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CPA-财务管理 第一章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 企业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内容,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第四节 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
这是一篇关于第二章 存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第二节 发出存货的计量,第三节 期末存货的计量,第四节 存货的清查盘点“待处理财产损溢”,注会:小结:1.理解存货的定义2.掌握存货的性质与确认条件3.掌握存货的初始计量4.掌握存货发出的计量(含优缺点)计量方法、存货成本的结转】。
这是一篇关于第一章 总论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第一节 会计概述,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和会计基础,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共8项),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第五节 财务报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CPA战略风险管理、战略实施
substantive procedures
初级会计实务第一章
会计科目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第六章 合同的保全
固定资产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存货
初级会计实务思维导图
应收及预付款项
第一章 财务管理基本原理
第一节 企业组织形式和财务管理内容
一、企业组织形式
合伙企业
非法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满2人应解散;无限、有限;
公司制企业
法人;有限责任公司1-50人,股份有限公司2-200人;无限存续;有限债务责任;双重纳税;代理问题突出;筹资容易;股权易转让;
个人独资企业
非法人;一个自然人;受制于业主的寿命;无限责任
二、财务管理主要内容
长期投资
主体:公司
对象:经营性长期资产,流动资产、金融资产不属于;对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的投资属于经营性投资;
方式:直接投资,不含间接投资(证券投资)
目的:获取经营活动所需的实物资源
长期筹资
对象:长期资本(权益资本、权益负债资本)
方式:直接筹资(股票、债券),也可间接融资(银行、融资租赁)
目的:满足公司的长期资本需要
主题(内容):1.资本结构决策;2.筹资方式决策;3.股利分配决策
营运资本管理(短期财务决策)
营运资本投资管理
营运资本筹资管理
第二节 财务管理的目标与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一、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利润最大化
缺点: 1.没有考虑利润的取得时间;(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所获利润和投入资本额的关系; 3.没有考虑获取利润和所承担风险的关系
(二)每股收益最大化
缺点: 1.没有考虑每股盈余的时间;(时间价值) 2.没有考虑风险
(三)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 (本书观点)
衡量: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 股东权益的市场增加值=股东权益的市场价值-股东投资资本
其他表述: (1)股价最大化:反映资本和获利的关系;假设股东投资资本不变,股价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最有同等意义。 问题: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交易也会影响股价,但不影响股东财富 (2)企业价值最大化:假设股东投资资本和债务价值不变,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增加股东财富具有相同的意义 企业价值=债务市场价值+股权市场价值
二、利益相关者的要求
所有者(股东)
目标:股东财富最大化
经营者
目标:报酬、闲暇、风险 与股东冲突的表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 协调方法:监督(信息)、激励(分享)【最佳的方法:监督成本、激励成本和偏离股东目标的损失之和最小的方法】
债权人
目标:本利求偿权 与股东冲突的表现:违约、投资于高风险项目 协调方法:契约限制、终止合作
其他利益相关者
合同利益相关者(客户、供应商、员工)
非合同利益相关者(社区、工会组织)
第三节 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一、财务管理的核心概念
货币时间价值(第三章)
风险与报酬(第三章)
二、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
现金流量理论(基础)
价值评估理论(核心)
投资组合理论
资本结构结论
第四节 金融工具与金融市场
金融工具的类型
含义: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约。
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
种类:按收益特征分类:
固定收益证券:收益与发行人的财务状况相关程度低 (固定利率债券、浮动利率债券、优先股、永续债)
权益证券:收益与发形人的财务状况相关程度高 (普通股)
衍生证券:价值依赖于其他证券 (可转换债券、期权和认股权证)
金融市场的类型
1.依据所交易的金融工具的期限
货币市场:小于1年,报酬率低,风险较小, (短期国债、可转让存单、商业票据、银行承兑汇票等)
资本市场:大于1年,报酬率高,风险较大, (股票、公司债券、长期政府债券和银行长期贷款)
2.按照证券不同属性
债务市场
股权市场
3.按照所交易证券是否初次发行
一级市场
二级市场
4.按照交易程序
场内交易场所
场外交易场所
金融市场的功能
基本功能
资金融通功能
风险分配功能
附带功能
价格发现功能
调解经济功能
节约信息成本
资本市场效率
(一)资本市场效率的意义
1.有效资本市场的含义
资本市场上的价格能够同步地、完全地反映全部的可用信息 有效的外部标志:一是证券的有关信息能够充分地披露和均匀地分布,使每个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内得到等质等量的信息;二是价格能迅速地根据有关信息变动,而不是没有反应或反应迟钝。
2.资本市场有效的基础条件
理性的投资人 假设所有投资人都是理性的,当资本市场发布新的信息时所有投资者都会以理性的方式调整自己对股价的估计
独立的偏差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并不要求所有投资者都是理性的
套利 资本市场的有效性并不要求所有的非理性预期都会相互抵消,有时他们的人数并不相当,市场会高估或低估股价
3.有效资本市场对财务管理的意义
(1)管理者不能通过改变会计方法提升股票价值
(2)管理者不能通过金融投机获利
(3)关注自己公司的股份是有益的
4.市场有效性的理论研究
(二)资本市场效率的程度
无效市场:股价不反映任何信息
弱式有效资本市场:只反映历史信息
半强式有效资本市场:不仅反映历史信息,还能反映所有的公开信息的市场
强式有效资本市场:不仅能反映历史和公开的信息,还能反映内部信息的市场;无法获得超额收益
交易策略:利用股价中不包含的信息获取超额收益
(三)有效资本市场的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