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反脆弱性》
这是一篇关于《反脆弱性》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什么是反脆弱性,对反脆弱性的否定,非预测性世界观,反脆弱性的智慧,非线性,否定法,反脆弱性的伦理。
这是一篇关于《麦波解决问题方法和创造价值技巧》的思维导图,介绍了麦肯锡与波士顿咨询公司的问题解决方法和价值创造技巧,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适合咨询界、管理界人士及基层员工阅读。
这是一篇关于《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包括:两种游戏,没有人能独自玩游戏,我是自己的天才,发生在世界中的有限游戏,自然是不能言说的王国,出于社会原因而控制自然,神话激发解释,却不接受任何解释。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反脆弱性》
什么是反脆弱性
反脆弱性是再最糟的情况下仍能安然无恙
大脑系统需要一定的压力和刺激
人们会在某一领域很好地理解某一想法,但是在另一个领域,却未必能理解同一个想法
如果没有压力,大脑无法跨领域理解事物
人类无法脱离熟悉的环境来理解事物
过度补偿机制
创伤后成长
受到过去事件的伤害后重新振作并超越自己
过度反应机制会让人类在面临压力或困难的时候表现更好
对挫折的过度反应所释放出来的多余能量成就了创新
以冗余的形式实现反脆弱性
建立额外的能力和力量,预期更坏的结果
“放下”具有反脆弱性
越是试图摆脱某种想法,这种想法却越能控制自己
湮灭的信息比努力宣传的信息更能增强信息的力量
如果能承受住负面影响的攻击,则人们会从中大大受益
任何有生命的物体在一定程度上都有反脆弱性
有生命的物体可以从一定程度的压力源刺激中受益
非生物体在压力下却往往会衰竭或减损
有生命物体获取信息的途径来源于压力
反脆弱性的产生条件
压力源的刺激强度
人们在急性刺激下会比慢性刺激表现更出色
温和但连续不断的压力对人的健康反而是有害的
在急性刺激后需要给予较长的恢复期
消除波动和变化只会危害生命
人们为了舒适性和便利性,通过预测消除事物得分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随机性和混乱才是带来生命的力量
反脆弱性必须具有层级
系统某些部分必须是脆弱的,这样才能使得系统具有反脆弱性
个体的脆弱性,反而使得集体更有反脆弱性
个体的错误或牺牲,会让集体受益
集体也是有机体,层级比个体更高
不打破个体利益,整体就会受到伤害
进化是依赖反脆弱性实现的
混乱
压力
随机性
不确定性
利用负面冲击来确保优胜劣汰,提升整体适应性
错误是一种信息源
在试错过程中,获得成长和利益
更好地应对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变化导致错误,也会增强适应性
每一次错误都有价值
从他人的错误中学习
错误是局部或者个体的,微小而非严重的
通过微小、局部的错误,避免严重的、集体的错误
系统的反脆弱性是以牺牲局部为代价取得的
杀不死我的,会杀死其他人
消灭了弱者,使群体更强大
负面冲击带来优胜劣汰
对反脆弱性的否定
因为压力才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力
不确定性和随机性带来压力
消除不确定性,反而经受不住大的冲击
压力会带来信息,会促进改变
变化多,变化幅度就会小,出现极端变化的机会就少
变化少,变化幅度就会大,一旦出现就可能是极端变化
“小"更具反脆弱性
一定程度的混论反而有助于稳定
稳定不利于发展
缺乏变化和挫折,在长期稳定下就会变得脆弱
波动有利于长期的稳定
波动会带来信息
波动带来的变化小而稳定
高干预度会破坏机体的反脆弱性
高干预会浪费资源,反而在最需要的时候失去效力
干预更多的是应该限制个体规模和快速发展,增加个体的不稳定性
欲速则不达
拖延在一定情况下也是好事
减少干预的最好方法
限量供应信息
尽可能以自然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少即是多
预测是现代化的产物
预测会带来脆弱,对相信预测的人带来伤害
预测其实是随机性的,不准确的
预测者在预测误差面前是脆弱的
非预测性世界观
好奇心具有反脆弱性
好奇心越充足,抵抗风险的能力越强
好奇心不断被满足,就会刺激好奇心的增长
克服小的损失厌恶,以避免较大损失
失去的时候,人会变得脆弱
越成功,面临失去的风险就会越大
失去的痛苦远大于得到的喜悦
更容易被外部环境所影响
成功会使人变得脆弱
有利因素比不利因素更多
首先就要降低事件失败的风险
积极主动寻求改变,保守投入规避较大损失
减少不利因素,降低自己暴露于”黑天鹅“事件的概率
杠铃策略,远离中间地带
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增加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避免毁灭性风险
最大限度的安全加上最大限度的投机
中间地带缺少波动,反而会变得脆弱
反脆弱性的智慧
更多的选择才会促进事物的运作和发展
人们会有错觉,以为自己确切知道将来的方向
会将自己的选择范围变少
固守原有的计划,对新的信息不感兴趣
不关心平均结果,只关心有利因素
选择的核心是不做风险大的事情
寻找该事物是否存在更多有利因素的选择
试错法是具有可选择性的
试错的过程会得到额外的信息
每次尝试更能接近于正确的方向
绿色木材谬误
人们将一种必要的知识当作另一种事情成功的必要来源
很多事情都不是一回事
知识和实践存在差异
不过度依赖知识的叙述
借助机会主义和可选择性来闯荡未来
扎根于试错和冒险带来的反脆弱性中
去知识化的冒险形式
付诸于行动,才会更加明智,也更加理性
负面不对称的脆弱情况
样本记录往往会低估长期的平均值
会隐藏缺陷,展示优点
仅仅一个极端事件,就可能完全改变事件结果
所有的决定都有不对称收益
事物是复杂的,无法完全用语言来表达
不是所有事物都以定义来说明
如果看不到事物的特殊性,那就发现事物的普遍性
非线性
反应无法直接估计,不呈直线分布的效应
不对称性必然是非线性的
规模越大,存在的非线性因素就越多
脆弱性是非线性状态
对于脆弱的物体,温和冲击的累积效应低于等量的单一冲击所造成的影响
伤害会随着强度的增加而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否定法
罕见事件起到了不成比例的重要作用
逐渐从80/20变成更为不均衡的99/1
过度医疗造成的医源性损伤
经验主义
非线性反应
反脆弱性:旧的事物远胜过新的事物
时间会揭示事物的脆弱性
最脆弱的就是建立在可预测性基础上的预测
想象未来是以当下作为基准
现象比理论更强有力
生存下来的事物必然满足了一些反脆弱性的要求
对历史保留尊重
对过去的成功保持好奇
对总结的经验保持渴求
混淆因果关系
信息会隐藏失败
只关注动态而非静态的事实
局部的变化比全局更容易受到重视
减法式的预言
针对事物的弱点提出警告
告诉人们不该做什么
有约束的压力对人体有益
外部资源匮乏,细胞开始自噬,重新合成氨基酸,为其他细胞提供原料
间歇性地剥夺食物(饥饿感)可以对机体功能产生有益影响
反脆弱性的伦理
脆弱是会转移地
侵犯他人的利益,会导致他人的脆弱性变强
为了自身地选择性或者可选择性,牺牲他人利益
任何进行预测或分析的人,都应该拿出自己的东西作为赌注来承担风险
心口合一才是真正的强者
反脆弱性可以不断失败,但一次成功就可以逆转
短暂的成功或失败并不能代表未来
愚蠢的人力图赢得辩论,而聪明人则寻求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