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中药化学绪论
中药化学知识结构图谱,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防治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各类化学成分的学科。
中药化学,介绍了含醌类中药的提取分离方法,以及大黄、紫草、丹参的具体成分和提取分离实例,番泻叶简要提及成分类型,有助于理解醌类在中药中的应用和提取分离技术。
中药化学知识图谱,梳理了醌类化合物的物理性质与颜色反应的关系,以及多种颜色反应的原理、操作和特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应用醌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进行结构鉴定。
中药化学知识图谱,醌类化合物(如苯醌、萘醌、蒽醌等)的结构鉴定需结合化学性质、光谱分析及色谱技术等多种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绪论
中药化学
定义
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结合临床用药经验、主要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及其它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防治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各类化学成分的学科
研究对象
是中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中药化学成分
任务
研究中药中具有生物活性或能起防病治病作用的化学成分,即有效成分的化学结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或确定、生物合成途径和必要的化学结构的修饰或改造,以及有效成分的结构与中药药效之间的关系
与其他学科的异同
因此,中药化学成分或有效成分的研究,要努力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尊重中医临床用药实践经验,结合现代科学理论和成果,应用当代最新技术和方法来进行
基本概念
(1)单体
指具有一定分子量的分子式、理化常数和结构式确定的化合物。
(2)有效成分
具有生物活性、能起防病治病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中药传统功效相符,也可能是新发现的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
(3)有毒成分(毒性成分)
对机体能产生不良反应甚至毒性的化学成分,也可能既是有效成分,同时又是毒性成分。
(4)无效成分
没有生物活性和防病治病作用、又无毒副作用的化学成分。
(5)生物活性成分
针对生物活性评价方法具有活性的单一成分。可能为有效成 分、也可能为无效成分。活性不等于疗效!
(6)有效部位
从单味中药材或饮片中提取的经动物和临床证明有效的一类化学组分
例子:人参总皂苷、苦参总生物碱、银杏叶总黄酮
(7)有效部位群
含有两类或两类以上有效部位的中药提取或分离部分
作用
中医药现代化
阐明中药的药效物质,探索中药防治疾病的原理
促进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的深入
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原理
阐明重要炮制原理
中药产业化
建立和完善中药的质量评价标准
改进中药制剂剂型,提高药物质量和临床疗效
研制开发新药,扩大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