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异常心电图
下图讲述了房室肥大对心电活动的影响、心房肥大、心室肥大、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心肌梗死等内容,收藏下图了解吧!
心电图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的电活动变化图形的技术。本图介绍了心电图形成原理、导联、波形及正常范围,收藏下图了解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心电图ECG
心房、心室肥大
房室肥大对心电活动的影响
电压增高(振幅增高)
心电活动时间延长(时间延长)
心肌复极顺序改变(ST-T改变)
心房肥大
看P波
右房肥大
时限不延长
振幅增高>=0.25mV(Ⅱ、Ⅲ、aVF突出)
对于V1
>=0.15mV(直立)
P波算术和>=0.20mV(双向)
多见于肺源性心脏病,故又称“肺型P波”
左房肥大
时限延长>=0.12s
常呈双峰,两峰距>=0.04s(Ⅰ、Ⅱ、aVL)
多见于二尖瓣狭窄,故又称“二尖瓣型P波”
双房肥大
兼有左心房和右心房双房肥大的特点
振幅>=0.25mV,时限增加>=0.12s
V1:P波高大双向,上下振幅均超过正常
心室肥大
看QRS波
右室肥大
电压增高
胸导
RV1/SV1>=1
RV5/SV5<=1
RV1+SV5>1.05mV
肢导
RaVR>0.5mV
电轴右偏
ST下移,T波倒置
主要见于二尖瓣狭窄及肺心病患者
左室肥大
时限延长:0.10~0.11s
RV5、RV6>2.5mV
RV5+SV1>4.0mV(男);>3.5mV(女)
RaVL>1.2mV
RⅠ>1.5mV
RaVF>2.0mV
RⅠ+SⅢ>2.5mV
电轴左偏
ST下移,T波低平、双向、倒置
具有上述四个条件
具有两个的(含第二项),称左室肥大
兼有第四项者,称左室肥大伴劳损
仅有第二项,其余正常者,称左室高电压
双侧心室肥大
相互抵消,电压正常化
仅有QRS稍宽,ST-T异常等非特异性改变
仅显示一侧心室肥大,多为左室肥大; 右室肥大很显著时,也可仅示右室肥大
双室肥大同时表示:既有左室高电压,又有右室高电压
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缺血型改变
T波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复极由外向内,主波一致的高大T波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复极由内向外,T波倒置
损伤型改变
ST段改变
两种变化
下移
水平型(夹角=90度)
下斜型(夹角>90度)
上斜型(夹角<90度)
前两个对诊断心肌缺血有意义,后一种见于心率较快时, 不属于器质性病变
抬高
弓背向上型(见于心梗及变异性心绞痛)
弓背向下型(见于心包炎)
临床意义
典型心绞痛:缺血性ST段压低或/和T波倒置
变异性心绞痛:ST段抬高伴T波高耸
冠状T波:倒置深尖双肢对称T波, 反应心外膜下心肌缺血,透壁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ST段压低
心外膜下心肌损伤:ST段抬高
心肌梗死
基本图形
缺血
心内膜缺血T波高耸
心外膜缺血T波倒置
损伤
面向损伤导联ST段抬高
ST段抬高的幅度与心肌缺血严重程度有关,而与心肌缺血面积无关
坏死
病理性Q波出现
时限>0.04s
振幅>同导联R波的1/4
心梗呈区域性分布
图形演变及分期
超急性期
数分钟内
Q波未形成
ST段斜型抬高(损伤型改变)
高耸的T波(心内膜下缺血)
急性期
数小时或数日
ST段抬高
T波由直立开始倒置(由内膜延至外模)
近期(亚急性期)
坏死性Q波存在
损伤型ST段恢复至基线
T波倒置由深到浅
陈旧期(愈合期)
坏死性Q波残留
损伤型ST段恢复基线
缺血性T波正常、双向、倒置
定位判断
前间壁
V1-V3
前壁
V3-V5
广泛前壁
V1-V5
下壁
Ⅱ、Ⅲ、aVF
侧壁
Ⅰ、aVL(V5、V6)
后壁
V7-V9
右室
V3R、V4R、V5R
非Q波性心梗(心内膜下心肌梗死):各导联均无Q波,胸前导联呈现ST段下移,T波倒置
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
ST段升高持续达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