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图社区 钙通道阻滞药分类
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钙通道阻滞药知识思维导图,包括选择性、非选择性、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编辑于2021-11-27 21:58:20主要涵盖的内容: 1.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2.内环境(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稳态 3.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快准短、 体液调节(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内分泌)慢广长、 神经-体液调节(应激、应急、胃液的头期分泌) 自身调节-小小低 4.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负反馈)-闭环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迅速、预见性、适应性大、可能失误)-开环系统
分两个方面(解剖+生理功能+病损): 1.大脑:大脑半球(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岛叶、边缘叶),内囊、基底神经节、间脑、脑干、小脑 2.脊髓
传出神经系统的概述,肾上腺素受体的激动药和阻断药,胆碱受体的激动药和阻断药,详情可以参考一下本章思维导图。
社区模板帮助中心,点此进入>>
主要涵盖的内容: 1.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 2.内环境(细胞外液)、内环境的稳态 3.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 神经调节(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快准短、 体液调节(远距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内分泌)慢广长、 神经-体液调节(应激、应急、胃液的头期分泌) 自身调节-小小低 4.控制系统 非自动控制系统 反馈控制系统(正反馈、负反馈)-闭环系统 前馈控制系统(迅速、预见性、适应性大、可能失误)-开环系统
分两个方面(解剖+生理功能+病损): 1.大脑:大脑半球(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岛叶、边缘叶),内囊、基底神经节、间脑、脑干、小脑 2.脊髓
传出神经系统的概述,肾上腺素受体的激动药和阻断药,胆碱受体的激动药和阻断药,详情可以参考一下本章思维导图。
钙通道阻滞药*(CCB)分类 (L亚型)
选择性*
苯烷胺类PAAs
维拉帕米/异博定
第一代:疗效稳定,不良反应较少(心率失常,高血压,防治心绞痛)
药理作用:1.心脏:对心脏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强(与DHPs比),窦房结起搏细胞自律性⬇️,窦性频率⬇️,抑制房室结的传导性(上、中部>下部)。 2.血管平滑肌:舒张冠状血管及外周血管,缺血心肌血流量⬆️,侧支循环流量⬆️;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临床应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 室上性和房室结折返引起的心律失常。 心绞痛、原发性高血压。
不良反应:口服➡️便秘等胃肠道反应。 静脉注射过快、过量或合用β受体阻断药➡️ 低血压、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停搏等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宜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 禁用于严重心力衰竭、、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心源性休克、孕妇
—帕米
二氢吡啶类DHPs
硝苯地平/心痛定
药理作用:1.心脏:对窦房结、房室结及心肌收缩性的抑制作用较弱。大剂量➡️房室传导、心率⬆️。强大的扩血管➡️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心率⬆️。 2.平滑肌: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较高。(病变痉挛状态的血管扩张作用强)➡️舒张外周血管、降血压;舒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A血流量(对正常和病变的均有效)。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舒张子宫平滑肌。 整体—强大的扩血管➡️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抵消对心脏的直接抑制作用(可与β受体阻断药合用)
临床应用:1.心绞痛(冠状动脉痉挛所致的变异型心绞痛)。2.高血压(伴有支气管哮喘或心绞痛的高血压患者)-用缓释剂或控释制剂-减少血药浓度波动平稳降血压)。 3.肺动脉高压症、外周血管痉挛/雷诺病(寒冷、情绪激动诱发)、早产、痛经
不良反应:短期-低血压、头痛头晕、面红、心悸(扩血管所致)。 长期-踝部水肿(与用药后血液再分布有关)、少数心肌缺血加重(冠状A阻塞、心率⬆️、血压⬇️)。 孕妇禁用
—地平
第二代:非洛地平,尼莫地平(对冠状A、外周血管舒张作用小,亲脂性<硝苯地平,口服-首过消除明显,舒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保护脑细胞。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偏头痛),尼卡地平
对血管的选择性作用较高,交感神经激活作用减低。(治高血压,心绞痛)
第三代:氨氯地平,普尼地平(作用与硝苯地平相似,治疗高血压、心绞痛;肝功能不良者禁用),拉西地平(主扩外周A,降压作用强、持久。治疗轻、中度高血压。不良反应与硝苯地平相似)
半衰期长,高度选择性作用于血管,交感神经作用更低,对心脏的负性肌力作用更轻微。(高血压,心绞痛,对心脏对副作用减少)
地尔硫䓬类BTZS
地尔硫䓬/硫氮䓬酮:1.(心脏作用与维拉帕米相似)抑制窦房结和房室结,减慢心率,但抑制心肌收缩性的作用较弱,适用于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扩张外周血管和冠状动脉弱于硝苯地平,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较弱,治疗轻松、中度高血压和心绞痛。 3.减量或停药-出现头痛头晕、疲劳感、心动过缓。 禁用-II度以上方式阻滞或窦房阻滞者、孕妇
—硫䓬
非选择性*
氟桂喹类— 氟桂利嗪/比西林:1.选择性扩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防止缺血缺氧后神经细胞损伤;促进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微循环;抗5-HT和抗组胺。 2.治疗:脑血管功能障碍上疾病-偏头痛、血管性痴呆、各种眩晕症、缺血性脑卒中、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癫痫。 3.不良反应:常见有嗜睡、疲劳。 4.孕妇慎用,脑出血急性期及有锥体外系疾病者禁用。疲劳加剧者停药。
普尼拉明类:普尼拉明
其他:哌克昔林
药理作用
对心脏:
负性肌力作用:1.阻滞钙通道→Ca2+内流↓ →心肌收缩力↓ →心肌“兴奋-收缩脱偶联”→心肌耗氧量↓。 2.扩血管→血压↓ /交感神经活性反射性↑ →抵消负性…而表现为轻微的正性肌力作用(硝苯地平)。 负性肌力作用强度:维拉帕米> 地尔硫䓬>硝苯地平
负性频率和负性传导作用(#):Ca2+内流↓ →4相缓慢除级↓/0相除级↓ →窦房结自律性↓/房室结传导速度↓ →心率↓ (#)最强的: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硝苯地平:扩血管作用强→对窦房结、房室结作用弱→反射性加快心率
保护缺血心肌:病理机制:心肌缺血、缺氧→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能量↓ →钠泵、钙泵功能↓ ,胞膜对Ca2+通透性↓ → Ca2+内流↑/干扰Ca2+外流 → Ca2+超载→(激活磷酸酯A2→游离脂肪酸、花生四烯酸生成↑→前列腺素、血栓素A2、白三烯、自由基生成↑→局部缺血、脂膜溶解↑→损伤细胞DNA及膜结构蛋白)→细胞凋亡或死亡。 药理机制:阻滞Ca2+➡️ Ca2+超负荷减轻,还具有负性肌力和负性频率、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心脏
抗心肌肥厚作用:病理机制:内源性有害物质→ Ca2+,蛋白激酶C →原癌基因c-fos和c-myc →心肌细胞增殖肥厚。 药理机制:Ca2+内流↓➡️胞内Ca2+浓度↓➡️逆转心肌肥厚
对平滑肌
松弛血管平滑肌:扩A →外周阻力↓→后负荷↓。 明显舒张血管-舒张痉挛状态的血管(更强)>小动脉(强)>冠状血管和脑血管(较强)>静脉(小)。 二氢吡啶类药物舒张血管作用最强—硝苯地平>维拉帕米> 地尔硫䓬。
松弛其他平滑肌:支气管(较明显),胃肠道、输尿管、子宫平滑肌(大剂量)
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新的粥样硬化斑块形成阻抑作用对陈旧性病变无效。 机制:。 1. Ca2+内流↓→Ca2+造成的动脉壁损害↓。 2.抑制平滑肌增殖和动脉机制蛋白合成↓→血管壁顺应性⬆️。 3.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内皮细胞。 4.硝苯地平使胞内cAMP含量⬆️ →溶酶体和胆固醇酯酶活性⬆️ →动脉壁脂蛋白代谢⬆️ →胞内胆固醇↓
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结构与功能的影响:(改善组织血流)。 1.红细胞-(1)病理:Ca2+ →激活磷酸酯酶,磷脂降解→Ca2+增加→红细胞脆性增加,结构破坏。 - (2)药理:Ca2+内流↓→ Ca2+超负荷对红细胞的损伤↓。 2.抑制血小板活化-(1)病理:血小板被激活→胞内Ca2+浓度⬆️→膜受体暴露→ 血小板聚集和活性物质释放。 - (2)药理:Ca2+内流↓→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性产物的合成和释放→促进膜磷脂合成→血小板膜稳定
对肾脏功能的影响: 1.排钠利尿。 2.扩张肾血管,增加肾血流量,对肾小球滤过作用影响小。 3.保护肾脏(伴有肾功能障碍史原发性高血压和心功能不全)
逆转肿瘤细胞对某些药物的耐药性(恢复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
临床应用:1.心绞痛:变异型-硝苯地平;稳定型-地尔硫䓬及维拉帕米;不稳定型-地尔硫䓬及维拉帕米>硝苯地平(单用使心肌缺血↑)+ β受体阻断剂 —2.高血压:DHPs →舒外周血管作用强→降血压→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血流量增加,改善功能。 —3.心律失常:维拉帕米、地尔硫䓬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后除级触发活动所致的心率失常有良效。 硝苯地平会反射性加快心率,故不用。 —4.脑血管疾病:尼莫地平、氟桂利嗪→舒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脑血管痉挛)。 —其他:外周血管痉挛性疾病(雷诺病)、肺动脉高压、肥厚型心肌病、支气管哮喘、偏头痛、动脉粥样硬化
不良反应:1.过度扩张血管-颜面潮红,头痛,恶心,眩晕,踝部水肿,体位性低血压,硝苯地平-扩血管→反射性心率增加→诱发心绞痛。 —2.心脏抑制-维拉帕米→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负性肌力→心衰加重
禁忌症:维拉帕米及地尔硫䓬忌用于严重心衰、病窦综合征、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者忌用CCB
钙离子的病理意义:胞内钙超载➡️细胞损伤(心脑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阻滞钙内流⬅️钙通道阻滞药