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环境法概述
环境法概述笔记,包括环境法的基本概念、5个基本理论、5个基本方法等内容,适用于考前复习,也可以综合其他资料使用。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法理
刑法总则
民法分论
极限词查询
法律相关的英语词汇
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
增值税法思维导图
民法债的担保保证
自考合同法整理
思修笔记
第一章 环境法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环境法的定义
以保护和改善环境、预防和治理人为环境损害为目的,调整人类环境利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内涵
(1)目的
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2014)
经济优先 当代人优先 人类优先 生态优先
(2)调整对象
环境利用关系
①与环境有关的 人与人关系
◈资源破坏 ◈污染防治
人—环境—人
◈人的自然属性
◈人的社会属性
(3)范畴
宪法性规定、综合性环境法、环境单行法、国际法中环保条约、 其他部门法中的环保规范、国务院部门的环保规章、地方性法规中的环保规定
环境法的渊源
国内法
宪法,法律(30+),行政法规
地方性法规规章,国务院部门规章,有权解释
国际法
条约(50+)
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学说
环境法律关系
主体
管理者
参与者
客体
环境资源
行为
权益
内容
权利
义务
环境法的独立性
传统的法学理论难以解 决具体的环境问题
对比
物权,客体:人力支配和控制之物,如房屋、家具 客体:环境要素,如大气、水体
人格权,生命健康权:以人身受损为限,医学标准 环境权利(利益):以环境质量为限,环境标准
侵权理论,一般侵权:一因一果、时效性、过错责任 环境侵权:多因一果、滞后性、无过错责任
环境法的特征
(一)法律规范构成的科技性
(二)法律方法运用的综合性
(三)保护法益的共同性(可持续发展性)
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本位
环境法的历史沿革
立法
公共卫生立法时期
不成体系,规定散乱
污染防治立法时期
单行性的专门立法形式
综合型环境立法时期
综合、完整的环境法体系
中国环境法 的历史发展
1. 立法前的混沌时期(1949-1973)
2.产生时期(1973-1979)
3.发展时期(1979-1989)
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环境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4..调整时期(1989-2000)
1989年《环境保护法》
5.强化时期(2000-今)
第二节 基本理论
环境权理论
生态中心or人类中心
可持续发展理论
成本收益分析
功利主义理论
发展+环保,增长与发展;代内代际公平
环境正义理论
环境危害和环境措施在社会群体之间的分配
公共信托理论
环境资源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此政府接受全体人民的 委托,义务性地管理公共资源,维护特定的公共信托用途。
政府接受人民的委托,义务性地管理公共资源
第三节 基本方法 (环境治理的“工具箱”) 5P
规范性规定(Prescriptive Regulation)
eg: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产权(Property Rights)
eg:带刺的铁丝网圈起草场
惩罚(Payment)
eg:征收超标排污的费用
支付(Penalty)
eg:给购买清洁能源汽车的用户税收优惠
说服(Persuasion)(宣传)
eg:6月5日环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