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眼科学—晶状体疾病
晶状体疾病重点内容,详细介绍了白内障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式,以及白内障的分类、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等内容,,有助于理解和记忆该疾病的各个方面。
人感染禽流感重点内容,人感染禽流感属于呼吸道传染病,且临床表现会随感染亚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轻症类似普通感冒,重症可出现肺出血、脓毒症、休克、瑞氏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严重症状。
牙拔除术重点内容,内容涵盖拔牙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拔牙创的愈合以及牙拔除术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是你不可或缺的学习助手。
口腔卫生保健重点内容,内容涵盖口腔卫生和口腔保健两大部分,刷牙注意事项:刷牙顺序一从一侧、刷牙时间一至少2min、刷牙次数一最好在餐后和睡前各刷牙1次,每天至少刷牙2次,晚上睡前刷牙更重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晶状体疾病
主要病变
透明度改变—形成白内障
位置改变—异位、脱位
先天性晶状体形成和形态异常
白内障分类
按病因
年龄相关性、外伤性、并发性、中毒性、辐射性、发育性、后发性
按发病时间
先天性
后天性
按晶状体混浊形态
点状、冠状、绕核性白内障
按晶状体混浊部位
皮质性、核性、囊膜下、混合型
按晶状体混浊程度
初发期、未成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
最常见的白内障类型,≥50岁,随年龄↑发病率↑
临床表现
症状
视力下降
对比敏感度下降
屈光改变
单眼复视/多视
眩光
色觉改变
视野缺损
体征
肉眼/聚光灯/裂隙灯显微镜—白内障特征性混浊
分类
皮质性白内障—最常见
初发期
晶状体皮质中空泡、水隙形成
水隙从周边向中央扩大,在晶状体周边前、后皮质形成楔形混浊
前、后皮质的楔形混浊可在赤道部汇合,最后形成轮辐状混浊
早期周边混浊不影响视力➕眼底能看清
膨胀期/未成熟期
因渗透压改变导致皮质吸水肿胀,晶状体体积最大,前房变浅
晶状体混浊加重
虹膜投影
晶状体呈灰白色混浊,以斜照法检查时,投射侧虹膜在深层混浊皮质上形成新月形阴影
视力明显下降➕眼底难看清
易诱发青光眼大发作
成熟期
晶状体内水分溢出,肿胀消退,晶状体体积↓,前房深度恢复正常
晶状体完全混浊,乳白色,可见囊膜钙化点
视力下降至手动/光感
过熟期
晶状体体积↓,前房加深
晶状体乳白色➕囊膜皱缩,白色斑点和胆固醇结晶形成
虹膜震颤
Morgagnian白内障
棕黄色晶状体核沉于囊袋下方,可随体位变化而移动
晶状体核下沉后,视力可突然↑
继发青光眼
核性白内障—发病较早,进展缓慢
早期
核的混浊从胎儿核/成人核开始,早期为黄色,与正常人的核硬化不易区别
核硬化是生理现象—晶状体终身生长,随年龄↑,晶状体核密度↑,颜色↑,但对视力无影响
核屈光力↑→晶状体性近视,远视力↓
后期
核—黄褐色→棕黑色→黑色
晶状体核严重混浊→视力↓
后囊下白内障
晶状体后囊膜下浅层皮质出现棕黄色混浊(小空泡、结晶样颗粒组成的致密小点),外观似锅巴状
由于混浊位于视轴,所以早期就会出现明显视力障碍
晶状体核硬度分级标准(Emery-Little)
I度—无核—软性—透明
II度—软核—白黄/黄
III度—中等硬度核—深黄
IV度—硬核—棕色/琥珀色
V度—极硬核—棕褐色/黑色
诊断
散大瞳孔后,以检眼镜/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晶状体(混浊形态、视力)
治疗
白内障药物治疗—无有效药物
白内障手术治疗
保留后囊膜—囊外摘除术
晶状体完全摘除—囊内摘除术
其他类型白内障
先天性白内障
定义
出生前后即存在/出生后1年内逐渐形成的先天遗传/发育障碍导致的白内障
造成儿童失明和弱视的重要原因
病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
环境因素
原因不明
单眼/双眼
多数静止性,少数出生后继续发展
白瞳症—最常见
糖尿病、新生儿低血糖应进行血糖、尿糖、酮体检查
对视力影响不大者—无需治疗
明显影响视力者—手术治疗(出生后4~6周)—白内障晶状体摘除术
无晶状体眼—屈光矫正、视力训练、防治弱视、促进融合功能的发育
眼镜矫正
角膜接触镜
人工晶状体植入
代谢性白内障
糖尿病性白内障
半乳糖性白内障
手足抽搐性白内障
并发性白内障
由于眼部疾病所导致的晶状体混浊
定位
眼前部疾病—前皮质
眼后部疾病—后极部囊膜及囊膜下皮质
青光眼—前皮质、核
高度近视—核
葡萄膜炎、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脱离、青光眼、眼内肿瘤、高度近视
后发性白内障
白内障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晶状体外伤后,残留的皮质/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形成混浊
后囊膜混浊—白内障晶状体囊外摘除术后最常见并发症
白内障术后发生在后囊膜下的混浊
Nd:YAG激光将瞳孔区的晶状体后囊膜切开
白内障手术
手术适应证
视功能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而手术后可以提供改善视力的可能
晶状体混浊妨碍诊断/处理眼后节疾病(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内炎)
有临床意义的屈光参差合并白内障
因晶状体引起其他眼部病变(晶状体溶解、晶状体过敏、闭角型青光眼)
患眼已丧失视力,但成熟/过熟白内障使瞳孔区变成白色而影响外观
手术禁忌证
患者不愿手术
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受到影响/能够通过眼镜等获得患者需要的视力
不能期望手术提高视力,而没有其他摘除晶状体的指征
患者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不能安全完成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