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综摄法:开发潜在创造力的一种创新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综摄法:开发潜在创造力的一种创新方法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6. 实例分析,5. 适用范围,4. 实施应用,3. 基本特点,2. 主要内容,1. 概念含义。
编辑于2025-02-05 20:09:48综摄法:开发潜在创造力的一种创新方法
1. 概念含义
1.1. 基本概念
**综摄法(Synectics)**又称类比思考法、类比创新法、提喻法、强行结合法,它最初是1952年由美国哈佛大学水下声学研究室的教授戈登(W.J.Gordon)在心理学“垃圾箱理论”启发下发明的,后来由他的同伙普莱因斯丰富和完善的一种创新技法。这种方法是以类比思考为核心的著名创新技术。戈登认为,创新不是阐明事物间已知的联系,而是探明事物间未知的联系,因此,需要采用翻“垃圾箱”、采用非逻辑推理等方法,把那些看似无关的东西联系起来,即综摄法。
1.2. 基本要点
综摄法有两个基本要点:
使陌生的东西变得熟悉起来。
使熟悉的东西变得陌生起来。归根到底是通过联想运用类比推理来进行。
2. 主要内容
2.1. 两项基本原则
异质同化:简单说来是指把看不习惯的事物当成早已习惯的熟悉事物。在发明没有成功前或问题没有解决前,它们对我们来说都是陌生的,异质同化就是要求我们在碰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事物或问题时,要用所具有的全部经验、知识来分析、比较,并根据这些结果,作出很容易处理或很老练的态势,然后再思考用什么方法才能达到这一目的。例如,脱粒机发明前,人们通过用雨伞尖顶冲撞稻穗使稻谷脱落的设想,发明出带尖刺滚桶状的脱粒机,脱粒机是使物体分离(稻谷和稻草分开)的机械,这是利用现有知识和熟悉事物进行创造的过程。
同质异化:所谓同质异化就是指对某些早已熟悉的事物,根据人们的需要,从新的角度或运用新知识进行观察和研究,以摆脱陈旧固定的看法的桎梏,产生出新的创造构想,即可把熟悉的事物化成陌生的事物看待。例如,将热水瓶改小成茶杯大小变成保温杯,把电子表装在笔中发明出电子计时笔。
2.2. 三种类比
在具体实施上述两项原则时,采用三种类比的方法:
拟人类比法:进行创造活动时,人们常常将创造的对象加以“拟人化”。比如挖土机模拟人体手臂动作进行设计,主臂如同人的上下臂可左右上下弯曲,挖土斗似人的手掌可插入土中挖土。这种“拟人化”设计在机械设计中能从人体动作获得启发,还被大量应用在科学管理中。
直接类比法:从自然界或者已有的成果中找寻与创造对象相类似的东西,即将事物甲与事物乙直接相类比,把某一领域的事实、信息、知识和技术应用于另一领域。例如设计水上汽艇控制系统时,将其同汽车类比,把汽车上的操纵机构、车灯、喇叭、制动机构等经改革运用到汽艇上;运用仿生学设计飞机、潜艇等也是直接类比。其实施步骤如下:
研究和分析问题,明确掌握问题的内容和要求,以及解决问题的设想。
根据分析问题的结果,寻找类似事物作为问题解决的类比物。
研究类比物的机理,即研究类比物的性质、功能、原理和结构等。
在类比物理机理的启发下,构想实现与类比物激励相似的技术原理和手段,从而形成技术方案,解决问题。
象征类比法:所谓象征是一种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表现手法。在创造性活动中,人们有时赋予创造对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使它们具有独特的风格,这叫象征类比。即先用简练的词汇来表达所探讨问题的关键。例如绿色象征生命;设计咖啡馆、茶楼、音乐厅时赋予“艺术”“优雅”的象征格调等,关键在于触发由此引起的联想。
2.3. 四种模拟技巧
为了加强发挥创造力的潜能,使人们有意识地活用异质同化、同质异异化两大原则,戈登提出了四种极具实践性、具体性的模拟技巧:
人格性的模拟:这是一种感情移入式的思考方法。先假设自己变成该事物以后,再考虑自己会有什么感觉,又如何去行动,然后再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直接性的模拟:它是指以作为模拟的事物为范本,直接把研究对象范本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提出处理问题的方案。
想象性的模拟:它是指充分利用人类的想象能力,通过童话、小说、幻想、谚语等来寻找灵感,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案。
象征性的模拟:是指把问题想像成物质性的,即非人格化的,然后借此激励脑力,开发创造潜力,以获取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基本特点
综摄法作为一种创新技法,它的特点在于:由于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方面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特点,因此期望通过类比把某些事物的特点复现到另一类事物上以实现创新。这种方法能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给人以某种新启示,对创造性思维非常有裨益,但类比创新法也有其不足,它的运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类比创新法的正确运用,既需要利用心理学的许多理论,又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人的想像、直觉、灵感等非逻辑思维,因此,必须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较好地掌握。
4. 实施应用
4.1. 实施程序
戈登的综摄法:分为两步,第一步为准备阶段,把问题分解为若干小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步可称为“变陌生为熟悉”;第二步是暂时离开问题,从陌生的角度去思考,得到启发后再回到原问题上来,通过强制联想结合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步可称为“变熟悉为陌生”。
普林斯的综摄法:划分7步进行:
给定问题:由主持者说明要解决的问题。
分析:由主持者详细介绍问题的有关背景材料,现行解决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问题重新表述:与会者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重新进行表述。
整理重新表述:主持人对众多的表述经简单分析后按对问题的重要性大小排列。
远离问题:与会者采用类比方法尽力搜寻看起来无关但确有相通之处的概念、要素或方法,这是陌生化过程。
强行结合:把陌生化过程中受到的启发和类比的成果与原问题结合起来形成独创性的构想。
方案的认可:主持人就强行结合形成的初步构想讲述他的理解,以确认是否准确地表达了所提构想,与会者还可以对构想加以补充和完善。
4.2. 实施要点
讨论时最好开始先不公布议题,到有人涉及时再提出来,以有利于与会者灵感的相互激发。
这种方法不追求设想的数量,它在于设想的质量和可行性。
人格性的模拟一般不易做到,因此必须集中精力。以改善机器状况为例,人们通常难以将自己完全想成一台机器并用其感受机器状况,因为“人是人,机器是机器”的观念根深蒂固。要真正将机器人格化,必须抛弃“人与机器不一样”的观点,把机器外壳想象成人的皮肤等,从而产生新创意。
想象性和象征性的模拟方式,这两种模拟的思考方针要从“问题在童话、科幻小说中,会变成什么样呢?”的疑问开始寻求答案,这样才能符合两大原则。
4.3. 应注意的问题
模拟时要集中注意力。
综摄法的精髓是通过识别事物之间的异同,从而捕捉富有启发性的新思路,产生有用可行的创造性设想,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要确定贯彻综摄法的两大原则。
5. 适用范围
综摄法的宗旨是以已有的事物为媒介,将它们分成若干元素,并将某些元素构成一个新的设想,来解决问题。因此它的最大用处在于利用其他产品取长补短,设计新产品,以及制定营销策略等方向。
6. 实例分析
6.1. 案例:应用综摄法的直接类比创造新型屋顶
【现在要解决的问题是发明一种新型的屋顶,使房子冬暖夏凉,节约能源。其创造过程如下】:
应用其它创造技法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得到一种新型屋顶的创造设想:新型屋顶夏天呈白色,能反射光线,减少吸收热量,降低室内温度;冬天呈黑色,增强吸收热量,提高室内温度。
根据分析问题的结果,即在上述创造设想的指导下,寻找类似的事物。找到类比物是比目鱼,比目鱼躺在白色砂子上就变成白色,躺在黑色的泥地或砂子上就变成黑色。
为了应用类比物进行创造,必须研究比目鱼颜色变化的原理。经研究发现其原理是,在它的真皮深处有黑色色素,当黑色色系靠近真皮的表面时,比目鱼就为黑点所覆盖,看起来是黑色的;当黑色色素退回到色素细胞底部时,比目鱼看起来是白色。
在比目鱼颜色变化原理启发下,构想与之类似的技术原理和手段,最后得到如下技术方案:考虑制造一种埋有微小的白色小球的黑色屋顶材料,当阳光照射使屋顶发热时,小白球受热发生膨胀,使黑色屋顶变成白色;反之,当屋顶变冷时,小白球遇冷收缩,屋顶又变成黑色,从而解决了问题,发明出一种新型的屋顶,保持冬暖夏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