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许尤佳脾胃课
育儿课程笔记收获满满,很值得新爸爸妈妈学习!本思维导图主要解决新爸爸妈妈的三大疑惑:免疫力、体质、喂养方法,教新爸爸妈妈们如何健健康康地育儿!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哦!如有不足,欢迎建议和探讨!
编辑于2020-02-02 15:36:06许尤佳脾胃课
一、免疫力
1.1免疫系统
1.2免疫功能
免疫力低下
饮食
睡眠
运动
情志
免疫力过高
过敏 合理养护脾土
1.3如何判断免疫力高低
1.4 儿童免疫力特点误
3岁内免疫系统幼稚
3岁以上后血清抗体接近成人, 10岁后与成人相当,16周岁完善
误区 担心营养不够,盲目增加营养
1.5不生病的根本“正气”
人体机能活动,抗病,康复能力
1.6 帮孩子扶正气
顾护脾胃,脾胃是后天之本
提高免疫力(世卫)
合理膳食 适量运动 心理平衡 合理休息
1.7日常调护
衣:重衣温暖,多衣多寒
食:脾土受损,百病蜂起 喂养出错:过度营养,过寒凉, 过饥饱,过精细 劝食,哄食,逼食,久食
住:空气不流畅,床垫太软,枕头太高 穿太多衣服睡觉,不合理使用空调,风扇
行:错误—跑,玩太疯,晚睡,兴奋影响入睡 依据气候以及健康状况特点合理安排出行
情志受损
过敏性疾病,慢性咳嗽,多动症 抑郁症,癫痫,多发性触发症,自闭症
医疗,医药(不合理)
用抗炎的西药
医护人员滥用药
家长不合理食疗
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1.8家长需掌握育儿知识
学习医学小知识 孩子与成人不同生病病理特点 孩子生长发育规律 药物合理利用 综合运用中西医方法 孩子的合理穿着
孩子的合理饮食 居住合理布置 培养好的睡眠习惯(侧卧最佳)
善于和孩子沟通 遇物则教之 学会观察孩子的细节(情志的变化)
1.9学会治未病,孩子才会不生病
治未病
未病先防
小病防变
病后调护
小孩常见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呵护好孩子的脾胃
脾土生肺金 消化系统是呼吸系统的父母
纠正育儿误区
总担心营养不够
总给孩子喝下火凉茶
稍微生病打针
穿过多衣物(3岁下应比成人多一件,3岁后与成人一样)
调护好消化功能
合理饮食
及时助消化
三星汤
谷芽,麦芽各10g,山楂5g消食导滞 1岁下:1碗水煮成小半碗 1岁上:2碗水煮成1碗可加黄糖调味
消化不好,三星汤+素食喝2-3天 日常保健,三星汤+素食1周1次
喝后💩偏黑正常,不可天天喝,日积月累助消化
二、体质
2.1改善体质要养护好后天之本:脾胃
体质辩识
热,寒,虚,实
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
损伤脾胃:担心营养不够,穿过多,脾气差,饮食不节制
2.2孩子与成人不同的体质特点
年龄越小,差别越大
2.3究竟“儿为纯阳”还是“儿为虚寒”
孩子生理特点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学说,体秉少阳)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学说)
儿为虚寒(阴和阳均是幼稚的) 错误:孩子热气上火
脾常不足(脾胃功能是幼稚的)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2.4气虚质 :每个孩子都有的体质特点 后面气质的根本
脸色不好,青黄 活动多,易疲劳 气候变化易感冒
易积食,消化不良 容易出汗 偏食,挑食 大便先干后烂
肌肉不结实 气不足 适应能力差
常见病症:反复呼吸道感染 反复喉咙发炎 易积滞,消化不良
常见药物:益气健脾 太子参,白术,黄芪,党参
气虚的本质:虚寒
2.5阳虚质(气虚质的深化)
舌淡,胖,有齿印 脉沉,迟,弱 指纹淡红 虚胖,喜静不喜动 喜欢穿多衣物
面色咣白,清白,无光泽 声音低弱,易出汗 怕冷,喜热食 大便烂,小便频繁
常见病症:长期反复腹痛,浅表性胃炎 胃功能紊乱,遗尿,复发性口腔炎,肠系膜淋巴结炎
常见食疗药材:温阳补肾 核桃,锁阳,巴戟天,补肾脂,菟丝子 肉桂,附子,紫河车
2.6痰湿质
脸色青黄,缺少血色 胸闷,有痰咳不出 易疲倦困乏 气短懒言
易出汗,汗黏 喜食肥甘厚腻 口水粘稠
舌淡,胖,肥厚 脉滑,缓,无力 指纹沉滞 大便稀溏
调理重点:扶正,益气,健脾 运脾,祛湿,化痰
常见表现:虚胖,皮下脂肪厚 肌肉松软
常见病症:顽固性咳嗽,顽痰,哮喘反复发作 鼻塞流涕,腺样体肥大,过敏性鼻炎,肚子痛
常见食材:陈皮,茯苓,芡实
2.7湿热质
常常见表现:兴奋好动易累 多汗,汗黄染衣 脸色多油光黏腻 口干口苦
气虚质演变而来 积食困阻 痰湿入里化热 导致湿热质
大便粘滞,量不多,便干,颜色深 小便黄,量少
舌质红,舌苔黄白相间,苔腻 脉滑数 指纹紫滞 形体偏瘦 兴奋易暴躁,睡觉不安稳
常见病症:喉痹,尿路感染 外生殖器炎症 类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热 顽固性湿疹,荨麻疹,黄疸 易出现急性呼吸道感染,咽喉炎 相对难治疗
常见食疗药材:薏苡仁,白扁豆,茯苓,土茯苓
2.8阴虚质(临床减少)
神疲,躁动,睡眠不好,手舌心烫,咽干口燥
喜冷饮,能吃不长肉,瘦瘦黄黄 易出现牙龈红肿 睡觉易盗汗
舌红,瘦瘦长长,少苔,地图舌,脉细而快
体型偏瘦,性格安静,易烦躁不安稳,不耐受燥热环境
易积食,大便干,颜色深,夜寐不宁,口舌生疮
常用食疗药材 清补凉,枸杞子,石斛,麦冬,百合,沙参,玉竹
2.9气郁质
神情抑郁,精神不集中 情感脆弱,易哭闹,发脾气,烦闷,抑郁不欢
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细
体型瘦者偏多
感情脆弱,内向,易发脾气,对天气变化,空气不流通适应能力差
常见病症 癫痫,多动症,抽动症,自闭症,多动症,忧郁症 先天肾气不足
常用食疗药材:白芍,郁金,芡实,山楂,佛手
2.10"儿为虚寒"最常见根本
其他体质皆为气虚质的兼并
损伤孩子脾胃,气虚质更严重,免疫力低下,阳气低下
2.11 家长育儿误区
给孩子吃太多,长的不好;不爱吃饭,家乡追着喂; 总认为孩子容易上火,一定每天喝多少奶
合理饮食
淮山补脾阴,白术补脾气
孩子经常过敏体质,根本原因是脾胃受损,喂养不合理
2.12 脾脏本虚:气虚质的表现
脾胃功能虚弱
脾气虚
神疲乏力,气短,声音微弱,懒言 自汗,脉弱
常用药材:健脾益气,补中益气 太子参,黄芪,白术,党参
2.13 脾虚气滞
胃口不好,腹胀,排便困难
子主题
益气健脾 四君子汤: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 异功散:上面加陈皮
2.14 脾虚夹湿、夹风
脸色白,脸色萎黄 眼睑浮肿 大便稀烂 皮炎,湿疹
常用药材:健脾益气,利水渗湿 太子参/人参,茯苓,白术,茯苓,白扁豆,薏苡仁,芡实,陈皮(参苓白术散)
2.15中气下陷
脸色青黄,神疲乏力,脱肛 睡觉露睛,眼睑下垂
常用药材:补中益气汤 党参,黄芪,白术,当归,升麻 (请教专业医生量的指导)(相对安全,各5g均可)
2.16 形体消瘦
脾气虚的特点,健脾胃,充气血
常用药材 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 太子参,茯苓,白术,炙甘草 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各5g)
2.17中阳不足
手脚冰冷,经常肚子痛 大便稀溏,反复腹泻
理中汤 吴茱萸,干姜等(医生指导)
2.18 气不摄血
血不归经:鼻出血,大便出血 小便出血,皮下出血
常用药材 黄土汤,归脾汤 党参,当归,乌梅炭,藕节,熟地等煲水煲汤(5-10g)
2.19 脾胃不和
暖气,吞酸,恶心呕吐,消谷善饥 胃强脾弱(能吃但长不好等),口腔溃疡(湿热困土中焦)
常用方剂 七味白术散:太子参,白术,茯苓,炙甘草,葛根,霍香,木香 益胃汤(沙参,麦冬,玉竹,生地,桔梗) 只能煲水不能煲汤
2.20肝木过亢
注意力不集中,抽动,多动,惊厥,癫痫,性早熟
异功散 加味逍遥散:当归,白芍,白术,柴胡,茯苓,甘草,薄荷 干姜,栀子,牡丹皮(煲水)
2.21脾虚伤肺
脾土生肺金,消化系统影响呼吸系统 反复呼吸道感染(长期脾土受损)
常用方剂 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
三、喂养方法
3.1婴幼儿时期的喂养方法
婴幼儿饮食烹调 细,软,烂
营养均衡,不偏食,挑食
按需喂养 2-3个月后,逐渐增加喂奶时长
脾胃功能弱:缩短喂奶时间,增加喂奶次数
3.2每天10秒钟,判断孩子消化情况
孩子早餐后:查看口气,舌苔,大便,睡眠
舌苔:积食(舌苔厚白一层) 正常(淡红色,薄白苔)
口气:积食(口气酸臭) 正常(口气清新)
睡眠 积食(睡不安稳,翻来覆去) 正常(睡得安稳,一觉天亮)
大便:时间,次数,性状,颜色,气味
3.3消化不好的表现
倒刺,磨牙,皮疹,湿疹,荨麻疹 浅表淋巴结肿大
经常腹痛,面部白斑,山根青色,气池清紫
3.4看舌相的正确方法
舌体形状, 舌苔厚薄,颜色 舌体颜色
早餐后10-20分钟 温水漱口
自然光观看 轻张口,嘴张大 舌轻躺下唇
3.5舌与五脏六腑的关系
舌尖:心肺 舌边:肝胆 舌中:脾胃 舌根:肾
3.6舌的分类
正常舌:淡红舌薄白苔
淡白舌:气血不足,寒湿重
绛红舌:红到发暗,发紫 体内有热,堆积时间久 发烧难退
厚腻舌:舌质厚腻 白厚腻:体内有寒湿,寒痰夹滞 黄厚腻:体内有湿热,积食,入里化热 黄厚腻:小儿七星茶,四磨汤口服液 舌苔厚而干:积食,消化不好, 即将入里化热(控制饮食,消食导滞)
齿痕舌:阳气亏虚,寒湿重 舌体肥胖,舌质淡,两边有齿印 中焦脾土受损,阳气亏虚,脾虚
草莓舌:川崎病,猩红热
地图舌:胃气不足,津液受损
裂痕舌,镜面舌等
3.7孩子身体状况,反映在便便上
泡沫便:感染风寒,摄入糖分过多 增加水分,减少奶量,减少淀粉摄入 酌情选用生姜,霍香
臭鸡蛋味便:蛋白质量过多 脾土不足,消化不良 适当加水,酌情用炒三仙, 三星汤,保和口服液 适当小儿推拿(顺摩腹三分钟, 逆一分钟;清大肠经,推下七节骨) 江中牌健胃消食片,神曲牌健胃消食口服液
油性大便:呈油状,发亮
便秘、羊屎状大便 奶粉热气,脾虚,中气不足,肠道动力不足 便秘判断:是否硬结,排便是否顺畅
脸色青黄,舌体肥胖,有齿印
健脾补气:太子参,党参,黄芪,红枣,桂圆肉
小儿推拿:腹部逆时针3分钟,顺1 补大肠经100-300下 推上七节骨100-300 逆揉膊阳池100-300 补脾经100-300
四磨汤口服液
大便有奶瓣
吃太多
三星汤,炒三星
水便分离 小儿肠炎,秋季腹泻 注意用具消毒,不能吃太多太杂
血便,灰白便
3.8如何助消化
三星汤+素食
减少辅食添加,喂水
情志呵护
3.9药物助消化
保济口服液:适用于有积食又感冒(湿气重有热像)
保和口服液,保和丸
太极牌藿香正气口服液(酒精低) 伤风受凉的表现,积食等 发烧不适合
健胃消食片,神曲消食口服液 孩子有积食症状时,不适合健脾养胃 已经积食,但效果不好,脾胃功能群可用
3.10如何通过食疗提高免疫力
未病先防 原则:不滞胃碍脾
健脾养胃方
消化好,没病痛时用 中气不足导致脱肛,可以用 有夹湿夹风的情况,不适合用
适合气虚质,阳虚质体质
健脾开胃食疗方
干淮山30g 炒扁豆30g 粳米50g去核红枣15g(出锅前约10分钟) 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可不吃渣 一周1-2次适用于3岁以上
白术芡实食疗方 白术15g 瘦肉100g芡实10g 孩子消化好无病痛时食用 每次120-150毫升水, 10天内可服5次,隔天一次
花生仁粥 花生仁30g 粳米50g黄糖少量 可提升人体中焦脾土 隔天吃一次
健脾益气,补气为主 太子参,白术,淮山,芡实 黄芪,党参会助火
3岁内肠胃功能不成熟,每次最多20毫升
3.11助消化仍反复积食
白术佛手汤 白术10g 土茯苓15g 佛手6g陈皮2g瘦肉80-100g 1000-2000毫升水文火到500毫升 补而不燥,滋而不腻 每天1次,30-50毫升
3.12助消化,还老积食 炒三星
3.13气阴两虚大便秘结
白术花生大枣糖水 白术15g 大枣花生各20g冰糖少量 1500毫升煮至500,隔天吃一次
3.14肠道干燥大便秘结
糯米花生粥 糯米50g花生20粒捣烂 加水1000-2000煮烂,每周2次
适合肠道干燥
舌质偏淡,舌体肥胖 大便比较干 寒湿,湿热不适合
3.15大肠燥热大便秘结
凉瓜猪骨汤
功效:清肠通便 可用1-3天,每天一次,约50-100毫升 3岁以上
3.16消化不良烦躁不安
二芽汤 谷芽麦芽芒果核各10克(3岁以上) 谷芽麦芽各8克,芒果核10克(1-2岁) 谷芽麦芽芒果核我5克(1岁以内)
3.17肠道寄生虫烦躁不安
驱虫汤: 槟榔使君子各5克,乌梅1个瘦肉100克
每次50毫升,可连用3-5天 配合清淡饮食,不吃肥腻食物
寄生虫表现: 睡觉磨牙,面部白斑, 经常肚子痛,眼白有虫点
西药驱虫:宝塔糖,鹧鸪菜(3岁以下) 史可肠虫清(3岁以上)
3.18过度兴奋烦躁不安
灯芯花粥 灯芯花0.5克 粳米50克或者麦冬5克 清心安神,适用于心火盛,过度兴奋,睡不安
3.19预防佝偻病
胡萝卜猪肝排骨汤面加菜心 三岁以上,消化好
盐炒核桃 每天1-2次,每次5克
3.20防视力减退
菠菜羊肝汤 新鲜菠菜100克 羊肝100克
冬虫夏草炖鸡汤 冬虫夏草3-5条,鸡肉100-150克 气阴双补,补而不燥,滋而不腻
3.21防铅中毒
蒜泥海带粥
昆布海藻汤
甘草绿豆茯苓汤 甘草5克,绿豆30克 土茯苓15克 绿豆性凉,视情况而食
3.22补钙铁锌食物
补钙:250毫升牛奶,25克海带,25克虾皮 ,豆制品(偏凉性) 动物骨头(加醋文火煮), 油菜,芹菜,苹果 一天300-500毫克足够
补锌:麦芽 瘦猪肉,瘦牛肉,鱼肉,蚝肉 南瓜,茄子,核桃,花生,黑芝麻,紫菜, 牛奶,动物肝脏
补铁:新鲜连根菠菜,猪肝,糯米,花椒 瘦肉,动物血,蛋黄,红枣
3.23适合孩子虚寒体质的食材
水果:菠萝蜜,金橘,山楂,龙眼,荔枝 樱桃,大枣,杏子,桃子,杨梅,无花果 栗子,胡桃,松子,花生
性温蔬菜:韭菜,葱,洋葱,大蒜,芥兰,包菜 大芥菜,菜椒,辣椒,南瓜,五指毛桃,虫草花
荤食:鸡肉,鸡血,鹅肝,猪肝,羊肉,草鱼,鲫鱼, 黄鳝,带鱼,海参,河虾等
中药材:太子参,党参,白术,干淮山,黄芪,当归 芡实,炒扁豆,炒薏米,南杏仁,杜仲,海马,冬虫夏草,佛手,白芍,西洋参,茯苓,土茯苓,麦芽,谷芽,鸡内金,川贝母,麦冬,石斛,玉竹,百合,葛根,桑寄生,灵芝,丹参,生地,三七,益母草,夏枯草,芦根
五谷杂粮:粳米,糯米,燕麦,黑芝麻,炒扁豆,黑豆,豌豆,红豆,小麦,大麦,荞麦,番薯,马铃薯,黄豆,赤小豆,刀豆,绿豆,栗米,扁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