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文明1082:苏轼怎样穿过至暗时刻?
1082年,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和《临江仙》,还有书法杰作《寒食帖》。一年之内,这么多传世名作,简直是杀疯了。但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其实相当于一个被监视居住的“罪犯”。穷到要自己种地才能吃饱饭。
编辑于2025-10-29 19:34:081082年,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和《临江仙》,还有书法杰作《寒食帖》。一年之内,这么多传世名作,简直是杀疯了。但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其实相当于一个被监视居住的“罪犯”。穷到要自己种地才能吃饱饭。
《刘润年度演讲2025》深度剖析商业趋势,以独特视角解读经济变局,既有宏观洞察又含实操策略。无论创业者、管理者还是职场人,都能从中获取破局灵感与前行方向,不容错过的思想盛宴。
【商业世界的大迁徙:穿越凶险,抓住机遇】 当“品类、价值、模式”三股浪潮同时迁徙,企业如何避开“老登心态”与“风口诱惑”的陷阱?从吉他、沙发的案例到“饿瘦花鲢卖更贵”的反直觉策略,揭示“对旧需求用力过猛,对新需求反应迟钝”的行业通病智能体革命(L1-L5)正重塑协作方式,而银发经济、生态位干旱化则催生新生存法则这是一场必须诚实面对的生存之战你的冲锋号吹响了吗?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1082年,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和《临江仙》,还有书法杰作《寒食帖》。一年之内,这么多传世名作,简直是杀疯了。但这个时候的苏东坡,其实相当于一个被监视居住的“罪犯”。穷到要自己种地才能吃饱饭。
《刘润年度演讲2025》深度剖析商业趋势,以独特视角解读经济变局,既有宏观洞察又含实操策略。无论创业者、管理者还是职场人,都能从中获取破局灵感与前行方向,不容错过的思想盛宴。
【商业世界的大迁徙:穿越凶险,抓住机遇】 当“品类、价值、模式”三股浪潮同时迁徙,企业如何避开“老登心态”与“风口诱惑”的陷阱?从吉他、沙发的案例到“饿瘦花鲢卖更贵”的反直觉策略,揭示“对旧需求用力过猛,对新需求反应迟钝”的行业通病智能体革命(L1-L5)正重塑协作方式,而银发经济、生态位干旱化则催生新生存法则这是一场必须诚实面对的生存之战你的冲锋号吹响了吗?
新手农民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写这诗的人没真干过农活儿。
你见过哪个农民大中午的太阳老高的在地里干活儿的?
苏东坡的一组诗《东坡八首》
“行当知此味,口腹吾已许。”
他对粮食的那种感情,真是个老农民的感情,对着要收获的庄稼跟它开玩笑。
种地的收成
种了大麦,第一次大概收了2000多斤
卖不上钱,把大麦的壳去掉做成饭自己吃
家里的孩子们说,像是在嚼虱子
贫穷
穷困的行为模式
一个月只能花4500个铜钱,把它们分成30份,都吊在房梁上
每天早上起来,我拿个叉子,挑一串下来。然后赶紧得把叉子藏起来,怕自己忍不住又挑一串
穷,不见得会让你挨饿;但是穷,会让你的脑子整天都充满了各种精打细算,会让你的心灵变得局促。
贫穷是一种罪
《稀缺》
越穷越没有办法摆脱贫穷。人在匮乏状态下,会把大量的心智资源用于解决当下的生存问题。
能从苦难中让自己精神升华、完成凤凰涅槃的,是少数人。
大多数情况下,苦难就是苦难,它会钝刀子割肉,把人从肉体到精神全方位地往深渊里拖。
法国作家雨果在《悲惨世界》的序言中说过一段话:“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黄州困顿
新手农民
改称“东坡居士”
在黄州的东门外,开垦了一块坡地,带着家人,亲自下地干农活儿,才能勉强吃饱饭
大宋
苏东坡在创作上杀疯了
《赤壁赋》
《后赤壁赋》
《念奴娇·赤壁怀古》
书法史上的杰作《寒食帖》
哲理散文《雪堂记》
《定风波》
《临江仙》
苏轼心态上的变化
1080年,刚要去黄州,惴惴不安
两年后,脱胎换骨
这个时候的苏东坡,笔下有了大江东去的奔涌,胸中有了一蓑烟雨的从容,心里有了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
苏辙
我这哥哥,到了黄州之后,文风突然就变了,长江大河一般地有气势,我是瞪眼也赶不上了。
黄州被苏东坡点亮,成了中华文明版图上璀璨的一处所在。
世界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率军围攻罗马
诺曼人入侵拜占庭帝国,占领马其顿地区
拜占庭帝国与威尼斯签署贸易和防御条约
波西米亚公爵弗拉蒂斯劳斯二世率军入侵奥地利
大宋元丰五年,大辽大康八年
主讲人 | 罗振宇
黄州困顿
《文明之旅》第83期
公元1082年:苏轼怎样穿越至暗时刻?
楔子
沉迷佛教
年轻的苏东坡对佛教一点敬意都没有
不仅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神奇的能力:绝不允许过去的事绑架自己,全然接纳现状,随时能以现实条件为起点,让自己的生命力像野草一样野蛮生长,四处蔓延。这样长着长着,没准就会摸到一个新方向。
在黄州的朋友圈
庞安时,当医生的,给苏东坡治过病,俩人一见如故;
李委,搞音乐的,苏轼过生日,李委能写首曲子当贺礼;
潘丙,卖酒的;
郭遘,卖药的;
古耕道,可能是个大侠
没名没姓的老农,教苏东坡怎么种地
西蜀道士杨世昌,苏轼的同乡,这一年赶来黄州陪苏东坡
诗僧参寥
在苏轼诗文中,提到参寥的,高达146次
从杭州赶过来,陪在他身边,一住就是一年。
戒断网红生涯
”我在黄州,跟那些普通的打鱼的、砍柴的普通老百姓相处,他们可不认得我是谁,喝醉了就能上来推我一把、骂我几句。“
苏东坡迅速调整,接受这个变化
穷困潦倒的文人多的是,但是有几个能像苏东坡一样,真的去种地呢?
老朋友没有了,就去认识新朋友,士大夫不跟我来往,我去找打鱼的、砍柴的普通老百姓去玩。
到底发生了什么
观察一个人的变化,最容易入手的角度就是看:他的环境、他的社交关系网络有没有发生切换?
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的名言:你别老说“自己”是什么,“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了解自己。”
人的变化,往往也就是因为他撞上了点什么别的东西,和不一样的人物、事件、物体、道理发生了全新的对话,反弹回来,他就有了一个全新的自己。
东坡蝶变
阔大的、温暖的苏东坡
林语堂《苏东坡传》说“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
孤独
来了黄州以后,平生的亲朋好友,连一个字都见不到
有点被从社会网络中放逐出去的意思
黄州的时候,写过一份谢表,感谢神宗皇帝的不杀之恩
我今后活着的意义,就是两条,第一,反思自己的错误,第二,给全天下的士大夫当个反面榜样。
他面对权力表现出来的谦卑、恐惧,甚至绝望,是真的。
他这个时候已经44岁了,而远在开封的那个厌恶他的神宗皇帝,现在不过才33岁,这日子没盼头。
开朗豁达著称的苏东坡,还写过这样的
《寒食帖》上的最后两句:“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主讲人 | 罗振宇
东坡蝶变
《文明之旅》第83期
公元1082年:苏轼怎样穿越至暗时刻?
黄州困顿
公元1082年8月12日的夜里、东经115°,北纬30.5°,这是苏东坡曾经抬头看见过的星空。 在这片月色下,在一片惊涛拍岸声中,苏东坡告诉我们,其实你还有另一种选择:先超越它,然后乐呵呵地再回来,过你自己的生活。
开创了第三条道路
一方面,把自己放到无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在宇宙级别的尺度上,权力、财富、地位,都是过眼云烟。
另一方面,扎进这万丈红尘里,江上清风、山间明月,拿来拿来,这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
没有入门的佛学水平
苏东坡虽然喜欢佛学,但是他毕竟不是高僧,他并没有接受佛学中那种彻底寂灭的安静,他在佛学中拿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其实是一种精神:超越精神。
他把儒家的进取和佛家的超越,再加上自己的生命力,为中华文明锻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精神范式。
佛教潜藏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苏东坡的那片东坡土地
本来,它只是50亩荒地。
苏东坡把它整理出来种地,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创造;
水从哪里来?怎么清理出一口暗井?种什么品种的粮食?
这又是在无穷的可塑性中主动积极地创造;
已经把地种上了,怎么给这块地取个名字?
苏轼找了两个字,顺便把东坡变成了自己的一个雅号,这也是在主动积极地创造;
包括苏轼要不要亲自去下地干活?
他在找到了陶渊明,说原来读书人躬耕土地也不丢人,是对自己士大夫的生活方式的主动积极的创造。
黄州东坡,是苏东坡在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中,用自己的汗水、谦逊、知识,甚至是活下去的热望,一点点、一步步地把它从一片虚空当中创造出来的。
佛学不仅指向超然出世的颓废精神,也可能通往超然入世的伟岸人格。这个既超然、又入世的新配方,就是在中国本土加上儒家精神,才研制出来的。苏东坡就是其中的人格代表。
沉迷佛教
在黄州的苏东坡,对佛教是另一番态度
他每隔一两天就往寺庙里跑,早上去,晚上回,一呆就是一整天。焚香、打坐、冥想。
达到了物我两忘、身心皆空的境界。
“东坡居士”,"东坡",说的是自己种的那块地,“居士”了就是给自己贴了一个佛教徒的标签。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这是苏东坡说佛理的诗
并非写给苏东坡的朋友陈季常的
“狮子吼”也是佛学词汇,专指佛陀讲经说法的声音,就像狮子吼一样威猛无畏,吓退一切邪魔外道
崭新的、重要的思想资源
《苏轼十讲》:“任何一个传统读书人,一旦有了“读释氏书”(也就是读佛经)的经历,都会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比儒家、道家更为丰富的思想资源。”
佛教对中国人心灵的影响
佛教理论有严密的逻辑,叫“因明学”
是一套非常缜密、完备的分类系统。
学讨论问题的尺度非常大
佛教讲空间,动不动就是“三千大千世界”,大概就是10亿个太阳系那么大。
讲时间,从一“刹那”,毫秒级别的时间,到一大劫,大概是十几亿年的时间,再到百千亿劫,再到“阿僧祇劫” ,就是1后面140个零,那么多年。
完全突破了人能从日常生活中获得的想象。
苏东坡在黄州,就是进入了这个尺度的精神空间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佛教潜藏着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例:佛学的核心概念“空”
佛学里的“空”,不是有,也不是没有。
“万法皆空”
这个世界所有的事物都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它们都像水、像大海一样在流转变化,充满着无限的可能。
所以,你可以积极进取,把世界变成任何你理想中的样子。
自我超越
主讲人 | 罗振宇
自我超越
《文明之旅》第83期
公元1082年:苏轼怎样穿越至暗时刻?
东坡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