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羞耻感》读书笔记
这本书通过心理学视角解析羞耻感的本质与影响,帮助读者区分健康羞耻感与过度羞耻感,并从家庭、文化、人际关系等多维度探讨其成因。书中提出通过认知重构、接纳自我缺陷等治愈策略,倡导以自我关怀替代羞耻支配,实现心理健康与生活平衡!
编辑于2025-07-30 17:44:54作者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研究及学生调研经验,在本书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通过具体学习案例,为你剖析学习的核心原理,详解3种高效思维方法(结构化思维、流程思维、信息循环),解读高效学习的4大策略(记忆策略、时间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助你在学习之路上不断进阶提升!
这是一本改变你工作、生活、金钱观的人生智慧书。在书中,罗杰斯将自己的财富经验以及人生智慧通过21条法则的形式陈述给自己的女儿,如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受他人左右;学习历史、外语;真正认识自己等,旨在培养和提升年轻人关于人生、成长、金钱和财富等相关见识。年轻人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财商”,提高自身的见识,才能摆脱庸碌,实现梦想,享有富足人生!
这是一本聚焦女性自我成长与心灵觉醒的书籍,其核心理念鼓励读者突破固有认知、摆脱情绪内耗,通过内在力量的挖掘实现个人蜕变。书中提出“为自己找到热爱,找到生命的燃点”,强调在成为真实自我的过程中获得笃定感,而非单纯追求世俗成就!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作者结合个人多年教学、研究及学生调研经验,在本书中系统论述了中国中学生高效学习的底层逻辑。通过具体学习案例,为你剖析学习的核心原理,详解3种高效思维方法(结构化思维、流程思维、信息循环),解读高效学习的4大策略(记忆策略、时间策略、信息源管理、精力管理),助你在学习之路上不断进阶提升!
这是一本改变你工作、生活、金钱观的人生智慧书。在书中,罗杰斯将自己的财富经验以及人生智慧通过21条法则的形式陈述给自己的女儿,如坚信自己的想法,不要轻易受他人左右;学习历史、外语;真正认识自己等,旨在培养和提升年轻人关于人生、成长、金钱和财富等相关见识。年轻人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财商”,提高自身的见识,才能摆脱庸碌,实现梦想,享有富足人生!
这是一本聚焦女性自我成长与心灵觉醒的书籍,其核心理念鼓励读者突破固有认知、摆脱情绪内耗,通过内在力量的挖掘实现个人蜕变。书中提出“为自己找到热爱,找到生命的燃点”,强调在成为真实自我的过程中获得笃定感,而非单纯追求世俗成就!
《羞耻感》读书笔记
后记
我们很想让其他人向我们保证,保证不会抛弃我们,从而隐藏我们的羞耻感,这是一种自然的渴望,但我们必须反击这一渴望
我们必须挑战自己想要职责和羞辱我们自己的趋势
我们还得挑战那些加深我们的羞耻感的人
我们必须用其他感觉来替代羞耻感,而不只是将它消除
我们可以用荣耀、体面、自我价值和切合实际的自豪来替代羞耻感
我们可以尊重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我们可以在每个人身上看到人类的美好与善良,包括我们自己
我们希望你用这些知识帮助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其中,人们可以大胆或轻松地接受羞耻感
最重要的是,我们希望每一个人都能过上和身边人相互欣赏、相互尊重的生活
第三部分 治愈羞耻感的创伤
第十章 治愈羞耻感的创伤:理解阶段
我意识到羞耻感是我的一部分,如果我憎恨羞耻感,就是在憎恨我自己
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渐渐的用积极的自我价值感来替代过多的羞耻感
没有理解,行动将变成一盘散沙,毫无用处;没有行动,理解无法改变某个人的生活
治愈羞耻感创伤的指南
理解阶段
做到耐心,羞耻感的治愈过程缓慢
充分认识你的羞耻感
注意你对羞耻感的防御
研究羞耻感的五种来源
将羞耻感作为人类状况的一部分加以接受
行动阶段
获得帮助,你不必一个人来做这件事
挑战羞耻感
根据人性、谦逊、自主和能力的原则确定积极的目标
采取心理和实际的行动来朝着那些目标前进
经常审视你的进展
做到耐心——羞耻感的治愈过程缓慢
羞耻感涉及某人作为人类的身份认同
太多时候,由于羞耻感造成的创伤是深刻而持久的,因此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被羞辱者感觉好一些
我们不可能强迫我们喜欢或尊重自己
自我照顾是慢慢形成的
我们可以用尊严和自豪感来替代羞耻感,但只能慢慢地替代
从羞耻感中恢复过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且是不可预知的
充分认识你的羞耻感
许多人害怕这种深入内心的自我憎恨的可怕感觉,并且羞于承认他们有这些想法
治愈羞耻感需要勇气
怎样提高自己对羞耻感的认识
多读书多练习
注意观察我们的身体给我们发出的信号:脸红、看着脚下、以及突然之间失去活力、迅速的让自己感到泄气
仔细审视我们的想法,特别是我们自动地对自己进行侮辱
在行动中觉察,将自己和他人孤立起来,或者对他人敬而远之、退避三舍
觉得麻木,完美主义,尤其苛责身边的人
注意哪些较小的羞辱事件,特别是反复出现的事件
一旦我们对较小的羞辱事件提出挑战,羞辱可能变成一种习惯
注意你对羞耻感的防御
防御
否认
否认生活中的有些部分给我们带来的羞耻感,将真正的问题排除在我们的意识和感知之外,似乎我们不知道那些真正的问题存在
回避
远离别人
暴怒
将别人赶开,以便他们无法看到我们自己的缺陷
完美主义
希望借助永不犯错或者完美做好所有事来推迟羞耻感的出现
傲慢(自大和蔑视)
假装比其他人都优越,或坚持认为其他人全部充满了缺陷
出风头
公开表现我们更愿意隐藏起来的行为
为了让人相信缺陷并不会给我们带来烦恼
防御还是不防御,不管你做出任何选择,我们必须知道自己正在运用怎样的生存之策
研究羞耻感的五种来源
我们的遗传和生物学构成
我们的家庭起源
社会的期望与要求
当前的个人关系
我们自身
将羞耻感作为人类状况的一部分加以接受
和羞耻感做朋友,远比害怕或者讨厌面对它好的多
我们必须接受我们的羞耻感,这样才能发现我们对自己的爱
第十一章 治愈羞耻感的创伤:行动阶段
获得帮助——你不必一个人来做这件事
孤立是对羞耻感的一种常见反应
羞耻感激起了隐秘,通过掩盖,只会让他本人更加相信他本来就存在根本的缺陷
花时间与精神上的“至高存在着”建立或恢复联系,以便感受到人生的意义
但我们走出孤独,开始和其他人交流时,可以最好地解决这种羞耻感
我们鼓起勇气让其他人来看一看我们身上的那些自我谴责的部分,这样当人们选择包容我们时,我们渐渐获得信心,认定我们是完整的人
优秀的倾听者绝不会羞辱已经感到羞耻的人
他们会分担我们的痛苦与耻辱,与我们一道审视那种羞耻——不会让我们害怕或厌恶
每次我们感觉自己不可接受时,需要下定决心和他人联系
我们首先要承担“小风险",每次只把我们的一部分羞耻感暴露给别人
没有人能够没次都用哪个关心和同情来回应我们
我们应当记住这一点,不要指望完美。如果有一两次没能很好回应我们,也绝不能完全否定他
挑战羞耻感
如果一个人攻击他的羞耻感,反而只会增强这种感觉
安静地坐下来审视羞耻感,我们必须在内心深处轻柔但坚定地与羞耻感对话
这么做的目的是,通过将羞耻感对我们的影响力转移开,产生尊严感和健康的自豪感
我尊重和欣赏内心的羞耻感,即使它常常给我来到痛苦
我知道,羞耻感是我的一部分
但我同时还是一个有权对自己产生良好感觉的人
身为人类,我有自己的价值
我值得身边的人以及我自己给予我尊重、荣誉和尊严
我不要再过着以羞耻为中心的生活
必须多次下定决心,致力于珍视我们的自我价值,直到反复多次后,我们才会感到舒服
我们的目标不是根除羞耻感,而是将羞耻感放回适合它的位置,作为你的生活中的 一个“公民”,而不是统治一切的“国王”或“女王”
根据人性、谦逊、自主和能力的原则确定积极的目标
人性的原则
这条原则表明:每个人都属于人类
我们的目标是想办法重新回到人类社会之中
我们渴望被别人接受,渴望有人爱,我们得把那种渴望转变成积极的行动
我们必须担负起融入其他人的责任,而不是在其他人面前退缩
我们必须多次提醒自己,我们天生就有权利成为人类中的一员
我们可以对我们感觉亲近的人说“现在,我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
我们能谈谈他们吗”时,我们知道自己在遵循人性的原则生活
我们必须停止谴责自己,并且发现我们是值得爱的
一旦我们接受自己是完整的人,便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朋友
谦逊的原则
这条原则表明: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哪个人比其他人更好或更坏
人和人之间的差别(体能、智力、魅力等)并不能使任何人比别的人更好
我们根绝这条原则来行事,不会再感到比其他人更差或更好,并接受各种各样的机会来增强个人关系中的平等关系
谦虚是谦逊的一部分
谦逊是我们自己做的一个决定,目的是接受我们和他人处在平等的地位,并不比他们更好,也不比他们更差
自主的原则
这条原则表明: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责任来确定我们自己怎样生活
独立自主的生活意味着我们拥有自己的身份,代表着我们不必持续不断的取悦他人、害怕被拒绝或被抛弃
我们有足够的自信来相信,如果我们不得已一个人生活,也能做到这样生活
我们生活在一个合作的世界,致力于相互依存、共同前进
能力的原则
这条原则表明:每个人足够好,都具有足以为世界奉献他的价值和能力
当我们相信自己的能力时,我们将理解我们需要做些什么来提升技能和水平
但是,当我们过于看清我们自己的才华时,可能感到羞耻
我要挑战自我以便养成出色完成任务的习惯
当我致力于提高自己的能力时,可以用切实实际的自豪感来替代羞耻感
但我也知道适可而止
我的目标是接受“足够好”的状态,而不是事事追求完美
不完美--胜任--完美-- 健康的人意识到完美与不完美之间存在连续体
以胜任为目标,切合实际的个人标准来做好某项工作
采取心理的和实际的行动来朝着那些目标前进
我们怎样改变想法和行为,以便最终能感受到更多的人性、谦逊、自主和能力
制作表格:四条原则、做些什么、新的观念
经常审视你的进展
治愈羞耻感要有耐心,但不要忘记了羞耻感
你的审视应尽可能的具体。问自己这些问题
在最近几天我做了些什么以帮助我感受到人性?我把我的羞耻感和良好的感觉告诉了谁
我最近有没有表现的仿佛自己比其他更好或更差?我是不是又开始想着自己比其他人高级或低级
我是不是将自己视为生活的受害者?如果是,我可以做些什么,以便重新找回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有更大控制的那种感觉
我表现得胜任还是不胜任?我现在能够满足于“足够好”呢还是必须让自己做到完美
这样的问题在提醒我们,当我们用自我关怀以及对他人的尊重来替代羞耻感时,羞耻感将消失
第十二章 治愈来自原生家庭的羞耻感
审视过去与被困在过去之间是有差别的,要了解这种差别
不夸大、朋友 、决心
确定你从自己家庭中接受的关于你的缺陷的最重要信号
了解哪些羞辱的信号给我们带来的伤害最大
允许自己为上述信号造成的伤害而感到悲伤
哀伤的最后阶段是接受
用体现自我价值的新信号来挑战关于你的缺陷的旧信号
改变你的行为,使之与这些更加健康的新信号相一致
归还“借来的羞耻感”
想着原谅羞辱过你的家人,以便你从羞耻感中解脱出来
原谅既是一种态度也是一个行动框架
原谅是一件不带附加条件的礼物
第十三章 治愈当前的个人关系中的羞耻感
首先清醒地知道你在自己的重要个人关系中怎样羞辱对方
没有人轻易地放弃权利,这是一条普遍原则
注意观察你通过羞辱他人获得了什么
有时候,我比你强大是运用羞辱他人来获得权力与控制的那些人的潜台词
我比你好是从某位希望自己感到比伴侣或同事高人一等的羞辱者的潜台词
他紧盯别人的缺点
最好是你而不是我通常是羞辱别人的某人内心的秘密想法,他这么想,目的是让别人不能羞辱自己
我们不能假装自己某种程度上比其他人更强大获优秀,以治愈他们自身的羞耻感
注意观察你的羞辱行为对你自己和他人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将你的羞辱行为与你自身的羞耻感和自我憎恨的问题联系起来
下定决心不再羞辱他人,不论他们如何对你
用尊重他人的行为来替代羞辱他人的行为
注意观察一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人怎样羞辱你,以及这种伤害如何造成
面对和挑战这种直接针对你的羞辱行为
坚定而清晰的说出你的目标,准确的了解你想从其他人那里获得些什么
围绕激发你羞耻感的行为,做好列举一下具体事例的准备
直面羞辱行为时,示范你和其他人的尊重行为
首先不要羞辱任何人
在别人立即的辩护、伤害或威胁面前绝不让步
记住,你的目的不是惩罚,而是鼓励其他人改变他和以后的行为
不要指望改变会马上见效,而是预期这种改变将在长时间内逐步发生
在你和对方都完全了解你们关系找那个存在的问题之前,首先要意识到,你可能需要和他进行几次交谈
做好准备来应对你和那个人相互羞辱的话题
你必须经常告诉你的人,你不在接受他们的羞辱行为
羞辱让人恶心
是时候坚持让你生活中重要的人士做出有益于你的健康的事了
考虑摆脱依然以羞耻为中心的个人关系
致力于培育不以为羞耻为中心的关系
相互尊重的个人关系有助于治愈羞辱的创伤
坚持到底
能够坚持到底的人,是相互之间用荣誉、尊重和体面来对待对方和自己的人,也是那些不再相互羞辱的人
第十四章 治愈自我羞辱的创伤
注意那些似乎自动冒出的谴责的信号
挑战这些想法并用肯定的想法替代他们
我可以把事情做好
我很可爱
我没问题
我一定有我的长处
我是有用 的人
我存在,我很好。你必须确定对你自己以及你的世界有着坚定的信念
尊重你自己
如果我真正的尊重自己,现在我需要做些什么
庆祝你的存在:每天都提醒你欣赏自己和享受生活
我就是我:不必盯着自己的缺点或者自夸
为你自己的人生提出积极的心理形象
把你自己想象成站得笔直、眼望前方、充满尊严和力量的样子
形成几幅你自己的积极形象,以反击那些习惯性的自我羞耻的形象
最好的形象是自然冒出的形象
如果我是一只雄鹰,我不会传播或者听信关于他们的谣言
如果我是一颗橡树,即使是在困难的时候,我仍然会高昂着头颅
重塑或提升你的精神生活,为你的存在寻找积极的意义
着重关注我们的呼吸,使之更深且放松,让我们摄取更过的氧气,以此鼓励我们
轻松的冥想,祈祷或者精神想象
第十五章 帮助缺乏羞耻感的人
从缺乏羞耻感中摆脱的指导原则
接受谦逊的原则,也就是说,认识到你不必其他人更好或更差
谦逊不等于什么也不是
谦逊是可以做到的
谦逊是一种尊重人内在尊严的理念
谦逊的人不一定放弃他自己擅长的东西,也不一定假装他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有“平均水平”
他依然可以在自己做的事情上面追求卓越
真诚且不断努力的做到谦虚的生活
提升对他人的兴趣和关注
仔细的倾听他人在说什么,而不是没有耐心的试图将他人的注意力转移到你的身上
这意味着关注到你遇到的每一个人的内在尊严
《每个人的生活都值得写一部小说》欧文波尔斯特
我们全都过着有趣和令人兴奋的生活
缺乏羞耻感的人得放下关于他自己的人生小说,并且参与到他人的人生故事中
我们必须学会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人身上
我们必须乐意对他人的故事很着迷,好比对我们自己的故事也很着迷那样
发现他们优秀的品格和内在的尊严
练习隐私和谦虚,以抵消无礼
谦虚的体现了一种发自内心的平和,也就是说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并且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有信心
谦虚的人也喜欢他人某种程度的关注和欣赏
无论是台前还是幕后,都对自己的地位感到舒服和适应
练习把握分寸和尊重地对待他人
分寸的把握和慎重是对谦虚与隐私的补充
书籍信息
作者
[美] 罗纳德·波特-埃夫隆
罗纳德以前当过大学教授,后来专攻成瘾障碍的治疗以及愤怒和怨恨的咨询
[美] 帕特丽夏·波特-埃夫隆
一位家庭治疗师,也是一位个人和团体治疗师,主要帮助受药物依赖影响的家庭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 2018-3
相关书籍推荐
《恰如其分的自尊》
《让时间治愈一切》
《精神问题有什么可笑的》
引言 羞耻的定义
它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信念,感到羞耻的人相信,自己身为人类,存在着一些根本的缺陷
羞耻与内疚还有一些重要的差别
羞耻涉及某个人做人的失败,感到羞耻的人认为自己基本上在做人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感到羞耻的人通常受到自身缺点的困扰
深感羞耻的人害怕被抛弃
羞耻感表现在生理上的反应多的多
而内疚则指向做事的失败,感到内疚的人觉得自己做错了某件事情,必须纠正
深感内疚的人则注意到他们的违规
心生内疚的人担心受惩罚。内疚感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
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你欣赏自己,并且认为自己是能够对这个世界做出某些重要贡献宝贵的人
第一部分:了解羞耻感
第一章 羞耻:整个自我的失败
羞耻是一种遍布全身的痛苦感觉
确定的和强烈的生理反应、不舒服的想法、麻烦的行为、以及精神上的折磨
羞耻的生理构成
自己越来越小,别人越来越大,试图通过让自己感到渺小来保护自己
觉得自己像个小孩
很想变成完全的隐形人,不在他人的审视之下
羞耻的想法
心理过程,想法:我有缺点、我很脏、我不胜任、我没人要、我活该被抛弃、我软弱、我坏、我可怜、我一文不值、我活该被人批评、我觉得可耻
有瑕疵、很蹩脚、是个错误、出了纰漏
不干净、很丑陋、不整洁、有污秽、令人恶心;不够好、不称职、不聪明、毫无用处;不被人爱、不被人欣赏、不受人珍惜
被遗忘、不被人爱、被留下;渺小、无能、孱弱、无力;可怕、可憎、邪恶、可鄙视;卑鄙、悲惨、不重要;毫无价值、无足轻重、不被注意、毫无意义
谴责、反对、毁灭;窘迫、丢脸、受辱、不光彩
很有规律的产生这些想法
负面想法
羞耻的行为
麻痹,无力做任何事,被困住,开始打击自己
精力衰退,觉得自己更加渺小软弱无力,精疲力尽
逃避现实,渴望逃离,宁愿独处的极为隐秘的人
回避,精心设计面具来掩盖他们真实的自我,情绪上冷漠
完美主义,无法承受做人的压力无法承受自己任何方面的不足
苛责他人,对其他人都求全责备
急于指出身边的人的缺点,他可能需要这种优越感,以免被淹没在自卑感之中
暴怒,在言语或身体上都虐待他人,他们通过攻击他人的个性,来防卫他们自己脆弱的身份感
羞耻感:一场精神危机
羞耻感涉及整体做人的失败
感到羞耻的人相信,他本来就是个错误
内心十分空虚
羞耻的感觉让我们对自己形成的痛苦想法和态度,通常都不是真实的
第二章 好的羞耻感
我们产生羞耻感的同时,内心还会发出一些重要的信号
当我们不断提高倾听这些重要信号的能力便是在建设性地运用我们的羞耻感
重要信号
你没有马上实现你的目标
你是不是可以做点别的事情,以便感觉更好一些
现在的你感到被别人看穿了,觉得很脆弱
你一定要让自己能信任这些人
你觉得你并不是足够好
你现在到底怎么了
倾听自己的羞耻感并对其采取行动而不是逃避的人,最终将对自己的感觉更好一些
和羞耻感交朋友,其回报是逐渐变得更有自尊感
好的羞耻感和自知
羞耻感是很好的老师
更好的了解自己和他人
感到羞耻的人是自知的
仔细审视自己,利用这些观察来改变自己的言行
要让羞耻感有益,必须勇敢的面对
羞耻感并不一定是一种永恒的状态
好的羞耻感和个人的关系
羞耻感可以激 发个人改变
令人羞耻的模式可以被纠正
好的羞耻感作为生活的指南
好的羞耻感与幽默感如影随形
用羞耻感来提升我们对个人关系的认识
从好到不好再到好,是一个过程,一个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第三章 过度的羞耻:以羞耻为中心的人
世界上没有人必须永远生活在羞耻感之中
这个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有足够的生存空间,并不存在所谓的下等人
以羞耻为中心的人对他们自己及其苛责
以羞耻为中心的人还有着高度的自知
对批评超级敏感,对丢脸保持警惕
以羞耻为中心的人可能无意中寻找那些确认其羞耻感的关系
羞耻螺旋、旋涡
深陷羞耻感的人的生存之策
否认
生活在表象的世界,他会不顾一切的保护自己作为好人的形象即使那意味着忽视现实
回避
他们与别人之间的接触对他们来说十分痛苦,当人们感到自己暴露无遗和脆弱无助时,逃避是正常的反应
想尽办法降低自己的被关注度
避免遭到他人的评判,并因而被羞辱
暴怒
暴怒可以把别人赶开,从而保护了羞耻者内心的羞耻不被人发现
暴怒切断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深深陷入自己一手造成的孤独世界
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陷入了一种只输不赢的境地
不论他们多能干,都不觉得自己已经走出了羞耻,因为他不知道如何来认定自己是一个有缺陷的好人
傲慢
自大或蔑视
自大是夸大自我价值
藐视是贬低别人
自大的人用自负和虚弱来填满自己的内心,从而将自己的羞耻感藏起来,不让自己和其他人看到
心怀藐视的人会想方设法的打击他人,让他们觉得软弱、无能和可耻
这种人通过将羞耻感转到别人身上从而为自己的羞耻设防
出风头
他们讲自己的困窘和丢脸转变成公开的炫耀,以便自己在早期的羞耻经历中生存下来
经常与过度羞耻相联系的严重问题
羞耻感和害怕被抛弃
极力取悦他人,响应别人,他们的价值取决于他们从外人那里获得对自己的批评和表扬
自我忽视、自我虐待和自我破坏
自我忽视是忽略自身的需要,不看医生、不顾自己的外表美丑等
表现出一种消极的自我憎恨
自我虐待是建立伤害自己的关系
自我破坏是伤害自己的方式
他认为自己不值得拥有任何积极的东西因而破坏自己成功和幸福的机会
对自己感到愤怒不给自己留成功的空间
羞耻他人的渴望
是一种威胁
有时为了生存
欲罢不能的/深深上瘾的行为
上瘾的人随着瘾性的加深而越发感到羞耻
性羞耻
每个人都有权对他们的性产生良好的感觉
第四章 缺乏羞耻感
缺乏羞耻感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宇宙”
毫无羞耻的骄傲
冷漠的对待别人,只对表扬热情,对其他任何评论都冷漠
无礼与缺乏审慎
谦虚的人似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严
他不需要吹嘘自己,也不想要或者需要别更多的关注自己。缺乏羞耻感的恰恰相反
缺乏羞耻感妨碍了胜任和熟练
健康的羞耻感是一种对不足之处的发自内心的感觉,他可以用健康的自豪感来纠正和替代
缺乏动机综合征
第二部分 羞耻感的众多来源
第五章 羞耻感的根源
羞耻感的来源
在亲密关系中发现的羞耻感的生物学根源
羞耻感和家庭起源
当前的令人羞耻的个人关系
激起羞耻感的社会压力
自我羞辱的成年人
生物学根源
孩子在生物学上具有产生羞耻感的倾向
羞耻感是从两岁前的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中产生的
当孩子在设法追求独立性和吸引父母的积极关注这两个方面遇到困难时,可能倍感失败,从而产生羞耻感
羞耻:一中普遍的情绪
当过多的快乐在社会上不被人接受或者会让某个人感到极其脆弱等情况出现时,需要压抑一下人们的热情
羞耻感暂时地使人们相互之间脱离了关系
在过于刺激的场面下,他也可能通过中断眼神交流来“降低场面的热度”
羞耻感和生物化学因素导致的抑郁症
内疚的感觉也与抑郁症相关
具有羞耻倾向的人一旦变得抑郁,会攻击他们自己的个性和品质
自杀是对自己一无是处的感觉的终极回应
深感羞耻的想法和感觉不可能通过谈话来消除,需要通过要务来治疗
儿童早期的羞耻感
羞耻感大约在两岁时形成,那个年纪的孩子正在努力的争取独立
在孩子形成清晰的自我感觉之前,不会产生羞耻感,只有意识到别人和他是分开的独立的,他才会感到别在评判他
只有知道可能被遗弃,才会害怕被遗弃
自主权对羞耻和怀疑的发育危机
这种对抛弃的恐惧,可能是羞耻感的核心
羞耻的人觉得他会被抛弃,因为自己并不是足够好,不值得留着父母身边
也有助于孩子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渐渐的,他将了解到他足够重要可以获得其他人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并不是时刻都被其他人关注
有些人自高自大,有些人情绪上未能发育成熟
他们没有上过人性这一课,不知道他们并不会比别人更好,也不会比别人更差的这个事实
在孩提时代,我们需要理解两个重要的事实
仅仅因为我们是独一无二的人,我们值得其他人的关注
我们不可能时刻都获得他人的关注,而是必须和别人一同共享那种关注
第六章 在羞耻中长大:羞耻感及家庭起源
有缺陷的信号
五类对孩子的伤害尤其严重
你不好
你生来就是有缺陷的,永远改变不了
自己的出生就是个错误,得向全世界道歉,看不到自己存在的理由
你不够好
勉强被接受,但不能完全被接受
内心的绝望,永远不能做到足够好赢得爱或尊重
你不属于这里
对非语言的否定极为敏感
无法将自己的感觉用语言表达出来
觉得自己在家是个陌生人急切的想让家人接受自己,但不知道怎么做
你不值得爱
运用对被抛弃的恐惧来控制孩子
突然离去和拒绝跟孩子说话的方式来否定孩子,几分钟的沉默像是永远
你不应当存在
会让孩子心灰意懒,陷入绝望
成年的自杀是对羞辱孩子的父母的一种忠诚行为的表现
父母的拒绝:抛弃、背叛、忽视和冷漠
背叛,不兑现承诺,孩子将产生背叛的体验
无法相信别人最后不会拒绝自己
抛弃,觉得非常孤独,因为他不属于任何人
忽视,毫无价值,什么都不是
冷落,觉得乏味,和别人比较时觉得自己黯淡无光
身体的虐待和性虐待
身体虐待时常常被轻蔑对待,体验到丢脸的感觉,因为他他软弱了,没办法逃过打骂
性虐待严重损害人们的性省份感
保守秘密:维护家庭的形象
担心的是名誉
谁能对一个永远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的家庭感到自豪呢
第七章 当前令人羞耻的个人关系
如何分辨你陷入了以羞耻为中心的关系
特点:对人过于苛刻
利用对方每一次错误来证明自己的优越,对对方的智商、常识和神智健康提出怀疑来打击对方的独立性
强调别人的弱点尽可能的贬低对方,以便使自己感觉更好
健康的关系
相互尊重的基础之上
每个人都相互欣赏,敬重对方,觉察自己的善意,并且帮助创造那种善意
建立积极的个人关系,对自己和他人感到自豪
羞耻的征兆
难以看着这个人
这个人的出现让我们觉得自己非常渺小软弱脆弱不堪。相处时间越长越感觉糟糕
自己缺点太多,不值得被爱,以至于到了不配获得别人尊重的地步,自我羞辱的想法加深了我们的羞耻感
通过羞辱别人获得的权力
羞辱感和暴力一样
相互羞辱的个人关系
双相的羞辱,羞辱用来作为这场比赛的武器
双方的信任被摧毁了
在非亲密的个人关系中 的羞耻感
具有经常性和反复性的特点
第八章 文化中的羞耻
以成就为导向和羞耻感
健康的竞争包含了自尊以及对他人的权利和能力的尊重
从众以及聚焦形象和外表
在安全的环境中向别人透露我们的问题。如果总是担心自己的形象,只会增加羞耻感
偏见和歧视加剧羞耻感
欣赏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让别人知道我们想去探索他们是什么人,而不是根据外表或者先入为主的错误想法来评判他们
大声反对我们看到的耻辱现象
更好的理解我们能够怎样融入被羞辱的群体,并接受社会羞辱对我们的影响
辨别社会羞耻,而不制造社会羞耻
机构的羞耻
工作场所
人们的工作可以成为深入内心的尊严和荣誉的来源
教堂
尊严
第九章 我们怎样羞辱自己
自我羞辱作为“自动冒出的”想法
思考习惯
自我憎恨自我厌恶,“当然......
习惯性的回避和孤立
活力逐渐丧失,回避
不完美主义
不相信自己足够好,好到能把工作漂亮的完成
即使是微不足道的错误也证明了他们的无能
他们看到的成功能始终是短暂的,可能转瞬即逝,羞耻感始终没有远离他
羞耻感和内心深处的自我憎恨
这个人的灵魂深处有个黑洞,将他的美好永远的吸走了,留下了厌恶和蔑视的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