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8D思维导图
8D又称团队导向问题解决方法、8D问题求解法,是福特公司处理问题的一种方法,适用于制程能力指数低於其应有值时有关问题的解决!
编辑于2021-10-19 14:28:048D
实施方法
D0
问题发生
目的:判断问题的类型、大小、范围,根据现象评估是否需要展开8D
工具:趋势图、排列图、运行图、ERA(紧急反应措施)
D1
成立小组
目的:成立一个小组(含组长和组员)。该小组人员具备工艺/产品的相关知识,具备解决问题和实施纠正措施的技术素质。
关键:
1、建立具备过程/成员知识的人员小组
2、确定时间、职责和所需学科的技术
3、确定小组负责人
工具:行动计划、时间管理、团队宪章、Ganttchart(甘特图)
时间管理
GTD(把事情做完)
收集
把事情从大脑中移出来
处理
处理任务、分类任务
计划
形成项目、计划安排
执行
Just do it,坚决执行
回顾
回顾和总结GTD系统
团队宪章
相当于一份非正式契约,帮助团队的目标保持一致
目的:建立目标指标
收益:陈述当实现目标后如收获何种结果
范围:说明项目再预算、时间和其他资源的约束
结果:规定项目成功的准则和度量
D2
现状把握
目的:用量化的术语详细说明与该问题有关的内/外部顾客抱怨
关键:
1、搜集和组织所有有关数据以说明问题
2、问题说明是对所描述的问题有用的数据总结
3、审核现有数据,识别问题、确定范围
4、细分问题,将复杂问题细分为单个问题
5、问题定义,找到和顾客所确认问题一致的说明
工具:质量风险评定、FMEA、5W2H、直方图、排列图、折线图
D3
临时紧急对策
目的:保证在纠正措施之前,将问题与内外部顾客隔离
关键:
1、评价紧急相应措施
2、找出和选择最佳临时措施
3、决策
4、实施
5、记录和验证
工具:FMEA、DOE、PPM、SPC、检查表、PDCA记录表
FMEA
含义:
潜在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目的:
发现、评价产品/过程中潜在的失效及后果,并找到能够避免或减少潜在失效发生的措施
分类:
DFMEA
设计FMEA
适用阶段:
其在一个设计概念形成之时或之前开始,并且在产品开发的各阶段,当设计有变化或得到其他信息时及时不断的修改,并在图样加工完成之前结束
应用对象:
最终的产品及每个与之相关的系统、子系统和零部件
作用:
有助于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的相互权衡
有助于体现制造与装配要求的最初设计
提高在设计/开发过程中考虑潜在故障模式及对系统/产品产生的影响
为制定全面、有效的设计试验计划和开发项目提供更多的信息
建立一套改进设计和开发试验的优先控制系统
为将来分析研究现场情况、评价设计的更改和开发更先进的设计提供参考
PFMEA
过程FMEA
适用阶段:
其应在生产工装准备之前,在过程可行性分析阶段或之前开始,而且要考虑从各个单个零件到总成的所有制造过程。
应用对象:
所有新的部件/过程、更改过的部件/过程及应用或环境有变化的原有部件/过程
内容:
确定与产品相关的过程潜在故障模式
评价故障对用户的潜在影响
确定潜在制造或装配过程的故障起因,确定减少故障发生或找出故障条件的过程控制变量
编制潜在故障模式分级标,建立纠正措施的优选体系;
将制造或装配过程文件化
EFMEA
设备FMEA
特点:
1、由质量工具FMEA引用、改编所得
2、可结合TPM,亦可独立实行
方法:
RPN(风险优先度)=S(失效严重度)*O(发生率)*D(可探测度)
严重度:评估失效模式对设备的影响。10为最严重,1为没影响
发生频率:特定失效原因发生的几率。10为肯定发生,1为基本不发生
可探测度:评估设备故障检测失效模式的几率。10为不能检测,1为可被有效检测
SFMEA
体系FMEA
定义:
美版:仍旧归属于DFMEA中
德版:与QMC-VDA相通,包括产品系统和过程系统
D4
原因分析
目的:使用统计工具列出所有潜在原因,确定根本原因(真因)
关键:
1、列举所有潜在原因(头脑风暴)
2、验证和排除非相关原因
3、找到真因
工具:FMEA、PPM、DOE、鱼骨图、头脑风暴&关联图、5Why、稳健设计
DOE
含义:
试验设计法,通过试验量化数据,找到关键因素,控制与其相关因素,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益
类别:
1、正交实验设计法
2、析因法
步骤:
1、筛选主要显著因子
2、找出最佳生产条件组合
3、证明最佳生产条件组合有再现性
鱼骨图
含义:
又称为石川图,是一种发现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找出问题影响因素,并将他们与特性值一起按照相互关联性整理,并标出重要因素的图形
类型:
1、整理问题型鱼骨图
各要素与特性之间不存在原因关系,而是结构构成关系
2、原因行鱼骨图
鱼头在右
3、对策型鱼骨图
鱼头在左,特性值以“如何改善……”来写
步骤:
1、查找要解决的问题
2、把问题写在鱼头上
3、召集人员共同讨论可能出现的原因(头脑风暴)
4、把相同的问题分组,在鱼骨上标出(4M1E)
5、根据不同问题征求意见,总结正确的原因
6、拿出任何一个问题,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7、针对问题提问(5Why)
8、列出解决方法
稳健设计
起源:
传统设计思想:成本越高,产品质量越好,可靠性越高
稳健设计思想:成本最高,不一定质量最好。产品抗干扰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各设计参数(因素)的搭配。设计参数搭配不同,输出性能的波动大小不同,平均值也不同。
含义:
又成为田口设计,是由日本田口玄一设计出来。
它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质量工程方法,其强调产品质量的提高不是通过检验,而是通过设计。
目的:
使所设计的产品质量稳定、波动小,使生产过程对各种噪声不敏感
噪声:引起质量特性值波动的原因
步骤:
系统设计
参数设计
容差设计
D5
选择并验证永久对策
目的:在生产前测试方案,并对方案进行评估(是否可解决顾客问题)
关键:
1、重新审视小组成员资格
2、选择和决策最佳措施
3、重新评估临时措施
4、执行永久纠正措施
5、控制计划
工具:FMEA、设计验证和报告(DVP&R)、稳健设计、检查表、记录表
D6
实施永久对策
目的:制定对策落实计划,确定过程控制方法并纳入文件
关键:
1、重新审视小组成员
2、执行永久纠正措施,废除临时措施
3、利用故障的可测量性确认故障已被排除
4、控制计划、工艺文件修改
工具:FMEA、防呆、SPC、PPAP
SPC
含义:
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工具。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影响。
关键词:
X(bar):平均值
σ:标准差(σ值越高,过程状况越好)
UCL:控制上限,Xbar+3σ
CL:控制中心线
LCL:控制下限,Xbar-3σ
USL:规格上限
SL:规格中心线
LSL:规格下限
Ca:偏移度
Cp:离散度
CpK:能力指数
PpK:性能指数
正态分布:
平均值Xbar
标准差σ
注释
D7
预防再发
目的:修改现有系统、设计和规程,以防止问题重发
关键:
1、选择预防措施
2、验证有效性
3、5M1E各因素的重新确认(如SOP修订等)
工具:FMEA、控制计划、过程流程图(Flow-Chart)
控制计划
内容
1、产品图纸、技术条件/规范
2、过程流程图
3、DFMEA/PFMEA
4、产品/过程特殊特性清单
5、相似零件的经验
6、设计评审
7、优化方法(如QFD质量屋、DOE等)
过程流程图
含义:
利用一定的符号将实际的流程以图形方式表现出来,以便确定可能变量的形式
符号:
开始/结束符
椭圆型,代表流程的开始/结束
处理框
表示一个处理流程,一般用动词+名词
数据O/I
表示数据对象,用平行四边形表示,一般作为处理框的输入或输出
判定/条件
一个判断条件,在程序流程图中很常用,用菱形表示
子流程/预定义流程
如果一个处理太过复杂,不好在当前图中详细展示,则引用一个子流程,然后用一个图专门定义这个子流程,类似于程序中的函数定义
存储数据
表示将数据存储在如硬盘、内存或其它存储设备中
D8
小组祝贺
目的:承认小组集体努力,对小组工作总结并祝贺
关键:
1、有选择的保留重要文档
2、浏览小组工作,将心得形成文件
3、突出成员奖励
备注:由QM或PM对效果进行验证跟进后方可对8D进行关闭,否则需要重新进行分析和改善
优、缺点
优点
1、是发现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能够采取针对性措施消除原因,执行永久矫正措施
2、能够帮助探索允许问题逃逸的控制系统;而对逃逸点的研究有助提高控制系统在问题再次出现时的监测能力
3、预防机制的研究能够帮助系统将问题控制在初级阶段
缺点
1、8D培训费时,且本身具备一定的难度
2、除了对问题解决流程进行培训外,还需要对数据挖掘的培训,以及所需要用到的分析工具培训(如柏拉图、鱼骨图、流程图等)
目标
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积累经验
提供找出与质量相关的框架
杜绝或尽量减少重复问题的出现
加强部门或小组间联系
提供短期、中期及长期对策
适用范围
顾客投诉
生产重大不良
生产过程能力低下
含义
起源于美国福特公司
团队导向的问题解决发
是一种分析和解决质量问题的工作方法
ICA临时遏制对策针对的是问题的症状,即问题失效显现的失效表象
ERA紧急反应措施针对的是结果,因为结果会对客户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