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口腔种植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第8版教材,第五章,口腔种植外科,思维导图,重点归纳,汇总了解剖知识、手术操作、并发症处理、技术应用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功能重建等多个关键方面,可作为参考资料。
病理生理学第十版第十三章休克思维导图,休克的定义: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进而有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各重要生命器官的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伤的病理过程。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小儿常见病的辩证与护理
蛋白质
均衡饮食一周计划
消化系统常见病
耳鼻喉解剖与生理
糖尿病知识总结
细胞的基本功能
体格检查:一般检查
心裕济川传承谱
解热镇痛抗炎药
口腔种植外科
概论
发展简史
种植材料
手术器械
生物学基础
种植体与骨组织间的界面(最重要,最基本)
骨结合理论
第一阶段
种植体植入后早起被血块包绕→适应层,骨髓内细胞散在其外侧
第二阶段
术后7D,可见到部分成骨细胞活动,骨吸收和骨创伤同时进行,但总体仍以创伤修复为主
第三阶段
术后3M,种植体周围开始形成胶原纤维→网状纤维结构→完成骨结合
种植体骨结合状态的确认方式
临床检查
X线检查
动物实验的组织学结果
种植体与软组织间的界面
龈界面
牙龈软组织与种植体接触形成的界面
袖口
上皮细胞黏附在种植体表面形成生物学封闭
半桥粒
种植体周生物学宽度
龈沟底到牙槽嵴顶,约3-4mm
影响种植体骨结合的因素
手术创伤
产热
患者自身条件差
eg 糖尿病
种植体材料生物相容性差
种植体外形设计不合理
种植体的应力分布不合理
种植体早期过度负载
应用解剖
缺牙后牙槽突的改变
牙槽突吸收
上颌唇侧开始吸收,下颌舌侧开始吸收→反颌
牙槽嵴萎缩的分类
形态学分类
骨的质量分类
下颌骨种植的应用解剖
下颌管
种植体根端应距下颌管上缘至少2mm
在舌侧,可以偏颊侧种植
颏孔
种植体与颏孔2-3mm间隔
取骨
上颌骨种植的应用解剖
避开上颌窦
上颌窦有纵隔
口腔种植手术
适应证
部分或个别缺牙,邻牙健康不愿作为基牙者
磨牙缺失或游离端缺牙的修复
牙列缺失,传统全口义齿修复固位不良者
活动义齿固位差,无功能,黏膜不能耐受者
对义齿修复效果要求较高,而常规义齿无法满足者
种植体周围应有足够的高度及宽度的健康骨质
口腔粘膜健康,种植区有足够宽度的附着龈
肿瘤或外伤所致单侧或双侧颌骨缺失,须功能性修复者
耳、鼻、眼-眶内软组织及颅面缺损的颌面赝复体固位
禁忌证
全身情况差或因严重系统疾病不能承受手术者
严重糖尿病,血糖过高或已有明显并发症者,应在糖尿病得到控制后(糖化血红蛋白<8)方可手术
口腔内有急、慢性炎症者,应在治愈后手术
eg 牙龈,黏膜,上颌窦炎症等
口腔颌骨内有良、恶性肿瘤者
某些骨疾病患者
eg 骨质疏松症、骨软化症、骨硬化症等
严重习惯性磨牙症患者
口腔卫生差者
精神病患者
治疗程序
第一期手术
种植体植入缺牙部内,术后搜7-10D拆线
第二期手术
一期手术后3-4M,种植体完成骨结合后,即可安装穿龈的愈合基台。
第二期手术后14-30D即可取模,制作种植桥架及义齿
复诊
手术原则
手术微创性
机械损伤
热灼伤
牙种植体表面无污染
细菌污染
脂类及异种蛋白污染,手术器械,灭菌前的清洗
植体避免与口腔唾液、邻牙接触
异种金属元素污染使用专用器械,避免使用异种金属器械
牙种植体初期的稳定性
制备窝洞时,逐级扩大
植入植入体有一定稳定性
种植体愈合的无干扰性
植体与天然牙之间的距离1.5mm
种植体与种植体之间的距离3mm
一般种植体长度8mm10mm12mm
不受口腔微生物环境的干扰
不受咬合力的干扰
受植区的要求
唇颊、舌腭侧骨质应健康且厚度不少于1.5mm
种植体间距离不能少于3mm
种植体与天然邻牙间的距离不能少于2mm
种植体根端距离下颌管上缘不能少于2mm
一般情况下,种植体的厚度不能少于8mm
术前准备
患者全身情况检查
口腔检查
影像学检查
植骨时检查
牙周治疗
患者签署术前知情同意书
获取术前口腔内资料
术前用药
半小时前抗生素,看情况用止痛药
术区消毒
麻醉及体位
常用牙的种植手术p101
全口缺牙下颌牙种植术p101
单颗牙种植术p105
种植时期
即刻种植
早期种植
软组织愈合4-8W
部分骨愈合12-16W
延期种植6M
种植牙区骨量不足的处理
引导骨再生术(GBR)
屏障膜
软组织和骨缺损之间建立生物屏障,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组织环境,阻止结缔组织和上皮细胞进入骨缺损区,允许有潜在生长能力、迁移速度较慢的前体成骨细胞优先进入骨缺损区,优势生长,同时保护血凝块,减缓压力,实现缺损区的骨再生
不可吸收膜
可吸收膜
成功必要条件 PASS原则
血供,滋养孔
空间维持
稳定,固定性
下牙槽神经再生移位(做的较少,了解即可)
上颌窦底提升
上颌磨牙区,上颌窦到牙槽嵴的距离过小,缺乏足够的骨组织支持时,一般采用此法来解决骨量不足的问题
侧壁开窗法
适应症
磨牙、前磨牙缺失,牙槽嵴极度萎缩,上颌窦底至牙槽嵴之间的骨量不足3mm而需在该区植入种植体者
上下颌牙槽嵴顶间的颌间距离在义齿修复允许范围内
eg 颌间距离过大需牙槽嵴上植骨 颌间距离过大且上颌后缩前牙反颌者,则需Le Fort I型截骨下降-前移,间隙内植骨
手术方法及要点
骨凿冲顶法
行牙槽嵴顶切口,剥离黏骨膜并暴露牙槽嵴顶
球钻定位,直径2mm钻确定种植方向,深度至上颌窦底下放1-2mm(CT有误差,避免损伤上颌窦膜)
根据骨质情况,采用不同直径的钻制备窝洞,选用顶端为凹槽的骨冲压器轻轻敲击,造成窦底骨壁青枝骨折。连同上颌窦底膜向上抬起2-5mm随后植入相应长度的种植体
术后处理
牵张成骨(做的较少,了解即可)
颌骨缺损种植功能重建
下颌骨缺损游离髂骨移植即刻牙种植修复术(非重点)
下颌骨缺损血管化腓骨(髂骨)移植同期牙种植修复术
上颌骨缺损植骨种植功能重建术
种植位点无急性根尖周病和牙周病
无法保留的患牙根尖区有根尖周肉芽肿但范围局限
牙槽窝根方有至少3-5mm骨量,保证种植体能够获得足够的初期稳定性
尤其适用于单根牙拔除后
外科程序
数字化技术在种植外科中的应用
数字化导板
牙支持式导板 体内部分天然牙固位
粘膜支持式导板 固位于软组织黏膜表面
骨支持式导板(误差大,少用) 直接于骨组织表面接触
种植手术并发症
术中并发症
术中出血
原因
窦腔黏膜穿孔
神经损伤
邻牙损伤及侧壁穿孔
全身并发症
术后并发症
术后急性感染
种植体骨结合不良
术后出血及皮下淤血
创口裂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