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皮肤性病学—皮肤组织学
皮肤组织学重点内容,主要讲述了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组成和结构。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泌尿系统总论重点内容,主要包含肾脏的内分泌、临床表现、尿液检查、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临床分型等。
胃食管反流病考试重点,反流性食管炎(RE)是一种由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食管炎症,包含分类、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
内科学消化性溃疡重点内容,主要涵盖了消化性溃疡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并发症及治疗等方面。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皮肤组织学
表皮
构成
复层鳞状上皮
包括
角质形成细胞
有细胞间桥,可染色(H-E染色)
树枝状细胞
无细胞间桥,需特殊染色
黑素细胞
分布—基底层细胞之间
起源—外胚层神经嵴
胚胎期3个月左右移至基底层细胞之间,约占基底层细胞的10%
HE染色—黑素细胞位于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之间,胞质透明,胞核较小
朗格汉斯细胞
属于—免疫细胞
分布—基底层以上部位
HE染色—不着色
ATP酶染色阳性
功能—吞噬(表皮)、抗原呈递(淋巴间)
Merkel细胞
功能—感受触觉
分层
根据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阶段,表皮由内向外
基底层(生发层)
立方细胞
含黑素颗粒—分布在细胞核上方
每日30%的细胞进行核分裂活动
棘层——最厚
4~10层多角形细胞
离基底层越远,分化越好,趋向扁平
核大,圆形
棘层上部棘细胞胞质中有包膜颗粒(角质小体)
颗粒层——最薄
2~4层梭形细胞
细胞核、细胞器将在该层内溶解
细胞内可见形态不规则的嗜碱性透明角质颗粒
透明层
只见于掌跖部位
角质层
5~10层扁平细胞
无核,无细胞器
表皮通过时间(28日)
新生的角质形成细胞由基底层移行至颗粒层最上层约需14日
再移至角质层表面脱落又需14日
表皮与真皮交界处
真皮乳头
真皮凸向表皮的部分
表皮突
表皮凸向真皮的部分
基底膜带(BMZ)
位于表皮与真皮之间
PAS染色阳性
电镜下分4层
真皮
来源
中胚层
致密结缔组织,纤维成分为主
纤维之间有少量基质、细胞
胶原纤维—含量最丰富
大部分为I型胶原,小部分为III型胶原
韧性大,抗拉力强,但缺乏弹性
网状纤维—未成熟胶原纤维
大部分III型胶原
可银染(嗜银纤维)
弹性纤维
基质
主要成分—蛋白多糖
细胞
主要—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
巨噬细胞、朗格汉斯细胞…
厚度
0.5~4.0mm
乳头层
网状层
皮下组织
组成成分
疏松结缔组织、脂肪小叶
皮肤附属器
毛发
角化的上皮细胞
分部
毛干
皮肤以外的部分
毛根
皮肤以内的部分
毛球
毛根膨大末端
毛乳头
毛球下端的凹入部分
为毛发提供营养
毛基质
毛球下层靠近乳头处
毛发及毛囊的生长区
毛囊
位置
真皮、皮下组织
上段
漏斗部
狭部
下段
茎部
球部
皮脂腺
属泡状腺体,全浆腺
分泌时整个皮脂腺细胞破裂,内容物全部排入管腔,于皮肤表面形成皮脂膜
立毛肌的收缩可以促进皮脂的排泄
分布
除掌跖、指趾屈侧的全部皮肤
开口部位
导管为复层鳞状上皮,开口于毛囊上部
眼睑、颊黏膜、唇红、乳晕、大小阴唇、包皮—皮脂腺不与毛囊相连,直接开口于皮肤表面
皮脂腺溢出部位(头、面、胸背)——皮脂腺较多
顶泌汗腺/大汗腺
属管状腺体,顶浆分泌腺
由分泌部+导管组成
单层分泌细胞
毛囊的皮脂腺入口的上方
腋窝、脐周、乳晕、阴阜、小阴唇、包皮、肛门
外耳耵聍腺、眼睑睷腺
新鲜分泌的顶浆汗腺分泌物为无气味乳状液,排出后被细菌分解即产生臭味(腋臭)
受性激素影响,青春期分泌旺盛
外泌汗腺/小汗腺
属管状腺体
单层分泌细胞(两种)
明细胞—较大,分泌汗液的主要细胞
暗细胞—较小,分泌黏蛋白+回收Na+
直接开口于皮肤
除鼓膜、甲床、唇红、包皮、龟头、乳头、小阴唇、阴蒂遍布全身
受神经系统支配
甲
多层紧密的角化细胞构成
结构
甲板
外露部分
甲床
甲板下的皮肤
甲根
伸入近端皮肤中的部分
甲母质
甲根下的甲床
甲的生长区
甲廓
覆盖甲板周围的皮肤
甲半月
近甲根处新月形淡色区
无汗腺、皮脂腺
生长速度
指甲—1cm/3个月
趾甲—1cm/9个月
皮肤神经
感觉神经
神经小体
非囊状小体
Merkel细胞突触结构
囊状小体
Krause小体
Meissner小体
Pacinian小体
Ruffini小体
游离神经末梢
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肾上腺素能纤维
竖毛肌、血管(除小汗腺)
胆碱能纤维
小汗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