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本导图为杨玉玲老师著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篇的学习笔记整理,包括28张知识点导图,每个知识点的导图均含基本概念、基本格式、常见偏误、教学提示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复习备考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高效笔记工具。
编辑于2025-06-04 19:10:49本导图为杨玉玲老师著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篇的学习笔记整理,包括28张知识点导图,每个知识点的导图均含基本概念、基本格式、常见偏误、教学提示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复习备考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高效笔记工具。
本导图为杨玉玲老师著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句子成分类篇的学习笔记整理,包括16张知识点导图,每个知识点的导图均含基本概念、基本格式、常见偏误、教学提示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复习备考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高效笔记工具。
本导图为杨玉玲老师著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词类篇的学习笔记整理,包括22张知识点导图,每个知识点的导图均含基本概念、基本格式、常见偏误、教学提示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复习备考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高效笔记工具。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本导图为杨玉玲老师著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篇的学习笔记整理,包括28张知识点导图,每个知识点的导图均含基本概念、基本格式、常见偏误、教学提示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复习备考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高效笔记工具。
本导图为杨玉玲老师著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句子成分类篇的学习笔记整理,包括16张知识点导图,每个知识点的导图均含基本概念、基本格式、常见偏误、教学提示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复习备考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高效笔记工具。
本导图为杨玉玲老师著的《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词类篇的学习笔记整理,包括22张知识点导图,每个知识点的导图均含基本概念、基本格式、常见偏误、教学提示和教学建议等内容,是复习备考国际中文教师证书的高效笔记工具。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是”字句
“有”字句
“是…的”句
“把”字句 1
“把”字句 2
“被”字句
“比”字句 1
“比”字句 2
一…都/也+没有/不
除了…(以外),…
正在+V
谁…谁……
A跟B一样
连…都/也
连动句
一…就…
一边…一边…
越来越
不但…而且…
谁…都/也
存现句
虽然…但是…
要/就要/快要/快…了
存在句
兼语句
先…,然后…
只要…就…
V+起来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是”字句
基本概念
由判断动词“是”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做“是”字句
“是”字句主要用于表示判断
格式
肯定形式
Sub+是+N
我是学生。
否定形式
Sub+不是+N
我不是老师。
疑问形式
Sub+是+N+吗?
你是老师吗?
Sub+是不是+N?
你是不是老师?
常见偏误
位置错误
“是”要放在宾语之前(日本和韩国学生受母语影响,容易把“是”误放在句尾)
他我的朋友是。X
搭配错误
是不是”和“吗”都是疑问形式,用其中之一即可
你是不是韩国人吗?X
教学建议
可采用情景举例法、图片法、生词卡片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引入和训练
在交际训练时可出示代表各种职业和身份的生词卡片请学生扮演,其他学生用“是”来描述,猜测卡片上的职业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有”字句
基本概念
由动词“有”充当谓语的句子叫做“有”字句
“有”字句主要用于表示领有,也可用于表示存在
我有一本书。(表示领有)
桌子上有一盆花。(表示存在,参见“存现句”)
格式
肯定形式
Sub+有(+数量)+N
我有一本汉语词典。
否定形式
Sub+没有+N
我没有汉语词典。
疑问形式
Sub+有+N+吗?
你有汉语词典吗?
Sub+有没有+N?
你有没有词典?
常见偏误
语序错误
汉语中宾语要放在动词“有”之后,这是日本和韩国学生在初级阶段很容易出现的偏误
我钱没有。X
搭配错误
“有没有”后面一般跟名词性宾语
明天你有没有上课? X
“有没有”表示疑问时,后面不能再加表示疑问的“吗”
你有没有自行车吗? X
教学建议
可以用格式化的方法向学生强调宾语的位置,即“Sub+有+N“
可以采用情景举例法、图片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训练时可请学生用“有”字句介绍自己的家人、朋友、居住的城市、社区等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存现句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采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可采用(图片)对比法进行“有”与“是”的存现句异同
交际训练时可设计租房场景请学生练习
两人一组,A询问房子的情况,比如房子在哪儿?周围环境怎么样?有什么场所?房子大不大?房子里面有什么?摆设如何?房租是多少钱?……B回答,A根据回答决定是否租
教学提示
注意存现句几个构成部分的语序,可以用格式化的方法进行教学和强调
存现句的句首一定是处所词语,而且处所词语前面不能加“在”
存现句的宾语是未知的、不确指的人或事物
“有”与“是”存现句的不同
“P(处所词语)+有+N”不具有排他性,即有此物可能还有他物
桌子上有一本书。( 可能还有其他物品)
“P(处所词语)+是+N”具有排他性,即只有此物
桌子上是一本书。( 只有一本书,没有其他物品)
常见偏误
语序错误
处所词语应置于存现句句首
有一只小鸟站着在她的窗台上。X
站着一个军人在你家门口。X
汉语中方位词放在普通名词之后可以当做处所词语使用,学生受母语(如英语on)的影响误把方位词放在普通名词之前
上面桌子有一本词典。X
方位词遗漏
普通名词不能直接当做处所词语用在存现句的句首,要在该名词的后面加上方位词
桌子放着一个蛋糕。X
宾语指代性错误
存现句的宾语一般是未知的、不确指的
教室门前站着她爸爸。X
教室门前站着一个人。
她爸爸在教室门前站着。
否定式错误
在存现句的否定形式中,宾语通常由单个名词充当,前面不用表示不定数量的词语
我钱包里没有一块钱了。X
“在”的误用
存现句句首的处所词语前不能加“在”
在前面来了一辆车。X
格式
P(处所词语)+有(+数量)+N
河边有一棵柳树。
P(处所词语)+V+着(+数量)+N
河边长着一棵柳树。
P(处所词语)+是(+数量)+N
教学楼前边是一家银行。
基本概念
从意义上看,存现句表示某个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某人或某物
从结构上看,存现句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存现句的语序是“P+V+N”
存现句的句首一定是表示处所的词语,而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人或事物的名词总是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桌子上有几本中文书。
墙上挂着一幅画。
远处飘来一阵花香。
存现句句首的处所词语是被描写的对象,是构成存现句必不可少的成分
处所词语主要由表示处所的名词、名词+方位词、方位词、代词等充当
门口挂着一盏灯。(处所名词)
他房间里的桌子上、床上、床下都堆满了酒瓶。(名词+方位词)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方位词)
存现句的宾语通常由一个名词前面加上不确指的数量词语充当,名词前面一般不能带有确指的定语
他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他桌子上放着那本书。X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比”字句1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先学习基本形式,再学习否定形式,最后对比否定形式的差异
可采用图片法、实物道具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请学生就各自国家与中国在气候、人口、景色、食物等方面进行对比
教学提示
“A+不比 +B+Adj”表示否定或纠正对方的意见(即“B+ 比 +A+Adj”),含有辩驳的语气
“比”字句的谓语部分除了形容词以外,还可以是心理动词(如“喜欢、讨厌”等)和能愿动词(如“会、能”等)
常见偏误
用法错误
单纯表示两个对象相同或者不同,要用“A跟B一样/不一样”的格式,而不能用“比”字句
我比她不一样。X
语序有误
正确的语序是“A+比+B+Adj”
汉语难比英语。X
否定形式错误
“比”字句的否定形式是“A+没有/不比+B+Adj”
我比他不高。X
格式
肯定形式
A+比+B+Adj
我比他高。
疑问形式
A+比+B+Adj+吗?
她比我聪明吗?
否定形式
A+没有+B+Adj
仅陈述对比的事实
她没有我高。(她的身高<我的身高)
要求后面的形容词是表示积极意义的形容词,一般不加表示消极意义的形容词
我没有你聪明。
我没有你笨。X
A+不比+B+Adj
不只是单纯比较两个对象之间的差别,而是含有辩驳的语气,即“不同意对比的说法或判断”
她不比我高。 (可能表示“她和我差不多高”,也可能表示“她比我矮”)
对形容词的选择没有限制
我不比他矮。
我也不比你笨啊,为什么我总也学不会。
基本概念
用“比”引出比较对象的句子叫做“比”字句
可用于比较不同的人或事物,也可用于比较同一个人或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具有某种差别(而非具体差别)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比”字句2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采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选择比大小、比高矮、比难易、比价钱、比快慢、比多少等主题请学生练习
教学提示
可以用格式化的方法强调“比”字句的语序
程度副词“很、非常”等不能用在“比”字句中,表示比较双方都具有程度较高的性质可以用“更”或“还”
具体差别的数量要放在形容词之后
常见偏误
误用程度副词
程度副词“很、非常”等不能用在“比”字句中
飞机比火车很快。X
语序有误
正确的语序是“A+比+B+Adj+具体数量”
哥哥比我三岁大。X
“一点儿、一些”表示差别不大,要放在形容词之后
这个西瓜比苹果一点儿大。X
格式
肯定形式
A+比+B+Adj+具体数量
他比我高10厘米。
A+比+B+Adj+一点儿/一些/得多/多了
他比我高一点儿/一些/得多/多了。
A+比+B+更/还+Adj
李明比姚明还高。
疑问形式
A+比+B+Adj+多少?
李明比姚明高多少?
A+比+B+Adj+得多吗?
李明比姚明高得多吗?
基本概念
表示两个人或事物的具体差别,或者同一个人或事物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具体差别
用“A+比+B+Adi+具体数量/其他”的格式
表示A在某方面的程度很高,B在这方面的程度更高
用“A+比+B+更/还+Adj”的格式
特殊句式与固定结构 - 等比句:A跟B一样/不一样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采用实物道具法、图片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可用“我与你一样”的游戏交际练习,话题可包括生日、衣服尺码、作息时间、喜欢的食物/颜色/季节/运动等
教学提示
如果 A和 B都是名词性短语,而且中心语相同,B的中心语通常可以省略
我的爱好跟你的(爱好)一样。
我的房间跟你的(房间)不一样。
在肯定形式“A 跟/和 B一样”这个格式中,“一样”的前面不能出现“很”,但是可以用“完全”
他的性格和哥哥的(完全)一样。
在否定形式“A跟/和 B不一样”中,“一样”的前面可以出现“很、太、完全”等
他和哥哥的性格很不一样。
我的想法跟你的不太一样。
“一样”的后面通常用形容词,也可以用心理动词或能愿动词
我跟她一样喜欢唱歌。
她跟她妈妈一样会做漂亮的中国结。
常见偏误
与“比”字句混用
“比”不能跟“一样/不一样”同时出现,要么用“比”字句表示两个人或事物比较后的结果,要么用“A跟/和B一样/不一样Adj”表示两个人或事物在某方面是否相同
我的成绩比她的一样好。X
语序错误
被比较的对象可放在A的中心语位置上,也可放在B的中心语位置上,但不能放在“一样”的后面
我的头发跟她的一样颜色。X
副词搭配错误
在“A跟/和B一样”的格式中,“一样”的前面不能用“很”,但是可以用“完全”
他的性格和哥哥的很一样。X
格式
肯定形式
A+跟/和+B+ 一样(+Adj)
尼克跟大卫一样高。
尼克的身高跟大卫的一样。
否定形式
A+跟/和+B+不一样(+Adj)
尼克跟大卫不一样高。
尼克的身高跟大卫的不一样。
疑问形式
A+跟/和+B+一样不一样(+Adj)?
尼克跟大卫一样不一样高?
尼克的身高跟大卫的一样不一样?
A+跟/和+B+一样(+Adj)+吗?
尼克跟大卫一样高吗?
尼克的身高跟大卫的一样吗?
基本概念
等比句的功能是进行相似同类比较,表达两个东西或者事物其性质状态没有区别和不同,或两个人的意愿想法行为一致
我的衣服和你的衣服一样。
我的衣服和你的衣服一样大。
我和你一样想买那件衣服。
“A跟B一样/不一样(Adj)”
用于表示两个人或两个事物在某方面是否相同
“A跟B差不多(Adj)”
用于表示两个人或两个事物在某方面几乎完全相同
“跟”可以用“和”替换
特殊句式与固定结构 - “是…的”句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采用图片法(这是哪儿?你去过吗?什么时候去的)、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周末/假期做什么了、或者自己学汉语的经历请学生讨论
教学提示
“是……的”句和“了”的区别
“了”
是向听话人说明一个完全未知的事件,表示完成
比如在说“我去上海了”之前,听话人是不知道这件事的
“是……的”
用于说明一个已知事件的局部未知信息,表示强调
比如在说“我是坐飞机去上海的”之前,听话人已经知道“我去上海了这件事情,只是不知道“怎么去”这一局部信息
常见偏误
与“了”的混淆
询问已知事件的具体细节等要用“是……的”句,而不是“了”
老师,你的裙子很漂亮,在哪儿买了? X
强调已知事件发生的时间、方式等要用“是……的”句,而不用“了”
A:你几点来了? B:我是八点来了。X
误省略“的”
表强调时“是”和“的”常一起使用,有时“是”可省略,但“的”不可省略
这本书我是昨天买。X
格式
肯定形式
Sub+(是)+时间/地点/方式/对象/目的/动作者+V(+O)+的(+O)
强调时间
他是昨天买的这本书。
他是去年来北京的。
强调地点
我是在家乐福买的这本书。
我是在上海见到他的。
强调方式
他是开车去的青岛。
我是坐飞机来的。
强调对象
他是和家人一起去的杭州。
昨天我是跟同学一起打的网球。
强调目的
我是来取信的。
我赶回来是想跟你好好谈谈的。
强调动作者
这盆花是她送来的。
那封信好像是男朋友寄给她的。
否定形式
Sub+不是+时间/地点/方式/对象/目的/动作者+V(+O)+的(+O)
他不是坐飞机去的,是坐火车去的。
我不是来旅游的,是来学习汉语的。
疑问形式
Sub+是+时间/地点/方式/对象/目的/动作者+V(+O)+的(+O)+吗?
你是昨天来的吗?
他们是来报名的吗?
基本概念
主要用于强调已经发生或完成的动作的时间、地点、方式、对象、目的或动作发出者等,强调的部分放在“是”的后面
在肯定句中,“是”一般可以省略,否定句中的“是”不可省略
无论在肯定句还是在否定句中,“的”都不能省略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把”字句 1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不易一次性全部讲授,可先讲“在”、“到”,再讲“给”、“成”的用法
可采用动作演示法、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布置晚会会场、搬家等场景请学生进行练习
教学提示
“把”的宾语是已知信息,即说话双方都知道说的是哪一个人或事物
“把”字句中的否定词和能愿动词应该放在“把”字的前面
必须使用“把”字句的情况
表示通过某个动作使某人或某物的位置发生移动
我把书放在书柜里了。
表示通过某个动作使某物的所属关系发生转移
我把书送给朋友了。
表示通过某个动作使某物的形态发生变化
我把粉笔掰成了两半。
不能用在“把”字句中的动词
如“是、有、来、去、知道、听见”等
常见偏误
应用“把”字句而未用
表示通过某个动作使某一特定事物的位置发生移动,要用“把”字句
她常常放衣服在沙发上。X
表示通过某个动作使某一特定事物的位置发生变化,要用“把”字句
爸爸已经寄那封信给姐姐了。X
表示通过某个动作使某一特定事物的形态发生变化,要用“把”字句
我终于翻译那本书成英文了。X
“把”字句误用
未出现因某个动作使某一特定事物的位置/形态等变化的情况
她把烤鸭吃在全聚德。X
“把”字句的宾语应该是确定的人或事物
我把一本书放在桌子上了。X
语序错误
“把”字句中的否定词要放在“把”的前面
我把那本书没有放在桌子上。X
“把”字句中的否定词和能愿动词都要放在“把”的前面,而不能放在动词的前面
你把那张照片不应该送给他。X
格式
肯定形式
Sub+(时间词/能愿动词)+把+O+V+在/到+P
她已经把钱包放在桌子上了。
我会把钱存到银行的。
Sub+(时间词/能愿动词)+把+O+V+给+Sb
她昨天把那张照片寄给妈妈了。
我要把这本书送给爸爸。
Sub+(时间词/能愿动词)+把+O1+V+成+O2
他已经把这本小说翻译成英文了。
你把“银行”读成“很行”了。
否定形式
Sub+没有/不/别+把+O+V+在/到+P
她没有把钱包放在桌子上。
你别把书包扔到地上。
Sub+没有/不/别+把+O+V+给+Sb
她没有把钱寄给妈妈。
别把这张照片送给报社。
Sub+没有/不/别+把+O1+V+成+O2
他没有把这本小说翻译成英文。
你不应该把“千”写成“十”
基本概念
由介词“把”加上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的句子叫做“把”字句
表示对特定的人或事物施加一个动作,使其发生一定的变化,如位置的移动、所属关系的转移或形态的变化等
“把”字句在语法结构上最重要的特点是句中的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动词后要带其他成分
“V在/到……”表示事物的位置发生变化
“V给………”表示事物的位置发生变化或所属关系发生转移
“V成……”表示将事物的现有形态改变成另一种形态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把”字句 2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使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在交际练习时可使用“我说你做”的游戏请学生根据给出的指令完成相关动作并由其他学生用“把”字句陈述
教学提示
光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用在“把”字句中,动词后面通常要带补语,至少要用一个“了”
可能补语不能用在“把”字句中
否定副词“不、没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以及充当状语的介宾短语等都应该放在“把”字的前面,而不能放在主要动词的前面
常见偏误
宾语性质错误
“把”后面的宾语应该是特定的人或事物
我把一本书买来了。X
误用“把”字句
如果句中的谓语动词不具有处置义,如趋向动词(“来、去”)、关系动词(“是、有”)等,就不能使用“把”字句
我上个星期把上海去了。X
我把那本书有了。X
成分缺失
“把”字句中的动词不能是光杆动词,必须有连带成分
你把课文读。X
语序错误
“把”字句中的否定词应该放在“把”的前面
她把昨天的作业没做完。X
误用可能补语
“把”字句要求补语表示某种确定性,而可能补语表示某种可能性,所以“把”字句中不能使用可能补语
你把中文杂志看得懂看不懂? X
格式
肯定形式
Sub+把+O+V+其他成分
我把作业写完了。
否定形式
Sub+没有/不+把+〇+V+其他成分
我没有把那本书拿走。
疑问形式
Sub+把+O+V+其他成分+吗?
你把钱放回去了吗?
其他成分通常是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状态补语等
基本概念
“把”字句的另一个基本用法是表示通过某个动作对“把”后面的宾语产生某种影响或造成某种结果
这个影响或结果一般由在主要动词后面充当补语(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状态补语等)的动词或形容词来体现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被”字句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教学时可复习“把”字句,体会两种句式的不同
可使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进行交际训练时可设置……场景进行练习
教学提示
光杆动词一般不能单独用在“被”字句中,除非前面有状语,后面有补语,或者整个“被”字结构做其他动词的宾语,最简单的形式也要在动词后面用“了”
她被欺负。X ( 光杆动词 )
她不会被欺负。( 前加状语 )
她被欺负哭了。(后加补语 )
她被欺负了。(后面加“了”)
妈妈总担心她被欺负。( 整个“被”字结构做“担心”的宾语)
有“除掉”含义的动词后面可以只加“了”充当“被”字句的谓语
那本书被她扔了。
旧自行车被她卖了。
否定副词“没有”和句尾的“了”不能同时出现
可能补语不能用在“被”字句中
否定副词“不、没有”、能愿动词、时间词语以及充当状的介宾短语等都应该放在“被”字的前面而不能放在主要动词的前面
学生掌握了“被”字句以后,老师可以顺势导入“让、叫”的用法,这三个介词的用法不宜一次全都教给学生
常见偏误
语序错误
在“被”字句中,否定副词“没有”要放在“被”字的前面,不能放在动词的前面
他被老师没有批评。X
在“被”字句中,能愿动词要放在“被”字的前面
我的词典被班长可能拿走了。X
语义矛盾
否定副词“没有”和“了”语义矛盾,不能同时出现
他没有被撞伤了。X
成分缺失
在“被”字句中,动词后面一般要有补语等其他成分,光杆动词一般不可以单独充当“被”字句的谓语
我的笔被安娜借了。X
格式
肯定形式
Sub+被/让/叫+〇+V+其他成分
他被汽车撞伤了。
否定形式
Sub+没有+被/让/叫+O+V+其他成分
他没有被汽车撞伤。
疑问形式
Sub+被/让/叫+O+V+其他成分+吗?
他被汽车撞伤了吗?
其他成分通常是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等
基本概念
由介词“被”加上名词或代词构成介宾短语,在句中充当状语的句子叫做“被”字句,通常表示不好的情况
表示被动的意义,其主语通常是谓语动词的受事,由“被”引出动作的施事,即动作的发出者
如果不清楚或不需要强调动作的发出者,“被”后面的宾语可以省略
我被(老师)批评了。
他被(汽车)撞伤了。
口语中通常用“让”或“叫”替代“被”,但“让”或“叫”后面必须有宾语
我的自行车被(弟弟)骑走了。
我的自行车让/叫弟弟骑走了。
我的自行车让/叫骑走了。X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连…都/也…”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采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在交际练习时可用“世界之最”的游戏,请学生说自己认为世界上“最……”的地方、人或事物,并用“连……都/也…“说明
教学提示
“连”后面的对象通常是极端的人或事例,或者某方面的典型代表
“老师”通常是知识多的代表
“小孩子”通常是知识少的代表
越是极端的事例越容易出现在“连……都/也……”的格式中
连老师都不认识这个字。(说明这个字很难或者很少见)
连小孩子都认识这个字。(说明这个字很简单或者很常见)
可用图示的办法让学生明白“极端事例”的意思
常见偏误
语义误用
不属于极端的情况不能用在“连……都/也……”的格式中
他身体非常好,连什么运动都喜欢。X
语序错误
如果句子的谓语部分是动宾结构的词或短语,宾语部分要放在“连”的后面,动词要放在“都、也”的后面
他连吃饭也没吃就走了。X
“连”后面的宾语如果是名词性短语,短语的组成部分不能分开
她出国后,连一封也没写信。X
格式
Sub+连……都/也…
她连“你好”都不会说。
Sub+连+V+都/也+不/没+V
我连见都没见过这种东西。
基本概念
特殊句式“连……都/也……”用于表示强调
介词“连”连接的成分是要强调的对象,该对象通常是一个极端的人或事物,或者是某方面的典型代表,后面用“都”或者“也”与之呼应
整个句式的意思是说被强调的极端对象或典型代表的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对象就更不用说了
“连”连接的成分可为名词性短语、动词性短语、主谓短语、量词短语等
这个字连老师都不知道,学生更不知道了。
他连看电视都没兴趣。
连他姓什么我都忘了。
那里我连一次也没去过。
如果“连”后面的成分是光杆动词,即以“连+V+都/也+不/没+V”的形式出现时,全句的意思是“最起码应该做的事都没有做”
妈妈做好的饭,他连尝也没尝就走了。
他见到我,连问都没问,还说关心我呢!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连动句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先学习表方式的连动句,再学习表目的的连动句
可采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询问学生的情况)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请同学讨论周末/假期计划,内容应覆盖去哪里,怎么去、去做什么,怎么去更好等内容
教学提示
交通工具不同,与其相搭配的动词也不同,如“骑自行车、开车、坐飞机”等
连动句中前后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的顺序不能随意颠倒,顺序不同则意思不同
我坐飞机去上海。(表示方式)
我去上海坐飞机。(表示目的)
常见偏误
语序有误
表示方式的短语要放在表示动作的短语之前
我去上海坐飞机。X
我们学习写汉字用毛笔。X
连动句的语序是“来/去+P”在前,表示目的的动词或动词短语在后
她看电影去电影院了。X
搭配错误
表方式的连动句中交通工具不同,与其相搭配的动词也不同
她每天开摩托车上班。X
格式
Sub+V1+O1+V2+O2
他用毛笔写汉字。
Sub+来/去+P+V+O
我去电影院看电影。
玛丽去王府井买书。
基本概念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连用,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任何关联词语,这样的句子叫做连动句
连动句的主要语法功能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即第一个动作是第二个动作的方式
我坐飞机 去上海。
我每天骑车 上学。
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即第二个动作是第一个动作的目的
我去上海 出差。
我去商场 买了件衣服。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一…就…”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先学习主语相同的情况,再学习主语不同的情况
可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用“想象接龙”的游戏请学生分别用“一想到……,我就……”进行描述
教学提示
前后两个动作的主语不同时要特别注意语序,“就”应该放在第二个主语的后面,而不能放在第二个主语的前面
常见偏误
语序错误
无论句中有一个主语还是两个主语,主语都要放在“一”和“就”的前面
老师一讲,就我们明白了。X
安娜一到家,就大卫来了。X
一老师进来,我们就不说英语了。X
格式
Sub+一+V1/Adj+就+V2/Adj
王丽一出门就看见了李明。
Sub1+一+V1/Adj,Sub2+就+V2/Adj
老师一讲,我们就明白了。
一+V1/Adj+Sub+就+V2/Ad
一看到蛇我就害怕。
一+V+就+V+补语
他一考就考上了。
基本概念
主要表示前后两个动作或状态紧接着发生,间隔时间非常短,甚至中间没有停顿
她一下飞机就给妈妈打了一个电话。
还可以表示当具备某种条件时就一定会出现某种结果,前一动作是条件和原因,后一动作是结果
我一到冬天就感冒。
他一紧张就胃疼。
是用“一…..就….”关联的紧缩句,含有假设、条件的语义
前后两个动作相同,共用一个主语,表示动作一发生就达到某种程度或者产生某种结果,后面的动作常为动结式、动趋式或者带数量短语
他对中国历史很感兴趣,一说就说半天。
他在北京一住就住了十年。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一边…,一边…”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采用图片法(他在做什么?)、动作演示法(一边写一边说)、情景举例法(你做作业时还做什么?)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采用“比本事”的游戏,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本事,如:“我可以一边打电话一边跳绳。” 全班学生做裁判,看谁的本事最厉害
教学提示
“一边 +V1+ 一边 +V2"
V1和V2同时进行,二者对等,都很重要
“V1+ 着 +V2"
V1是主要动词,V2用于说明V1的方式
躺着看电视。
常见偏误
两个动作不是同时进行时不能用“一边…一边…”
她一边躺着一边看书。X(“躺着”是“看书”的方式)
那个孩子一边哭一边笑。X(哭”和“笑”这两个动作无法同时进行)
她是上海人,她说的话我一边听一边不懂。X (“不懂”是“听”的结果)
格式
Sub+一边+V1,+一边+V2
我们一边唱歌,一边跳舞。
他一边听音乐,一边做作业。
爱珍要一边学汉语,一边学京剧。
基本概念
“一边……一边……”表示两个动作同时进行
我们一边听一边记。
“一边”中的“一”可以省略,省略“一”以后,“边“与单音节动词组合时中间不停顿
我们边走边说。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越来越…”和“越…越…“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采用实物道具法、图片法、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谈变化”为主题,由学生说说自己的/朋友的/家乡的/气候的变化等
教学提示
“越来越……”和“越……越……”本身都表示程度高,所以它们后面的形容词不能再受程度副词“很、非常、太”等的修饰
“越来越……”和“越……越……”后面可以跟形容词、心理动词或者能愿动词,不能跟一般动词
如果句中有两个主语,第二个主语要放在在副词“越”的前面
常见偏误
搭配错误
“越来越”表示程度逐渐加深,它后面的形容词不能再受其他程度副词的修饰
北京的人越来越很多。X
“越来越”的后面一般加形容词、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本身无法表示程度变化的一般动词不能用在“越来越……”的格式中
他越来越学习中文。X
语序错误
副词“越”应放在主语的后面
老师越说,越我们害怕。X
格式
Sub+越来越+Adj/V+……
她越来越漂亮。
我越来越喜欢打羽毛球了。
Sub+越+V+越+Adj/V+……
她越吃越胖。
Sub+越+Adj1+越+Adj2
朋友越多越好。
Sub1+越+V,Sub2+越+Adj/V
老师越讲,我们越不明白。
基本概念
“越来越……”
表示某种性质的程度随着时间的推进而变化
“越……越……”
表示某种性质的程度随着情况的发展而变化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虽然……,但是……
语法点
“虽然……,但是……”继承前面的事实,突出后面的转折内容
表转折关系,前后相对,更强调后者
结构
虽然+S1,但是+S2
虽然外面下雨,但是我还要去上课。
虽然证书面试不容易,但是我们还是高分通过了。
教学建议
可用直接提问法(你们喜欢中国吗?)进行教学导入(虽然中国人很多,但是我喜欢中国。)
通过板书展示语法结构、解释语义特点进行讲解
交际练习可用“虽然……但是……”进行接龙练习,也可设置退换货场景练习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不但…而且…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先学习主语相同的情况,再学习主语不同的情况
可采用情景举例法、图片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可用图示法进行递进关系的解释
交际练习时可请学生用所学句型夸身边的同学/朋友,也可介绍目前最流行的音乐、电影、游戏、食物、旅游方式等
示例:在中国的重庆,火锅很受人们的欢迎。它不但好吃,而且便宜。不但年轻人喜欢吃,而且老人也喜欢吃。
教学提示
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时,不但”要放在主语的后面
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时,“不但”和“而且”都要放在主语的前面
要强调“不但……而且……”所表示的递进关系,以区别于“既……又……”和“又……又……”所表示的并列关系
常见偏误
语义搭配错误
“不仅”和“而且”连接的两个成分不能是意思完全一样的形容词
他不仅小心而且谨慎。X
“不仅”和“而且”连接的两个成分应该是同类性质的词语
他很奇怪,不仅善良而且坏。X (“善良”和“坏”性质完全相反)
“不但”和“而且”连接的两个成分是递进关系,不能是转折关系
我爷爷不但老而且健康。X
语序错误
如果前后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不但”和“而且”都要放在主语之前
不但丁克不想参加,萨沙而且也不想参加。X
格式
Sub+不但……,而且……
姐姐不但聪明,而且漂亮。
不但+Sub1……,而且+Sub2+也+……
不但姐姐不同意,而且妹妹也不同意。
基本概念
“不但……而且….”连接两个表示递进关系的分句
他不但聪明而且勤奋。
“不但”可以换成“不仅“
不仅妈妈不支持我,而且爸爸也不支持我。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要/就要/快要/快…了
基本概念
“要/就要/快要/快……了”结构用来表示马上发生的变化
结构
要/就要/快要/快……了
我们要/就要/快要/快考试了。
树叶要/就要/快要/快绿了。
时间词+要/就要……了
下个月我们要/就要考试了。
教学提示
应重点强调有时间词时,结构中不能使用“快要/快”
过几天他快要来北京了。X
教学建议
可用图片法(怎么了?)、情景举例法(询问最近要发生的事情)进行教学导入
通过板书展示语法结构进行讲解
可用选词填空、看图说话等方式进行操练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急救病人”的场景进行练习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谁…都/也…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采用情景举例法、图片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情景请学生训练
教学提示
肯定句中只能用“都”,否定句中既可以用“都”也以可用“也”
常见偏误
指代错误
我的手机坏了,什么也修不好。X(“修的方法”应该用“怎么”指代)
搭配错误
在肯定句中只能用“都”和疑问代词相呼应,不能用“也”,否定句则没有这个限制
什么水果我也喜欢。X
格式
肯定形式
谁/什么/怎么/哪儿/什么时候+都+……
什么都想喝。
否定形式
谁/什么/怎么/哪儿/什么时候+都/也+不/没……
什么也不想吃。
基本概念
汉语中的疑问代词除了有表示疑问、反问的功能以外,还有表示对人或物的任指的作用
“谁”
泛指任何人
“什么”
泛指任何事物
“怎么”
泛指任何方式和方法
“哪儿”
泛指任何地方
表示任指的疑问代词通常与“都”或“也”搭配使用
他既聪明又帅,女孩子谁都喜欢他。(谁=每个女孩子)
她感冒了,什么也不想吃。(什么=任何食物)
你什么时候来都可以。(什么时候=任何时候)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一…都/也+没有/不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要考试了、开运动会、开学、生病、下雨、放假”等场景,请学生用所学句型练习
教学提示
在“一……都/也+没有/不+…”的格式中,如果有名词,名词不能放在动词的后面,应放在“一”和量词的后面
常见偏误
语序错误
名词要放在量词之后
他一封也没写信。X
格式
一+量词(+N)+都/也+没有
一本(书)都没有
一点儿+N+都/也+没有
一点儿兴趣也没有
一+量词(+N)+都/也+没有/不+V
一本(书)都没有买
一点儿+N+都/也+没有/不+V
一点儿水都没喝
一点儿+都/也+不+Adj/V素(+……)
一点儿都不漂亮
基本概念
“一……都/也+没有/不+……”用于强调否定,意思是“完全没有……”或者“完全不……”
如果修饰的是表示具体的人或事物的可数名词,“一”的后面通常用量词
如果修饰的是表示抽象事物的名词、不可数名词、形容词、心理动词、能愿动词等,“一”的后面通常用“点儿”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谁…谁…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应重点强调表示相互意义“谁+都/也+不+V+谁”的用法
可采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请学生用表示特指的“谁、什么、哪儿、怎么”说一段话,描述自己的性格和生活习惯
教学提示
疑问代词表示特指的时候一定是成对使用,即前后应为同一个疑问代词
常见偏误
搭配错误
表示特指的时候,前后两个疑问代词指称相同的对象,要用相同的疑问代词
什么便宜,我就买哪个。X
语序错误
“怎么”表示动作的方式,在句中做状语,所以要放在动词的前面,不能放在动词的后面
你说怎么,我就做怎么。X
格式
谁……谁……
谁有时间谁去。
谁……,……谁
谁漂亮,他喜欢谁。
哪儿……哪儿
哪儿安静就去哪儿。
怎么……怎么…
怎么方便就怎么办。
什么……什么
什么便宜买什么。
什么时候……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去。
谁+都/也+不+V+谁
他们两个谁也不喜欢谁。
基本概念
汉语中的疑问代词除了有表示疑问、反问的功能外,还可用于表示对人或物的特指
所谓“特指”,是指用两个相同的疑问代词在句中前后呼应,分别指称同一个人、同一个事物、同一个地方或同一种方式等
前一个疑问代词表示任指,后一个疑问代词特指前一个疑问代词所指的事物,前后两个分句或短语之间通常用“就”连接
明天的会议谁有时间谁去。
什么好吃她吃什么。
哪儿安静去哪儿。
有时前后两个疑问代词也可以指称不同的人,有“相互”之意
大卫和玛丽他们两个现在谁也不理谁。 (大卫不理玛丽,玛丽也不理大卫。)
考试的时候谁也不能帮助谁。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除了…(以外),…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采用图示法帮助学生区分三种用法中的包含关系
可采用图片法、情景举例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班级活动/运动会/晚会等场景请学生用所学句型描述大家的分工
教学提示
表示前后对象即 A和 B在某方面相同或不同时需要选用不同的格式
副词“都、也、还”在句中的位置可以用格式化的方法加以强调
“以外”可以省略不说
常见偏误
语序错误
副词“也”要放在第二个主语的后面
除了大卫以外,也托尼喜欢游泳。X
副词“都”要放在总括对象和动作发出者的后面
除了游泳以外,都别的运动我喜欢。X
格式
除了A(以外),B、C、D都……
除了安娜以外,别的同学都去了。(安娜没去,别的同学都去了。)
除了A(以外),B也…
除了安娜以外,大卫也没来上课。(安娜和大卫都没来上课。)
除了烤鸭(以外),我也喜欢吃火锅。
(Sub)除了A(以外),Sub+还(+V)+B
除了西瓜以外,我还喜欢吃草莓。
除了唱歌以外,他们还跳舞了。
基本用法
表示在某个特定的范围内,排除其中一部分(如A),其他部分(如B、C、D)都有相同的情况,即A和B、C、D不同
除了……,都…… 表示除了已知的,补充其它的
除了蛇以外,别的动物都很可爱。(蛇不可爱,别的动物都可爱。)
除了安娜以外,四班的学生都去长城了。(安娜没有去长城,其他学生都去了。)
表示排除已经知道的特定对象(如A),补充说明别的(如B),即A和B相同;A、B通常是动作或动作的接受者
除了……,也…… 表示去掉特殊的,强调一致的
除了蛇以外,老鼠也很可怕。(蛇和老鼠都很可怕。)
除了安娜以外,大卫也没有去长城。(安娜和大卫都没有去长城。)
表示排除已经知道的特定对象(如A),补充说明别的(如B),即A和B相同;A、B通常是动作的发出者
除了蛇以外,我还怕老鼠。(我害怕蛇,也害怕老鼠。)
除了咖啡以外,我还喜欢喝茶。(我喜欢咖啡,也喜欢喝茶。)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正在+V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教学建议
可用图片法、动作演示法等方式进行教学导入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场景进行练习
教学提示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可以用“正在”,也可以只用“正”或“在”,还可以三者都不用,只在句尾用“呢”
“正在”和“着”的区别:前者强调动作正在进行,后者强调状态正在持续
“正在”不能和动词重叠式同时出现
常见偏误
格式误用
表示伴随状态要用“着”
他正在躺听音乐。X (“躺”这个动作是“听音乐”的伴随状态)
“正在”常用来表示某个具体的动作正在进行
她正在戴着一顶红帽子,非常漂亮。X (“戴着一顶红帽子”表示一种静态的持续)
“正在”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不与表示动作快速完成的动词重叠式搭配
她正在看看书。X
格式
肯定形式
正在+V(+O)+(呢)
他正在看书呢。
正+V(+O)+(呢)
他正睡觉呢
V(+O)+呢
他看书呢。
在+V(+O)+(呢)
他在打球呢。
疑问形式
(正)在+V+O+吗?
他(正)在看书吗?
否定形式
没有(+在)+V+O
他没有看书。
基本概念
“正在+V”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持续
妈妈正在打电话。
老师正在上课。
特殊句式和固定结构 - 存在句
存在句 (有/在/是)
用于肯定存在或描述位置,表示事物的存在
结构
A在B(的)……边
公园在大使馆的北边。
A (的)……边有B
大使馆对面有一个银行。
A (的)……边是B
大使馆的南边是一个大公园。
存在句 (着)
叙述或者描写某个地方的摆设以及人物的长相衣着打扮等,表示以某种状态存在
结构
肯定式
地方+V+着(+多少)+ 人/东西
桌子上放着一本书。
人+V+着(+多少)+ 东西
头上戴着一顶帽子。
否定式
地方/人+没有 +V+着+人/东西
桌子上没有放着书。
头上没有戴着帽子。
教学建议
可用情景举例法(这里有什么?)、图片法(这个人穿着什么?)进行教学导入
用板书展示语法结构进行讲解,先讲肯定式、再讲解否定式
操练时可用看图说话、课文问答等方式进行操练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兼语句
基本概念
兼语句“A让B+做什么”的结构中前者发出指令或要求,后者来完成
兼语句的功能是对他人所给指令、要求等进行陈述
可以带兼语的常见动词有让、请、叫、派、使等
结构
A让B+做什么
我妈妈让我努力学习。
公司派他来中国工作。
你妈妈叫你回家吃饭。
老师让麦克读课文。
教学提示
兼语句中出现人称代词时,有时需要进行转述
老师说:“同学们,跟我读。”
老师让同学们跟他读。
妈妈对我说:“每天给我打电话”
妈妈让我每天给她打电话。
教学建议
可通过图片法(老师说什么)、情景提示法(麦克,请你读课文)等进行教学导入
通过板书展示语法结构并讲解语义特点(教学难点),可用图示法进行结构讲解
通过情景提示(准备三四个例子)、看图说话(准备三四张图片)进行操练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话题“谈教育:如果我有孩子”进行练习
@ Snowsunshine 的思维导图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固定结构与特殊句式 - 先…然后…
语法点
承接复句“先……,然后……“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先后顺序
结构
先……,然后……
我先去图书馆借书,然后去银行换钱。
下了课,我先回宿舍,然后再去食堂吃饭。
我先查一下电子邮件,然后了解前一天的生产情况。
教学建议
可用情景举例法(询问学生的情况)、直接体验法(一边做一边说)进行教学导入
通过板书展示语法结构进行讲解
可采用对事件进行排序的方式进行练习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制定班级的周末计划”进行操练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固定结构和特殊句式 - 只要…, 就…
知识点
只要……就……
满足前面的这个条件(只要),会产生后面的结果(就)
结 构
只要A/B/C就Z
只要你努力学习就能通过考试。
只要你看看书就能通过考试。
只要你有钱就能通过考试。
只要S1+V+O,就…
只要我做完作业,(我)就去参加派对。
只要S1+V+O,S2就……
只要他去参加派对,我就去参加派对。
只要不下雨,我就去参加派对。
只要人不多,我就去参加派对。
教学建议
可用直接提问导入(同学们你们想通过HSK5考试吗?)进行教学导入
通过板书展示语法结构,解释语义特点进行讲解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
固定结构和特殊句式 - V+起来
语法点
动词+起来,用趋向补语表方向,或对自己感觉的陈述和表达
结 构
V.+起来
表示向上的动作,V常为“站/坐/拿/捡等”
你把纸捡起来吧!
想+起来
表示恢复记忆,也说记起来
对不起,我想不起来你的名字。
感官动词+起来
表示从某方面评论人或事儿,感官动词常为“听/看/摸/尝+起来等”
你看起来很美味!
教学建议
可采用直接导入(站/坐+起来)用以旧带新的方式导入,或图片法(看/听等+起来)进行教学导入
用板书展示语法结构解释语义特点进行讲解
交际练习时可设置看谁做得快(V.+起来的指令练习)、你的衣服真漂亮!在哪儿买的?等活动进行练习
制图软件 | MindMaster 内容来源 | 国际汉语教师语法教学手册 · 杨玉玲著 导图绘制 | Snowsuns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