化的基本保证
决定因素: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营业净利率
每1元营业收入随着利润表栏目从上往下移动最终所带来的利润是多少,反映了公司的定价策略以及控制经营成本的能力,体现的是盈利能力,可以概括公司的全部经营成果,是利润表和一种概括表示
提高途径:扩大销售收入、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其他利润
总资产周转率
衡量每1元资产所带来的收入是多少,体现的是企业的营运能力,高低受制于企业的产品特性和竞争战略(”高盈利、低周转”或“低盈利、高周转”),是联系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的纽带
权益乘数
体现公司的偿债能力和财务杠杆程度,是资产负债表的一种概括表示,资产负债率越高,权益乘数越高,说明企业的负债程度比较高,给企业带来了较多的杠杆利益,同时,也带来较大风险
局限性
计算总资产净利率的“总资产”与“净利润”不匹配
三个没有区分
没有区分金融活动损益与经营活动损益
没有区分金融资产与经营资产
没有区分金融负债与经营负债
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
基本每股收益
归属于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净利润-优先股股息)/(期初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当期新发行普通股股数´已发行时间/报告期时间-当期回购普通股股数´已回购时间/报告期时间)
子主题
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假设当期转换为普通股会减少每股收益的潜在普通股。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股权证和股份期权等
指标分析
每股收益视为企业能否成功地达到其利润目标的计量标志,也是企业管理效率、盈利能力和股利来源的标志
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上市公司之间具有相当大的可比性
指标越大,盈利能力越好,股利分配来源越充足,资产增值能力越强
每股收益多并不意味着每股股利多,每股收益不能反映股票的风险水平
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现金股利总额¸期末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市盈率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静态市盈率与动态市盈率
静态市盈率=每股市价¸当期每股收益
动态市盈率=每股市价¸预期每股收益
指标分析
市盈率越高:企业未来成长的潜力越大,投资者对该股票的评价越高;投资该股票的风险越大
市盈率越低:投资者对该股票评价越低,投资于该投标的风险越小
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期末普通股净资产¸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期末股东权益-期末优先股股东权益)¸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市净率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一般来说,市净率较低的股票,投资价值较高;反之,投资价值较低。但有时候较低的市净率反映的可能是投资者对公司前景的不良预期,而较高的市净率则相反
市销率
市销率=每股市价¸每股营业收入=每股市价¸(营业收入-发行在外普通股加权平均股数)
管理用财务报表体系
基本思想
将公司活动分为经营活动和金融活动
经营活动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业活动以及与此有关的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
金融活动指筹资活动以及多余资本的利用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
编制管理用资产负债表注意事项
货币资金常见有三种处理方式
长期股权投资都属于经营性资产
长短期债券投资及对应的应收利息、投资性房地产属于金融资产
应收股利
短期权益性投资产生的应收股利属于金融资产
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应收股利属于经营资产
应付股利和应付利息属于金融负债
从普通股股东角度看,优先股应属于金融负债
租赁引起的租赁负债属于金融负债
第三节 财务预测的意义、步骤和方法
销售百分比法
基本原理
假设:某些资产和负债与销售额同比例变化(或销售百分比不变)
方法一
确定销售增长率
经营资产增加=基期经营资产´销售增长率
经营负债增加=基期敏感性负债´销售增长率
增加的留在收益=预期营业收入´预期销售净利率´预期利润留存率
外部融资额=经营资产增加-经营负债增加-增加的留存收益
方法二
确定增量收入额
经营资产增加=增量收入额´基期经营资产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经营负债增加=增量收入额´基期经营负债占基期销售额的百分比
增加的留存收益=预期营业收入´预期销售净利率´预期利润留存率
外部融资额=经营资产增加-经营负债增加-增加的留存收益
第四节 增长率与资本需求的测算
内含增长率的含义
销售增长会引起资本需求增长,其中,只靠内部积累(即增加留存收益)实现的销售增长,其销售增长率被称为“内含增长率”
内含增长率的测算
假设:可动用金融资产和外部融资额均为0,经营资产(负债)销售百分比保持不变
推导:外部融资额=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营业收入增加-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营业收入增加-预计营业收入´预计营业净利率´(1-预计股利支付率)=0
外部融资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经营资产销售百分比(同向变动)
经营负债销售百分比(反向变动 )
销售增长率
当销售增长率大于内含增长率时,企业需要外部融资
当销售增长率小于等于内含增长率时,企业不需要外部融资,且可能有多余资金
营业净利率
当股利支付率小于1,营业净利率越大,外部融资需求越少
当股利支付率等于1,营业净利率的高低不影响外部融资需求
股利支付率
当营业净利率大于0时,股利支付率越高,外部融资需求越大
可动用的金融资产(反向变动)
可动用的金融资产越多,外部融资需求越少
可持续增长率的测算
含义
可持续增长率指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不改变经营效率(不改变营业净利率和资产周转率)和财务政策(不改变权益乘数和利润留存率)时,其下期销售所能达到的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需要满足的假设条件
不增发新股或回购股票
股东权益的增长只来源于留存收益增加额
经营效率不变
营业净利率不变
净利润增长率=收入增长率
总资产周转率不变
总资产增长率=收入增长率
财务政策不变
资本结构不变
负债增长率=权益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
利润留存率不变(股利支付率不变)
利润留存增长率=股利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期初股东权益
计算方法
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期初股东权益
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期末股东权益-本期净利润´本期利润留存率)
可持续增长率与实际增长率的关系
不变,相等;提高,大于;下降,小于;达到极限,只有通过增发新股增加资金,才能提高销售增长率
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的可持续增长率
经营效率不变
营业净利率不变
净经营资产周转率不变
财务政策不变
资本结构不变
利润留存率不变(股利支付率不变)
根据期初股东权益计算
可持续增长率=营业净利率´期末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期末净经营资产期初权益乘数´本期利润留存率
根据期末股东权益计算
财务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