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法医病理学第二章死亡
提供给爱好法医学专业的同学,本科第五版的总结,包含了90%以上的考点,适合本科学习和考研,总结精简。
这是一篇关于法医病理学1.一-绪论的思维导图,法医病理学第五版的总结,提供给法医学专业的学生,适合于期末考试、法医综合考研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二、死亡
1.死亡的相关概念
(1)死亡
死亡是指个体生命的永久性终止,死亡是生命的必然结果。
(2)衰老
概念
衰老是指人体走向死亡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形态和功能不断衰退直至死亡的过程
特点
①时间的累积性
②存在的普遍性
③发展的渐进性
④产生原因的内在性
⑤结果的危害性
(2)脑死亡
1)概念
脑死亡
是指大脑,小脑,脑干等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不管心跳,脑外体循环,呼吸,脊髓等脑外功能是否存在,均可宣告个体死亡。
2)诊断标准
①中枢性永久性自主呼吸停止
②脑干反射完全消失
③持续深度昏迷
④脑电图平直
3)病理形态学改变
原发性脑死亡
原发性脑损伤或疾病
呼吸机脑
脑死亡后,在呼吸机长期支持下所发生的脑改变
脑水肿,脑移位,脑疝,脑细胞死亡,脑肿瘤或脑炎
4)判断脑死亡的意义
①是停止抢救的标准
②对器官移植有重要意义
③明确具体死亡时间
(3)持续性植物状态
又称为去大脑皮质状态,俗称植物人,是指由于神经中枢的高级部位(大脑皮质)功能丧失,使患者呈意识阻碍或昏迷状态,而神经中枢的中心部位(皮质下核和脑干)的呼吸、体温调节、消化吸收、新陈代谢及心跳循环等依然存在的一种病理状态。
(4)假死
原因
A—酒精中毒、贫血、低氧血症
E—电流
I—损伤,颅脑
O—阿片、催眠药、麻醉
U—尿毒症及糖尿病性昏迷
诊断
眼睛
1.眼底镜——视网膜血管有血流
2.荧光色素钠——巩膜黄染
3.瞳孔变性实验——变形后可恢复
呼吸
4.听诊器——胸前上部和猴头部有微小呼吸气流
心脏
5.X线胸透——心脏搏动
6.心电图检查——生物电
手指
7.线扎手指——指头变青紫、肿胀
若抢救及时有效,可恢复
(5)生命体征
1)具体指标
①体温
②呼吸
③脉搏
④血压
2)最重要的脏器
心、脑、肺
(6)人体死亡分为
1)整体死亡
也称躯体死亡或个体死亡,即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死亡。此时全脑机能已不可逆地终止,标志着死亡的开始。但有些器官任然能够进行机能活动。
2)分子死亡
又称细胞性死亡,是死亡的一个必然过程,不同组织器官的分子死亡时间长短不一
没有必然的分界线
2.死亡过程
(1)濒死期
脑干功能仍在
(2)临床死亡期
整体死亡,呼吸,心跳停止
(3)生物学死亡期
超生反应——见死后变化
不可器官移植
不可复苏
3.死因
(1)概念
直接或间接促进死亡的疾病或损伤,即导致死亡发生的疾病、暴力或衰老等因素
(2)分类
①根本死因
原发性疾病或暴力
②直接死因
致命性并发症和继发病变
感染、出血、栓塞、中毒、全身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恶病质
③主要死因
占主要地位
④辅助死因
起到辅助作用
⑤诱因
诱导恶化走向死亡的因素
⑥联合死因
两种及以上难分不清主次的死因
(3)死因分析注意事项
1)重视尸检
2)掌握死因分析方法
3)死因与死亡机制的区分
4.死亡机制
死亡机制是指由损伤或疾病引起的、最终导致死亡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各种不同死因通向死亡终点的几条共同通道
(2) 常见
心脏停搏、心室纤颤、呼吸麻痹、心脏器官功能衰竭
(3)分类
及时死
1Min
急性死
24h
亚急性死
24h—3w
慢性死
3w
应激性死亡
5..死亡分类
按死亡原因分
1).自然死亡
(1)生理性死亡
(2)病理性死亡
2).非自然死亡
又称暴力死亡
①物理性
②化学性
③生物性
按心、肺、脑停止的先后
1)心性死亡.
2)脑死亡
3)呼吸性死亡
6.死亡方式
死亡方式也称死亡性质或案件性质,是指导致死亡的暴力是如何付诸实施的,判定死亡方式对于侦查破案、定罪量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分类
.1自杀
.2他杀
①合法他杀
枪毙、正当防卫、堕胎、引产等
②非法他杀
③过失伤害死
.3意外
.4不能确定的死亡方式
.5安乐死
使受不治之症痛苦折磨的人安祥无痛苦的死去。
①主动安乐死
②被动安乐死
7.尸体解剖分为
(1)普通解剖
(2)病理解剖
(3)法医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