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教育研究方法 第八章和第九章
根据凯程视频组织的框架,可以用A3或者A4纸直接打印出来拿着框架背。后边可以加入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口诀、该知识的关键词,以便记忆。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新零售研究
问卷设计制作之数据分析和研究报告
教研端素质转型方案思维导图
说明文研究报告
教育研究方法 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
教育研究方法 第二章教育研究的选题与设计
教育研究方法 第四章教育观察研究和第七章教育行动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
教育研究方法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1
教育调查研究 第五章教育调查研究2
第八章教育研究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一、 整理
作用
全面检查
是进一步分析的基础
保存资料
步骤
审核
分类
汇总
二、 分析
定量分析
含义
对教育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的分析,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教育现象的发展趋势和相互作用
方法
数据描述(当前)
特征分析,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一些数据的全数和特征
1. 集中量数
描述一组数据分布集中趋势
算术平均数
中位数
众数
出现频率最多的
2. 差异量数
大于等于0
描述一组数据的离散情况
全距
全距:最大减最小
平均差
平均差:每个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绝对值的和的平均值
方差
方差、标准差:观测值与平均数差异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
标准差
方差的算术平方根
3. 地位量数
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所处位置的统计量数
百分数
前30%
标准分数
Z分数
以标准差为单位来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位置的相对位置量数
4. 相关系数
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
正相关
负相关
零相关
数据推断(预测未来)
根据样本资料推断总体情况
SPSS的应用
数据管理
录入、保存、管理
处理数据
统计表、统计图、统计建模
t检验
方差分析F
连续变量
e检验
是否服从正态分布
卡方检验
定性分析
概念
定义
对资料的质的规定性做整体的分析
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揭示内在规律的目的
特点
1. 注重对整体发展的分析
2. 分析对象为质的描述性资料
3. 研究程序:灵活性
4. 方法:归纳,(具体到一般)
5. 结论: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背景敏感性影响
过程
1. 确定定性分析目标与分析材料范围
2. 对资料进行初步检验分析
3. 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确定分析的维度
4. 对资料进行归类分析
寻找相关、因果关系
5. 对信度、效度、客观度进行评价
1. 因果分析
知因测果,倒果查因
2. 归纳分析
1. 完全归纳法
一一列举
2. 简单枚举法
列出几个
3. 科学归纳法
1. 求同法
所有成绩提高 参加了英语晨读
2. 存异法
小明未提高,未参加
3. 共变法
让其参加,也提高了
3. 比较分析
4. 系统分析
反映客观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要求从客观世界(研究对象)的整体与要素、整体与结构、整体与层次、整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出发
要素
结构
揭示事物的整体关系与整体特征。
层次
环境
第九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主要类型
教育调查报告
1. 题目
2. 前言
3. 正文
4. 结论与建议
5. 附录
问卷、访谈、测量(调查工具)
教育实验报告
3. 实验方法
取样、格式、实验处理
4. 结果
5. 分析与讨论
6. 结论
7. 参考文献和附录
学术论文
性质
创新性、科学性、实践性
1. 标题
2. 内容摘要
3. 前言
4. 正文
5. 结论与讨论
6. 引文注释与参考文献
撰写基本要求
I. 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1. 创新:新见解、新理论
2. 科学求证:证据充分、论证严密
3. 客观性:实事求是
4. 理论观点:准确表述、完整系统
II. 描述时观点和材料一致
1. 选材根据研究主题
2. 选择典型、代表性、说服性材料
3. 选取真实、准确,符合客观实际材料
4. 尽可能选择新颖生动反映时代的材料
III. 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1. 不能无视他人研究成果
2. 不能引用文献只述不评
3. 善于选择典型材料并进行综合
IV. 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炼简洁,表述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