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工程经济思维导图
一级建造师经济第一章工程经济,讲述了资金时间价值、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技术方案不确定分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设备更新分析等。
编辑于2021-10-19 15:15:44第一章
一、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
1、利息与利率
(1)资金的时间价值
投入扩大再生产或资金流通
时间变化
(2)资金的时间价值影响因素
资金的使用时间(T)
长—>大
资金数量的多少(Q)
大—>大
资金投入和回收的特点(C)
早收晚付
资金周转的速度(V)
快—>大
(3)利率i的决定因素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
社会平均利润率
首要因素
来自于所有企业的平均利润率
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
供求关系
供大于求 利率降;供小于求 利率升
风险大小
风险越小 利率低;风险越大 利率高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越高 利率高;通货膨胀越低 利率低
可能使利息变为负值
期限
长——>大
2、资金等值
(1)现金流量图
n年:n年末,n+1年初
长度代表大小,但是不成比例;向上流入,向下流出,流入和流出是相对的
三要素:作用点、方向、大小
(2)终值和现值
P——F:整存整取
P=F*(P/F,i,n)
F——A:零存整取
F=A*(F/A,i,n)
P——A:住房贷款
P=A*(p/A,i,n)
(3)资金等值
相同周期,不同金额,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同
不同周期,相同金额,资金的时间价值不同
不同周期,不同金额,资金的时间价值可能相同
3、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
有效利率就是实际利率,名义利率是按单利计息
【有效利率】>【名义利率】:给定时间内,多次计息
概念
计息周期:按xx复利计息(天、月、季度、半年、年)
收付周期:什么时候收款
二、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
评价内容
(1)财务可行性
(2)经济合理性
评价方案
独立型
互斥型
评价指标
盈利能力
偿债能力
财务生存能力
财务可持续性(非经营性的项目)
评价指标体系
确定性分析
1、盈利能力
(1)静态
a、总投资收益率
重点
总投资=资本金+负债
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利息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公式
【收益】/【总投资】
【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EBIT】/【建设投资+建设期贷款利息+全部流动资金】
判别:R》RC
劣势
适用于早期阶段
计算期短
适用于【工艺简单】【变化不大】的方案
b、资本金净利润率
【净利润】/【资本金】
【正常年份的净利润】/【自有资金】
c、静态投资回收期
用【净收益】,来回收的是【总投资】,不是建设期投资
判别:P《PC
劣势
只反映【回收前】
作为比选标准不可靠
(2)动态
a、财务净现值(FNPV)
将未来(0-n年)的【现金流】折现,即将【终值】折到【现值】
判别:FNPV》0
劣势
必须设定【ic】(基准收益率),随着ic变化而变化
互斥方案分析时,【期限】必须相等
不反应【单位投资效率】【回收速度】【各年成果】
b、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使【FNPV=0】的【i】
一个项目只有一个内部收益率
当【FNPV=0】时,公司赚钱了,赚钱利率i为基准收益率
FNPV与FIRR的判别结论一致
FNPV计算简单,但是受ic(基准收益率)影响
FIRR不受外部参数影响,但是计算复杂
基准收益率ic
可接受方案的【最低标准】
基准收益率越大,FNPV越小
如何定基准收益率
政府投资项目
政策导向
企业
行业特点、行业资本构成
境外投资
国家风险
自行测定的技术方案
资金成本(债的利息)
机会成本(放弃的最大收益)
自身发展经营战略
技术方案的特点与风险
通货膨胀
判别:FIRR》ic
劣势
计算复杂
可能存在无解/多个解
2、偿债能力
(1)偿债资金来源
a、【利润】(提取盈余公积、公益金后)
b、固资【折旧】
c、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
d、其他(减免的营业税)
(1)指标
a、利息备付率
偿还【利息】
预先给定期限
国际>1
我国》2
b、偿债备付率
偿还【本利和】
预先给定期限
国际>1
我国》1.3
c、借款偿还期
按【最大偿还能力】计算
不预先给定期限
d、资产负债率
e、流动比率
f、速动比率
不确定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概念
盈亏平衡点:利润=0(收入=成本)
越小越好,抗风险能力越强
成本的分类
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正比变化)
工资+福利(计件工资除外)
折旧费+摊销费
修理费
利息(无论短期或长期)
可变成本
原材料
燃料+动力费
包装费
计件工资
半可变成本(与批量生产有关的消耗性材料费用)
工模具费
运输费
计算
(1)量本利模型(6元素)
利润=【单价*产量】-【固定成本】-【单位可变成本*产量】-【单位税收*产量】
(2)达到盈亏平衡点的【生产能力利用率】
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产量】/【设计产量】,如果《70%,则方案是安全的
因【盈亏平衡点】越小越好,所以【生产能力利用率】也越小越好
2、敏感性分析
分析步骤
(1)确定分析【指标】
【投资回收期】<—对投资【回收快慢】的影响
【财务净现值】<—价格对超额【净现值】的影响
【内部收益率】<—投资对【回收能力】的影响
(2)选择不确定性【因素】
选择原则
对指标影响较大
数据的准确性把握不大
(3)分析关联变化
(4)确定敏感性因素
a、敏感度系数
【指标】变化率/【因素】变化率
大于0:同方向变化
小于0:反方向变化
【绝对值】越大越敏感
b、临界点
允许不确定性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
与基准收益率中相交点的横坐标
FNPV=0
内部收益率=基准收益率
评判基准越高,则临界点越小,敏感度越大,抗风险能力越弱
三、现金流量表
分类
1、【投资】现金流量表
(1)角度
独立的系统
(2)基础
所需的【总投资】
(3)内容
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
(4)计算指标
a、财务内部收益率
b、财务净现值
c、静态回收期
(5)现金流入
a、销项税
b、营业收入
c、补贴收入
d、回收固资余额
e、回收流动资金
(6)现金流出
a、进项税、增值税
b、建设投资
c、流动资金
d、经营成本
e、营业税及附加
f、维持运营投资
2、【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角度
【权益投资者】整体
(2)基础
【资本金】
(3)内容
权益投资的【获利能力】
(4)计算指标
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
(5)现金流入
a、销项税
b、营业收入
c、补贴收入
d、回收固资余额
e、回收流动资金
(6)现金流出
a、进项税、增值税
b、技术方案资本金
c、经营成本
d、营业税及附加
e、维持运营投资
f、所得税
g、借款【本金】【利息】偿还
3、【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
(1)角度
各个【投资者】
(2)基础
投资者的【出资额】
(3)内容
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
(4)计算指标
各方【财务内部收益率】
(5)现金流入
a、销项税
b、实分利润
c、资产处置收益分配
d、租赁费收入
e、技术转让/使用收入
(6)现金流出
a、进项税、增值税
b、实缴资本
c、租赁资产支出
4、【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3)内容
a、技术方案计算期各年的投资
b、融资及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流出
(4)计算指标
a、累计盈余资金
b、分析技术方案【财务生存能力】
营业增值税
1、销项税
现金流入产生
2、进项税
现金流出产生
3、增值税
销项税-进项税
构成要素
1、投资
2、经营成本
相关概念
人
工资福利
料
外购原材料
燃料动力费
机
维修费
【经营成本】计算
(1)=总成本-折旧-摊销-利息
(2)=人料机+其他
(3)=工资福利+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维修费+其他
3、营业收入
4、税金
四、设备更新
1、设备磨损
分类
(1)有形
第一种:使用、外力
第二种:闲置、自然力
(2)无形
第一种:无新设备产生,工艺改进,生成效率提高,成本降低,贬值
第二种:有新设备产生
补偿形式
(1)大修理
可消除的有形磨损
(2)更新
可消除的有形磨损
不可消除的有形磨损
第二种无形磨损
(3)现代化改装
第二种无形磨损
2、设备更新
优先考虑更新的
(1)损耗严重
(2)技术陈旧落后,能耗高
(3)设备役龄长,经济效果不如更新
更新方案的【比选原则】
(1)客观立场分析问题
保留旧设备时,按照【市场价值】算【投资/收入】
(2)不考虑沉没成本
沉没成本=账面价值(不是原值,是原值-折旧)-当前市场价值
(3)逐年滚动比较
3、设备寿命
相关概念
年运行成本
使用+维护(逐年升高)
年资产消耗成本
折旧(逐年降低)
年平均使用成本
年运行成本+年资产消耗成本
分类
(1)自然寿命
有形、自然磨损
(2)技术寿命
无形、技术落后
(3)经济寿命
经济效益、【经济不合理】(不划算)
【年平均使用成本】最低
【低劣化】数值法求经济寿命
P:当前实际价值
LN:残值
P-LN:折旧
4、设备租赁
分类
(1)融资租赁
对象
贵重设备
大型专用设备
特点
类似“分期购买”,出租人有所有权,承租人提折旧
不可中止
过时风险小,使用时间长
(2)经营租赁
对象
一般设备
保养维护复杂的
特点
可中止
过时风险大,使用时间短
优点
(1)小钱办大事
用较少资金获得生产急需设备
(2)有服务
(3)保持流动性
保持充足的可交易的资金
(4)减少风险
避免【通货膨胀】【利率波动】的冲击
(5)税费减免
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
缺点
(1)不可处置
不能改造、担保、抵押贷款
(2)总费用高
(3)长期负债
(4)毁约罚款高
求租金(租赁费>租金>原价)
(1)附加率法
租金=成本+利息+利润
R=P(1/N+i+r)
i:折现率
r:附加率
N:租赁期数
(2)年金法
租赁资产价值【动态等额】分配到各租赁期间的方法
五、价值工程
1、定义
(1)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所【必须】具备的功能
(2)不是实体工程、使用价值、交换价值,而是【比较价值】
(3)将产品【价值】【功能】【成本】一体考虑
(4)要求将功能【定量化】
(5)是创造性的工作
2、公司
F:功能
C:寿命周期成本
v:价值
v=F/C
3、寿命周期成本C
(1)生产产品成本/购买产品费用——功能越多,成本越高
(2)产品使用维护成本——功能越多,成本越低
(3)寿命周期成本=(1)+(2)
4、核心
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
5、提升的途径
(1)双向型
功能增加,成本降低
(2)改进型
【改进】功能,成本不变
(3)节约型
功能不变,【节约】成本
(4)投资性
功能增加,成本增加
(5)牺牲型
功能减少,成本降低
6、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确定目标
(2)分析阶段
a、功能分析
定义
分类
重要程度
基本、辅助
功能性质
使用、美学
用户需求
必要、不必要
量化标准
过剩、不足
总体局部
总体、局部
逻辑关系
并列、上下位
整理
b、功能评价
成本分析
功能评价
计算V=F/C
功能成本法
计算公式
F:目标成本/行业平均成本/别人的成本;C:现实成本/自己的成本
计算结果
<1
有过剩功能,必须改进
=1
最佳状态,无需改进
>1
有不必要的功能,该提高成本
改进范围
F/C值低的功能
C-F值大的功能
复杂的功能
问题多的功能
功能指数法
改进
价值是多少
(3)创新阶段
(4)实施阶段
六、新技术、新工艺
1、静态分析
(1)增量投资收益率法
(旧成本-新成本)/(新投资-旧投资)
增加的投资额的收益
成本差的绝对值/投资差的绝对值
(2)年折算费用法
选择费用最低的
a、需要增加投资
折算费用=生成成本+投资额*基准收益率
b、不需要增加投资
折算费用=生成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产量
临界产量=固定成本差额/变动成本差额
(3)综合总费用法
2、动态分析
(1)财务净现值
(2)财务净年值
3、综合分析
加权平均法,选最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