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一章引论
第一章引论的思维导图,包含什么是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由来和演变、西方经济学研究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常用方法等。
这是一篇关于西方经济学的思维导图。包含了什么是西方经济学、由来和演变、研究基本问题、西方经济学常用方法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英语词性
费用结算流程
租赁费仓储费结算
E其它费用
F1开票注意事项
F2结算费用特别注意事项
洛嘉基地文件存档管理类目
法理
刑法总则
【华政插班生】文学常识-先秦
第一章
一、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1. 经济学的出发点:稀缺性
(1) 稀缺性是人类社会永恒的经济问题
(2) 稀缺性原因:资源有限,欲望无限
(3) 稀缺性的定义:相对于人类的无穷欲望而言,经济物品及其资源总是不足的。
2. 选择(资源配置)
(1) 资源配置问题=三个基本经济问题
1 生产什么
2 如何生产
3 为谁生产
(2) 资源配置方式(经济制度)四种经济制度
1 自给自足的经济
2 计划经济
3 市场经济
4 混合经济(大多国家采用混合经济制度)
3. 资源利用:如何利用现有稀缺资源,使之生产更多产品
4. 研究资源配置(微经)和资源利用(宏观)的学科叫经济学。
二、 西方经济学由来和演变
1. 重商主义 (国家应当干预经济)
(1) 重商主义是经济学萌芽
(2) 定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期)代表商业资产阶级商业利益的一种经济学说和政策体系
(3) 观点:只有对外贸易(多出口,少进口)和开矿产生财富
2. 重农主义 (反对国家干预)
(1) 农业是唯一创造财富的部门
1 工业只是对农产品原料进行加工(对现产改变形状)
2 商业只是进行流通(对现产改变空间)
(2) 人为秩序应当符合自然秩序,反对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
3. 古典学派(客观价值观) (反对政府干预,强调自由放任)
(1) 三代表
1 1776 亚当斯密 《国富论》 标志经济学诞生
2 1817 李嘉图 《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马克思经济学的来源)
3 1798 马尔萨斯 《人口论》
产品以算术级数增加
人口以几何级数增加
(2) 无形手原理:政府干预是经济健康的大敌,反对政府干预。
(3) 无形手原理=自由竞争导致有效率的结果=资本主义制度是有效的,合理的
(4) 古典学派认为认为商品的价格有生产费用等客观因素决定叫客观价值观。
4. 边际效用学派(主观价值观) (基数效用论) 1870
1 杰文斯 (英)
2 门格尔 (奥地利)
3 瓦尔拉斯 (法)
(2) 商品价值有商品的边际效用(主观心理感觉)决定
5. 新古典学派(构成微经主要内容) 1890
(1) 马歇尔(英) 1890 《经济学原理》
(2) 特点:兼容并蓄(结合古典学派+边际效用学派)
(3) 观点
1 市场价格由供求力量共同决定。
2 均衡价格:当供给=需求形成均衡价格
3 均衡价格中需求——边际效用起作用 (边际效用学派) 均衡价格中供给——生产费用起作用 (古典学派)
6. 凯恩斯主义(主张国家干预经济) 1936
(1) 1936 凯恩斯 《通论》 (标志宏观经济学诞生)
(2) 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经济理论学派
(3) 政府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增加总需求→增加就业、产量
观点:社会的就业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取决于有效需求大小;有效需求不足是导致失业的主要原因;政府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增长和就业。
(4) 总需求决定就业、产量
(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学三次修正 (1930)
1 1933 张伯伦(美)、罗宾逊(英)经济分析中引入垄断问题 ( 经济学)
2 凯恩斯革命
3 1939 希克斯(英)提出序数效用论
7. 新古典综合派 (现代主流经济学)
(1) 萨缪尔森(美)为代表的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分支
(2) 观点
1 混合经济
2 结合新古典学派和凯恩斯主义
新古典学派——马歇尔(微经)——资源配置
凯恩斯主义——凯恩斯(宏观)——资源利用
三、 西方经济学研究基本问题 (两个问题)
1. 理论解释
探讨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及其运作原理,为资产主义政治和经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2. 政策实践
1 探讨资本主义社会所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2 总结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经验教训
3 为解决社会经济问题或改善市场经济运行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四、 西方经济学常用方法
1. 静态分析法
1 特点:无时间,无过程,无变量
2 定义:分析经济现象的均衡状态以及有关的经济变量达到均衡状态所需的条件
2. 比较静态分析法
1 定义:分析已知条件发生变化以后经济现象均衡的变化,以及有关的经济总量在达到新的均衡状态时的相应变化。
3. 动态分析法
4. 均衡分析法
1 处于相对静止,变量静止
2 特点
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
生产者均衡=利润最大化
5. 边际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