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根尖周炎
这是一个关于根尖周炎思维导图,详细介绍了根尖周炎的相关知识,根尖周炎,又称根尖周病,是发生于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常继发于牙髓病。以牙齿咬合痛、牙龈反复肿胀(鼓包)或溢脓(牙龈窦道)为主要表现。
这是一个关于牙周组织病(1)的思维导图,包含定义、根据累及组织不同分类、临床表现、病因和治疗几个方面。
这是一个关于颌骨疾病思维导图,定义:颌骨疾病是一类涉及上颌骨和下颌骨的多种病变,包括炎症、肿瘤、发育异常、创伤以及全身性疾病在颌骨的局部表现等。
这是一个关于口腔粘膜病的思维导图,口腔黏膜病是指发生于口腔黏膜及软组织的各种类型疾病的总称。可同时发生于皮肤,也可单独发生于口腔黏膜。疾病种类繁多,病因比较复杂,多与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感染、精神紧张、压力大等因素有关。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根尖周炎
定义:根尖周炎,又称根尖周病,是发生于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常继发于牙髓病。以牙齿咬合痛、牙龈反复肿胀(鼓包)或溢脓(牙龈窦道)为主要表现。
分类
急性根尖周炎
定义:急性根尖周炎是发生在根尖部周围组织的急性炎症,表现为牙周膜充血、血管扩张,牙齿周围的组织充血,颜色变深,软组织水肿后突起。
分类:一是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渗出物以血浆为主,临床过程短暂; 二是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可由急性浆液性根尖周炎发展而来,也可是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而来。
病因
微生物因素:微生物因素是导致急性根尖周炎的主要原因。
理化因素:牙髓病或根尖周病诊治过程中,治疗所用的器械、药物、材料超出根尖孔损伤根尖周围组织,引起急性根尖周炎。 过高温度或温度骤变可引起牙髓充血,甚至转化为牙髓炎,引起根尖周炎。
创伤因素:急性创伤如跌伤、暴力撞击导致牙齿受损、咀嚼时突然咬到硬物等,长期慢性损伤如咬合不当引起的创伤性咬合、夜晚磨牙等均可损伤根尖周组织引起病变。
慢性根尖周炎
定义:慢性根尖周炎是指因根管内长期存在病原微生物及其毒力因子,通过根尖孔长期刺激根尖周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根尖周组织的骨破坏,形成慢性炎症反应,多为牙髓病的继发病。
根尖周肉芽肿:根尖周肉芽肿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病变类型,可维持较长时间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慢性根尖脓肿:随着根尖部炎症肉芽组织病变体积不断增大,肉芽肿中心细菌毒力增强引起严重的炎症反应,导致病变中央的组织细胞发生坏死、液化,形成脓液并潴留于根尖部的脓腔内,成为慢性根尖脓肿,临床又称为慢性牙槽脓肿。
根尖周囊肿:根尖周囊肿又称根尖囊肿,囊肿形成的确切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牙根发育残留的上皮组织在根尖周肉芽肿或脓肿腔壁形成囊壁。
根尖周瘢痕:严格意义上并非疾病或病理状态,是一种治疗后病变的愈合方式。
细菌感染:根管内定植的细菌及其代谢产物长期刺激根尖周组织,是慢性根尖周炎的主要感染来源。
医源性刺激
创伤:牙齿受到快速外力,如碰撞、跌落、打击等暴力损伤,或长期咬合外伤、正畸用力过大、过快,牙齿修复时出现的咬合高点不及时释放,可导致根尖血管撕裂、扭曲或受压,影响血液供应,引起局部组织缺血坏死,最后表现为炎症反应。
细菌感染 主要致病因素是牙髓组织感染,常见的有龋齿、牙髓病、其次是牙周病。 深龋是最常见的细菌感染来源,其次是重度磨耗、创伤或医源性等因素。
创伤 牙齿受创后,导致根尖部的血管撕裂、扭曲或受压迫,造成局部组织的缺血、坏死,出现炎症反应。
治疗
根管治疗术:是根尖周炎的首选治疗方法。 运用专业的器械清理根管内感染物,对根管消毒杀菌,严密填充根管,并做冠修复。 进行根管治疗后,需遵医嘱进行X线复查。 在根管治疗的全过程中,可使用根管显微镜和显微器械,对治疗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显微根尖手术:当常规根管治疗不能有效控制感染时,可考虑进行显微根尖手术,以达到保留患牙的目的。
拔除患牙:若患牙无法控制感染或无保留价值,可予以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