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概括故意
这是一篇关于概括故意的思维导图,该思维导图通过具体案例和解释,对刑法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详细说明,有助于理解主客观相一致原则以及概括故意、择一故意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
这是一篇关于犯罪故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故意的理论分类,主客观相一致。梳理了犯罪故意的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定义阐释、原则说明、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理解犯罪故意的概念和判定要点。
这是一篇关于客观阶层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无危害行为,有危害行为。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认识错误对定罪的影响,并通过具体案例对比了具体符合说和法定符合说两种理论的应用及优缺点。
这是一篇关于罪过形式五组区分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间接故意和过于自信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疏忽大意过失和意外事件,过于自信的过失和不可抗力。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概括故意
eg:被楼下的噪音吵醒,随意拿个手雷扔到楼下,导致楼下多人被炸死。这种行为明知道会造成人员伤亡,但是不知道具体会造成谁的死亡。
择一故意
eg:两个肯定死一个,只是不晓得死睡。
投毒的方式,给另一个的生命法益造成了危险,定【故意杀人未遂】。
但是另一个室故意杀人既遂,所以择一重处,得出的结论就是【故意杀人既遂】
主客观相一致原则
内容相一致: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等,贩卖人不识字,就不能定罪。
时间上的相一致:行为或于故意目的同时存在原则
故意杀人罪,有预备阶段(犯罪预备)和着手实行阶段
eg:想杀A,结果开车撞死了B,只能定交通肇事罪。
eg:想杀A,实际毒杀了B,不能因为对象错误(犯罪结果后发生的心理),心理都应以行为时为准,定故意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