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五代十国时间线
【五代十国风云录:从乱世割据到北宋一统】 907年朱温灭唐开启五代十国,李存勖以李克用亲子身份建后唐(923年),其义子们纷争不断北宋960年立国后加速统一:963年平荆南,965年灭后蜀,970年攻南汉,975年克南唐(李煜后被毒杀),978年吴越归降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灭北汉,终结乱世这段历史充满政权更迭与军事征伐,最终由赵氏兄弟完成大一统。
编辑于2025-06-29 12:02:06五代十国时间线
五代十国
中原地区出现的五个朝代
后粱、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不在中原地区的十个国家
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国、南楚、南汉、荆南、北汉
主题
公元864年
朱温、朱存两兄弟投奔黄巢
朱存在随黄巢征战中战死
朱温获得黄巢重用
公元874年
李克用,沙陀人,生于公元856年
其父李国昌,原名朱邪国昌,因功赐姓为李,任振武军节度使
李克用随段文楚出征
李克用杀掉段文楚,请朝廷封其官职
此时的唐朝无力应付,只得授命李克用为大同节度使
公元878年
李国昌攻打党项,吐谷浑酋长赫连铎趁机偷袭振武
李克用逃出找到父亲李国昌
赫连铎向唐朝上书,请求围剿李国昌父子
唐朝授命赫连铎为大同节度使
李克用逃到了鞑靼部落
在和唐廷的攻伐中有了自己的军队
十三太保
李嗣源
李嗣昭
李存勖
李存信
李存进
李嗣本
李嗣恩
李存璋
李存审
李存贤
史敬思
康君立
李存孝
李存勖是李克用亲儿子,其他为义子
公元881年
黄巢攻入长安
唐廷授予李克用为雁门节度使,让其带领本部人马讨贼
前往长安途中遇大雨,返回雁门
公元882年
李国昌从鞑靼部落率兵回到代州,李克用整合兵马,率军三万再次前往长安
黄巢派人携诏书和重金打算招降李克用
李克用把重金分给诸将,将诏书烧毁
黄巢派兵迎战李克用,被击败后逃跑。
李克用被封为河东节度使
朱温叛离黄巢,投靠唐朝
被封汴州节度使
公元883年
黄巢派大将尚让攻打汴州,朱温不敌,向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率兵攻打尚让,尚让被击败
朱温大摆宴席款待李克用
宴席上李克用言语间激怒了朱温,朱温趁李克用酒醉,派兵包围上源驿放火,幸好天降暴雨,李克用仅带着数人逃出,十一太保史敬思战死
李克用向唐僖宗上书状告朱温,唐僖宗加封李克用为陇西郡王安抚
朝廷授杨行密为庐州刺史
公元888年
唐僖宗病死,唐昭宗继位
淮南节度使高骈被毕师铎围攻
高骈向杨行密求救,杨行密带兵救援,途中高骈被毕师铎击败,毕师铎又攻打杨行密,被杨行密击败。
毕师铎逃回扬州,杀了高骈,杨行密攻打扬州,毕师铎出逃
孙儒带着毕师铎攻打扬州,后孙儒杀了毕师铎继续攻打扬州
杨行密不敌,逃出扬州,占领宣州
公元889年
杨行密被朝廷任命为宣州节度使
后续又攻下多地
公元895年
李克用率军勤王,被唐昭宗封为晋王
杨行密拿下淮南以南,长江以北大片土地
公元897年
朱瑾被朱温打败,投靠杨行密
朱温派兵攻打杨行密,被击败
公元901年
宦官韩全诲和宰相崔胤内斗
韩全诲和李茂贞勾结,把皇帝劫持到凤翔
崔胤召朱温带兵索要天子
最终,李茂贞杀了韩全诲,把唐昭宗给了朱温
朱温带着唐昭宗回到长安
朱温被加封为梁王
朱温大肆屠杀宦官
公元902年
杨行密被加封为吴王
公元903年
王师范被后梁军围困青州,杨行密派王茂章军救援
王茂章率军大败后梁军,杀死朱温之子朱友宁
朱温亲率大军攻打青州,再次被王茂章击败
朱温派杨师厚攻打青州,王茂章因兵少退回淮南
公元904年
朱温挟唐昭宗迁都洛阳
后杀唐昭宗、立唐哀宗(李柷)
公元905年
朱温制造“白马之祸”
诛杀宦官及朝臣
十一月,杨行密病死,其子杨渥继位
杨渥逼反王茂章,王茂章投靠吴越,后又投靠朱温,改名王景仁
朱温攻破襄州,赵匡凝败走,投靠杨行密
公元906年
江西镇南节度使钟传去世,儿子内斗,杨渥趁机攻下洪州,煎饼果子江西等地
公元907年
梁王朱温篡唐称帝
国号大梁,史称后梁
改名朱晃
不久毒杀唐哀宗李柷,唐朝正式灭亡
改汴梁为开封府,定为东都,洛阳为西都
朱温派康怀贞攻打潞州
李克用派李嗣昭前往守城
双方互相攻打,谁也不能击败谁
王建在蜀中称帝,国号蜀,史称前蜀
梁国派李思安率军攻打幽州
刘守光率军击退李思安,并率军攻占大安山,囚禁了父亲刘仁恭,自称卢龙军节度使
公元908年
李克用去世,李存勖继晋王位
李克用去世前,用三只箭交代三件事给李存勖
灭梁
扫燕
卢龙军节度使刘守光被封燕王
驱逐契丹
契丹酋长耶律阿保机曾和李克用约为兄弟,订立盟约,后却和朱温交好
李存勖率军救援潞州,解潞州之围
六月,抚州危全讽反叛,进攻洪州
洪州守将刘威和幕僚在城头摆宴,骗的危全讽不敢攻城
扬州派周本率七千人救援刘威
危全讽兵败被擒
杨渥被杀,张颢、徐温杀掉杨渥,立杨渥弟弟杨隆演为吴王
后张颢和徐温反目,徐温杀张颢
刘仁恭之子刘守文联合契丹攻打刘守光
刘守文被擒,契丹人撤退
公元909年
后梁迁都洛阳,改汴梁为东都,让朱友文留守东都
刘守光依附后梁,被封燕王
公元910年
公元911年
刘守光在幽州称帝,国号为燕,刘守光和夏桀一样残暴,史学家称为桀燕
公元912年
后梁和晋军再次大战,李存勖再次击败后梁
朱友珪发动政变杀死父亲朱晃称帝——后粱废帝
朱晃想要将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
晋军攻打桀燕,刘守光不敌,向后梁求救,但后梁此时内乱,无暇顾及
公元913年
朱友贞等人发动政变,诛杀朱尤珪
朱友贞称帝——后梁末帝
李存勖攻灭幽州
刘守光被晋军擒获
桀燕政权亡
公元915年
后梁末帝朱友贞开始削藩
爆发维博兵变,叛军投靠晋王李存勖
公元916年
李存勖在故元城大败梁军
公元918年
李存勖再次攻打后梁,后梁战败
晋军也元气大伤
公元923年
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后唐庄宗,国号唐,史称后唐
灭梁后,将都城定在洛阳
唐军攻入东京,朱友贞不愿落入敌军手中自杀
后梁灭亡
公元924年
岐国李茂贞去世,后唐吞并岐国
公元925年
后唐发动灭前蜀之战
前蜀被灭
公元926年
魏州皇甫晖在邺都叛乱
李存勖派李嗣源带兵平叛
李嗣源部下和叛军共同拥立李嗣源称帝
李嗣源带兵返回攻打洛阳
四月,郭从谦在洛阳发动兴教门之变,李存勖被叛军射死
李克用养子李嗣源登基称帝——后唐明宗
公元933年
李嗣源身患重病,其子李从荣发动政变,失败被杀
不久李嗣源去世,其子李从厚继承帝位——后唐愍帝
李从厚向削弱李从珂、石敬瑭权利
公元934年
李从珂起兵叛乱,攻入洛阳
废后唐愍帝,自己称帝——后唐末帝
李从厚出逃,被石敬瑭俘虏,后被杀
公元935年
李从珂遣张敬达领兵驻屯代州,牵制并监视石敬瑭
公元936年
李从珂下令调石敬瑭为天平节度使
石敬瑭拒绝,并宣告李从珂得位不正
李从珂派张敬达围攻晋阳
石敬瑭向契丹求救,愿意割地称臣,石敬瑭认契丹(辽国)皇帝耶律德光为父
幽云十六州割给契丹
十一月,石敬瑭在太原称帝——后晋高祖,国号晋,史称后晋
联合契丹攻打后唐,进逼洛阳
李从珂带着家眷和传国玉玺登上玄武楼自焚而死
后唐亡
公元937年
石敬瑭将都城迁往开封
天雄节度使范廷光在魏州起兵
石敬瑭派张从宾讨伐
张从宾也起兵谋反
公元942年
成德节度使安重荣因反对石敬瑭对契丹过分妥协起兵反叛
石敬瑭斩杀安重荣,将其首级送往契丹
石敬瑭去世,其子石重贵继位——后晋出帝
石重贵继位之初,朝中大权由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景延广掌控
景延广对契丹敌意强烈,主张讨伐契丹
石重贵采纳其建议,只称孙不称臣
后晋和辽国关系恶化
吐谷浑不愿降服契丹,归降河东节度使刘知远
公元944年
契丹军队在国主耶律德光率领下挥师南下
石重贵亲自率军抵抗,契丹兵败撤退
公元945年
契丹大军再度南侵
后晋大军大破契丹
公元946年
耶律德光再次南征
耶律德光指示降将赵延寿和瀛州刺史假装向石重贵诈降
石敬瑭命杜重威为统帅,率军北上
杜重威有篡位之意,以增兵为借口,将禁军全部归其麾下,京师空虚
后又向契丹耶律德光投降
耶律德光许诺将其扶上帝位,此前已许诺辅佐赵延寿为皇帝
后晋防线全面崩溃
契丹大军逼近开封
公元947年
契丹攻破开封城,俘虏石重贵送往辽国
后晋灭亡
耶律德光在后晋皇宫中称帝,国号改为大辽,建立辽朝
辽国无力统治中原,扶持后唐宗室李从益在开封称帝
随后北撤,耶律德光在撤退途中病亡
辽国撤出后,刘知远以中原无主为由,在太原称帝——后汉高祖,史称后汉
后派兵南下,杀死辽国扶持的傀儡李从益
将都城定都开封,刘知远改名刘暠,国号为汉
公元948年
刘知远病逝,其子刘承佑(7岁)继位——后汉隐帝
公元950年
郭威从邺城起兵,诛杀刘承佑
后汉灭亡
公元951年
郭威称帝——后周太祖,国号周,史称后周
刘知远之弟河东节度使刘崇依得知郭威称帝,自立为帝,史称北汉
依附辽人,自称侄皇帝
公元954年
郭威去世,养子柴荣继位——后周世宗
北汉刘崇依趁机率军联合契丹攻打后周
高平之战
后周初期失利,柴荣亲自督战,后周大胜
公元955年
后周世宗派王景、向训等人率军西征后蜀
柴荣开始攻打南唐
公元958年
后周击败南唐
柴荣先后三次率军攻打南唐
南唐李璟被迫称臣
割让江北十四州、六十县,自取帝号,只称江南国主
公元959年
后周世宗亲率大军北伐辽国
不到两个月便攻取瀛、莫、易三州十七县
准备攻取幽州是,柴荣突然患病,班师回朝
六月,后周世宗柴荣病逝,7岁柴宗训继位——后周恭帝
公元960年
后周将军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逼迫后周恭帝禅位
自己登基称帝——宋太祖,国号 宋,史称北宋
公元963年
赵匡胤派李处耘讨伐南平
南平亡
公元965年
宋军讨伐后蜀
后蜀亡
公元970年
宋军征讨南汉
次年,南汉亡
公元975年
宋军征讨南唐
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南唐亡
公元976年
赵匡胤去世,其弟赵光义继位——宋太宗
公元978年
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毒杀
吴越忠义王投降宋朝,吴越国亡
公元979年
赵光义派大将潘美攻打北汉
北汉灭亡
北宋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