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3.存货
这是一篇关于3.存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发出存货的计量,期末存货的计量,存货的清查盘点。
编辑于2025-10-09 22:43:483.存货
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存货定义、范围及确认条件
定义
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范围
不属于存货
1. 用于在建工程的[原材料]
不是持有以备出售
2. 受托代销商品
视同买断方式
支付手续费方式
3. 售后代管商品
属于存货
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在途物资
确认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存货的初始计量
外购存货成本构成
资本化计入存货成本
1.购买价款
指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相关税费
包括计入存货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3.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或状态的其他支出
(运装包保损挑)
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括入库前的仓储费用、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运装包保损挑)
4.例外:运杂费
特殊: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运杂费金额较小的,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非正常损失的人工、材料、制造费用与自然灾害
雷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不属于非正常损失,进项税可以抵扣,不需要做进项转出
非正常损失
当期损益——管理费用
自然灾害
当期损益——营业外收支(所得税可扣除)
入库后的仓储费用
非必须仓储费用计入管理费用
下一阶段所必须仓储费用(如酒厂)计入存货成本
企业购入用于广告营销活动特殊商品或【服务】
向客户预付货款未取得商品时,应作为预付账款处理,待取得相 关商品时计入当期损益 销售费用 企业取得广告营销性质的服务比照该原则进行处理
停工损失
非正常
营业外支出
正常(季节性)
当期损益(制造费用)
特殊补充
供应商返利
企业根据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从供应商取得按照存货采购金额一定比例结的返利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并未向供应商提供单独的商品或服务,其从供应商取得的采购返利实质为存货购买价款的调整,应冲减货成本或营业成本(若存货已经售出,冲减营业成本)
暂估入账
期末货到单未到的,应先按暂估价值入账,下月初冲销原暂估入账金额,待收到发票账单后再按照实际金额记账
加工取得的存货成本
1. 直接材料
2. 直接人工
3. 制造费用
1. 车间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
2. 办公、水电费
3. 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
4. 机物料消耗
5. 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
4. 其他成本
设计成本
其他方式取得
投资者投入
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发出存货的计量
发出存货成本计量方法
个别计价法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下,当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如果存货的市价呈上升趋势则【发出成本】→先出的部分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反之,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发出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成本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发出存货相关成本结转
结转时点
及时性(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成本结转
商品
主营业务成本
非商品
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结转(区别与转回) ——即实际成本降低
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 贷:库存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非商品
周转材料包装物结转
生产领用
制造费用
随商品出售
单独计价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不单独计价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期末存货的计量
期末期末计量原则
原则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可变现净值
定义
可变现金净值=估计售价-至完工的加工成本-预计将发生销售费用-相关税费-门店预计必须发生的水电、摊销费用
注意:已经发生销售费用不再扣减,否则即计入损益又增加减值损失——重复
估计售价的确定
1. 有合同(合同内外)
合同价
市场价
2. 无合同
市场价
3. 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①已霉烂变质的存货。
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
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期末跌价准备处理
材料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目的:用于直接销售
原则:材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可变现金净值=材料估价-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目的:用于继续加工
原则:原材料成本与加工前可变现净值孰低
加工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可变现金净值=产成品估价-原材料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存货流出企业随成本一起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 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存货留存企业)
转回条件
以前计提减值的因素已经消失,非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其他因素变化,才可以转回
转回限额=成本-可变现净值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的清查盘点
存货盘盈
计量属性
重置成本
同固定资产
会计处理
批准前
借: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存货盘亏
计量属性
(损失:净损失=存货成本-残料价值-保险赔偿-过失人赔偿)
会计处理
非正常的收发计量差错与管理不善净损失
管理费用
自然灾害净损失
雷暴等自然灾害导致的不属于非正常损失,进项税可以抵扣,不需要做进项转出
营业外支出
增值税
非正常的收发差错与管理不善净损失 (自然灾害不属于非正常损失,可抵扣)
非正常损失进项税不能抵扣情形,应转出 批准前: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批准后: 借:管理费用 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自然灾害净损失
不用转出
税法:非正常损失进项税不得抵扣,需转出;所得税都能扣除
企业所得税
企业因盘亏、损毁、报废、被盗等原因不得从销项税中抵减的进项税,可以与存货损失一起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制造费用
3.存货
1.存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存货的定义及确认条件
定义、分类及范围
定义: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分类及区别
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
半成品与在产品、产成品(接受委托视同产成品)与商品、周转材料与固定资产
范围
不属于存货
用于在建工程的[原材料]
受托代销商品 (同:进销项税 异:收入确认)
视同买断方式
支付手续费方式
属于存货
产成品、委托加工物资、发出商品、在途物资
确认条件
1.与该存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存货的初始计量
计量属性及核算方法
初始计量属性
历史成本
核算方法
自行生产:计划成本法
材料成本差异
外购:购销金额法
产品进销差价
外购存货成本
对象
外购
采购成本构成
1.购买价款:指企业购入材料或商品的发票账单上列明的价款,但【不包括】按规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
2.相关税费:包括计入存货的进口关税、消费税、资源税、不能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
3.其他可归属于存货采购成本的费用 (运装包保损挑)
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括入库前的仓储费用、包装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等
特殊:商品流通企业采购商品的运杂费金额较小的,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销售费用)
加工取得的存货成本
对象
成本构成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生产部门(薪旧水电-公机保修停损失)
加工成本
其他成本
设计成本
其他方式取得
投资者投入
应当按照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
盘盈
不计入存货成本费用(去向)
非正常损失的人工、材料、制造费用
营业外收支
非特殊仓储费用
管理费用
为达到下一个生产阶段所必须的仓储费用应计入存货成本
企业购入用于广告宣传特殊商品或【服务】
销售费用(非持有以备出售且不能预计很可能带来经济利益-非资产)
停工损失
非正常入营业外支出
正常(季节性)入当期损益(制造费用)
2.发出存货的计量
发出存货计量方法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下,当期末存货成本接近于市价,如果存货的市价呈上升趋势则【发出成本】→先出的部分成本偏低,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
反之,会低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存货价值。
移动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发出存货成本、结存存货成本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
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提供的劳务,通常采用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成本。
发出存货成本结转
时间点
及时性(确认收入同时结转成本)
资产决定的收入或两表联系
成本结转
商品
非商品
存货跌价准备结转(区别与转回) ——即实际成本降低
商品
非商品
周转材料包装物结转
生产领用
出租(单独计价)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出借(不单独计价)
借:销售费用 贷:周转材料——包装物
3.期末存货的计量
期末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原则
时间点
资产负债表日
原则与方法
期末存货计量的具体方法
可变现净值
定义
可变现金净值=估价-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估计售价的确定
有合同(合同内外)
合同价
市场价
无合同
市场价
表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零。【全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①已霉烂变质的存货。②已过期且无转让价值的存货。③生产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无使用价值和转让价值的存货。
材料存货的期末计量
目的:用于直接销售
原则:材料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可变现金净值=材料估价-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目的:用于继续加工
原则:(产成品)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加工产品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可变现金净值=估价-加工成本-销售费用-相关税费
存货跌价准备的结转(存货流出企业随成本一起结转)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跌价准备的转回(存货留存企业)
可变现净值重新确认时点
资产负债表日
转回条件
以前计提减值的因素已经消失,非当期造成存货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其他因素变化,才可以转回
转回金额——最终科目余额=成本-可变现净值
补提或是转回
由科目余额与计提数比较
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资产减值损失
存货的清查盘点
存货盘盈
计量属性
重置成本
会计处理
批准前
借:库存商品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批准后
贷:管理费用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
存货盘亏(损失:净损失——扣除其他应收)
收发差错与管理不善净损失
管理费用
自然灾害净损失
营业外支出
进项税结转
收发差错与管理不善净损失
不能抵扣情形,应转出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自然灾害净损失
不用转出
进项税转出分录
专业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