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研究方法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1
根据凯程视频组织的框架,可以用A3或者A4纸直接打印出来拿着框架背。后边可以加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口诀、该知识的关键词,以便记忆。
编辑于2021-10-22 18:22:305.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
I. 概述
含义
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方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而对教育的现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工作建议的一整套实践活动
特点
1. 研究对象:以活动形态或现实形态存在
2. 研究目的:不操纵改变对象状态,就事论事,通过问卷、访谈、测量等方式获得关于研究的科学事实
3. 研究方法:接触式研究方法
类型
I. 调查对象选择的范围
普遍调查
人口普查
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
个案调查
研究某个典型案例
II. 调查的目的
现状调查
对某事的现状调查
相关调查
父母工作时间与儿女作业时间
发展调查
追踪调查
预测调查
调查现状看屈伸推未来
III. 调查工具不同
问卷调查
访谈调查
测量调查
调查表法
发放各种表格,搜集有关事实或数据调查
一般步骤
1. 确定调查课题
2. 确定调查对象
3. 确定调查的方法和手段,编制和选用调查工具
4. 制定调查计划
5. 实施调查
6. 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II. 问卷调查
量化研究
含义
研究者以书面形式给出一系列与研究目的有关的问题,让被调查者做出回答,通过对答案的回收、整理、分析,获取有关信息
评价
优点|特点
1. 调查过程的标准化,统一问题,统一方式,同一问卷
2. 调查形式的匿名性,提高真实性
3. 范围广、效率高
4. 方便实用省时花费小
5. 便于整理,能做量的统计分析
缺点
1. 对被调查者合作性要求高
2. 对被调查者的能力要求高
3. 对调查者的能力要求高(问题和答案设置)
4. 结果往往表面,不能深入研究背后原因
问卷的构成
1. 题目前言指导语
题目
问卷的标题,对问卷的目的和内容最简洁的反映
前言指导语
1. 说明调查者研究身份
2. 说明目的、意义和用途
3. 要求,回答方式规则
4. 匿名形式,仅供科研所用,保密
5. 文字简明扼要,措辞恰当,亲切
2. 问题与答案
最核心
3. 结束语
1. 答谢词
2. 回收方式
3. 开放式问题
4. 内容建议
问题设计
基本要求
1. 正面肯定提问
2. 问题内容符合研究目的和假设需要
3. 问题数量要适量(10-40)
4. 问题文字表达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不包括专业性太强的术语
不要一题多问
5. 问题排列分类明确,层次分明,符合逻辑
问题顺序
1. 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2. 先一般,后敏感
3. 先封闭,后开放
4. 先总括,后待定
6. 客观严谨
不能带有引导性的语气
不宜问过于敏感的问题
7. 明确问题的范围
8. 避免负面影响
问题形式
开放式
1. 填空式
性别 ,年龄
2. 问答式
封闭式
1. 是否式
2. 多项单选式
3. 多项限选式
4. 排列顺序式
5. 评分式和填空式
半封闭式
半开放式
其他---
问题顺序
1. 先易后难,先简后繁
2. 先一般,后敏感
3. 先封闭,后开放
4. 先总括,后待定
相倚问题
含义
指在调查问卷中有些问题只适用于一部分样本一部分调查对象来作答,是否需要回答看其前面问题答案的回答来确定
格式
1. 简单格式
2. 复杂格式
3. 跳转格式
要求
用方框把相倚问题和过滤问题隔开
用箭头把相倚问题的方框和过滤问题中适当的答案连在一起,方便读者作答
复杂的相倚问题尽量少用或不用
必须采用相倚问题时,最好把同一类型的问题集中在以,采用跳答方法
答案设计
问题答案形式
是否式
选择式
排序式
量表式
等级评判
表格式
填空式
基本要求
1. 答案的意义要明确、简洁
2. 各个选项应相对独立,选项之间不应有相互包含或彼此交叉的情况
3. 有层次的选项应层次分明,有一定的区分度
4. 选项排列讲究逻辑性顺序
问卷发放与回收
I. 发放
1. 个别发放
2. 集中发放
3. 邮寄发放
II. 回收
1. 发放方式:严格筛选调查员
2. 积极介绍目的和意义
3. 随机抽查相应问卷,看看是否达到效度
不合格的排除,数量不够补充调查
III. 访谈调查
定性
含义
通过与研究对象交谈,收集所需客观的、不带任何偏见的资料的方法
评价
优点
1. 灵活性强
2. 能够使用复杂的访谈提纲
3. 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
4. 不受书面语言文字限制
5. 容易进行深入调查,可追问
缺点
1. 样本小、费用多、时间长,效率低
2. 标准化程度较低,不易统计
3. 调查过程容易产生偏差
4. 不能完全消除受访者的心理顾虑,不匿名,影响客观性,被试容易受主试的影响
类型
是否进行控制,有无严密提纲
结构性访谈
非结构性访谈
时间次数
一次性访谈
重复性访谈
发展研究,追踪研究
访谈对象多少
个别访谈
集体访谈(3-5)
过程
1. 选择访谈对象
6-12人,代表性、典型性,事先了解一定情况
2. 准备访谈提纲和访谈计划
拟定好问题,尽量具体
3. 正式访谈
1. 初步接触
告知目的、意义等
2. 进行提问
原则
1. 按照提纲顺序
2. 语气中立
3. 过程轻松愉悦
4. 不评价,不打断
5. 保持倾听
6. 问题明了
7. 洞察被访者的心理变化
8. 访谈时间恰当
9. 严守保密性原则
10. 不符要求的要重复提问
3. 注意记录
现场记录,事后记录
笔录、录音、录像
4. 结束访谈
致谢,留下联系方式
4. 访谈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 整理
随时及时最好当天
对简化问答,及时还原
分类,编号
2. 分析
不先入为主
客观性
注意寻找资料与资料间的意义
分析数据时可采用描述统计的方式
对研究资料进行编码和归档
5. 完成访谈调查的报告
设计大纲
问题 原因、意义 思路 报告的主次
注意格式
标题、摘要、附录、访谈提纲
IV. 测量调查
含义
用一组测试题去测定某种教育现象的实际情境,从而收集资料数据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特点是依据一定的法则,以测验为工具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并进行数量化的分析
评价
优点
1. 科学性强
客观严谨
2. 标准化程度较高
定量分析,易于比较
3. 定量化水平较高
4. 能直接进行对比研究
5. 经济实用,省时省力
缺点
1. 测验编制难度大,费时费力
2. 间接测验
结果相对
3. 灵活性不强
4. 对研究者要求高
类型
测量内容数学特征
定名测量
对事物、性质或类别的鉴别
性别、党派、出生地
不能进行大小比较 学历不是
不能进行运算
定序测量
对等级或顺序的测量
学历、满意程度
可以进行大小比较,但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成绩不是
定距测量
对事物数量差别或距离
成绩、智力测验、温度
可以进行大小比较和加减运算,但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定比测量
对测量对象比例或比率关系
年龄、迟到次数、不及格次数
可大小比较、加减乘除运算
有绝对零点
子主题
行为目标和测量内容
学业成就测量
智力测验
能力倾向测验
人格测量
工具的评价指标
1. 效度
含义
测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测量结果与测量目标的符合程度
类型
内容效度
符合测量目标,内容有代表性
效标效度
与公认高校度量表比较
结构效度
结构特点
提高方法
精选试题,题目有代表性且全面
提高信度
2. 信度
含义
分数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多次测量结果一致
估计方法
重测法:同一被试、同一试卷、不同时间
复份法:同一被试,相似类别试卷、不同时间
分半法:题目分成单双号,比较单双差异
提高方法
1. 增加题目数量
2. 难度要适中
3. 内容同质
4. 程序统一
5. 时间充分
6. 评分客观
7. 被试身心状态正常
3. 信度vs效度
1. 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2. 有效度的测量一定具有信度,有了信度不一定有效度
3. 信度是基本保证,毫无信度的测量,谈不上信度
4. 难度
含义
测量项目的难易程度
计算方法
通过人数/总人数
平均分/总分
特点
难度值低,题目难
0.4--0.7为宜
5. 区分度
含义
鉴别程度,每一道题目对所测量的心理特征或学习成绩的区分程度
区分度高,好生高,差生低
区分度越接近1越好,难度为0.5时区分度最好
计算方法
考生该题得分与整份试卷的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