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
这本书出自意大利著名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这是一本了解儿童发育和成长秘密的最生动的著作。在书中,蒙台梭利详细而生动地描绘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揭开儿童成长奥秘的革命性观念。在今天的中国,探究“童年的秘密”仍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因为成人对待儿童的错误态度依然普遍存在。童年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儿童是“成人之父”,只有发现和解放儿童,我们才能拥有更好的未来!
编辑于2021-10-20 17:39:54“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这些傻的错误在许多决策中会出现,包括购物、投资、用人、择偶等。这本书基于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决策学,又基于作者10余年的管理教学经验,帮你揭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决策误区,并教你如何纠正。读完本书,希望你能“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里胜人一筹!
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因其颠覆性的观点和实用的方法,吸引了无数读者,成为了探讨才能与练习之间关系的经典之作。它挑战了我们对天才的传统认知,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即通过一万小时的练习,任何人都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
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它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华尔街推动了美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的很好的例证!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正常”的决策者往往做着“傻瓜”的决策,而他们自己还蒙在鼓里。这些傻的错误在许多决策中会出现,包括购物、投资、用人、择偶等。这本书基于获得诺贝尔奖的行为决策学,又基于作者10余年的管理教学经验,帮你揭示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熟视无睹的决策误区,并教你如何纠正。读完本书,希望你能“少几分正常,多几分理性”,在这充满竞争的世界里胜人一筹!
这本书自问世以来,因其颠覆性的观点和实用的方法,吸引了无数读者,成为了探讨才能与练习之间关系的经典之作。它挑战了我们对天才的传统认知,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路径,即通过一万小时的练习,任何人都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
这是一本关于华尔街历史的书,也是一本关于美国金融史和经济史的书。它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使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很大程度上,华尔街推动了美国从一个原始而单一的经济体成长为一个强大而复杂的经济体。在美国经济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华尔街为美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资金,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长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美国经济的成功是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的很好的例证!
《童年的秘密》读书笔记
书籍信息
作者
[意] 玛利亚·蒙台梭利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教育学家之一
蒙特梭利最早是学医的,她是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
蒙特梭利认为,世上只有一种教育,就是回归人天性的教育
出版社: 中国长安出版社
出版年: 2010-5
本书为大家揭示孩子们的精神内核, 帮助父母们熟悉那些公开却不为人知的秘密,从生命深处理解孩子
相关育儿书籍推荐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
《教出乐观的孩子》
《父母的语言》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第一部分 精神的胚胎
人类两个胚胎时期
肉体胚胎期
指孩子在母体里度过的这段时期
精神胚胎期
当孩子出生后,进入精神胚胎期,一直持续到6岁左右
人发展精神的时期,这里的精神,我们可以理解为内在心理和品质
精神的胚胎
生物学序曲
生殖细胞的分裂
天赋本能
哺乳动物受到照料他们后代的本能的支配
实体化
基督教最深奥的秘密之一∶"圣经化为肉体留在我们之间"
三种本能
孩子从出生时就有心理活动了,他们有三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工作本能
比较容易观察到
成人是为了生活而工作,但是孩子则恰恰相反,他们是为了工作而生活
孩子的工作
不以盈利为目的,甚至也不会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他就是靠自己在那里不断摸索尝试,去努力完成他想做的事。 就好像每一个小婴儿,都会努力学习走路一样
可以是像学说话、 学走路这种技能类的,也可以是类似拧瓶盖、 插吸管这种简单重复的, 它们大多是无意识的,是靠孩子 自身内在驱动的
意义
在工作中的探索和练习,开始认知世界,学习技能,与外部环境建立连接,感知能力、 控制能力也得到提升
蒙特梭利说的: “人是通过工作来塑造自己的。 ”
工作本能促使孩子们行动起来, 同时拥有强大的好奇心,不断探索和练习
主导本能
婴幼儿期的孩子各方面发展都不够成熟,力量也不够强大,所以,孩子在探索和练习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受到伤害,这时主导本能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保护机制
促使孩子对环境有高度的敏感性,能够帮助孩子适应外部世界, 同时防止来自外部世界的伤害
就像我们的手碰到烫的东西会本能地往回缩一样
爱的本能
很大程度上源自于母亲
孩子自身的主导本能和母爱本能,共同为孩子提供保护
意义
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克服困难,激发他们探究未知世界
让孩子的目标能力、 控制能力等等都得到锻炼,从而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
今日的儿童
近年来,儿童的管教和教育方面所取得的令人惊奇的进展,更多归功于对儿童发展和教育意识的觉醒
心理分析能帮助我们去理解儿童神秘的生命
对潜意识这个管廓尔未知的领域的探索任务,需要借助于科学的其他分支
对成人的控告
成人会无意识地压抑儿童个性的发展
形成中的心理
敏感期
最幼小的婴儿已经有了他的心理生活
心理生活
成人并没有真正地帮助婴儿,他们甚至不了解婴儿肯定会做出的努力
外部秩序
儿童总是通过事物的外部秩序认识他周围的坏境,并理解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内部定向
儿童的另一感知,使儿童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以及他们的相对位置
智力发展
智力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成人对儿童的阻碍
爱的冲突
当儿童的发展达到他能够独立行动的阶段时,与成人的冲突就开始了
睡眠
懒惰的父母会为自己选择一条最轻松的道路,就是打发自己的孩子去睡觉
成人所遵循的行为方式应该是放弃自己的优势,是自己适应于生长中的儿童的需要
手与脑
被心理学家认为事儿童正常发展标志的三大步骤中,有两步是运动,即开始走路和开始说话
有目的的活动
当儿童开始以一种明确的合乎逻辑的行为方式行动之前
人格的替换
成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代替儿童的行为
运动
儿童的发展一部分依赖于心理,一部分依赖于身体因素
运动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有利于激发勇气和自信
爱的智慧
人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按照自己的活动去实现自我,并获得以爱的形式出现的意识
来自父母错误的制止和打断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很多成长其实都是靠自身完成的,如果父母管太多或者不会管,就会对这些本能造成伤害, 阻碍孩子的成长
孩子跟成年人相比是处于弱势的,如果孩子的行为,跟成年人所需要的环境不协调、 不一致,他们就很容易会被制止或者打断
例如
走路
学走路是孩子的一个重要工作,孩子学会了走路,就意味着他从一个不能自立的人变成一个主动的人
被父母影响
有的父母怕孩子走太多路累着,索性就选择抱着孩子或是把他放在婴儿车里
父母让孩子自己走,但却会跟在孩子后面,不断说: “当心,小心! ”
有的父母还会规定孩子的活动范围,提出许多限制条件。 “你就在这边玩,不要跑太远。 ”“那边太脏了,你别去。 ”
影响
父母的这些做法,只是关注了孩子的安全和卫生,却忽略了孩子内在精神的发展
因为父母过多的限制,导致孩子失去了进一步探索和练习的机会,也就失去了心理成长的契机
例如
手
当孩子还不会说话时,他是通过手的各种动作来表达想法,手的使用过程其实就是孩子思考过程的外在表现
被父母影响
孩子在发展手部能力时也常常被家长制止
孩子拿剪刀,家长会说: “危险,别动
孩子自己动手穿衣服、 吃饭,父母往往会嫌孩子太慢而选择代劳
孩子喜欢模仿家长做家务,父母却怕孩子越帮越忙,往往会阻止
破茧成蝶
类似于揠苗助长的道理
蝴蝶在破茧时,茧会裂开一个小缝隙,如果这时有人把这个缝隙剪大,大到足以让蝴蝶毫不费力就能钻出来,蝴蝶出来后是不会飞的
蝴蝶在茧里面发育时,身体有很多水分,钻出小缝隙的过程,蝴蝶会把多余的水分挤掉,这样翅膀才能干燥,才可以伸展开飞翔
影响
父母却往往出于各种理由, 阻止孩子的努力或者给孩子提供不需要的帮助
虽然本意是好的,结果却适得其反, 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一些思考及感悟
这本书居然是百年之前写的!对中国当今的父母和教育者们应是很有启发的一本书
蒙特梭利经典书籍之一: 不要因为长大而忘记自己也曾是个小孩,这本书会带我们重新看到孩童视角下的世界
童年对人的影响很深远,很多成年后的问题,都可以追溯到童年时期
本书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儿童是成人的父母
孩子在敏感期的推动下自我成长,父母要做的是提供丰富有效的环境,尊重孩子的自主性,不要过度干预
成人工作的目的是完善环境,儿童工作的目的是完善自己。成人关注的是外在世界,儿童关注的是内在世界
第三部分 儿童与社会
人的工作
儿童与成人的冲突会导致很多不同的问题
两种本能
主导本能
工作本能
两种不同的工作
成人的工作
儿童的工作
两种工作的比较
两种工作的目的不同,但都要利用环境
生物在进化中的敏感期是自然界最伟大的奇迹之一
儿童的权利与社会的职责
成人的自我认识
探索人的主导本能
儿童的权利
社会应全面意识到儿童的重要性、并把他从巨大的危险中拖出来
父母的使命
保护和关怀儿童
第二部分 新教育
教师的任务
认识儿童
儿童已拥有一种心理生活,它的发展往往会被成人无意识的破坏掉
精神准备
全部问题的关键时机教师对待儿童的态度
教育的方法
方法的起源
坏境、对儿童人格的尊重
第一所"儿童之家"
招收3-6岁的儿童并付诸专门的教育方法
儿童的表现
重复练习
秩序感
自由选择
奖励与惩罚
安静练习
尊严感
自发的纪律
书写与阅读
身体的发展
正常化
教育的原则
三个外部条件
愉快的、事儿童没有压抑的环境
成人的积极作用
给儿童提供合适的、吸引人的、科学的感官材料
试图发现儿童的表现方式
遭遇不幸的儿童
拯救灾难后幸存的孤儿,使其重新获得快乐
富裕家庭的儿童
富裕家庭的孩子更难教育和改变
儿童的心理畸变
心理畸变的原因
儿童不能采取它发展的独特形式,在自己的形成时期遇到了一个有敌意的环境
心理畸变的表现
神游、障碍、依附、自卑
权力欲、占有欲、说谎、恐惧
心理畸变对身体的影响
会影响人身体功能的发生
父母的正确做法
首先理解孩子
父母要帮助孩子成长,就要先去了解孩子,发现孩子内在的真正需求
例如
孩子有一些不好的表现, 比如发脾气、 打人等
蒙特梭利说: “孩子这些异常表现的背后,其实有一个正在按既定计划发展的精神胚胎,异常表现只是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给孩子有序、 自由的环境
有序的环境
家长们应该尽量保持家庭空间的规整
自由的环境
孩子的成长过程,其实是个根据本能驱动, 自我创造的过程。我们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环境,他就能按照自己内在的规律成长
包括
给孩子空间的自由
让孩子可以自由的探索
例如
尽量不要用围栏来约束孩子的探索空间,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家长也应该适度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
给孩子选择的自由
经常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做决定
例如
让孩子自己选择出门要穿的鞋子,如果孩子想帮家长分担家务,就让他自己选择做什么
父母要放下家长权威,主动去适应孩子成长的需要和节奏,而不是一味要求孩子符合自己的行为标准
提供孩子智力乐趣化的材料,或者玩具
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些条件提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和活动
例如
蒙特梭利曾经看过一个3岁的小女孩,不停地把玩具放到一个容器里,拿出来再放进去。 足足重复了42次。 停下后脸上是带着微笑
小女孩在重复42次的过程中,大概率是完成了她想要的探索,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她才会有如此轻松愉快的神情
孩子在一个时间段会对某一个东西或者某一种活动特别感兴趣
其实是在通过这些来认知世界和发展自己的各项技能
给孩子提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和活动,其实就是促进他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强度地训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