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华酒典》
《中华酒典》第四卷带你深入探索酒的千年文化,从酒与养生的奥秘到名酒鉴赏的艺术,从酒器的演变到酒的鉴别技巧,无不展现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书中不仅收录了酒令大观、酒与文学的深厚渊源,还细述了名人与酒、酒吧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你是酒文化的爱好者,还是科学饮酒的实践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酒道。让我们一起品味酒的境界,感受酒的功能,领略酒的工艺,追溯酒的起源,体验酒的诱惑。
编辑于2025-03-17 10:56:21《中华酒典》第四卷带你深入探索酒的千年文化,从酒与养生的奥秘到名酒鉴赏的艺术,从酒器的演变到酒的鉴别技巧,无不展现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书中不仅收录了酒令大观、酒与文学的深厚渊源,还细述了名人与酒、酒吧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你是酒文化的爱好者,还是科学饮酒的实践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酒道。让我们一起品味酒的境界,感受酒的功能,领略酒的工艺,追溯酒的起源,体验酒的诱惑。
游说之道,谈判之法,《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鬼谷子及其门徒所著的一本军事著作。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
《数学思维》,以下厨为例,带你了解什么是数学思维,建议给孩子讲一讲,对学习数学有帮助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中华酒典》第四卷带你深入探索酒的千年文化,从酒与养生的奥秘到名酒鉴赏的艺术,从酒器的演变到酒的鉴别技巧,无不展现中华酒文化的博大精深。书中不仅收录了酒令大观、酒与文学的深厚渊源,还细述了名人与酒、酒吧文化的独特魅力。无论你是酒文化的爱好者,还是科学饮酒的实践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你的酒道。让我们一起品味酒的境界,感受酒的功能,领略酒的工艺,追溯酒的起源,体验酒的诱惑。
游说之道,谈判之法,《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纵横家鬼谷子及其门徒所著的一本军事著作。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
《数学思维》,以下厨为例,带你了解什么是数学思维,建议给孩子讲一讲,对学习数学有帮助
《中华酒典》
一、 第一卷
I. 中华酒史
1. 酒之杂说
1.1. 灵性之物
1.2. 快乐之源
1.3. 争议千年
1.4. 别名雅号
1.4.1. 欢伯
1.4.2. 忘忧物
1.4.3. 杯中物
1.4.4. 钓诗钩、扫愁帚
1.4.5. 曲蘖
1.4.6. 曲生、曲秀才
1.4.7. 春
1.4.8. 浆
1.4.9. 椒浆
1.4.10. 醑
1.4.11. 醍醐
1.4.12. 流霞
1.4.13. 玉液
1.4.14. 绿蚁
1.4.15. 绿醽
1.4.16. 香蚁
1.4.17. 白堕
1.4.18. 天禄
1.4.19. 壶觞
1.4.20. 壶中物
1.4.21. 清圣、浊贤
1.4.22. 青州从事、平原督邮
1.4.23. 狂药
1.4.24. 酒兵
1.4.25. 般若汤
1.4.26. 黄汤
1.4.27. 迷魂汤
1.5. 酒字集注
1.5.1. 用于酿酒的字
1.5.1.1. 酉甚-麴也
1.5.1.2. 酉豖-麴生衣也
1.5.1.3. 酴-酒母也
1.5.1.4. 酿-酝也,作酒约酿
1.5.1.5. 醴-酒,一宿成也
1.5.1.6. 醪-汁滓酒也
1.5.1.7. 酪-乳浆也
1.5.2. 用于形容酒质的字
1.5.2.1. 醹-厚酒也
1.5.2.2. 酉农-厚酒也
1.5.2.3. 酷-酒味厚也
1.5.2.4. 醰-酒味苦也
1.5.2.5. 酏-黍酒也,一曰甜也
1.5.2.6. 酸-酢也
1.5.2.7. 醨-薄酒也
1.5.2.8. 酾-下酒也
1.5.2.9. 醍-清酒也
1.5.2.10. 醠-浊酒也
1.5.2.11. 酉监-泛齐行jiu酒也
1.5.2.12. 酉木-酒色也
1.5.2.13. 酉巳-酒色也
1.5.2.14. 酉京-杂味也
1.5.2.15. 醝-白酒
1.5.2.16. 醙-甚白
1.5.3. 用于饮酒的字
1.5.3.1. 酌-盛酒行觞也
1.5.3.2. 酉匀-少少饮也
1.5.3.3. 醵-合钱共饮
1.5.3.4. 酬-主人进客也
1.5.3.5. 酉从曰-客酌主人也
1.5.3.6. 䤉-饮酒俱尽也
1.5.3.7. 釂-饮酒尽也
1.5.3.8. 酉区-私宴饮也
1.5.4. 用于饮酒后感觉的字
1.5.4.1. 酣-酒乐也
1.5.4.2. 酖-乐酒也
1.5.4.3. 醅-醉饱也
1.5.4.4. 酲-病酒
1.5.4.5. 醺-醉也
1.5.4.6. 酩-酩酊醉也
1.5.4.7. 酗-病症也
1.5.4.8. 醒-醉解也
1.5.5. 用于流通的字
1.5.5.1. 酤-一曰卖酒
1.5.6. 用在政府管理上的字
1.5.6.1. 酺-王德布大饮酒也。赐名共饮
1.5.7. 用于婚礼上的字
1.5.7.1. 醮-冠娶礼祭,以酒祭神
1.5.8. 酒字新发展
1.5.8.1. 醇-含羟基(OH-)的有机物也
1.5.8.2. 酯-含有机酸(R-COO-R')的有机物也
1.5.8.3. 醛-含有机酸(R-CHO)的有机物也
1.5.8.4. 酮-含有机酸(R-CO-R')的有机物也
1.5.8.5. 酵-微生物作用也
1.6. 特殊酒品
1.6.1. 黑马酒
1.6.2. 蒙汗药酒
1.6.3. 千日酒
1.6.4. 鸩酒
1.6.5. 乌蛇酒
1.6.6. 消肠酒
1.6.7. 咂酒
1.6.8. 冰酒
1.6.9. 无醇啤酒
2. 酒的起源
2.1. 酒是一种最为奇特的社会生活消费资料
2.2. 人类对酿酒事业的贡献
2.2.1. 人类发现酒,为其繁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2.1.1. 考古发现,中国先人发现酒距今4000~5000年
2.2.1.2. 据古今文献推测,中国先人大规模酿酒兴起于原始社会末期,大约在3000~4000年之间
2.2.2. 人们开始造酒
2.2.2.1. “秽饭生酒”的偶然所得,激起先民的跃跃欲试
2.2.2.2. 杜康偶得“秽饭酒”
2.3. 科学的见证使酒源奥妙破解
2.3.1. 非洲原始森林现状为“自然生酒”提供了“活化石”
2.3.2. 科学发掘为“自然生酒”提供了有力佐证
2.3.3. 古文献为“自然生酒”提供科学证明
2.4. 美丽的神话传说给酒源的奥妙增光添彩
2.4.1. 上天造酒说
2.4.2. 猿猴造酒说
2.4.3. 仪狄造酒说
2.4.4. 杜康造酒说
3. 酒的演变
3.1. 原始先人模仿“自然生酒”
3.2. 殷商以“蘖”为曲酿制浊酒
3.3. 西周人创造压榨法酿制清酒
3.4. 宋代以“煮酒法”使酒品更加醇美
3.5. 元代创“蒸馏法”,酿酒术实现革命性变革
4. 历代名酒
4.1. 秦汉之前酒醇香
4.1.1. 商代
4.1.1.1. 以黍米为原料的黄酒
4.1.1.2. 以稻米为原料的甜酒
4.1.1.3. 以黑黍加郁金香合酿的香酒
4.1.2. 周代
4.1.2.1. 春酒
4.1.2.2. 五齐酒
4.1.2.2.1. 泛齐
4.1.2.2.2. 醴齐
4.1.2.2.3. 盎齐
4.1.2.2.4. 醍齐
4.1.2.2.5. 沉齐
4.1.2.3. 事酒
4.1.2.4. 昔酒
4.1.2.5. 清酒
4.1.3. 春秋战国
4.1.3.1. 缩酒
4.1.3.2. 楚人
4.1.3.2.1. 酎酒
4.1.3.2.2. 桂酒
4.1.3.2.3. 冰拔冷酒
4.1.3.3. 黍醅
4.2. 两汉美酒润人心
4.2.1. 百末旨酒
4.2.2. 洪粱酒
4.2.3. 宜城醪
4.2.4. 麦酒
4.2.5. 金浆酒
4.2.6. 椒酒
4.2.7. 司湎酒
4.3. 魏晋琼浆诱人狂
4.3.1. 粱米酒
4.3.2. 桑落酒
4.3.3. 和酒
4.3.4. 夏鸡鸣酒
4.3.5. 柏酒
4.3.6. 屠苏酒
4.3.7. 九酝春酒
4.3.8. 擒奸酒
4.3.9. 菊花酒
4.3.10. 山阴甜酒
4.4. 盛唐美酒甲天下
4.4.1. 若下
4.4.2. 土窟酒
4.4.3. 石冻春
4.4.4. 梨花春
4.4.5. 老春
4.4.6. 松醪春
4.4.7. 粷米春
4.4.8. 富水
4.4.9. 郎官清、阿婆清
4.4.10. 三勒浆
4.4.11. 武陵崔家酒
4.4.12. 五云浆
4.4.13. 桂花醑
4.4.14. 五酸酒
4.4.15. 葡萄酒
4.4.16. 石榴酒
4.4.17. 竹叶酒
4.4.18. 新丰酒
4.4.19. 黄醅酒
4.4.20. 西市腔
4.4.21. 宜春酒
4.4.22. 灰酒
4.5. 五代两宋佳酿多
4.5.1. 武陵桃源酒
4.5.2. 瑞露酒
4.5.3. 白羊酒
4.5.4. 洞庭春色
4.5.5. 冰堂酒
4.5.6. 金丝酒
4.5.7. 醇碧
4.5.8. 蜜酒
4.5.9. 蜒酒
4.5.10. 万家春
4.5.11. 梅酝
4.5.12. 罗浮春
4.5.13. 苏合香酒
4.5.14. 辛秀才酒
4.5.15. 雪醅
4.5.16. 凤州酒
4.5.17. 凤曲法酒
4.6. 元朝异军突起酒尤烈
4.6.1. 艾酒
4.6.2. 投脑酒
4.6.3. 送花酒
4.6.4. 杏花村酒
4.6.5. 村酪酒
4.6.6. 驻色酒
4.7. 明代继往开来佳酿多
4.7.1. 金华酒
4.7.2. 饼子酒
4.7.3. 金盆露酒
4.7.4. 古井贡酒
4.7.5. 景芝高烧
4.7.6. 逡巡酒
4.7.7. 姜酒
4.7.8. 珍珠酒
4.7.9. 五香烧酒
4.7.10. 秋露白
4.7.11. 茵陈酒
4.7.12. 茉莉酒
4.7.13. 葛蜀酒
4.7.14. 三白酒
4.8. 满清美酒放异彩
4.8.1. 沧州酒
4.8.2. 莲花白
4.8.3. 玫瑰露
4.8.4. 京庄
4.8.5. 双沟大曲酒
4.8.6. 洋河大曲酒
4.8.7. 惠泉酒
4.8.8. 百花酒
4.8.9. 橘酒
4.8.10. 花雕
4.8.11. 压房酒
4.8.12. 红娘过缸酒
4.8.13. 短水
4.8.14. 双头、半红酒
4.8.15. 丁香酒
4.8.16. 松江三白
4.8.17. 广东冬酒
4.8.18. 庚申酒
4.8.19. 瓮头春
4.8.20. 韬光酒
4.8.21. 阳鸟酒
4.8.22. 百益酒
4.8.23. 合欢花酒
4.8.24. 啤酒
4.8.25. 鬼子酒
4.9. 兄弟民族酒独特
4.9.1. 酥理玛
4.9.2. 奥崩酒
4.9.3. 布朗族翡翠酒
4.9.4. 朝鲜族的麻苛列
4.9.5. 刺梨酒
4.9.6. 水酒
4.9.7. 姑待酒
4.9.8. 泡酒
4.9.9. 果酒
4.9.10. 紫米酒
4.9.11. 醉酒
4.9.12. 米酒
4.9.13. 拉酒
4.9.14. 糜子酒
4.9.15. 焖锅酒
4.9.16. 马奶酒
4.9.17. 米酒
4.9.18. 窨酒
4.9.19. 蒸酒
4.9.20. 配制酒
4.9.20.1. 葡萄酒
4.9.20.2. 青稞酒
4.9.20.3. 萨林阿日喀
4.9.20.4. 烧酒
4.9.20.5. 树头酒
4.9.20.6. 水酒
4.9.20.7. 佤族“布来隆”
4.9.20.8. 杨林肥酒
4.9.20.9. 彝族的鸡蛋酒
4.9.20.10. 彝族辣白酒
4.9.20.11. 彝族小锅酒
4.9.20.12. 子主题
5. 名酒传说
5.1. 茅台国酒-国色天香
5.2. 五粮华冠-八方扶宴盏,还醉五粮香
5.3. 杏花汾酒-杏花村里酒如泉
5.4. 泸州老窖-夸口无字
5.5. 西凤朝阳-酒香醉蜂蝶
5.6. 董酒典藏-为惜清凉好呼酒
5.7. 古井岁贡-酒中牡丹
5.8. 九九女儿红-越女作酒酒如雨,春糟夜滴珍珠红
5.9. 张裕望重-葡萄美酒夜光杯
5.10. 龙岩沉缸-清泉已逝,盛名犹存
5.11. 沱牌绵长-射洪春酒寒仍绿
5.12. 洋河品味-旱闻佳酿出洋河,一饮琼浆发浩歌
5.13. 双沟醉猿-使君半夜分酥雨,惊起妻孥一笑哗
5.14. 事事全兴-到底美人颜色好,造成佳酿最熏人
5.15. 衡水老白干-三香萦绕久不绝
5.16. 文君当垆-一曲凤求凰,千载文君酒
5.17. 武陵老酱-千秋澄碧湘江水,巧酿香醪号武陵
5.18. 伊川杜康-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19. 二郎古蔺-蜀中尽道多佳酿,更数郎酒回味长
5.20. 三花清爽-三花香飘云天外,八仙醉卧烟霞中
5.21. 习酒蕴奇-汉家枸酱知何物,赚得唐蒙习部来
5.22. 清酒芬芳-青溪酒三滴,滴滴醉人
5.23. 河套王风-黄河文化育中华,河套美酒香万家
5.24. 四特琼浆-琼浆玉液迷人醉
5.25. 宝丰祖传-春风着人不觉醉,快卷更须三百杯
5.26. 张弓射雕-勒马回头望张弓,浓香酒味阵阵冲
5.27. 天造汤沟-南国汤沟酒,开坛十里香
5.28. 白云浩瀚-往事越千年,陈酿白云边
5.29. 刘伶朦胧-中山千日酒,饮之千日醉
5.30. 扳倒老井-扳倒井美酒,王者风尽显
5.31. 枝江润舌-川酒烈、鄂酒香,又烈又香数枝江
5.32. 白沙细玩-莫问牧童问酒家,乘车策马赴白沙
5.33. 太白仙邦-一滴太白酒,十里草木香
5.34. 即墨老酒-飘香万里,名扬九州
5.35. 湘西酒鬼-酒鬼饮湘泉,一醉三千年
5.36. 景芝思味-景芝酒名扬,沾唇思故乡
5.37. 兰陵醉乡-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5.38. 桂花飘香-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
II. 古今酒事
1. 酒史记载
1.1. 夏商周时期
1.2. 春秋战国时期
1.3. 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
1.4. 隋唐五代时期
1.5. 宋辽金元时期
1.6. 明代的记载
1.7. 清代的记载
2. 酒的工艺
2.1. 历史渊源与发展
2.1.1. 初创期
2.1.2. 形成期
2.1.3. 发展期
2.1.4. 成熟期
2.2. 中国古代黄酒爹酿造
2.2.1. 概述
2.2.1.1. 黄酒酿造原料
2.2.1.2. 黄酒的名称
2.2.2. 商周时期
2.2.3. 秦汉时期
2.2.4. 唐宋时期
2.2.5. 元明清时期
2.3. 中国古代蒸馏酒爹酿造
2.3.1. 古代蒸馏酒起源
2.3.1.1. 古代蒸馏酒起源
2.3.1.1.1. 蒸馏酒创始于元代
2.3.1.1.2. 宋代中国已有蒸馏酒
2.3.1.1.2.1. 宋代史籍中已有蒸馏器爹的记载
2.3.1.1.2.2. 考古发现了金代的蒸馏器
2.3.1.1.2.3. 宋代文献中关于“烧酒”的记载更符合蒸馏酒的特征
2.3.1.1.3. 唐代初创蒸馏酒
2.3.1.1.4. 蒸馏酒起源于汉代
2.3.1.2. 古代蒸馏酒名称
2.3.1.2.1. 烧酒、烧春
2.3.1.2.2. 阿刺吉酒
2.3.1.2.3. 南番烧酒
2.3.1.2.4. 轧赖机
2.3.1.2.5. 法酒
2.3.1.2.6. 汗酒,气酒
2.3.1.2.7. 火酒
2.3.1.2.8. 酒露
2.3.1.2.9. 高粱酒、高粱滴烧
2.3.1.2.10. 白酒和老白干
2.3.1.2.11. 糟烧、糟烧酒
2.3.2. 古代蒸馏酒生产技术
2.3.2.1. 蒸馏酒的传统发酵技术
2.3.2.1.1. 发酵容器
2.3.2.1.2. 发酵工艺
2.3.2.2. 蒸馏工艺技术
2.3.2.2.1. 液态蒸馏和固态蒸馏
2.3.2.2.2. 冷却和酒夜的收集
2.3.2.2.3. 看酒花与分段取酒
2.3.2.3. 风格多样的蒸馏酒
2.3.2.3.1. 高粱酒
2.3.2.3.2. 杂粮酒
2.3.2.3.3. 米烧酒
2.3.2.3.4. 糟烧酒
2.4. 中国古代啤酒(醴)的酿造
2.4.1. 醴-中国古代的啤酒
2.4.2. 中国古代啤酒(醴)的酿法
2.4.2.1. 商代的谷芽-糵和醴
2.4.2.2. 古代的谷芽和饴糖生产
2.4.2.3. 浸曲法酿酒-用糵酿醴的遗法
2.5. 中国古代葡萄酒的酿造
2.5.1. 葡萄酒史料
2.5.2. 中国古代葡萄酒的酿法
2.5.2.1. 自然发酵法
2.5.2.2. 加曲发酵法
2.5.3. 近代中国的葡萄酒
III. 酒的功用
1. 酒的诱惑
1.1. 营养的诱惑
1.2. 醇香的诱惑
1.3. 药物的诱惑
1.4. 生活的诱惑
2. 酒家盛况
2.1. 上古当垆兴起
2.2. 中古酒肆繁华
2.3. 近古酒店林立
3. 酒的外用
3.1. 酒可助兴
3.1.1. 祭祀
3.1.2. 祝捷
3.1.3. 节日
3.1.4. 祝寿
3.1.5. 宴客
3.1.6. 送别
3.2. 酒可解忧
3.2.1. 思念故人之忧
3.2.2. 感时愤世之忧
3.2.3. 思恋故乡之忧
3.2.4. 壮志难酬之忧
3.3. 酒可健身
3.3.1. 驱寒作用
3.3.2. 增进食欲作用
3.3.3. 安神镇定作用
3.3.4. 舒筋活血作用
3.3.5. 解毒作用
3.3.6. 防疫作用
4. 酒的功能
4.1. 在政治上的运用及功能
4.1.1. 政治上的团结作用
4.1.2. 庆典中的礼仪作用
4.1.3. 斗智的一种手段
4.1.3.1. 以酒试探
4.1.3.2. 以酒反抗
4.1.3.3. 以酒避难
4.1.3.4. 以酒施计
4.1.3.5. 以酒令除异己
4.2. 在军事上的运用及功能
4.2.1. 激发战斗的豪情和胆量
4.2.2. 犒赏将士
4.2.3. 军事权力斗争的手段
4.2.4. 军事联盟
4.3. 在社会组织和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4.3.1. 社会组织
4.3.2. 社会生产
4.3.2.1. 酒用于换工互助
4.3.2.2. 酒用于对借地的酬谢
4.3.2.3. 酒用于庆祝猎物丰收
4.3.2.4. 酒用于对铁匠师傅的酬谢
4.3.3. 人机交往
4.4. 在法律上的运用及功能
4.4.1. 习惯性的议定
4.4.2. 习惯法的执行
4.4.3. 习惯法的发展
4.5. 在生活上的运用及功能
4.5.1. 烹调美食
4.5.2. 打平伙聚餐
4.5.3. 庆贺新房落成
4.5.4. 春游娱乐
4.5.5. 医疗保健
4.6. 妇女在酒文化中的地位
4.6.1. 妇女酿酒
4.6.2. 妇女劝酒
4.6.3. 游乐日饮酒
4.6.4. 结社饮酒
4.6.5. 酿制女酒
IV. 酒之情境
1. 酒之情
1.1. 酒越饮情越厚
1.1.1. 酒后吐真言
1.1.2. 增进了解
1.1.3. 加深友谊
1.2. 以酒会友
1.2.1. 合家之饮
1.2.2. 朋友之饮
1.2.3. 胖宴之饮
1.2.4. 结社之饮
1.2.5. 蓝尾酒之饮
1.3. 八拜之交
1.3.1. 管鲍之交
1.3.2. 刎颈之交
1.3.3. 忘年之交
1.3.4. 患难之交
1.3.5. 竹林七贤
1.3.5.1. 嵇康
1.3.5.2. 阮籍
1.3.5.3. 刘伶
1.3.5.4. 向秀
1.3.5.5. 阮咸
1.3.5.6. 山涛
1.3.5.7. 王戎
2. 酒之境界
2.1. 适量饮酒的三重境界
2.1.1. 必欲饮之而后快
2.1.2. 痛饮三杯乐融融
2.1.3. 微醉陶然胜神仙
V. 饮酒礼仪
1. 古代酒礼
1.1. 古酒礼的形成与发展
1.2. 古酒礼辑要
1.2.1. 饮酒必酹
1.2.2. 酒不过三爵
1.2.3. 干杯
1.2.4. 周代酒礼
1.2.4.1. 时
1.2.4.2. 序
1.2.4.3. 数
1.2.4.4. 令
1.2.5. 酒宴上的礼仪
1.2.5.1. 尊人立且莫坐
1.2.5.2. 尊人同席饮,不问莫多言
1.2.5.3. 巡酒依次行
1.2.5.4. 主客饮酒时,侍人是不能入座的
1.2.5.5. 尊者对客饮,站立莫东西。使唤须依命,躬身莫不齐。
1.2.5.6. 巡酒时,与会者必须饮酒,但是酒量小的可以少饮
1.2.5.7. 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
1.2.5.8. 坐见人来时,尊亲尽远迎,无论贫与富,一律总须平
2. 古礼文钞
3. 现代酒礼
3.1. 入席就坐礼仪
3.1.1. 长辈在先
3.1.2. 宾客在先,优待外宾
3.1.3. 女士优先
3.2. 入座叙谈礼仪
3.2.1. 宾客间的互相了解
3.2.2. 久别重逢叙友情
3.2.3. 谈天说地,烘托筵席气氛
3.3. 进餐礼仪
3.3.1. 分别摆上餐具,切莫乱动乱用
3.3.2. 敬酒、敬菜,要以礼为之
3.3.3. 进餐时,凡事上一道菜,特别是主菜,都要让首席者先享用
3.4. 离席礼仪
3.5. 敬酒礼仪
3.5.1. 因场合不同,其敬酒的气氛和方式不同
3.5.2. 不论是喜庆酒还是庄重筵席,敬酒的礼仪依旧是小敬大,幼敬长,首席者为上,宾客次之
3.6. 碰杯礼仪
3.6.1. 借酒浇愁愁更愁
3.6.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3.6.3.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6.4. 壮士一去不复还
3.6.5. 生日碰杯,充满了诗情画意
VI. 饮酒风俗
1. 历代酒俗
1.1. 上古时期
1.2. 先秦时期
1.2.1. 周代饮宴和礼仪合一
1.2.1.1. 燕礼
1.2.1.2. 食礼
1.2.1.3. 谛礼
1.2.1.4. 乡饮酒礼
1.2.2. 婚丧礼仪宴饮
1.2.2.1. 婚嫁
1.2.2.2. 丧葬
1.2.2.2.1. 休沐
1.2.2.2.2. 殉葬
1.2.3. 民间岁时节庆宴饮
1.2.3.1. 灶祭
1.2.3.2. 蜡祭
1.2.4. 朝聘会盟宴饮
1.2.4.1. 朝聘之宴饮
1.2.4.2. 会盟之宴饮
1.2.4.2.1. 国君与国君之间会盟
1.2.4.2.2. 国君与卿大夫之间会盟
1.2.4.2.3. 国君与百工、国人、商人之间会盟
1.2.4.2.4. 公子或卿大夫、家臣、本宗族成员之间的会盟
1.2.4.2.5. 其他会盟
1.2.4.3. 酒令的萌芽
1.3. 秦汉时期
1.3.1. 岁时节庆宴饮习俗
1.3.1.1. 除夕、元旦
1.3.1.2. 元宵节
1.3.1.3. 上巳节
1.3.1.4. 寒食节、清明节
1.3.1.5. 端午节
1.3.1.6. 七夕
1.3.1.7. 重阳节
1.3.2. 秦汉时期节日饮宴特点
1.3.2.1. 民间岁时节庆基本形成,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以祭祀诸神为主要活动内容之一
1.3.2.2. 反映了中国古代以农为本的社会经济、生活观念和儒家伦理观念
1.3.2.3. 神话传说为节日的产生与发展增添了生动的话题
1.3.2.4. 道教、佛教的传人,对节日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
1.3.3. 节庆饮宴礼制的完善
1.3.3.1. 祭祀礼俗之宴饮
1.3.3.2. 丧葬礼俗之宴饮
1.3.3.2.1. 陵侧起寝,陵旁立庙
1.3.3.2.2. 厚葬成风
1.3.3.2.3. 重视守冢风俗
1.3.3.2.4. 丧礼十分隆重
1.3.3.3. 祝寿礼俗之宴饮
1.3.3.4. 婚姻礼俗之宴饮
1.3.4. 秦汉时代宴饮时尚
1.3.5. 觞政
1.4. 魏晋南北朝
1.4.1. 魏晋风度
1.4.2. 魏晋时期的宴饮特色
1.5. 隋唐五代
1.5.1. 形成宴饮礼俗
1.5.1.1. 席间对酒,饮酒需均
1.5.1.2. 别人行酒,必须喝完
1.5.1.3. 尊卑有序,长者先饮
1.5.2. 饮酒习惯趋向科学
1.5.3. 饮酒成了庆祝节日的主要标志
1.5.4. 酒令活动和文学艺术紧密结合
1.5.5. 酒楼饮宴时兴酒伎艺伎佐饮
1.6. 宋代
1.6.1. 华靡竞丽的宋代习俗
1.6.1.1. 增加帝后”圣节”
1.6.1.2. 官定节日增加
1.6.1.3. 传统节日宴饮活动丰富
1.6.2. 婚俗从礼,用酒广泛
1.6.2.1. 聘礼
1.6.2.2. 结发仪式
1.6.2.3. 庆贺宴饮
1.7. 辽代
1.7.1. 酒在辽代
1.7.2. 辽代岁时风俗与酒
1.7.2.1. 正旦、元旦
1.7.2.2. 放偷日
1.7.2.3. 人日(正月初七)
1.7.2.4. 上巳(三月初三)
1.7.2.5. 中元节
1.7.2.6. 中秋节
1.7.2.7. 重阳节
1.7.2.8. 十月十五
1.7.2.9. 冬至
1.7.2.10. 腊月辰日
1.8. 西夏
1.8.1. 党项民族与西夏
1.8.2. 西夏人与酒
1.9. 金代
1.9.1. 纵酒豪歌的女真
1.9.2. 婚嫁饮宴习俗
1.9.3. 金代节庆饮宴习俗
1.9.3.1. 除夕、元旦
1.9.3.2. 立春
1.9.3.3. 上元节
1.9.3.4. 纵偷节
1.9.3.5. 寒食与清明
1.9.3.6. 端午节
1.9.3.7. 中秋节
1.9.3.8. 重阳
1.10. 元代
1.11. 明代
1.11.1. 宫廷宴饮及利益
1.11.2. 王公贵胄宴饮习尚
1.11.3. 民间年节饮宴习俗
1.11.3.1. 元旦、春节
1.11.3.2. 立春
1.11.3.3. 元宵节
1.11.3.4. 中秋节
1.11.3.5. 中和节
1.11.3.6. 清明节
1.11.3.7. 端午节
1.11.3.8. 七夕
1.11.3.9. 中元节
1.11.3.10. 中秋
1.11.3.11. 重阳节
1.11.3.12. 冬至
1.11.3.13. 灶神节
1.11.3.14. 除夕
1.12. 清代
1.12.1. 宫廷及贵族宴饮
1.12.1.1. 除夕宴
1.12.1.2. 修书宴
1.12.1.3. 凯旋宴
1.12.1.4. 乡试宴
1.12.1.5. 恩荣宴
1.12.1.6. 经筳宴
1.12.1.7. 临雍宴
1.12.1.8. 千叟宴
1.12.2. 堂子祭天
1.12.3. 民间年节宴饮习俗
1.12.3.1. 正月四节
1.12.3.1.1. 元旦
1.12.3.1.2. 立春
1.12.3.1.3. 上元
1.12.3.1.4. 填仓
1.12.3.2. 二月四节
1.12.3.2.1. 龙抬头
1.12.3.2.2. 春社节
1.12.3.2.3. 文昌节
1.12.3.2.4. 花朝节
1.12.3.3. 三月三节
1.12.3.3.1. 上巳节
1.12.3.3.2. 寒食节
1.12.3.3.3. 清明节
1.12.3.4. 五月端午节
1.12.3.5. 六月天贶节
1.12.3.6. 七月两节
1.12.3.6.1. 七夕
1.12.3.6.2. 中元
1.12.3.7. 八月中秋祭月
1.12.3.8. 九九重阳节
1.12.3.9. 十一月冬至节
1.12.3.10. 十二月三节
1.12.3.10.1. 腊八节
1.12.3.10.2. 祭灶
1.12.3.10.3. 除夕
2. 节日酒俗
2.1. 春节贺岁家欢宴
2.2. 元宵闹春酒更香
2.3. 清明祭祖情更深
2.4. 端午泛酒避邪毒
2.5. 中秋花好月圆酒更美
2.6. 重阳登高饮琼浆
3. 祭祀酒俗
3.1. 及其隆重的社酒
3.2. 庄重肃穆的祭灶
3.3. 维系血脉的庙祀
3.4. 哀悲动天的丧礼
4. 喜庆酒俗
4.1. 出师初捷之饮
4.2. 降诞庆贺之饮
4.3. “冠礼”祝福之庆
4.4. 婚嫁喜庆之贺
5. 民族酒俗(略)
6. 外国酒俗(略)
VII. 酒吧文化
1. 漫话酒旗
1.1. 酒旗,亦称酒望、酒帘、青旗、锦旆
2. 酒吧文化
2.1. 文化特征
2.1.1. 纯粹
2.1.2. 挑剔
2.1.3. 精深
2.2. 北京酒吧
2.2.1. 运动吧
2.2.1.1. 万龙酒吧
2.2.1.2. 茵豪酒吧
2.2.1.3. 快车号赛车吧
2.2.2. 音乐吧
2.2.2.1. SWING云胜酒吧
2.2.2.2. NO.52
2.2.2.3. 芥末坊JAMHOUSE
2.2.2.4. CD咖啡爵士俱乐部CDJAZZCLUB
2.2.2.5. 充电吧
2.2.2.6. 五月花酒吧
2.2.2.7. 麦哈妮酒吧
2.2.2.8. 无名酒吧
2.2.3. 特色酒吧
2.2.3.1. 西藏酒吧
2.2.3.2. 红人坊
2.2.3.3. 新风酒吧
2.2.3.4. 雪郎酒吧
2.3. 上海酒吧
2.3.1. 九重天酒吧
2.3.2. “BonBon”酒吧
2.3.3. “GEEL CLUB”酒吧
2.3.4. MIU酒吧
2.3.5. 夜韵咖啡座
2.3.6. Cafe Shinicoco 酒吧
2.3.7. 贝尼酒吧
2.4. 广州酒吧
2.4.1. F4吧
2.4.2. 百度酒吧
2.4.3. 思清酒吧
2.4.4. 全透明酒吧
2.5. 成都酒吧
2.5.1. 颓Twist Bar
2.5.2. 卡罗临江餐厅酒吧
2.5.3. 空瓶子酒吧
2.5.4. 9号馆
2.6. 深圳酒吧
2.7. 西安酒吧
2.7.1. 泡吧不仅仅因为时尚
2.7.2. 风格鲜明的主题酒吧
2.7.2.1. 足球吧
2.7.2.2. 电影吧
2.7.2.3. 艺术吧
2.7.2.4. 竞技吧
2.7.2.5. 音乐酒吧
二、 第二、三卷
名人与酒
1. 酒与帝王
1.1. 大禹预言以酒亡国
1.2. 搞“酒池肉林”的殷纣王
1.3. 周公的“禁酒令”
1.4. 楚庄王太平宴不察“绝缨”
1.5. 借“酒令”而扬威的刘章
1.6. 樊哙借酒谴责项羽
1.7. 刘邦一醉唱《大风歌》
1.7.1. 酒中自有颜如玉
1.7.2. 酒壮人胆敢作为
1.7.3. 君臣饮宴论用人
1.7.4. 酒后不忘旧时讥
1.7.5. 还乡一醉唱《大风歌》
1.8. 对酒当歌的曹操
1.9. 曹操煮酒论英雄
1.10. 曹丕诏书垂涎葡萄酒
1.11.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2. 酒与官吏
2.1. 宴婴以酒谏齐王
2.2. 吕不韦酒成大事
2.3. 曹参酒噬之法
2.4. 桑弘羊与酒专卖
2.5. 管仲饮酒弃半觞之说
2.6. 阮籍以酒避祸、解忧
2.7. 苏东坡与酒
2.8. 胡毋辅之嗜酒
2.9. 李泌醉酒不乱礼俗
2.10. 范仲淹酒后露才华
2.11. 脱脱戒酒
2.12. 袁宏道与《觞政》
2.13. 奕诉与洋酒
2.14. 洪大全与酒
2.15. 高阳酒徒郦食其
2.16. 扬雄“授业”换酒喝
2.17. 陈遵“投辖”留客饮
2.18. 与“禁酒令”唱反调的孔融
2.19. 醉后称“中圣人”的徐邈
2.20. 饮酒不节的曹植
2.21. “三日仆射”周觊
2.22. 饮酒一斗不乱的李适之
2.23. 举酒聊自慰的高适
2.24. 靠苏司业提供酒钱的郑虔
2.25. 酒债寻常行处有的杜甫
2.26. 孟郊重酒德行
2.27. 饮酒宁嫌盏底深的韩愈
2.28. 遇酒酕醄饮的姚合
2.29. “醉乡乐天和”的聂夷中
2.30. “醉翁”欧阳修
2.31. 百岁光阴半归酒的陆游
2.32. 举杯将月一口吞的杨万里
2.33. 总把平生入醉乡的辛弃疾
2.34. 万物寄一壶的元好问
3. 酒与文人
3.1. 当垆卖酒的卓文君
3.2. 不管“身后名”的张翰
3.3. 二十常游醉乡里的李贺
3.4. 落魄江南载酒行的杜牧
3.5. “醉士”皮日休
3.6. “江湖散人”陆龟蒙
3.7. 在墓穴中喝酒的司空图
3.8. 以“色”佐酒的柳永
3.9. 沉醉不知归路的李清照
3.10. 但愿老死花酒间的唐寅
3.11. 以酒为“魂”的老舍
3.12. 醇酒人生林斤澜
3.13. 在饮酒中品味人生的林文月
3.14. 李国文钟情“二锅头”
3.15. 好饮白兰地酒的古龙
3.16. 酒徒刘伶《酒德颂》
3.17. 饮酒自若郭子仪
3.18. 淳于髡酒讽齐王
3.19. 荆轲酒怒刺秦王
3.20. “酒仙”李白
3.21. 与猪共饮的阮咸
3.22. 盗饮被缚的毕卓
3.23. 醉酒“倒着白接缡”的山简
3.24. 斗酒学士王绩
3.25. 拿金龟换酒喝的贺知章
3.26. “漫叟”元结
3.27. 喜纵酒的王翰
3.28. 性情嗜醇酎的岑参
3.29. “醉吟先生”白居易
3.30. 醉后与“万化冥合”的柳宗元
3.31. 嗜酒癫狂的元稹
3.32. 醉时癫蹶的崔鲁
3.33. 好“剧饮”的石延年
3.34. 熟悉酒并善饮的施耐庵
3.35. 诗酒乐天真的白朴
3.36. “酒侠”徐渭
3.37. 以饮酒为快事的金圣叹
3.38. “酒帝”顾嗣立
3.39. “酒痴”郑板桥
3.40. 一醉酕醄白眼斜的曹雪芹
3.41. 嗜酒不节的郁达夫
3.42. 饮酒奇人邓散木
3.43. 嗜酒豪饮的许世友
3.44. “酒司令”宋时轮
3.45. 喜欢在酒中陶醉的杨宪益
3.46. 爱酒并对酒有情的碧野
3.47. 嗜酒若子的大饮者高阳
3.48. 悠悠七十犹眈酒的汪曾祺
3.49. 饮酒求陶然忘机的陆文夫
3.50. 为欢乐而醉的饮者白桦
3.51. “东方酒魔”从维熙
4. 酒与雅士
4.1. 醉若玉山之将崩的嵇康
4.2. 饮酒有限的陶侃
4.3. 深得酒中之趣的孟嘉
4.4. 雅饮魁首王羲之
4.5. 生性嗜酒的陶渊明
4.6. 且乐杯中物的孟浩然
4.7. 琴酒自娱的王维
4.8. “烟波钓徒”张志和
4.9. 岁月消于酒的杜荀鹤
4.10. “酒神”苏轼
4.11. 喜欢酒并以酒如画的齐白石
4.12. 老爱喝一点儿酒的鲁迅
4.13. 每日必酒的叶圣陶
4.14. 吃酒为兴的丰子恺
4.15. 以酒提神助兴的赵树理
4.16. 喜欢饮酒吟对的陈毅
4.17. 以酒为伴的台静农
4.18. 喜欢独酌的洛夫
5. 酒与骚客
5.1. 以酒催生“腹稿”的王勃
5.2. 纵酒高吟的王之涣
5.3. 张旭三杯草圣传
5.4. 以书佐酒的苏舜钦
5.5. 纵酒自乐的祝允明
5.6. 酒酣挥笔作画的黄慎
5.7. 往往醉后出杰作的傅抱石
5.8. 饮酒间挥写大作的乔冠华
5.9. 酒中作画的方成
5.10. 微醺后写字作歌词的乔羽
6. 名人论酒
6.1. 孔子对饮酒者的告诫
6.2. 淳于髡释“醉”
6.3. 庄子议酒
6.4. 诸葛亮论酒
6.5. 王粲论酒的功过
6.6. 庾阐“断酒”的理由
6.7. 高允的《酒训》
6.8. 张载论酒对人身心的调养
6.9. 皇甫湜论酒对身体的伤害
6.10. 朱肱论酒的用途
6.11. 成吉思汗论酒的“乱性”
6.12. 怱思慧论饮酒避忌
6.13. 谢肇淛对饮酒者提的建议
6.14. 黄周星提出的饮酒“三戒”
6.15. 袁宏道为饮酒制定的细则
6.16. 李时珍论酒及酒的药用功能
6.17. 梁实秋谈饮酒
6.18. 张中行论饮酒
6.19. 欣赏别人喝酒的黄苗子
6.20. 柏杨谈五种饮酒之人
6.21. 邵燕祥论喝酒
6.22. 王蒙论酒对人的精神调解
酒与文学
1. 酒与诗
1.1. 《诗经》
1.2. 《楚辞》
1.3. 《汉诗》
1.4. 《魏诗》
1.5. 《晋诗》
1.6. 《南北朝诗》
1.7. 《隋诗》
1.8. 《唐诗》
1.9. 《五代诗》
1.10. 《宋诗》
1.11. 《金元诗》
1.12. 《明诗》
1.13. 《清诗》
1.14. 《近代诗》
1.15. 《现代诗》
2. 酒与词
2.1. 《隋词》
2.2. 《唐五代词》
2.3. 《宋词》
2.4. 《金元词》
2.5. 《明词》
2.6. 《清词》
3. 酒与歌
3.1. 《两汉时期酒歌》
3.2. 《魏晋南北朝时期酒歌》
3.3. 《唐代酒歌》
3.4. 《宋金元酒》
3.5. 《明代酒歌》
3.6. 《清代酒歌》
4. 酒与赋
4.1. 《两汉时期酒赋》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酒赋》
4.3. 《隋唐五代时期酒赋》
4.4. 《两宋时期酒赋》
4.5. 《元金时期酒赋》
4.6. 《明代酒赋》
4.7. 《清代酒赋》
5. 酒与散文
5.1. 《论语》中有关酒的描写
5.2.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5.3. 司马光的《训俭示康》
5.4. 酗酒和嗜酒的文章——《酒祸》
6. 酒与小说
6.1. 《三国演义》
6.2. 《西游记》
6.3. 《红楼梦》
6.4. 《水浒传》
7. 酒与杂文
7.1. 古代的酒(周作人)
7.2. 过年的酒(周作人)
7.3. 吃酒(周作人)
7.4. 谈酒(周作人)
7.5. 谈酒二(周作人)
7.6. 劝酒(周作人)
7.7. 我的酒友(周作人)
7.8. 绍兴酒的将来(周作人)
7.9. 饮酒(粱实秋)
7.10. 酒缘(钱伯城)
7.11. 烟酒与朋友(钱歌川)
7.12. 酒与食(唐振常)
7.13. 喝酒的哲学(林清玄)
7.14. 酒(姚雪垠)
7.15. 啤酒暮想曲(舒展)
7.16. 酒话(蒋子龙)
7.17. 不再浪漫的酒神(蒋子龙)
7.18. 你是不是酒徒的传人(周国立)
7.19. 公款喝酒及其渊源考(李国文)
7.20. 尚有危害烈于假酒者(彭见明)
7.21. 谈酒(台静农)
7.22. 酒(马国亮)
7.23. 谈饮酒(林语堂)
7.24. 吃酒(丰子恺)
7.25. 酒令(丰子恺)
7.26. 湖畔夜饮(丰子恺)
7.27. 沙坪的美酒(丰子恺)
7.28. 酒(柯灵)
8. 酒与典故
8.1. 帝不果觞
8.2. 苏妲己请客
8.3. 毋忘在莒
8.4. 黎秋丈人
8.5. 南柯一梦
8.6. 醇酒妇人
8.7. 猩猩好酒
8.8. 鲁人窃糟
8.9. 狗猛酒酸
8.10. 玄石好酒
8.11. 鲁酒薄而邯郸围
8.12. 画蛇添足
8.13. 造酒
8.14. 斗酒彘肩
8.15. 高阳酒徒
8.16. 灞陵醉尉
8.17. 载酒问字
8.18. 悬壶
8.19. 张飞曹操打哑谜
8.20. 煮酒论英雄
8.21. 禁而不止魏人饮
8.22. 酒壮英雄色
8.23. 中圣人
8.24. 五斗解酲
8.25. 杜康美酒,醉伶三年
8.26. 葛巾漉酒
8.27. 东篱菊
8.28. 我醉欲醉
8.29. 无酒酌公荣
8.30. 步兵厨
8.31. 倾家酿
8.32. 批发裸身
8.33. 杯弓蛇影
8.34. 空洞无物
8.35. 一杯酒
8.36. 青州从事
8.37. 斗酒学士
8.38. 十里桃花,万家酒店
8.39. 酒醉起舞似牡丹
8.40. 张公吃酒李公醉
8.41. 今朝有酒今朝醉
8.42. 贵妃醉鸡
8.43. 杯酒释兵权
8.44. 醉翁之意不在酒
8.45. 佛在心头坐,酒肉穿肠过
8.46. 武松打虎
8.47. 七上八下
8.48. 人生如风灯
8.49. 画付酒账
8.50. 灭门刺史,破家县令
8.51. 夫妻进贡桂花酒
8.52. 大富贵的包子,老万全的酒
9. 酒与笑话(略)
10. 酒与讽刺(略)
11. 酒与楹联(略)
12. 酒与谚语(略)
酒令大观
1. 酒令漫话
1.1. 酒令,你很悠久
1.1.1. 西周:酒令是一种节制饮酒的礼仪制度
1.1.2. 春秋战国:酒令是劝酒的机制
1.1.3. 汉代:饮酒作诗“柏梁台”
1.1.4. 魏晋:席间赋诗异化为罚酒
1.1.5. 南北朝:以诗为令,花样翻新,以令罚酒,坚定不移
1.1.6. 唐代:酒令的普遍盛行和内涵的空前丰富
1.1.7. 宋代:以唐代酒令为基础,酒令不断演绎,不断创新
1.1.8. 元代:这是一个曲的时代,酒令入曲,是为特色
1.1.9. 明代:酒令空前丰富、成熟
1.1.10. 清代:酒令又有新发明,也有新节制
1.2. 酒令,你很潇洒
1.3. 酒令,你很丰富
1.4. 酒令,你很聪明
2. 作诗令
2.1. 即席赋诗
2.1.1. 刻烛为诗
2.1.2. 击鼓为诗
2.2. 联句成诗
3. 说诗令
3.1. 诗中含字令
3.1.1. 诗含数字令
3.1.2. 诗含乐器名字
3.1.3. 诗含五色字
3.1.4. 诗含花名字
3.1.5. 诗含药名字
3.1.6. 诗含干支字
3.1.7. 诗含某字
3.2. 诗含真假令
3.3. 女儿令
3.4. 改字诗令
3.5. 诗句千例禁
4. 回环令
4.1. 粘头续尾令
4.1.1. 说成语
4.1.2. 混说诗词曲俗语等
4.2. 回文反复令
4.2.1. 正反读来,意义相同或相近
4.2.2. 反正读来,意义不同
4.2.3. 古人名字回环令
5. 拆合令
5.1. 离合字贯诗文成句
5.2. 同色离合字贯俗语
5.3. 拆字贯诗句或俗语
5.4. 离合字贯俗语
5.5. 离合同音贯俗语
5.6. 推字换形
5.7. 一字化为三贯谚语
5.8. 词牌合字令
5.9. 增减成字令
5.10. 大人小人令
5.11. 一字象形令
5.12. 一字藏六字令
5.13. 一字中有反义词令
5.14. 一字五行偏旁皆成令
5.15. 一字合成语令
6. 混合令
6.1. 落地无声令
6.2. 骨牌离合令
6.3. 颠倒令
6.4. 体物令
6.5. 人名皆姓令
6.6. 属对令
6.7. 急口令
6.8. 射覆
6.9. 花名暗令
6.10. 鸟名贯穿令
6.11. 花间两姓令
6.12. 飞禽择木令
6.12.1. 欧阳修温婉说犯罪
6.12.2. 妙对说盗窃
6.12.3. 指物说亲带官衔
6.12.4. 妙对说主客
7. 游戏令
7.1. 击鼓传花
7.2. 拍七
7.3. 传花、拍七、猜谜三结合
7.4. 虎棒鸡虫令
7.5. 汤匙令
7.6. 说笑话
7.7. 猜谜语
7.8. 筹令牌令花样繁
7.8.1. 筹令
7.8.2. 酒牌令
7.9. 指掌拇战一双手
7.9.1. 指掌令
7.9.1.1. 五行生克令
7.9.1.2. 五官搬家令
7.9.1.3. 抬轿令
7.9.1.4. 石头剪刀布令
7.9.1.5. 葫芦令
7.9.2. 拇战令
8. 赌赛令
8.1. 投壶礼仪成酒规
8.2. 猜物情趣通古今
8.2.1. 藏钩
8.2.2. 猜枚
8.2.3. 猜花
8.2.4. 藏阄
8.3. 双陆博欢助豪饮
8.3.1. 猜点令
8.3.2. 六顺令
8.3.3. 事事如意取十六令
9. 说新词
9.1. 咏酒名句大家来
9.1.1. 酒之诗
9.1.2. 酒之词
9.1.3. 酒之曲
9.1.4. 酒之联
9.2. 席间也行诗创造
9.2.1. 体物今的今用:咏物句
9.2.2. 即席赋诗的民间化:打油诗
9.2.3. 抑扬顿挫品韵味:诗朗诵
9.2.4. 引吭一曲歌亦诗
9.2.5. 当今亦有妙对出
9.2.6. 逸事传说可资当下酒令之辞
9.2.6.1. 晏殊金殿巧对
9.2.6.2. 解缙智对曹尚书
9.2.6.3. 妙联难倒吴梅村
9.2.6.4. 郑板桥吟诗拒诗情
9.2.6.5. 郑板桥西寺题联
9.2.6.6. 李调元妙联驳狂士
9.2.6.7. 林则徐妙对斥同僚
9.2.6.8. 陈秋舫夜渡吟妙句
9.2.6.9. 梁启超受责应妙对
9.2.6.10. 延安酒诗引佳话
9.2.6.11. 陈毅再提茅台歌
9.2.7. 南北酒话此刻汇
9.2.7.1. 伟人诗词中的文字令
9.2.7.2. 三字颠倒连缀
9.2.7.3. 顺口溜、酒谣
9.2.7.3.1. 酒态的自我描述
9.2.7.3.2. 酒则的自我约束
9.2.7.3.3. 酒讽的社会批判
9.2.7.3.4. 酒局的自我描述
9.2.7.3.5. 劝酒的煽情炒作
9.2.7.3.5.1. 一是正面宣扬
9.2.7.3.5.2. 二是侧面煽动
9.2.7.3.5.3. 三是全面进攻
9.2.7.3.5.4. 四是借诗劝酒
9.2.7.3.5.5. 五是借歌词劝酒
9.2.8. 尖尖圆圆新酒令
10. 定新规
10.1. 酒令通行亦翻新
10.1.1. 猜数花样更翻新
10.1.1.1. 甜蜜蜜的小蜜蜂
10.1.1.2. 湿淋淋的老青蛙
10.1.1.3. 随手开枪007
10.1.1.4. 明7暗7大家品
10.1.1.5. 子主题
10.1.2. 虎棒鸡虫超时速
10.1.3. “拇战”岂只一双手
10.1.3.1. 猜测输赢
10.1.3.2. 读数字
10.1.4. “掷骰”花样万万千
10.1.4.1. 猜大小
10.1.4.2. 摇五骰
10.1.4.3. 七、八、九
10.1.4.4. 大话古惑
10.1.4.5. 三宫
10.1.4.6. 二十一点
10.1.4.7. 牛牛
10.1.4.8. “吹宝”
10.2. 酒规创造南北新
10.2.1. 以少见多一瓶盖
10.2.2. 客人主人三一开
10.2.3. 喝酒围着一条鱼
10.2.4. 还有一种“蓝尾酒”
11. 翻新彩
11.1. 汉语雅俗都生新
11.1.1. 成语的多侧面观照:呈博识
11.1.1.1. 人名令
11.1.1.1.1. 现代作家令
11.1.1.1.2. 古代高僧令
11.1.1.1.3. 艺术家名
11.1.1.1.4. 名著中人物
11.1.1.1.4.1. 一叫“醉锦格”
11.1.1.1.4.2. 二叫“卷帘格”
11.1.1.1.4.3. 三叫“免冠格”
11.1.1.1.4.4. 四叫“谐音格”
11.1.1.2. 生肖令
11.1.1.3. 数字令
11.1.1.4. 身份令
11.1.1.5. 四美令
11.1.1.6. 串演故事令
11.1.1.7. 地名令
11.1.1.8. 书名令
11.1.2. 俗语的深度开掘:玩机智
11.1.2.1. 鸟兽虫鱼令
11.1.2.1.1. 鸟名俗语
11.1.2.1.2. 兽名俗语
11.1.2.1.3. 虫名俗语
11.1.2.1.4. 水族俗语
11.1.2.2. 花木蔬国令
11.1.2.2.1. 花草名俗语
11.1.2.2.2. 树木名俗语
11.1.2.2.3. 蔬菜名俗语
11.1.2.2.4. 果品名俗语
11.1.2.3. 雅俗共赏令
11.1.2.4. 中西合璧令
11.1.2.5. 言过其实令
11.1.2.6. 强作解人令
11.1.3. 歇后语的席间展示:调俏皮
11.1.3.1. 谐音令
11.1.3.1.1. 动物名
11.1.3.1.2. 植物名
11.1.3.1.3. 器物名
11.1.3.1.4. 食品名
11.1.3.2. 人物令
11.1.3.2.1. 历史人物
11.1.3.2.2. 三国人物
11.1.3.2.3. 水浒人物
11.1.3.2.4. 西游记人物
11.1.3.2.5. 红楼梦人名
11.1.4. 绕口令旧瓶装新酒:练口力
11.1.4.1. 传统绕口令
11.1.4.1.1. 借绿豆
11.1.4.1.2. 鸡鸭猫狗
11.1.4.1.3. 喇嘛和哑巴
11.1.4.1.4. 老爷堂上一面鼓
11.1.4.1.5. 俩判官
11.1.4.1.6. 两只饭碗
11.1.4.1.7. 两只猫
11.1.4.1.8. 六十六岁的刘老六
11.1.4.1.9. 买饽饽
11.1.4.1.10. 买丝线
11.1.4.2. 新绕口令
11.1.4.2.1. 戒烟
11.1.4.2.2. 近形同音字
11.1.4.2.3. 比富
11.1.4.2.4. 火柴和劈柴
11.1.4.2.5. 舅舅打球
11.1.4.2.6. 包字进了包子馆
11.1.4.2.7. 有错认错改错
11.1.4.2.8. 念台胞
11.1.4.2.9. 送瓜
11.2. 文字高峡出平湖
11.2.1. 回文酒令
11.2.1.1. 词儿回文令
11.2.1.2. 地名回文令
11.2.2. 射覆酒令
11.2.3. 谜语酒令
11.2.3.1. 民间谜语令
11.2.3.2. 灯谜令
11.2.3.3. 菜迷令
11.2.3.4. 哑谜令
11.2.4. 诗词酒令
11.2.4.1. 唐诗数目令
11.2.4.2. 宋(五代)词数目令
11.2.4.3. 唐诗七彩令
11.2.4.3.1. 限色七彩令
11.2.4.3.1.1. 限红色令
11.2.4.3.1.2. 限绿色令
11.2.4.3.1.3. 限黄色令
11.2.4.3.1.4. 限白色令
11.2.4.3.1.5. 限紫色令
11.2.4.3.1.6. 限黑色令
11.2.4.3.1.7. 限二色令
11.2.4.3.1.8. 限多色令
11.2.5. 笑话酒令
11.2.5.1. 传统笑话
11.2.5.1.1. 我有四脏
11.2.5.1.2. 不死酒
11.2.5.1.3. 吃急酒
11.2.5.1.4. 闲官游庙
11.2.5.1.5. 合买靴
11.2.5.1.6. 不出声
11.2.5.1.7. 酿酒外甥
11.2.5.1.8. 勿拆对
11.2.5.1.9. 加字令
11.2.5.1.10. 粗月
11.2.5.2. 现代笑话
11.2.5.2.1. 醒酒之物
11.2.5.2.2. 易醉之人
11.2.5.2.3. 等葡萄酒
11.2.5.2.4. 好酒送下
11.2.5.2.5. 宛似老板
11.2.5.2.6. 第二志愿
11.2.5.2.7. 默许
11.2.5.2.8. 也有坏处
11.2.5.2.9. 无醉辩护
11.2.5.2.10. 电脑婚介
11.2.5.2.11. “太”的含义
11.2.5.2.12. 信用卡号
11.2.5.2.13. 多少朋友
11.2.5.2.14. 有命无钱
11.2.5.2.15. 不需要加温
11.2.5.2.16. 老猫的心思
11.2.5.2.17. 吞吞吐吐
11.2.5.2.18. 储蓄对话
11.2.5.2.19. 三从四德
11.2.5.2.20. 向中央反应问题
11.2.5.2.21. 亲自.......
11.2.5.2.22. 嫁祸于人
11.2.5.2.23. 公元前见面
11.2.5.2.24. 郁达夫渎钱
11.2.5.2.25. 各有所思
11.2.5.2.26. 写文章赚钱
11.2.5.2.27. 最佳动物
11.2.5.2.28. 安徒生的帽子
11.2.5.2.29. 野猪的长相
11.2.5.2.30. 斜眼的妙用
11.2.5.2.31. 四颗金牙
11.2.5.2.32. 什么最重
三、 第四卷
I. 酒的鉴别
白酒的鉴别
酒的划分标准
依照酒精浓度的高低
厚质酒
薄质酒
依照酒液气味的不同
辣味酒(多指白酒)
苦味酒(指黄酒,即墨老酒)
香甘味酒(指果露类)
还有各种啤酒
依据酒的酿造原料
薯类酒
粮食酒
米类酒
乳制酒
果酒
依照酒的使用价值
一般饮用酒
医药用酒
滋补用酒
保健用酒
依照酿造工艺
固态发酵酒
液体串香酒
配制酒(勾兑酒)
依照糖分发酵的不同作用
大曲酒
小曲酒
麸曲酒
白酒的分类
按照所用酒曲和主要工艺分类
固态法白酒
大曲酒
小曲酒
麸曲酒
混曲法酒
其他糖化剂法白酒
固液结合法白酒
半固、半液发酵法白酒
串香白酒
勾兑白酒
液态发酵法白酒
按酒的香型分类
酱香型白酒
浓香型白酒
清香型白酒
米香型白酒
其他香型白酒
按酒质分类
国家名酒
国家级优质酒
各省、部评比的名优酒
一般白酒
按酒度的高低分类
高度白酒
低度白酒
按产品档次
高档酒
中档酒
低档酒
曲乃酒中之骨
酒曲的分类体系
按制曲原料分有小麦和稻米
按原料是否熟化处理可分为生麦曲和熟麦曲
按曲中的添加物来分
药曲
豆曲
按曲的形状分
大曲
草包曲
砖曲
挂曲
小曲
饼曲
散曲
按酒曲中微生物来源
传统酒曲
纯生酒曲
米曲
根霉曲
黑霉曲
酒曲的分类
麦曲
小曲
红曲
大曲
麸曲
白酒的营养功能(略)
白酒的选购和品尝
如何正确选购白酒
选择大中型企业生产的国家名优产品
建议不要买无生产日期、厂名、厂址的白酒产品
白酒产品并非“越成越香”
名优酒巧识别
看外包装箱
看包装盒
看酒瓶
看标签
看外观
品风味
白酒的品尝
品酒的好处和方法
品酒的方法
白酒的饮用禁忌
忌混杂饮
忌饮早酒、空腹酒
忌餐餐海量、天天豪饮或猛饮快饮
忌喝冷酒
白酒的储藏
干燥、清洁、光亮、通风较好的地方,相对湿度在70%为宜,环境温度不超过30摄氏度。
啤酒的鉴别
啤酒的来历
啤酒的分类
按色泽分
淡色啤酒
浓色啤酒
黑啤酒
按原料分
纯生啤酒
全麦芽啤酒
小麦啤酒
混浊啤酒
按生产方式
鲜啤酒
熟啤酒
按包装容器分
瓶装啤酒
桶装啤酒
灌装啤酒
听装啤酒
按国家标准
熟啤酒
生啤酒
鲜啤酒
按消费对象
普通啤酒
无酒精啤酒
无糖或低糖啤酒
酸啤酒
啤酒新品种
干啤酒
头道麦汁啤酒
冰啤酒
绿啤酒
暖啤酒
菠萝啤酒
白啤酒
沙棘啤酒
黑米啤酒
玉米啤酒
火锅啤酒
速溶啤酒
有机啤酒
絞股蓝啤酒
姜汁啤酒
啤酒的功用
卫生
解渴
提神
助消化
利尿
减肥
防病
啤酒的选购
一闻
一尝
三看
看日期
看颜色
看泡沫
啤酒的正确饮法
喝啤酒的科学
啤酒云
泡沫
压力
色泽
温度
斟酒
杯子
保管
怎么喝啤酒好喝
最佳温度:15°C
最佳口感:每口至少15ML以上
最佳环境:阴凉的地方
因人而异喝啤酒
生啤酒
熟啤酒
干啤酒
低醇啤酒
无醇啤酒
运动啤酒
四季的啤酒,另类的滋味
不宜喝啤酒的八类人
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患者
慢性胃炎患者
孕产妇
泌尿系统结石患者
肝病患者
痛风患者
服用药物者
葡萄酒的鉴别
黄酒的鉴别
鸡尾酒的鉴别
威士忌的鉴别
白兰地的鉴别
II. 酒器
酒器种类
上古酒器
中古酒器
近代酒器
当代酒器
III. 名酒鉴赏
金奖名酒
酒中花王
名酒荟萃
IV. 酒与养生
科学饮酒
饮酒得法
解酒戒酒
中医药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