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学习动机
学习动力教师资格证学习心理学思维导图,包含分类、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等内容。
教资考试学习心理学。精心整理,助力通过。包含感觉:概述、分类。特性;知觉:含义、分类、特性;注意:概念、特征、功能、分类等内容。
这是一篇关于素质教育观的思维导图,汇总了素质教育观的基本内涵、基本要求、基本特点、基本任务、实现途径等。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亡羊补牢
外婆与姥姥的区别
父母学吧四大模块课程
幼儿知识之科学探究实施思维导图
植物
Moep
汉语拼音思维导图
第四组基本动作练习思维导图
面对孩子的特性需要把握的两个原则
幼儿园主题活动:甜蜜蜜的糖果
学习动机
含义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行为,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动力倾向。
构成
1.学习需要
个体追求学习成就的一种倾向,它的主要体验形式是学习者的学习愿望或学习倾向。
2.学习期待
个体对学习活动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不等于学习目标,是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功能
激发功能
有动机就会产生行为
定向功能
使行为指向学习目标
维持功能
高动机能维持好的学习态度,低动机失缺乏学习稳定性和持久性
调节功能
动机能够调节学习的强度、时间和方向
分类
动力来源
内部学习动机
由学习对象本身产生的动机
外部学习动机
由学习结果产生的动机
持续时间
近景学习动机
与具体的学习活动有联系,时间短,目标完成,动机消失
远景学习动机
与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有联系,时间作用较长
社会意义
高尚学习动机
核心是利他主义
低级学习动机
核心是利己主义
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
认知内驱力
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内驱力
个体自己的学业成就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
为获得他人的赞许、肯定而表现出来的需要
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学习效率随动机水平的增加,先升后降
中等程序的动机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容易任务,最佳动机水平较高,困难任务,最佳动机水平较低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字曲线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
学习行为的倾向取决于该行为和刺激因强化面建立的牢固联系。如果因学习受到正强化则有动机,否则,弱化动机。
强调外部力量对学习动力的作用,忽视甚至否定人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七种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归属与爱
尊重需要
求知与理解
审美需要
自我实现
前四种为缺失需要,后三种为成长需要。前者使我们得以生存,后者使我们成长。低级得到满足后才能出现较高级的需要
教育启示
(1)教育工作者应该分析学生的需要,只有低层次需要满足了才能发奋学习。
(2)应注意培养学生的高级需要,使学生自尊心、集体感、荣誉感满足才能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
成就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是人在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
动机分类
获得成功的动机
力求成功者会选择难易适中的任务,以获取最大的现实挑战
靠近50%
避免失败的动机
避免失败者会选择较难或较易的任务,以尽量获取成功收益或为失败找到借口
远离50%
对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境,严格评定分数等方式来激起学习动机。而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境,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强化,评定分数适当放宽,避免在公开场合指责其错误。
成败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韦纳
成败因素
六个因素:能力、努力、难度、运气、状态、环境
三个维度:控制源、稳定性、可按性
口诀:能人稳,外人运,努力可控身心难
归因结论
1.将成功归因为内部因素时,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归因为外部原因则满意较少。
2.付出相同努力时,能力低应得到更多奖励。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高评价,能力高却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
3.如果把行为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行为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不大可能期望失败。这两种不同的归因会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韦纳强调内部的、稳定的和可控的归因。
老师要引导学习进行积极的归因,引导学生将成功归因为自己的能力和努力,将失败归因为努力的缺乏,从而增强学生成功的期望和动机,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增加行为的坚持性,最终让学生获得成就
自我效能感理论
代表人物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自我效能感作用
1.影响活动的选择和完成
2.影响努力的程度和坚持性
3.影响新行为的习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4.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因素
1. 学习成功与失败的经验 2. 替代性经验
3. 言语劝说 4. 情绪唤醒
成就目标理论
代表人物德韦克
成就目标分类
掌握目标
掌握-趋近
掌握-回避
以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为动机
成绩目标
成绩-趋近
成绩-回避
以学习为手段,通过成绩表现自己
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
学习动机的激发
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 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给予恰当的评定
4. 妥善进行奖惩,维护内部学习动机
5. 合理设置课堂环境,妥善处理竞争和合作
6. 恰当进行归因训练,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学习动机的培养
1. 了解和满足学习的需要,促使学习动机的产生
2. 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 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 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