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共产党宣言》
这是一篇关于《共产党宣言》的思维导图,对其进行了梳理和内容的归纳,没有看过的可以先看看这篇思维导图了解下。
编辑于2021-10-03 17:07:19《共产党宣言》
第一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
阐述了关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学说。
第一: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
①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指出了阶级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阶级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起,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②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一,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第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观点。
③不同的阶级社会的阶级对立和斗争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资本主义社会并没有消灭阶级和阶级斗争,而是使阶级对立简单化了。
第二: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的规律
第一,详细论述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①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密不可分。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现代大工业,与此相适应,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中世纪城关市民中产生的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14-15世纪) ——工场手工业(16-18世纪) ——现代资产阶级(18-19世纪)。
②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进展。 在封建主统治下,最初的资产阶级分子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工场手工业主成为与封建贵族抗衡的势力——现代资产阶级夺得了政治统治权成为统治阶级。
第二,对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作了客观评价,同时也指出了它的局限性和内在矛盾。
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第一,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关系,代之以资本主义社会的以金钱为核心的商品交换关系。
第二,资产阶级把人类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地发挥了出来。
第三,资产阶级开拓和建立世界市场。
第四,资产阶级消灭了封建社会的分散割据状态,建立了统一的资产阶级国家。
第五,资产阶级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
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
①它发展了生产力,但残酷的剥削压迫,造成了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
②它打破了封建宗法关系,但代替这种关系的是残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关系,使阶级矛盾更加尖锐。
③它沟通了各国经济文化,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残酷镇压和掠夺,加深了与殖民地人民的矛盾。
④它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却进一步促使了无产阶级和一切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反对它。
简言之,它只不过用资产阶级统治代替了封建阶级的统治,用资本主义的私有制代替了封建主义的私有制。
第三,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四,科学地预见了资产阶级的未来: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都是不可避免的。
(1)理论依据: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中, 得出资产阶级阶级必然灭亡的结论。
(2)现实依据:资产阶级无法摆脱周期性经济危机造成的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第三:阐明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处境
其一,工人是一种商品,可以有资本家任意买卖。
其二,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成为机器的奴隶 。
其三,工人被组织起来,没有人身自由。
其四,女工和童工成为廉价劳动力,成为受剥削压迫的对象。
无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与资产阶级的斗争
1、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命运,而无产阶级是顺应这一客观规律的伟大的阶级。
2、无产阶级的生活处境和经济地位
3、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的发展阶段
无产阶级的特性
①无产阶级是大工业本身的产物,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②无产阶级在经济上一无所有,在政治上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③“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
无产阶级具有革命的彻底性
无产阶级的革命途径
首先要打倒本国的资产阶级 。
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而建立自己的统治。
结论
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二、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及其必然灭亡。
1、资产阶级的产生和特点。
2、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及其本质。
3、资产阶级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4、资产阶级灭亡的原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客观规律。
创作时间:1848年2月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第二部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讲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 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纲领和理论。
一,共产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基本纲领
性质: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他们没有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共产党始终坚持以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全局利益为重。
特点:从实践上看共产党是所有工人党当当中最坚决、最彻底、最先进的部分。从理论上看共产党是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队,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
目的: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基本纲领:共产党人的最近目标是使无产阶级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彻底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二,批判资产阶级攻击共产主义的各种谬论
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攻击
①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个人挣得的、用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
②就是要取消人们的自由和个性。
③就会使社会因为懒惰而停止一切社会活动。
④就是消灭教育和家庭。
⑤就是取消国家和名族。
⑥就是取消“永恒的真理”。
《宣言》对资产阶级攻击的回击:(1)批判资产阶级所谓消灭私有制就是消灭个人财产、消灭个性和自由的谬论,说明共产党人要消灭的是资本主义的剥削关系。(2)批判资产阶级污蔑共产党人要消灭一切教育、消灭家庭,实行公妻制的谬论,说明共产党人要消灭的是建立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的资产阶级教育以及不正常的家庭关系。(3)批判资产阶级攻击共产党人要取消祖国,取消民族的谬论,说明共产党人要使无产阶级上升为民族的领导阶级,消灭民族对立的根源。(4)批判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对共产主义的攻击,阐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三,阐明无产阶级专政的基本思想
(1)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产生。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在阶级社会中,民主是一种国家形态,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无产阶级民主就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2)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任务。
一是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二是发展生产力,为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消亡。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同任何国家一样,并不是永世长存的,也是历史的暂时现象。
四,共产主义原则
共产主义的原则:消灭私有财产
私有财产关系实际上是人和人之间阶级统治关系的具体实现。每一个新的社会形态的原则 ,一定是关于新的私有财产关系的原则。
共产主义的原则:私有财产与自由
私有财产的现实制度既不是以自由为根据的,也不是自由的客观保证。
资本作为已经积累起来的抽象劳动,它所带来的是对于即将发生的人的劳动的支配。
共产主义的原则:对现代资产阶级家庭和国家的双重批判
现代家庭的核心原则:“现代的、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呢?是建立在资本上面,建立在私有财产上面”
工人要想能够上升为无产阶级,并进行社会革命,对资本的原则进行彻底改造,它必须占据国家这个核心机制。
世界历史的形成需要两个步骤: 一、资本所推动的全球化。 二、无产阶级国家把世界性和普遍性变成社会现实。
马克思提出两个决裂:一方面和私有财产原则相决裂;另一方面和支撑着人们对私有财产关系的意识形态相决裂。
第四部分:四、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表明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
1.党的政治斗争总的策略原则
无产阶级的斗争目标是要消灭一切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制度,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
共产党人要重视当前斗争,要积极参加一切有利于无产阶级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
共产党人在反对现存社会制度的斗争中,必须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必须把当前斗争同实现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领导无产阶级取得斗争的胜利。
2.要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要把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结合起来。
法国:主张实行民主改革,无产阶级应同代表小资产阶级利益的社会主义民主党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反对保守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
瑞士:1.瑞士当时是一个僧侣和封建贵族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面临的任务是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共产党人应该支持激进党人开展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 2. 共产党人在同民主社会主义者和激进的资产者联合时,要采取不同的态度,支持进步力量,反对保守势力。
波兰:争取民族独立,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波兰人民的首要任务。
德国:德国面临的任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消除封建割据状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提出了不断革命的思想
4.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思想
共产党人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消灭私有制最后的和最完备的形态——资本主义私有制。
统一战线的思想。这就是:无产阶级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革命力量,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进步势力,共同开展反对旧制度的斗争。
5.再一次强调暴力革命的重要性
无产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推翻资本主义旧制度,建立共产主义新制度。
总结:
1.无产阶级革命将会消灭人剥削人、人压迫人的一切旧制度,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2.《宣言》最后发出了“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号召。它告诉全世界的无产者,无产阶级的彻底解放,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事情,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使命。只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第三部分: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说明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
1.揭露和批判反动的社会主义
(1)封建的社会主义
封建的社会主义是英国和法国封建贵族所宣扬的一种社会主义。
第一,《宣言》指出了封建的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及其内容。
第二,《宣言》分析了封建的社会主义的影响。
第三,《宣言》剖析了封建的社会主义的反动实质。
第四,《宣言》对僧侣的社会主义和基督教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剖析。
(2)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第一,《宣言》指出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阶级基础及其代表人物。
第二,《宣言》指出了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的内容和反动实质。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也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3)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
第一,《宣言》分析了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及特点。
第二,《宣言》揭露了德国的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反动实质。
第三,《宣言》分析了“真正的”社会主义能够在德国很快流行起来的原因。
2.揭露和批判保守的或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1)《宣言》指出了这种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
(2)《宣言》指出了这种社会主义的社会基础及其代表人物
(3)《宣言》指出了这种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质
(4)《宣言》指出了这种社会主义的虚伪性和欺骗性
3.对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剖析
(1)《宣言》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背景。
(2)《宣言》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存在的严重缺陷。
其一,看不到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其二,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把社会主义看成是天才人物的创造。
(3)《宣言》分析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存在这些缺陷的原因。
(4)《宣言》肯定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
其一,他们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基础,包括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财产制度、分配制度等等,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在历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
其二,他们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主张,如消灭城乡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等等,这些都表明了他们要消灭阶级对立的愿望。
(5)《宣言》指出了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的意义。
核心思想:消灭基于阶级分化之上的剥削与压迫,建立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即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人性的完全复归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最终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