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
第十章第二节组织激励的主要思想,包含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综合激励理论等。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第十三章行政组织改革讲述了当代美国行政组织的改革、当代英国行政组织的改革、当代日本行政组织的改革、当代中国行政组织的改革。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第十二章政府流程再造讲述了政府流程再造概述、组织与实施、中国政府流程再造的实践,赶快收藏下图学习吧!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二节 组织激励的主要思想
组织激励的主要思想理论
1. 内容型激励理论
1.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 奥尔德弗的ERG理论
2.1. 生存
2.2. 关系
2.3. 成长
ERG理论特点
1. ERG理论并不强调需要层次的顺序,认为某种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对行为起作用而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后,可能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但也可能没有这种上升趋势
2. ERG理论认为,当较高级需要受到挫折时,可能会退而求其次。对较低级需要的渴望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就与马斯洛的观点不一致了
3. ERG理论还认为,某种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其强烈程度不仅不会减弱,还可能会增强,就与马斯洛的观点不一致了
区别
1. ERG理论表明了多种需要可以同时并存
2.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是一种刚性的阶梯式上升结构二者具有不可逆性,ERG理论认为相反,人类需求可以越级上升
3. ERG理论还提出一种“挫折-退化”的思想,而马斯洛认为当一个人的而某一层次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可能会停留在这一需要层次上,直到获得满足为止
3. 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理论
3.1. 成就需要
高成就需求者特点
1. 高成就需求者喜欢设立具有挑战型的目标,不喜欢凭运气获得的成功,不喜欢接受特别容易或特别困难的工作任务,总是想有所作为
2. 高成就需求者在选择目标时会回避过分的难度
3. 高成就需求者喜欢多少能立即给予反馈的任务
成就需要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1. 高成就者需要的人更喜欢具有个人责任、能独立负责、能够获得信息反馈和适度的冒险性环境
2. 具有高成就需要者不一定是优秀的管理者,因为高成就需要者感兴趣的是个人如何做好,而不是如何影响其他人做好
3. 友好需要和权力需要与管理者的成功有密切的关系
4. 员工的成就需要可以通过培训来激发
3.2. 权力需要
3.3. 友好需要
4.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2. 过程型激励理论
1. 洛克的目标设置理论
2.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1. 努力和绩效
2. 绩效与奖励
3. 奖励与个人需要
3. 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启示
1. 影响激励效果的不仅有报酬的绝对值,还有报酬的相对值
2. 激励时应力求公平,使员工投入回报比等式在客观上成立,尽管有主观判断的误差,也不致造成严重的不公平感
3. 在激励过程中应注意被激励者公平心理的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公平观
3. 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
1. 斯金纳的强化理论
1. 正强化
2. 负强化
3. 惩罚
4. 衰减
具体应用行为原则
1. 经过强化的行为趋向于重复发生
2. 要依照强化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强化措施
3. 分阶段设立目标,并对目标予以明确规定和表述
4. 及时反馈
5. 正强化比负强化更有效
强化理论应用注意哪些方面
1. 应以正强化为主
2. 采用负强化手段要慎重
3. 注意强化的时效性
4. 因人制宜,采用不同的强化方式
5. 利用信息反馈增强强化的效果
2. 凯利的归因理论
1. 弗利茨.海德的人际知觉归因理论
2. 伯纳德.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
影响归因的因素
1. 信息因素
2. 因果关系信念
3. 动机因素
4. 归因偏差
4. 综合激励理论
1. 莱曼.波特和爱德华.劳勒的综合激励模式理论
1. 能力和素质
2. 工作条件
3. 角色感知
2. 罗伯特.豪斯的激励力量理论
3. 布朗的VIE理论
1. 弄清工人的期望
2. 把报酬和绩效联系起来
3. 考虑报酬的效价
特点
1. 个人是否努力以及努力的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奖励的价值,还受到个人觉察出来的努力和受到奖励的概率影响
2. 工作的实际绩效取决于能力的大小、努力程度以及对所需完成的任务理解的深度
3. 奖励要以绩效为前提,不是先有奖励后有绩效,而是完成组织任务才能给予精神的、物质的奖励
4. 奖惩措施是否会产生满意,取决于被激励者认为获得的报酬是否公正
5. 个人是否满意以及满意的程度将会反馈到其完成下一个任务的努力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