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公基行政法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公基之宪法的思维导图,包含行政法概述:基本原则、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行政救济: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行政赔偿等。
粉笔公基系统班笔记,包含概念:代理人、被代理人(本人)、第三人(相对人);注意:不是所有行为都能代理(如身份性质、婚姻、收养);代理的特殊情形。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公基之经济法的思维导图,包含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的权利与经营者的义务、法律责任;反不正当竞争法。
这是一篇关于教师公基之行政法的思维导图,包含含义: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行政法
一、行政法概述
含义:调整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各种关系
基本原则
合法行政原则(首要原则):法无授权不可为 eg:钓鱼执法是不合法的
合理行政原则
公平公正原则
考虑相关因素原则
比例原则(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程序正当原则
行政公开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
回避原则
高效便民原则
诚实守信原则
行政信息真实原则
保护公民信赖利益原则(不变卦)
权责统一原则(有权必有责,违法必追究)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
行政主体(“官”)
含义:享有国家行政权力,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行政权力主体:政府及其部门
职权性行政主体(行政组织)
权力来源:宪法和行政机关组织法
特点:权力与生俱来,不可被剥夺
分类
一般行政机关:国、省、市、县、乡政府
专门行政机关:国、省、市、县政府下行使职权的工作部门(乡政府没有)
派出行政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
授权性行政主体(非政府组织)
权力来源:法律、法规、规章
特点:权力是后天获得,可失去
政府职能部门的派出机构 eg:县级工商局/税务局等派到乡级的工商所/税务所等
被授权的组织:企业组织(国企)、事业组织(学校)、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居委会、村委会)
注意:这些词前必须+授权才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行政相对人(“民”)
公民、法人、其他组织
二、行政救济
行政复议
当事人:申请人、被申请人、复议机关(是内部救济)
原则
一级复议制度:只能复议一次
申请人(民)
可以先复议(1次)后诉讼
也可以先诉讼(但诉讼后不可复议)
行政复议一般不停止具体行政行为执行制度(有例外) eg:机关罚我一千,我不服去复议,但复议期间这钱还要交,出结果之后再还
书面审查为主的制度
既审查合法性又审查合理性原则
范围
可申请复议
具体行政行为
部分抽象行为行为可申请附带审查,不能直接提起复议
不能申请复议
单独的抽象行政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行政处分或其他人事处理决定
行政机关对民事纠纷作出的调解或其他处理
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复议机关的确定
注意:国税与地税合并为税务局 ·对各级税务局行政行为不服,找上一级税务局 ·对计划单列市税务局不服(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找国家税务局
行政复议程序
申请期限:知道起60日内
申请方式:书面、口头
审查受理:5日内受理
复议决定
受理之日起60日内做出决定
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后可适当延长,延长期限不超30日
口诀:提两月,议两月 拖拖拉拉又一月
行政诉讼
当事人:原告、被告、人民法院(是外部救济)
具体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诉讼一般不停止执行原则(有特殊)
一般不适用调解原则(除非赔偿/补偿)
被告负(主要的)举证责任原则
受案范围(不受理)
抽象行政行为
内部行政行为
调解行为、仲裁行为
行政诉讼的被告
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是被告
经复议的案件
(1)维持原行政行为:共同被告
(2)改变原行政行为:复议机关被告
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
起诉原行政机关行为:原行政机关机关为被告
起诉复议机关不作为:复议机关为被告
口诀:复议维持共同被 复议改变复议被 复议不作为选择告
两个以上机关作出同一行为:两个机关为共同被告
注意:被授权的组织由行政主体资格的可当被告,委托的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不可当被告
行政诉讼的管辖
级别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
管辖一审行政案件
被告:除中院的被告以外
中级人民法院
被告高级:县、市、省政府以及国务院部门
被告特殊:各级海关
人数众多:重大共同诉讼、重大集团诉讼
重大涉港澳台、涉外案件
本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
高级人民法院:重大、复杂
最高人民法院:重大、复杂
一般不管
地域管辖
一般案件:去被告所在地
经过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与原告所在地【选一个去告】
限制人身自由的案件:原告所在地(包括户籍地、经常居住地1年以上、被限制人身自由地)、被告所在地【选一个去告】
不动产纠纷案件:不动产所在地
行政诉讼的证据
证据种类(了解)
举证责任
被告的举证责任(主要)
在诉讼过程中,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证人收集证据
原告的举证责任
起诉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时,应提供其向被告提出申请的证据
起诉行政赔偿、补偿时,应提供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证据
诉讼程序
起诉(书面、口头)
复议后起诉的时限:15日内
直接起诉的时限:6个月内
审查受理:法院应在7日内立案
一审
普通程序
组织:3人合议庭
注意: 合议庭成员人数为单数 合议庭评议案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若有不同意见须如实记入笔录
期限:立案起6月内
简易程序
事实清楚、当场作出、案件涉及款额2000元以下、政府信息公开案件等
组织:审判员1人
期限:立案起45日内
行政赔偿
概念: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中作出违法行为导致损害,国家应对进行赔偿
赔偿方式:以支付赔偿金为主
行政赔偿范围:行使职权时、机关不履行职责
国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情形
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垂直领导机关:(海关、国税、金融、外汇管理、国家安全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