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投资研习录1
这是一篇关于投资研习录1的思维导图,《投资研习录》以巴菲特1957—1999年致股东信为蓝本,结合中国投资市场实际,深度解析其投资理念、方法论及进化路径。书中涵盖企业估值、市场波动应对、能力圈构建等核心议题,为投资者提供可落地的价值投资框架。
编辑于2025-04-27 11:04:25这是一篇关于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开场白,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第二部分 食物生产的兴起与扩散,第三部分 从食物到枪炮,病菌与钢铁,第四部分 环游世界,收场白,《枪炮,病菌与钢铁》视角下的富国与穷国,背景。
这是一篇关于戴维斯王朝的思维导图,本书讲述了戴维斯家族三代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华尔街投资传奇。戴维斯家族凭借独特的投资理念和策略,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中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们的投资故事不仅是个人财富积累的历程,更是投资智慧的传承。
这是一篇关于巴菲特致股东信——开场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与所有者相关的企业原则。我们希望公司股票的低换手率可以继续保持,保持在那些理解公司运营,欣赏我们的策略,分享我们愿景的人手中。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这是一篇关于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开场白,第一部分 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第二部分 食物生产的兴起与扩散,第三部分 从食物到枪炮,病菌与钢铁,第四部分 环游世界,收场白,《枪炮,病菌与钢铁》视角下的富国与穷国,背景。
这是一篇关于戴维斯王朝的思维导图,本书讲述了戴维斯家族三代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华尔街投资传奇。戴维斯家族凭借独特的投资理念和策略,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中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们的投资故事不仅是个人财富积累的历程,更是投资智慧的传承。
这是一篇关于巴菲特致股东信——开场白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与所有者相关的企业原则。我们希望公司股票的低换手率可以继续保持,保持在那些理解公司运营,欣赏我们的策略,分享我们愿景的人手中。
投资研习录1
1956年,合伙基金传奇起步,明确两条重要原则
1956年5月,巴菲特建立了自己第一个合伙基金,资金总额是10.51万美元
这是一个由亲朋好友基于血缘和信任建立起来的基金。
巴菲特承诺保本。收益在4%以内的部分,巴菲特分25%,超过4%的部分,巴菲特分50%
我更倾向于以五年为跨度来评价投资表现,但退一步说,三年绝对是评判投资业绩的最短周期,低于三年的业绩表现没有观察意义
如果连续三年或以上,合伙基金的表现都不如道琼斯指数,你和我都应该给自己的钱另外找条出路。
我不预测股市涨跌或经济波动。如果你觉得我能预测这些,或者认为不预测这些就做不了投资,那么,巴菲特合伙基金不适合你。
1957年,专注低估套利策略,意气风发志向远大
寻找低估和套利
如果整个市场回归到低估状态,我们可能会把所有资金都投入到低估类投资中,甚至可能借一些钱来购买低估的股票。
假如市场继续大幅走高,我们的策略是将低估类投资不断获利了结,增加套利类投资组合的比重。
短期与长期
因为账户成立时间不一致,遇到的股市点位不同,所以导致短期业绩有差异。伴随时间推移,这种差异会逐步缩小。
如果对企业的未来判断错误,腰斩和亏51%感觉不会有啥不同
如果判断正确,翻倍或赚几倍时,少赚1%根本感觉不到,所以不值得为之浪费“脑花”
不要预测股价,价格合适就买。
投资的目标
长远来看,如果我们每年都能领先指数10个百分点,我就会相当满意
1958年,隔离情绪寻找低估,烟蒂投资也需条件
市场情绪与投资决策
我致力于寻找低估的股票,但我知道将来股市整体大跌时,即使是低估的股票,股价也照样可能跟着跌。那又如何?我不会持币等待的,我还是会在今天去寻找和买入低估的股票。
牛市卖股,熊市买股
投资第一关:关注公司本身,而不是市场情绪
股价涨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每股收益上涨。
我相信,一旦公众广泛相信买股票能赚钱,灾难也就快来了。
烟蒂投资的前提
烟蒂股投资模式的三种回报途径
买入后上涨,卖出获利
买入后不涨,就买成大股东,推动分红,回购或分拆获利
如果过程中发现财报数据有假,则提起对董事及高管的个人诉讼索赔
完整的逻辑闭环,成为确定性事件
如果不具备后两种条件,烟蒂股投资只能学习施洛斯的分散模式
有条件成为大股东,就可以“施加更多影响,控制估值修复所需的时间”,不管是通过分红,回购,分拆还是资产出售或者公司清算,都可以保证收回本金和利润。
大股东的巨大优势
1959年,股市暴涨心存忧虑,坚持保守投资思路
股价只能利用,不能预测
背景:蓝筹股估值过高,风险很大,已经超过了股票的内在价值
我宁愿承担过度保守的惩戒,也不想因为跟风而吞下恶果。我认为相信那些漫无边际的“新时代”鼓吹,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遭受无法挽回的本金损失。
放过热点,少赚了,没关系。我坚持保守思路,买那些低估值的便宜货,不也一样在赚钱吗?
股市里估值过高的板块或个股,照样涨个不停,而你所认为的低估值板块,依然跌跌不休。
1960年,跌市解锁财富密码,目标超越比较基准
检视投资周期
我认为,长期来看,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表现基本和大型投资机构的业绩相当
长期来看,我们会碰上好年头,也会碰上坏年头。我们无须在好年头兴高采烈,也无须在坏年头垂头丧气,重要的是超越我们的比较基准。
低估公司被市场重新发现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3-5年这个区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就要警惕自己捡的到底是金子还是镀金的石头。
投资者确实有必要以3-5年为周期,检查自己是否超越指数。如果没有,就要非常小心的反思自己的投资体系
是不是存在逻辑问题或者有太多的一厢情愿
而不是简单的甩一句“市场错了”了事
1959年,股市暴涨心存忧虑,坚持保守投资思路
股价只能利用,不能预测
背景:蓝筹股估值过高,风险很大,已经超过了股票的内在价值
我宁愿承担过度保守的惩戒,也不想因为跟风而吞下恶果。我认为相信那些漫无边际的“新时代”鼓吹,可能会导致投资者遭受无法挽回的本金损失。
放过热点,少赚了,没关系。我坚持保守思路,买那些低估值的便宜货,不也一样在赚钱吗?
股市里估值过高的板块或个股,照样涨个不停,而你所认为的低估值板块,依然跌跌不休。
1961年,百万富翁梦想实现,保守投资不做预测
烟蒂股投资的要点
1.低估类投资,估值回归的时间长短不一定,估值回归的理由很难猜。
2.低估并不意味着不会跌。这类股票往往非常脆弱,不仅会跟着大盘跌,甚至会在大盘暴跌时下跌更多。
不能因为低估而上杠杆买入,因为价值回归之前的跌幅,很可能会先置杠杆客于死地
3.即使每一只都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但低估类投资的要点依然是分散持有。
以严重低估为理由去“梭哈”一只股票,是对格雷厄姆投资理念的巨大误解
4.低估类投资,通常是严重低估时买入,待其接近内在价值时就抛出,不寻求享受企业成长及市场高估的利润。
5.时至今日,我们经常还能看到大量因低估,严重低估,变态低估而重仓,全仓,杠杆持有某企业或某行业,最终巨亏乃至爆仓的悲剧。
计划与执行
我们对资金的分配比例,事先的确有计划的。然而实际的资金分配,很大程度上是非常随机的,主要取决于投资机会出现的时间。
不要为了未来“可能”会遇到更大一堆钱,而放弃现在遇到的一堆钱。
套利与投资
套利机会通常出现在并购,清算,重组,分拆等公司活动中。
套利指的是在买入的瞬间,就已经赚到确定的钱。
当年杨怀定倒卖国库卷,就是一种套利行为
确定性事件和概率性事件
套利行为是一种确定性事件
如果投资烟蒂股,只能等股价上涨才能获利,它就不是确定性事件,而是一种概率性事件
概率性事件需要通过大样本重复,去获取预计结果。这就是施洛斯高度分散捡烟蒂体系的核心逻辑。
所以普通投资者投资烟蒂股,需要学习施洛斯的高度分散原则,且必须坦然接受遇到有毒烟蒂时的损失
投资烟蒂公司发生问题是大概率的,高度分散是最大的确定性。那个有毒的刺,要坦然接受。
保守投资
购买长期国债不是保守投资,因为大多数无法抵御通货膨胀
购买蓝筹股也不是保守投资,因为蓝筹股有时会价格过高
只有价格明显低于价值的时候,才可以算保守投资
不做预测
我不知道股市哪年会涨,哪年会跌。我认为关心这些,对长期投资者没有任何意义。
股市有好的年景,也必然有坏的年景,从长期来看,两者可以抵消。
长期来看,如果考虑股息和市值增值两个因素,道琼斯指数年化收益率达到5%-7%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1962年,烟蒂投资尖峰时刻,适当放宽安全边际
这一年,巴菲特把所有的合伙基金合并在一起,成为巴菲特合伙公司,统一改用高于6%的部分,提成25%的分成模式。
确定性与安全边际
确定性越高,对安全边际的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控制类投资和套利类投资,确定性都高于低估类投资,所以对赔率的要求也就没有那么高了。
1963年,社会环境趋于宽松,怒怼投资机构无用
投资管理机构的作用
主动基金很难超越最简单的指数基金
是为成百上千的投资者分散投资风险,提供投资便利,避免投资者业绩大幅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基金可以协助投资者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落入针对散户的大量陷阱
1964年,冲动收购伯克希尔,低估类投资要控股
主动基金为什么很难超越指数基金
1.投资这件事短期很难区分运气和能力,于是有不少低水平选手也混迹于“专业团队”
2.代客理财拿管理费这个体制,推动着他们不断努力接近乃至突破他们能管理资金的上限,导致失败。
3.收益有提成,加上亏损不分担的体制,引导基金经理更倾向于下注高风险,高潜在收益的投资对象
赚了是自己的,赔了是客户的
4.短期业绩及回撤数据排名,会影响基金的资金募集能力。这种压力强迫基金经理考虑择时,平滑和投机
5.基金投资者水平低下,追涨杀跌。持续大涨之后申购基金,迫使基金经理高位买入;持续大跌之后赎回基金,迫使基金经理低位卖出。
基金投资者因为不懂,所以才买基金。基金经理他应该知道股价的高低,股价到了高位,应该关闭申购基金渠道,卖出股票。
6.基金收取的管理费和分成费用,拉低投资者长期回报。
食得咸鱼抵得渴
遭遇下跌百分之二三十的年份,甚至更糟糕的年份,对一个股票投资者来说是家常便饭。如果股价下跌百分之二三十就令您情绪紧张,财务压力巨增,那我建议您最好离开股市。
控股是一种保险措施
对于低估类投资,我们常常可以做出两种选择,既可以在股价上升时卖出赚钱,也可以在股价持续低迷时买成控股股东。前者是主要运作方式,后者是一种保险措施。
控制类只是一种保险措施。
美国的法治传统,让举报造假比造假本身获利更大。双重保险下,低估类才只赚不赔。控制和法治,是我们学不好巴式烟蒂的两大重要原因。
不管是低估还是控制类,最重要的是买入价格远低于企业内在价值。
在我看来,好的投资就是以低廉的价格买入,最终即使以合理价格出售,也能取得不错的利润。
1965年,财富帝国即将建立,坦露资金规模障碍
规模增长的问题
我认为合伙基金即将接近规模临界点。一旦超过临界点,规模扩大将降低基金的业绩。
巴菲特成功的另一个核心因素:善良,内心有高度的信托责任感。
面对扩大规模给自己带来更多分账机会,他会优先考虑这是否会伤害现有客户的收益率,并选择拒绝接受新资金。
资金的临界点
当你找不到投资机会的时候,金钱就过剩了。或者你为了安排金钱,不得不降低投资标准的时候,规模就太大了。
单只股票持仓上限
单只个股买入仓位的上限是40%
如果你的目标是财富增长,老唐强烈建议不要浪费生命探索和碰壁,不要试图重新发明车轮,只需要老老实实的沿着前辈们踩出来的路前行即可。要创新,要建立新体系,可以留待身家突破10位数以后考虑。
价值投资老了才能有钱?
到1965年底,35岁的巴菲特已经拥有685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