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与治疗
这是一篇关于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与治疗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定义与概述,二、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三、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估,四、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案。
编辑于2025-03-28 19:57:08这是一篇关于血液灌流(HP)的思维导图,血液灌流(HP)主要通过吸附的方式来清除毒素,是血液引入体外以后,在透析器另外再加上一个吸附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毒素的情况,选用不同的吸附罐,通过吸附的作用,把体内的毒素清除掉。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滤过(HDF)是将滤过膜孔径范围内所有的溶质均以相同的速度跨过过滤器,以对流转运的方式清除溶质。由于溶质对流的跨膜移动速度较扩散更快,清除效率更高,因此可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同时,由于大量液体被滤过,为了补偿被滤出的液体和电解质,还需要在滤器后(前)补回相应的液体量和电解质。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HD)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HD)主要是通过弥散的方式清除毒素。通过人体的血液到机器里与透析膜进行弥散,毒素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转移,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代替治疗方法之一。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灌流(HP)的思维导图,血液灌流(HP)主要通过吸附的方式来清除毒素,是血液引入体外以后,在透析器另外再加上一个吸附罐,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毒素的情况,选用不同的吸附罐,通过吸附的作用,把体内的毒素清除掉。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滤过(HDF)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滤过(HDF)是将滤过膜孔径范围内所有的溶质均以相同的速度跨过过滤器,以对流转运的方式清除溶质。由于溶质对流的跨膜移动速度较扩散更快,清除效率更高,因此可用于中、大分子毒物的清除。同时,由于大量液体被滤过,为了补偿被滤出的液体和电解质,还需要在滤器后(前)补回相应的液体量和电解质。
这是一篇关于血液透析(HD)的思维导图,血液透析(HD)主要是通过弥散的方式清除毒素。通过人体的血液到机器里与透析膜进行弥散,毒素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转移,清除血液中代谢废物、有害物质和过多水分,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最常用的肾脏代替治疗方法之一。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评估与治疗
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定义与概述
营养不良包括营养不足、微量营养素异常、肥胖症、恶病质、肌肉减少症等营养性疾病。
营养不足的病因多是由于摄入量或营养吸收减少;但疾病相关的炎症或其他机制引发的身体成分改变和生物功能降低,在减少食物摄入量同时增加静息能量消耗和肌肉分解代谢,是营养不良性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 energy wasting,PEW)是一种多种疾病导致的蛋白代谢异常,特别是肌肉合成和分解异常,以及能量储备下降的病理生理状态,临床表现为营养和热量摄入不足、低体重指数、低血清白蛋白、微炎症状态及进行性骨骼肌消耗。PEW 与疾病的炎症状态相互促进,形成恶性循环,加速动脉病变,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增加死亡率。
营养不良和 PEW 是血液透析重要并发症,慢性肾衰竭引起的代谢紊乱难以通过血 液透析治疗完全纠正。由于营养物质摄入减少(食欲减退、酸中毒、胃肠道不适、抑郁 状态、脑病等)、高分解代谢(相关疾病、炎症状态、透析膜生物不相容性、酸中毒、内 分泌失调等),以及透析过程中营养物质流失(氨基酸、肽、蛋白质、葡萄糖)等原因,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很高。
研究显示,中国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患病率 30.0%~66.7%。同时,营养不良也是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微炎症状态和心血管并发症的重要病因,以及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的危险因素。营养治疗不仅改善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 态,而且改善矿物质与骨代谢异常、微炎症状态、高血压、感染等并发症,减少心血管 事件风险,降低全因和心血管死亡率。
二、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常见病因
1.摄食减少和厌食症。
2.高分解代谢状态。
3.炎症和共存疾病。
4.胰岛素抵抗。
5.代谢性酸中毒。
6.血液透析相关原因:透析不充分、透析过程中营养物质流失(氨基酸、肽、蛋白 质、葡萄糖)等。
7.膳食限制。 8.药物。
三、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估
营养状态评估是患者营养治疗的基础。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评估应在患者饮食调查、人体测量、生化指标以及主观全面评定(SGA)的基础上,结合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评估结果,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并通过定期监测, 制订和调整营养治疗方案。
1.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评估
(1)临床调查:包括病史、体格检查、社会心理因素调查。
(2)饮食评估:传统采用 3d 饮食记录法,记录每日摄入食物种类和量, 然后分类计算。目前多采用标化氮表现率蛋白当量(nPNA)或蛋白分解代谢率(PCR)。
(3)人体测量:包括干体重、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 厚度和上臂肌围、人体成分测定等,具体如下。
1)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单位 kg/m2。
2)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一般测量右侧。受试者自然站立,被测部位充分裸露,测试 人员找到肩峰、尺骨鹰嘴(肘部骨性突起)部位,并用油笔标记出右臂后面从肩峰到尺 骨鹰嘴连线中点;左手拇指和示、中指将被测部位皮肤和皮下组织夹提起来,在该皮褶 提起点的下方用皮褶计测量其厚度,右拇指松开皮褶计卡钳钳柄,钳尖部充分夹住皮褶, 在皮褶计指针快速回落后立即读数。连续测 3 次,以 mm 为单位,精确到 0.1mm。
3)上臂肌围=上臂围(cm)-3.14×三头肌皮褶厚度(cm)。
(4)生化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透析前后的尿素氮、前白蛋白、转铁蛋白、血脂, 有条件时可测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5)主观综合性评估
应用主观全面评定(SGA)及 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MIS)进行评价。
1)主观全面评定:利用 SGA 评价表格和 SGA 评价标准, 确定 SGA 评分等级: A=营养良好(大部分是 A,或明显改善) B=轻、中度营养不良 C=重度营养不良(大部分是 C,明显的躯体症状)
2)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法:利用 MIS 评分表,计算 10 个部分的总分。 MIS 的评分标准为:<8 分,轻度营养不良;9~18 分,中度营养不良;>18 分,重 度营养不良。MIS 正常值为 0 分,最高 30 分。
(6)人体成分分析: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人体成分检测仪(body composition monitor,BCM)、双能 X 线吸收法、CT 或 MRI 等,进行肌肉组织指数、脂肪组织指数、 肌肉组织含量、脂肪组织含量、干体重、水肿指数及容量负荷等指标的检测。
2.营养状态的监测频率
高危营养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如老年人或有合并症者应 增加监测频率,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应每月 1 次。
营养状态良好且稳定的血液 透析患者每 3~6 个月评估 1 次。
四、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治疗方案
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治疗目的是预防和纠正营养不良和 PEW。应在充分透析、纠正 代谢性酸中毒,改善炎症状态的基础上,制订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 素、液体及无机盐等的营养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进行调整。
1.蛋白质摄入量 1.0~1.2g/(kg•d),高生物价蛋白质应为 50%以上。必要时补充 复方 α 酮酸制剂 0.12g/(kg•d)。
2.能量摄入量 通常需要 35kcal/(kg•d);60 岁以上、活动量较小、营养状况良好 (血清白蛋白>40g/L,SGA 评分 A 级)患者可减少至 30~35kcal/(kg•d)。根据患者年 龄、性别、体力活动水平、身体成分、目标体重、并发疾病和炎症水平等,制订个体化 热量平衡计划。
3.脂肪摄入量:每日脂肪供能比 25%~35%,其中饱和脂肪酸不超过 10%,反式脂 肪酸不超过 1%。可适当提高 n-3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4.无机盐摄入量 (1)钠摄入量<2000mg/d(相当于膳食钠盐<5g/d)。 (2)透析无尿患者钾摄入量<2000mg/d;如果尿量>1500ml/d,可适当放宽控制。 (3)一般磷摄入量 600~1000mg/d,合并高磷血症时应限制在 800mg/d 以下。推荐 不限制蛋白质摄入的前提下限制磷摄入,选择低磷/蛋白比值的食物,减少磷酸盐添加 剂;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磷结合剂。 (4)元素钙摄入量不超过 1500mg/d(包含各种药物中的元素钙)。
5.维生素摄入 应适当补充多种水溶性维生素和必需微量元素,以预防或治疗微量 营养素缺乏症。合并维生素 D 不足或缺乏的 CKD 患者,应补充普通维生素 D。推荐补 充适量的维生素 C、维生素 B6 及叶酸,其中维生素 C 的推荐摄入量为男性 90mg/d,女 性 75mg/d,但需避免过度补充维生素 C,否则可导致高草酸盐血症。不推荐合并高同型 半胱氨酸的血液透析患者常规补充叶酸。
6.肠内营养 若单纯饮食指导不能达到日常膳食推荐摄入量,建议在临床营养师或 医师的指导下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剂;若经口补充受限或仍无法提供足够能量,建议给予管饲喂食或肠外营养;推荐选用低磷、低钾、高能量密度的肾病专用配方的口服营养补充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