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6.投资性房地产
这是一篇关于6.投资性房地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投资性房地产确认与初始计量,后续支出与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编辑于2025-10-09 22:43:276.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确认与初始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范围
定义
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包含建筑物、土地使用权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须拥有产权)
范围内
1. 已出租的建筑物(含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
含持有以备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如果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做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
2.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拥有产权)的、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3.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拥有产权)取得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拥有产权、租入不算
范围外
自用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办公
给员工使用
营业门面
作为存货商品房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外购
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
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后续支出与后续计量
后续支出
资本化支出——满足投资性房地产确认条件,如改扩建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不转入在建工程,期间不计提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银行存款
费用化支出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银行存款
后续计量
成本模式后续计量投房
折旧或摊销会计处理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减值处理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房
公允价值变动处理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不折旧不减值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转换原则
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模式;只能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会计政策变更)
1.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 ——模式变更作为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处理(差额):作为会计政策变更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借:投房-成本(转换日公允价值)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 贷:投资性房地产 盈余公积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追溯重塑法
2.自用、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价值模式:自用房地产、存货转投房
入账价值
账面价值
差额处理
0
公允价值模式:自用房地产、存货转投房
入账价值
转换日公允价值
差额处理
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高于账面价值,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结转入当期损益
转换日后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相关链接——所得税
3.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存货
成本价值模式:投房转自用
入账价值
账面价值
差额处理
0
公允价值模式:投房转自用
入账价值
转换日公允价值作为入账价值
差额处理
公允价值高于/低于账面价值,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无其他综合收益)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成本模式处置
收入确认
(入其他业务收入/成本)
成本结转
借:其他业务成本 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累计折旧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
收入确认
成本结转
其他综合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非期末结转-处置时结转
借:其他综合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
6.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确认与初始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投房的定义及范围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
房地产
指土地和房屋及其权属的总称
投资性房地产
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应当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拥有产权)
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是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取得(拥有产权)的、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指企业通过出让或转让方式(拥有产权)取得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已出租的建筑物
条件
指企业【拥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出租】的房屋等建筑物。
范围
范围内(目的)
经营租赁出租的建筑物(目的)
持有以备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
范围外
自用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办公
给员工使用
营业门面
作为存货商品房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条件
确认条件
确认时点
出租土地使用权、建筑物
租赁期开始日
即土地使用权、建筑物进入出租状态、开始赚取租金的日期
持有并增值后转让土地使用权
停止自用、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日期
特殊:准备出租空置建筑物、在建建筑物
董事会做出书面决议
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 (同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外购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构成
购买价款
相关税费
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
兼有出租和自用房地产成本确认
若能单独确认,按公允价值分摊
外购投房公允价值计量科目设置
投房——成本
外购土地使用权和建筑物的实际成本
投房——公允价值变动
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
成本构成范围内
材料、人工
资本化借款费用
待分摊其他费用
成本构成范围外
建造过程中非正常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建造成本(不同于自行建造固定资产)
其他方式取得
转换
后续支出及后续计量
投资性房地产 后续支出(同固定资产)
资本化后续支出(改扩建)
结转至“在建工程”
公允价值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投资性房地产——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成本模式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 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摊销 贷:投资性房地产
费用资本化
借:投资性房地产——在建 贷:XX费用
替换部分减少在建工程
转回
费用化支出(日常维护、日常活动))
当期损益(其他业务成本)
后 续 计 量
成本计量属性原则
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不得同时采用两种模式
成本模式后续计量投房
折旧或摊销会计处理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
减值准备计提(同寿命确定无形资产)
租金收入及成本结转
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房
公允价值模式条件
公允价值变动处理
借: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
变更方向及归类
会计政策变更
会计处理(差额)
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转 换 和 处 置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
投资性房地产的相互转换形式
转化为投房
存货
固定资产
投房转
存货
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日
存货转投房、自用转投房
租赁期开始日
投房转化为存货
租赁期满董事会作出决议表明其用于对外销售日期
转为固定资产
投资性房地产开始自用——用于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管理等
自身属性
投资性房地产与非投资性房地产的相互转换(8类)
成本模式投房转换为自用房地产(无形+固定)
入账价值
转换日账面余额
价值变动
折旧摊销减值
成本模式投房转化为存货
入账价值(科目-开发产品,未达到预定用途的叫开发支出)
账面价值
价值变动
存货跌价准备
公允价值投房转化为自用房地产
入账价值
价值变动
折旧摊销减值
差额处理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结转入当期损益
公允价值投房转化为存货
入账价值
价值变动
存货跌价准备
差额处理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其他综合收益——处置时结转入当期损益
投房转非投房则差额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非投转投房则需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其他综合收益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类存货出售)
成本模式处置
收入确认(为何如其他业务收入/成本)
日常活动中非主营业务
成本结转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投资性房地产
公允价值模式
收入确认
成本结转
其他综合收益及公允价值变动非期末结转-处置时结转
借:其他综合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贷:其他业务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