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第三章:测量信度
这是一篇关于第三章:测量信度的思维导图,主要内容有信度的概述、信度的估计方法、提高信度的方法。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二章:心理测量理论与技术的新发展的思维导图
这是一篇关于第十章:传统智力测验的思维导图,关于传统智力测验的研究相关内容,大家感兴趣可以下载参考。
这是一篇关于第八章:测验的编制与实施的思维导图,作者绘制了一份关于测验的编制与实施方面知识点的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论语孔子简单思维导图
《傅雷家书》思维导图
《童年》读书笔记
《茶馆》思维导图
《朝花夕拾》篇目思维导图
《昆虫记》思维导图
《安徒生童话》思维导图
《鲁滨逊漂流记》读书笔记
《这样读书就够了》读书笔记
妈妈必读:一张0-1岁孩子认知发展的精确时间表
第三章:测量信度
信度的概述
定义:测量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度,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只受随机误差的影响,系统误差产生恒定效应,不会影响信度
指标;信度系数,表示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的指标
值域【0,1】
没有百分百可靠的测量
统计定义
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变异与实得变异的比率
信度是一个被试团体的真分数与观察分数相关系数的平方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与其任意一个平行测验的相关系数
作用
评价测量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测量过程中所存在的随机误差大小的反应
确信信度可以接受的水平
解释个人测验分数的意义——测量标准误(一次测量中误差大小的客观指标)
意义体现:估计真分数范围
了解实得分数在测时可能变化的情形
比较两个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
同一受测者在两个测验中的差异
两个人不同分数的差别
一般原则——小于等于0.7不用于个人和团体,在0.7到0.85之间可用于团体,大于等于0.85用于个人
信度的估计方法
重测信度
含义:又称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反映测验跨越时间的稳定性和一致性,即应用同一测验方法,对同一组被试者先后两次进行测查,然后计算两次测查所得分数的关系系数。.
评估方法——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应用条件
个体心理特质在时间上是相对稳定的
练习和遗忘的效果基本上相互抵消
不应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培训
注意问题
不应该随便选择间隔时间长短
报告间隔时间长短以及在此期间被试有关经历
当涉及多个年龄或年级不同的被试,要使用经过常模量表转换之后的量表分数或其他类型的标准分数进行估算
相差特别明显时,要去除这些异常的极端值
复本信度
含义:是指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同一批被试所得到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其大小等于同一批被试在两个复本测验上所得分数的皮尔逊差相关系数
评估方法
等值性系数
稳定性与等值性系数
两份或两份以上真正的平行测验
被试要有条件接受两个测验
说明时间间隔,顺序安排,测验经历
内部一致性信度
含义:评价了测验各随机组成部分之间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心理特质,题目内容的一致性(用同一个实验对同一批被试施测一次。)
分半信度评估法
库·理信度评估法
科隆巴赫系数评估法
分半信度
含义:将一个信度分成对等的两半,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
评估方法:皮尔曼积差相关系数
只能施测一次或没有复本的情况下使用
同一个测验通常会有多个分半信度
库·理信度——(0、1)计分
克隆巴赫阿尔法信度——各种计分方式题型
评分者信度——多个评分者给同一批人,一致性要达到0.9以上,两个以上评分者采用肯德尔和谐系数
提高信度的方法
影响信度的主要因素
被试特征——单个被试,被试团体异质性,被试团体平均能力水平
主试特征——施测者,阅卷评分者
施测情景
测量工具——测验长度,测验难度
间隔时间
方法
适当增加测验难度
控制试题的难度分布
努力提高每道题的难度区分度
选取恰当的被试团体
规范施测过程中,统一施测环境
保证被试有充裕的作答时间
一个测验可以有多个信度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