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韩愈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古代思想家的教育思想,该导图主要介绍了韩愈的教育思想的思维导图,从教育实践、“性三品”说、教育的作用、论人才的培养选拔、论师道五个方面作了一个介绍。
下图梳理了教育调查研究的知识内容,包括教育调查研究概述、教育调查研究的类型、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步骤,教育学考研必备!
中国教育史中朱熹教育思想包括教育实践、论明天理灭人欲、论小学和大学教育、朱子读书法等,结构型知识框架方便学习理解!
教育学考研外国教育史之德国近现代教育家笔记,主要介绍了18世纪和19世纪康德论教育、费希特论教育、洪堡论教育等的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韩愈的教育思想
教育实践
在思想文化方面,主张复兴儒学
在道德规范方面,他把仁义与道德并提,基本内容是仁义
重振儒学的卫道者
“性三品”说
人性分三品,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知性为恶性
人性中有性,也有情,性是情的基础,情与性相对应,分为上中下三品,具体表现为,喜怒哀惧爱恶欲
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
教育的作用
人性决定教育所起的作用
上品之人教育帮助他们的仁义天性得到发扬
中品之人教育帮助他们的品性向上品靠拢
下品之人教育对他们的作用甚小,刑罚却能保证他们遵守社会秩序
人性规定了教育的权利
人性决定教育的主要内容
评价
韩愈的人性论把封建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原则说成人的本性,并作为区分善恶的标准,使人们遵从道德原则的制约,从而达到维护封建社会秩序的目的
韩愈对教育的作用的论述,具有唯心主义色彩
韩愈也为多数人可以接受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他认为绝大多数人都是中人之性,应该接受教育
论人才的培养选拔
在人才培养上
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
严格选拔学官,整顿教师队伍,整顿教学,建立了良好的教学秩序
在人才选拔上
要求统治者应爱惜人才,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论师道
提倡尊师重道既肯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师生相互尊重与学习,提倡建立平等的师生观
教师的地位
学生方面,学生要学知识,就应该尊师重道
政治方面:天地君亲师,师道体现君道,能尊敬师长就能效忠皇帝
这是他提倡师道的深层原因
社会方面:儒家道统的衰落,需要教师守卫儒家道统
教师的任务
传道
只传授儒家仁义之道
授业
讲授儒家六艺经传和古文
解惑
解答学生的疑问
传道是首要任务,授业和解惑是过程与手段 首次提出教师的基本任务,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其影响延续到现代
教师的标准
标准
以道为求师的标准,主张学无常师。求师的目的是学道,办法是学无常师
影响
韩愈提出的学无常师,有道为师的观点,对促进思想文化的交流有积极意义
师生关系
内涵
相师:建立民主性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还有辩证法因素和民主色彩的师生观,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教育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