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计划学习笔记
企业管理学第二章计划,知识点有计划职能、计划的作用、计划及流程、计划的类型、影响计划的因素、计划方法与技术等。
编辑于2021-11-15 16:05:08第二章 计划
计划职能
计划及其流程、计划的类型及影响计划的因素、计划方法与技术、目标管理
计划的作用
功能
明确方向v 明确目标v 明确路径v 明确方法v 明确责任v 明确衡量方
作用
集中资源v 行动指南v 减少不确定性v 提高效率v 提高积极性v 体会成就和人生价值
小结——PPT6
计划及其流程
广义计划是指人们编制计划、执行计划以及检查计划执行情况等一系列计划管理工作,简称计划工作
狭义的计划是计划工作中计划编制的结果。通常以规划、预算等书面文件形式具体体现计划管理职能,故也被称作形式计划
两者关系
两者密切相关:计划管理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制定计划、执行计划;形式计划不仅是计划工作要完成的任务,也是计划执行的指南
作用
(1)管理者进行指挥的依据:任务分配、责权界定、人员组织; (2)管理者实施控制的标准:计划实施过程中的纠偏依据(目标一致、按时、按质、按量); (3)提高效率与效益的途径:效率和效益的权衡(资源配置的均衡性、经营活动的合理性) (4)降低不确定因素所造成的风险的手段:基于历史和现状信息作出的预测与推断; (5)激励人员工作热情的方法:计划通常包含目标、任务、时间安排、行动方案等。
基本要求
(1)可行性(2)指导性(3)预见性(4)目的性
内容
见PPT12
流程
明确企业使命和宗旨、估量机会确立目标、拟定计划方案、选择确定计划方案、制定派生计划
明确企业使命和宗旨
企业使命和宗旨说明了该企业为什么能在社会上得以存在,是一类企业区别于另一类企业的标志
估量机会确立目标
(1)当前情况评估——SWOT分析
(2)未来预测: ①经济形势预测②政策预测 ③销售预测④资源预测
(3)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就是确定计划预期的结果、为达到 这一目标要做的工作、实现计划目标的战略、 政策、程序、规则、预算等
⑷目标表述: 企业目标的表述原则—— SMART原则S 明确Specific [做什么和不做什么]M 可衡量Measurable[可测度的] A 能达到Attainable[可行性、可操作性]R 有关联Relevant[与企业使命是相关的]、 有现实性的Realistic T 可追踪Traceable、有时限性的Timebound
特点: 目标的价值性:目标应与企业的使命和宗旨一致,这是对目标的基本要求 目标的差异性 目标的多元性:目标的优先顺序与综合平衡 目标的层次性: 目标的时间性:组织目标是未来一段时间内要达到的目的v是在特定时间内要达到的目的。v组织目标随时间发展变化 在确定组织目标时必须指明其时间区限,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及时制订出新的目标
拟定计划方案:确立目标后,必须拟定实现目标的计划方案集。
确定计划方案:在已拟定的计划方案集的基础上,对各计划方案进行分析评价,权衡利弊,选择确定计划方案。
制定派生计划:选择确定了计划方案后,必须制定派生计划,即各个业务部门和下属单位的分计划,如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财务计划等。
special:
预算是货币化的计划,是企业各种计划的综合反映,它表达了企业的经济目标。它既是评价计划的主要标准之一,也是协调各部门工作的主要手段之一。它既是计划职能的一部分,也是控制职能的一部分。
计划的类型 影响计划的因素
计划的类型
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计划可以按照时间期限的长短分成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
长期计划是方向性和长远性的计划,包括组织的长远目标、发展方向、重大战略等内容,通常以工作纲领的形式出现。中期计划是根据长期计划制定的, 比长期计划要详细具体,是考虑了组织的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变化而制定的可执行计划。短期计划比中期计划更加详细具体,它是指导组织具体活动的行动计划,是中期计划的分解与落实。
在管理实践中,长期、中期和短期计划必须有机地衔接起来,长期的计划要对中、短期计划具有指导作用,而中、短期计划的实施要有助于长期计划的实现。
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
计划可以按照所涉及的组织活动范围分为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
战略计划是对组织全部活动所作的战略安排,通常它具有长远性、单值性和较大的弹性,需要通盘考虑各种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情况,科学制定,以引导组织的长远发展。战术计划是一种局部性、阶段性的计划,用于指导组织内部某些部门的共同行动,以完成某些具体任务,实现某些具体的阶段性目标。作业计划是部门或个人的具体行动计划,通常具有个体性、可重复性和较大的刚性,一般情况下是必须执行的命令性计划
战略、战术和作业计划强调的是组织纵向层次的指导和衔接
综合、专业和项目计划
按照计划所涉及的活动内容分为:综合计划、专业计划与项目计划
综合计划一般涉及组织内部的各个部门和各个方面的活动,是一种总体性的计划。专业计划是涉及组织内部各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活动的计划,是一种职能性计划,例如,企业的生产计划、销售计划、财务计划等。项目计划通常是组织针对某个特定项目所制定的计划 ,是具体任务的事务性计划
综合平衡法就是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整体出发,根据企业各部门、各单位、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各种指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和制约关系,对企业内部的各种计划进行协调平衡, 使计划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有机整体。
对企业计划的综合平衡一般包括以下工作: ①销售量与生产任务之间的平衡; ②生产任务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平衡; ③生产任务与原材料及能源供给之间的平衡; ④生产任务与财务指标之间的平衡
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按照计划对执行者约束力的大小可以分为: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指令性计划是由上级向下级下达的具有严格约束力的计划。 指导性计划是上级下达或同级部门编制,对计划执行者不具有严格的约束力,是一种参考性的计划。
影响计划的因素
①组织因素:如正规划、复杂化、集权化程度; ②业务因素:如业务性质(常规或非常规)、范围(单一经营或多元化经营); ③环境因素:如环境的变化程度; ④制定者的因素:如知识、能力、态度; ⑤管理因素:如规章制度、班组建设; ⑥设施条件因素:如完善性、先进性
计划方法与技术
滚动计划法
滚动计划法是采用分期制定、近细远粗、执行反馈、定期调整、按期顺延滚动的方法。
滚动计划法一般适用于品种比较稳定情况下的生产计划和销售计划的调整
线性规划法
高中线性规划问题
网络计划法
网络图用图形描述一项工程及其构成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
组成
实工序、虚工序、事项(结点)、线路(路径)、相邻工序之间的名称
key:绘制网格图
绘制网络图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尽量少用虚工序; ②图中箭线少交叉; ③两个结点之间表示唯一一项作业或工序,并在结点内编号, 箭线上方标出工序名或代号,箭线下方标出作业时间; ④箭头指向由左至右,不能形成回路; ⑤一个网络图要有一个始点(无前列工序)和一个终点(无后续工序)。
用处
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Tes(i)
结点时差
结点最迟结束时间Tif(i)
关键线路及总工期
时差为零的结点所连接起来的线路为关键线路。
目标管理
目标的要求
(1)目标必须是先进的、(2)目标必须是可实现的、(3)目标必须是具体化的、(4)目标必须有明确的时间期限
目标管理概述
目标管理 (Management By Objectives, 简称MBO),即根据总目标确定一定时期的工作任务与阶段目标,并为目标的实现而进行的组织与控制等管理工作。
①企业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转化为目标; ②在目标的管理中,企业的管理人员应通过目标对下级进行管理
在理解目标管理概念时,应注意的问题(P38)课本
目标的制定
目标制定的原则
①整体性、②激励性、③可行性、④灵活性、⑤针对性
步骤
①收集信息,分析研究,制定企业总目标。 ②确定目标的结构和内容。 ③目标的商定和展开
过程
第一阶段——目标体系的确立阶段。目标体系确立的过程和程序如下 第二阶段——目标实施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 第三阶段——成果评价阶段。
结论
v 计划工作是管理的首要职责,是成功的关键工作之一; v 有效的管理要以企业使命和宗旨为依据,以目标为中心,制订一个清楚的正确的目标,并坚定不移地围绕着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v 计划工作的核心是:目标的明确和计划的制订。着眼点是:有限资源的合理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