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节 移植血管内瘘成形术 移植血管内瘘成形术(arteriovenous graft,AVG)是针对患者自身血管无法建立自 体动静脉内瘘,而采用移植血管与患者动、静脉吻合,建立血管通路的手术方法。
一、适应证及禁忌证 (一)适应证 利用自身血管无法建立自体内瘘者,包括:由于反复制作内瘘使上肢动静脉血管耗 竭,由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银屑病等使上肢自身血管严重破坏,原有内瘘血管瘤或 狭窄切除后需用移植血管搭桥。 (二)禁忌证 1.绝对禁忌证 (1)左室射血分数小于 30%。 (2)四肢近心端静脉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明显血栓。 (3)合并全身或局部感染。 2.相对禁忌证 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
四、手术方法 (一)术前检查 1.患者准备 通过物理检查及血管彩超检查上肢血管(必要时进行血管造影),选 择拟做吻合的动静脉,动静脉内径应不小于 3mm,决定手术方式。做胸部 X 线、心电 图及超声心动图了解患者心功能,存在心力衰竭应予以改善;抽血检查患者凝血状态; 手术前 1h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2.移植血管选择 自体血管移植多选择大隐静脉,取材前应做血管的相关检查,如 血管超声等了解拟取大隐静脉的情况,明确没有曲张、硬化、闭塞等病变。人造血管一90 般选用直径 6mm 的标准壁人造血管,根据患者年龄与自身血管条件做适当调整。目前 市场上常用的人造血管有:Core-Tex 人造血管、Impra 人造血管、BRAUN 及 BAXTER 人造血管等。也可采用立即穿刺型人工血管。 3.吻合的配对动静脉 多采用上肢血管。肱动脉与头静脉或贵要静脉、正中静脉、 肱静脉(前臂袢式)最为常用,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使用方便。其次为桡动脉根部与 贵要静脉或正中静脉、头静脉(前臂袢式),其他术式临床应用较少。 (二)手术步骤 1.移植血管处理 (1)自体血管处理 1)患者取仰卧位,下肢外展,常规备皮后用甲紫或画线笔标记出大隐静脉走行,消 毒、铺巾。 2)1%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在卵圆窝部做一小切口,游离大隐静脉。根据需用血 管长短,于大隐静脉走行方向做纵行切口或若干小切口,将大隐静脉进一步游离,结扎 并切断附近的小分支,完全游离所需大隐静脉后,结扎并切断大隐静脉近心端和远心端, 取出大隐静脉,用 500U/ml(4mg/ml)肝素盐水反复冲洗,记清大隐静脉近心端及远心 端,然后放入生理盐水中备用。 3)仔细止血后,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 (2)人造血管处理:人造血管从包装袋中取出即可直接使用,可不用肝素盐水灌 洗,以便减少血流贯通后的血清渗出。 2.移植步骤 (1)麻醉选择:根据手术部位可选用臂丛阻滞麻醉、局部浸润麻醉、蛛网膜下腔阻 滞麻醉(下肢手术)和全麻等。前臂和上臂移植血管内瘘可以采用局部麻醉。 (2)切口设计:根据血管移植术式和拟做吻合的动静脉位置选择皮肤切口,通常可 做一个或多个,切口形状和长度则应根据静脉的走行、皮下隧道的位置及形状来选择。 跨肘窝部位的移植血管搭桥内瘘必须考虑弯曲肘部对血管的影响。 (3)游离血管:钝性分离皮下组织,分别暴露和游离一段长 2~3cm 拟吻合的动静 脉。 (4)皮下隧道:用皮下隧道器做袢式(U 形)或直桥式(J 形)皮下隧道,深浅要 适中,过深不易穿刺,过浅可发生局部感染和局部皮肤坏死,移植血管穿过隧道时应避91 免扭曲、成角和受压。 (5)冲洗血管腔:将游离好的动静脉用血管夹分别阻断其血流,如为端侧吻合在血 管壁上做一纵向切口,长度与移植血管直径相当,端端吻合(仅限于桡动脉远心端)则 拟吻合血管远端结扎切断,以 0.1%~0.2%肝素盐水反复冲洗动静脉管腔。 (6)吻合血管:修剪移植血管两端,采用 6-0 无损伤缝合线分别连续或间断吻合 自体动、静脉,注意先吻合静脉端后吻合动脉端。 (7)开放血流:一般先开放动脉端血管夹,待移植血管内空气由静脉端吻合口针眼 排除后再开放静脉血流,若有局部渗血,轻压止血。有活动性喷血点应补针。若针眼或 局部组织渗血难以压迫止血时,可使用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用手触摸吻合口,可触及 血管震颤。 (8)皮肤:轻压包扎,一般不需要放置引流条。 3.术后医嘱 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 3~10d(自体移植血管 3~7d,人造血管 7~ 10d),术后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高凝状态患者,也可每 12~24h 皮 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抬高术侧肢体,避免压迫,人造血管一般 4~6 周血清性水肿消 退后开始穿刺使用,自体移植血管成熟时间 6~8 周,建议 2~3 个月后使用。即穿型人 工血管,术后次日即可穿刺使用。
三、移植血管材料 1.自体血管 主要是大隐静脉和股浅静脉。由于取材较方便、无抗原性、口径较合 适,目前临床仍较常用。 2.同种异体血管 尸体大隐静脉、股动脉、脾动脉、肱动脉,以及胎盘脐静脉等, 由于取材较困难等,应用越来越少。 3.异种血管 主要是牛颈动脉。取材较易,但抗原性强、处理工序复杂、价格昂贵, 因此,目前较少应用。 4.人造血管 主要是聚四氟乙烯(polytetrafluoroethylene,PTFE)人造血管。取材 容易、形状及口径容易控制、生物相容性好、容易穿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工血管。 5.生物工程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