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伞形科
自己的简单资料,仅供参考,如果对大家有帮助就挺好
这里是关于方剂学中补益剂的思维导图,仅供参考,自己平时做的,大家复习的时候如果可以还是要自己做一遍,更能加深印象。凡用滋补人体气、血、阴、阳的药物为主,组成的方剂,统称为补益剂。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叶类中药
麦冬导图笔记
地黄
鉴定学
何首乌
中药鉴定
中药专业知识(一)
中药鉴定名词解释
伞形科
白芷
来源
白芷、杭白芷
根
产地
主产于河南禹县和河北安国
杭白芷
主产于浙江和四川
家种主供
性状鉴别
根圆锥形,根上部叶鞘紫色
“疙瘩丁”(皮孔样横长突起)散生
质硬,断面灰白色或白色,显粉性,形成层环圆形,木质部占断面的1/3,皮部散有多数棕色油点
气芳香,味辛、微苦
根头部略方形,叶鞘黄绿色
”疙瘩丁“四纵行排列
形成层近方形,木部占断面1/2
成分
香豆素类
欧前胡素
异欧前胡素
挥发油
当归
主产于甘肃岷县,主要为栽培品,被誉为“当归之乡”
采收加工
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后采挖,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性状特征
根头部膨大,顶端平圆,常有残留叶鞘及茎基
主根粗短,下部支根3~5~多条,扭曲
质柔韧,断面皮部散有多数油点(油室),形成层环棕色,木质部有放射状纹理
气香浓郁
以主根粗长、油润、外皮色黄棕,断面色黄白、气味浓郁者为佳
藁本内酯
正丁烯基酜内酯
有机酸
阿魏酸
川芎
根茎
主要为栽培品,以四川灌县、崇庆县产量大,品质优,销全国并出口
夏季,茎上的节盘显著突出,并略带紫色时采挖,除去茎叶及泥土,晾晒至半干后再炕干,撞去须根
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
有多数平行隆起的轮节,每个轮节顶端有凹陷的茎痕
质坚实,不易折断
断面可见波状形成层环纹,散有黄棕色油点
香气特异、浓郁,味苦辛,回甜
以个大、质坚实、断面黄白、油性大、香气浓为佳
显微鉴别
木栓细胞
草酸钙晶体
油室碎片
木纤维
导管
生物碱
川芎嗪
内酯类
欧当归内酯A
酚酸类
防风
家种
市场主流。主产于河北、内蒙、甘肃、河南、山西等
野生
东北、内蒙、外蒙、俄罗斯等
根呈长圆柱形,下部渐细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习称“蚯蚓头”,环纹上密生毛状叶柄残基
表面灰棕色,粗糙
体轻、质松,易折断
断面皮部浅棕色,多裂隙,木部浅黄色,习称“凤眼圈”
气特异,味微甘
以条粗壮、断面皮部浅棕色、木部浅黄色者为佳
柴胡
柴胡、狭叶柴胡
北柴胡、南柴胡
北柴胡
河北、内蒙、甘肃、山西、陕西
南柴胡
湖北、四川、安徽、黑龙江
圆柱形或长圆锥形,下部常分枝
根头膨大,顶端残留茎基及短纤维状叶基
表面多黑褐色,黑柴胡
质硬韧,不易折断,硬柴胡,断面片状纤维性
气微香,味微苦
主根较发达,下部不分枝或少分枝
顶端有多数纤维状叶基,近根头处多具紧密环纹
多红棕色,红柴胡
质稍软,易折断,软柴胡
断面略平坦,不显纤维性
具败油气
柴胡皂苷a、d
本讲小结
如何区分药材白芷、杭白芷
简述川芎的性状特征
绘川芎的横切面简图
比较南、北柴胡的异同点
名词解释
疙瘩丁
蚯蚓头
凤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