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生物化学检测
《诊断学》实验诊断篇第7章: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知识总结,包括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血清电解质检测等内容。
编辑于2021-11-17 00:02:08生物化学检测
血糖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
空腹血糖检测FBG
参考值
3.9~6.1mmol/L
临床意义
血糖监测是目前诊断糖尿病的主要依据,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程度的主要指标
FBG增高
高糖血症
>7.0~8.4
轻度升高
8.4~10.1
中度增高
>10.1
重度升高
尿糖阳性
>9
生理性升高
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
病理性升高
各型糖尿病
内分泌疾病
应激性因素
药物影响
肝脏和胰腺疾病
高热、呕吐、麻醉、缺氧
FBG减低
低糖血症
<2.8
生理性减低
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
病理性降低
胰岛素过多
肾上腺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缺乏,对抗胰岛素不足
急性肝病、肝癌致肝糖原储备下降
急性乙醇中毒
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
消耗性疾病
非降糖药物影响
磺胺药、水杨酸、吲哚美辛
迷走神经过度兴奋,特发性低血糖
口服耐量试验OGTT
适应症
无糖尿病症状,随机血糖或FBG异常,以及有一过性或持续性糖尿病者
无糖尿病症状,有糖尿病家族史者
有糖尿病症状,但FBG未达到诊断标准者
妊娠期、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脏疾病时出现糖尿者
分娩巨大胎儿或有巨大胎儿史的妇女
原因不明的肾脏疾病或视网膜病变
参考值
FPG3.9~6.1mmol/L
口服葡萄糖后
30~60min
血糖达高峰(7.8~9.0mmol/L),峰值<11.1mmol/L
2小时
<7.8mmol/L
3小时
血糖恢复至空腹水平
各监测时间点的尿糖均为阴性
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糖尿病、判断糖耐量异常IGT、鉴别尿糖和低糖血症、用于胰岛素和C-肽释放试验
诊断糖尿病
具有糖尿病症状,FBG≥7.0mmol/L
OGTT 2小时PG≥11.1mmol/L
具有临床症状者,随机血糖≥11.1mmol/L,且伴有尿糖阳性者
判断IGT
平坦型糖耐量曲线
储存延迟型糖耐量曲线
鉴别功能性低血糖和肝源性低血糖
胰岛素释放试验
参考值
空腹胰岛素10~20mU/L
口服葡萄糖后
30-60min
峰值为空腹5-10倍
2小时
胰岛素<30mU/L
3小时
恢复到空腹水平
临床意义
鉴别糖尿病分型
I型糖尿病
曲线低平
II型糖尿病
延迟释放反映
胰岛β细胞瘤
高水平曲线,但血糖降低
肥胖、肝功能受损、肾衰竭、肢端肥大症、巨人症
胰岛素水平上升
腺垂体功低下、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或饥饿
胰岛素水平减低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参考值
HbA1c 4%~6%
葡萄糖化血红蛋白
HbA1b 5%~8%
果糖化血红蛋白
临床意义
HbA1c水平反映了近2~3月的平均血糖水平,但并不能提供每天血糖的动态变化或低血糖异常发生的概率
评价糖尿病控制程度
筛检和预测糖尿病
预测血管并发症
鉴别高血糖
糖尿病高血糖HbA1c水平增高
应激性糖尿病的HbA1c水平正常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测
总胆固醇测定
参考值
合适水平
<5.20mmol/L
边缘水平
5.20~6.20mmol/L
升高
>6.20mmol/L
临床意义
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发病预测、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使用降脂药物治疗后的检测
增高
动脉粥样硬化
各种高脂蛋白血症、胆汁淤积性黄疸、甲减、肾病综合征、糖尿病
长期吸烟、饮酒、精神紧张和血液浓缩
应用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等药物
减低
甲亢
严重的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急性重型肝炎
贫血、营养不良和恶性肿瘤
应用雌激素、甲状腺激素、钙拮抗剂等
甘油三酯测定
参考值
合适水平
0.56~1.70mmol/L
边缘水平
1.70~2.30mmol/L
升高
>2.30mmol/L
临床意义
早期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和高脂血症的分类
对低脂饮食和药物治疗的检测
血清脂蛋白测定
高密度脂蛋白HDL
功能
转运内源性胆固醇至肝处理
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
参考值
1.03~2.07mmol/L
临床意义
HDL与TG呈负相关,也与冠心病的发病成负相关
低密度脂蛋白LDL
功能
致动脉粥样硬化因子
参考值
合成水平
≤3.4mmol/L
边缘水平
3.4~4.1mmol/L
升高
>4.1mmol/L
临床意义
LDL水平增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LDL可用于判断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脂蛋白(a)测定LP(a)
LP(a)
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
血清载脂蛋白检测
apoA I
功能
HDL主要载脂蛋白成分(占90%)
将多余的胆固醇酯转运至肝处理
临床意义
其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
apoB 100
功能
LDL主要载脂蛋白成分
临床意义
可直接反映LDL水平,其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正相关
预测冠心病危险性优于LDL和CHO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测
心肌酶CK检测
参考值
男性:50~310U/L
女性:40~200U/L
临床意义
CK增高
急性心肌梗死AMI
CK出现时间早(3~8h)
达峰时间短(10~36h)
恢复时间快(72~96h)
心肌炎和肌肉疾病
溶栓治疗
转复心律、心导管术及冠状动脉成形术
CK降低
长期卧床、甲亢,激素治疗
乳酸脱氢酶LD检测
急性心肌梗死AMI
出现时间(8~18h)
达峰时间(24~72h)
恢复时间(6~7天)
肝脏疾病
恶性肿瘤
贫血、肺梗死、骨骼肌损伤、休克、肾脏病
肌钙蛋白T测定
参考值
0.02~0.13μg/L
>0.5μg/L可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
出现时间早(3~6h)
达峰时间快(10~24h)
恢复时间慢(10~15天)
微小心肌损伤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预后判断
预测血液透析病人心血管事件
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灌注检测
肌红蛋白测定
临床意义
判断AMI
判断AMI病情
骨骼肌损伤、休克、急慢性肾衰竭
血清电解质检测
血钾检测
参考值
3.5~5.5mmol/L
临床意义P380
血钾增高
摄入过多
肠内饮食
肠外输液、输血
排出减少
肾小球滤过障碍
远端肾小管泌钾障碍
潴钾利尿药
胞内钾外移
Na-K-ATP酶功能障碍
血细胞破坏、胞内脱水
家族性高血钾性麻痹
假性高钾
压迫、标本体外变性
血钾降低
摄入不足
肠内饮食不足
肠外输液没补钾
排出过多
胃肠道呕吐、腹泻
肾脏利尿性疾病
排钾利尿药
胞内钾外移
Na-K-ATP酶功能亢进
胞外低渗,胞内水肿
家族性低血钾性麻痹
假性低钾
标本1h未处理
血钠检测
参考值
135~145mmol/L
临床意义P381
高钠血症
水分摄入不足
水分丢失过多
内分泌病变
摄入钠盐过多
低钠血症
体液丢失
细胞外液稀释
消耗性低钠或摄入不足
血钙检测
参考值
总钙 2.25~2.58mmol/L
离子钙 1.10~1.34mmol/L
临床意义P382
高钙血症
溶骨作用增强
甲状旁腺亢进
多发性骨髓瘤、骨肉瘤
前列腺素E2增多
少尿性肾功能损害
摄入钙过多
维生素D中毒
低钙血症
成骨作用增强
吸收减少
摄入不足
吸收不良
慢性肾衰竭、肾病综合征、急性坏死型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